使用者:Rocio/編輯記事2014
出自 淡水維基館
目錄
[隱藏]2014/01[編輯]
- 0101
- 元旦出走,避開中正路老街的人潮,繞了重建街跟清水街,拍了一些寺廟的照片。
- 新增米市福德宮(在清水祖師廟旁邊),上傳檔案:米市福德宮.jpg,同時編輯清水街的頁面。
- 網站首頁測試,MediaWiki:Common.css持續修改中。
- 本站的FB粉絲專頁被學校的網路新聞報登出來,掃描後上傳,並記錄到網站日誌檔案:淡水維基館登校園報紙.jpg。
- 0102
- 吃飽飯散步,剛好想起一直沒去海事博物館蒐集資料,於是久違的進去逛一下。然後回來就寫一點東西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
- 嚴重懷疑我電腦快取要好久才會消除...(變動要好一陣子才會出現)
- 本次課題...改Favicon,這是Favorite Icon簡稱,也就是出現在頁籤網站名稱旁邊的小圖示。
- 好吧,過去筆記很難搜尋到,也許是我太笨了這樣。
- 只要把icon圖示做好,有規定要16 x 16 pixels 或 32 x 32 pixels。(網路的設計工具[1],另一個是將圖片轉為.ico的檔案[2])
- 基本上只要把轉好的檔案(檔名會叫"favicon.ico"),丟到網站的root目錄底下即可。(但發現沒作用,應該是我們的資料夾沒那麼單純...= =")
- 官網描述(Manual:$wgFavicon),另一個方式是當icon不單純放在root,而可能是root底下的其他目錄中,就要在LocalSettings.php加上一段描述。
- 這段描述中"$wgScriptPath"後面是加上favicon.ico放的路徑。例如:
- <source lang="php">
$wgFavicon = "$wgScriptPath/skins/common/images/favicon.ico"; </source>
- 然後只要清掉快取...應該就會顯示了。(我因為一直沒看到顯示...就搞到12點了QAQ)
- 0106
-
- 網址的寫法、點列寫反、資料依舊貼,同樣的時間長度,同樣也抽卡,可以寫多少內容,也許就顯示出用心程度?
- 0111
-
- 讓我覺得八庄大道公根本只要是寺廟相關通通都包了....。
- 0112
- 金色淡水鎮刊的路,發現果然是外地人比在地人反應好...,話說,在地人真的有多少會去關心這東西?
- 從舊名稱尋找老淡水:公館口、北港塘、布埔頭、衙後街,資料上中正路大街時代的舊名稱[3]如菜園頂、東興街、公館口、新店、龍目井、烽火段
- 我不是老淡水、在地人...因為我根本沒聽過「公館口」XD。
- 0115
- 0116
- 嘎...腦袋空白白白白。
- 0118
- 在Facebook看到有人分享「有記茶行」,發現是大稻埕的百年茶行!"大稻埕百年茶行。台北市大同區歷史建築。又稱王有記茶行。"
- 剛好有下山...順便補拍望高樓碑誌的簡介部分。
- 0121
- 又開始0%的重量了,這時候想要好好整理整個網站,做了一學期,大概知道會有甚麼東西,雖然說社群這一塊還是很頭痛...。
- 剛好寫到網站架構,架構?Mediawiki的架構基本上就那幾個名稱空間了,加上本站的名稱空間...那~不就是分類OAO"(吧?)
- 淡水館還沒有裝,就今天裝吧!裝可以顯示分類結構的外掛Extension:CategoryTree。
- 不管有沒有用到,分類樹可以顯示網站的分類架構,也是方便的。
【回上端】
2014/02[編輯]
- 0207
- 在一段段的混亂中,轉眼就二月了...(糟了個糕這樣)。
- 翻找Extension的過程,發現一個很久以前曾見過,現在已經綁在MediaWiki系統中,安裝就會有了的Extension:Poem
- 這東西沒甚麼,主要就是讓文字以詩歌形式顯示,語法是
<poem>...</poem>
,不過從顯示結果來看,就是讓文字怎麼打怎麼顯示...,也就是說換行不用空一行(在wiki語法中要空一行才會換行,不然就會連著)也不用打<br>。 - 然後我就想到歌詞或碑文...我就不用打<br>也不用空一堆行了OAO"。
- 出現註冊者Pete,結果...他是要寫棒球啊(走錯的)。
- 0209
- 修正模板:PD中的連結,因為是複製的...結果沒改掉"TwBsBall:",就變成紅字了。
- 0210
- 腦子空空。
- 終於想起來不用影像地圖可以連結到外部或內部頁面的寫法。Help:Images
[[Image:ex.jpg|link=(頁面名稱or網址)]]
- 看到一連串的編輯...傻眼在電腦前...。
- 0211
- 在FB上看到某淡水社團發的文,是"完整的呈現出1988年台鐵淡水線火車鐵道拆除前的身影..."的影片,回憶台鐵淡水線火車鐵道。
- 然後我忽然想起我們有這個頁面:臺鐵淡水支線...,於是就回來補一下頁面。
- 話說首頁我忽然想起甚麼東西,然後稍微改了一下,本來想要加個類似推介頁面的東西(每周一推?還是請求加強的頁面?→話說又沒人...)
- 回憶一下CSS的東西,最近被破壞就是利用div的兩種設定搞得...。
- 找到讓DIV的文字垂直置中最簡易的方式:line-height,可設定字體範圍高度(行間距),div高度多高,line-height就一樣的數值。[4]
- 比較糟的是...我好像只會自己跳下去寫。
- 0213
- 之前為了找出維基百科的首頁某些設計的東西...,查了關於漸層的設定...果然CSS是能辦到的(呆)。
- 最近回頭來看一下,操作成功~看來可以把首頁那些標題的div變成模板來操作。
- 線性漸層:"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 (角度或方向, 開始色, 結束色);
- 可是範例是多色系[5],我想要單色的漸層...後來改用最快方式→漸層產生器[6],設定好後看語法怎麼寫出來的,原來有設定顏色的%(那啥?)。
- <syntaxhighlight lang="css">TEST ~</syntaxhighlight>
- 呈現結果:TEST ~
- 建了模板:Titlediv、模板:divbackcolor用於漸層標題跟背景...
- divbackcolor似乎無法順利使用,只要內容部分有其他的語法,就會無效OAO"。
- 好像目前只能呈現"線性"的to top跟to bottom,斜角的漸層無法呈現。
- 忽然間我這邊的Youtube都無法顯示...。
- 0216
- 開學前一天就熬夜是哪招呢?
- 試著把腦海中想了一陣子的主題形式頁面給寫出來古蹟系列,如果是分類頁面,只能看到連結(還是用首字排序...不好看)。
- 所以其實算模仿一般網站網頁吧...,把頁面匯集出來,但有加上簡單的介紹、照片跟地圖。
- 標註是國定古蹟還是市定古蹟之類的...。(如果可行應該來搞個模板?)
- 某系列性的頁面若有模板,對手機版的發展好像有幫助(看維基百科手機板的感想)
- 感覺需要個頁面「請求頁面」,但問題是...OAO"。
- 0217
- 0222
- 想起之前在iPad上瀏覽首頁,發現CSS無法呈現OAO!
- 就著淡水鎮志的光碟建立頁面,才發現原來這一版2012年的,其實就是「續修淡水鎮志」...那原本的《淡水鎮志》呢?
- 0223
- 古蹟系列有試作頁面,那淡水人物系列?飲食系列?教育系列?街道系列?
- 怎麼樣做一個頁面,可以呈現出淡水該系列主題的樣貌,並吸引使用者瀏覽?
- 需要志工...,而且至少是有興趣的志工...。
- 網站無聊還是有趣,都有人說,但至少...我是覺得有趣的,不只是連來連去,可以把學術、休閒、地方文史的資料聚集起來,把一般人很難去翻的學術型資料中的東西拉出來,更容易接觸到...。
- 正如老師曾說過...需要洽談、需要辦活動的...,不然又不可能像棒球一樣超級連動。
【回上端】
2014/03[編輯]
- 0301
- 甚麼!三月了...。前天昨天密集一日的把東西趕完...,好像很久沒那麼認真(拼命)了。
- 今天想起在網碩專班,學長做的一個練習用的wiki網站,裡面的模板讓我覺得很好玩...(我好像常常都在玩模板OAO")
- 於是就拿過來玩了(明明就是複製貼上),不過有調整一點點...上下間距。
- 成為模板:Frame,而且模板套模板的效果也很有趣...,應該可以用在某些頁面?
- 0310
- 很好的,完全空白了這段OAO"。
- Google analytics的"訪客流程"中...首頁流失率九成以上,這是該檢討首頁的呈現太莫名其妙對嗎?
- 0313
-
- 沒想到...在之後的回應中,發覺有點眼熟...,原來有人從我們這裡抓資料了(我想說清廷有捐100元?查一查好像就我們網站有寫XD)
- 意外的認識新朋友(哈~),默默發訊息跟對方小聊一會,也許參與編輯不一定成,但這個網站又不只是要寫內容~,
- 現在的累積,以後一定有需要的時候!尤其是像他們這樣有在走淡水的人。
- 0317
- 細說淡水社團的朋友真的很厲害,從之前聽聞「石牆仔內」之後,今天又認識到「瓦窯坑」跟「錦繡莊」。
- FB是很適合分享的平台(雖然社團中以照片居多,但幾乎每張照片都會帶出歷史故事的敘述或者隱藏景點...)
- 有可能,把人帶過來嗎?
- 但wiki的平台,卻沒那麼容易入手...。
- 有點,頭痛。
- 0321
- 多語言跨站連結...能不能連到[taiwanpedia.culture.tw/web/index 台灣大百科全書]或者[tamsui.wikia.com/ 開放淡水]的頁面?
- 0325
- 今天聽到耳熟的「臺銀日式宿舍」據說有三棟被拆了兩棟,剩一棟被採取「擺爛」的方式(擺到爛就贏了這樣)。
- 也聽到了我之前曾說過的「拆一拆比較快」,不管是歷史建築還是古蹟,再利用、再生的時候會有許多要求、限制(畢竟通通亂改就失去「再生」的意義),
- 所以往往負責單位不想維護的話,就是「拆掉」最快(拓寬、都更什麼的),文創沒有資金會難以持續,這種的改造再生沒有適度的金源,也會活不過去。
- 試著增加連到開放淡水的跨站連結「tamsuiwikia」,有想到如果不是維基百科的頁面,那會顯示成什麼文字?(維基百科是顯示"中文"或"English"之類)
- 測試結果,跨站連結沒有失效,但也沒有出現...,似乎得在後端做些設定?
- 剛剛發現它"有出現",但是不是在左側導覽的最下方,而是頁面中...(OAO"),相當於「簡化」的外部連結...
- 原本一定要貼上tamsui.wikia.com/頁面名稱,現在只要打[[tamsuiwikia:頁面名稱]]就可以...(不過這樣就沒意義了啊!(丟)
- 偶然找到「滬尾小學校禮堂」是古蹟,我們也有頁面,但分類沒分到(囧)。
- 淡水除了櫻花,其實也有很多漂亮的花耶!藍花楹(聽說淡水只有一棵!!)、紫藤花、苦楝、金花石蒜...(有沒有可能建頁面?或者就一個頁面綜合敘述這樣)
- 討論淡水的社群或提供許多淡水相關資料、活動的平台,也可以記錄耶~。
- 0331
- 連續發現很多東西,不過...有點寫不下去了...(趴)
- 按鈕的圖示:clipboard、heart、pencil...
- 自訂首頁要使用者自己做,沒辦法直接依身分區別嗎?
【回上端】
2014/04[編輯]
- 0404
- 最近又有新活動「單車慢遊卡」,更新後有51張,多很多新內容。
- 0418
- 提要過後沉寂了一陣...,因為發現盲點也太多...很多東西想錯...。
- 試著讓實習同學開始練習或說複習,至少結束前...基本的東西會做、頁面維護的概念要有...吧?
- 在東摸西摸的時候,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想法...,是有關老闆說banner無法顯示出淡水這個主題...,
- 於是想一想乾脆就動手了...,然後就又過12點...,在棒球的測試站試了一下,顏色跟排版可能還要調整,成功的話應該就能替換掉首頁了。
【回上端】
2014/05[編輯]
- 0518
- 下山只為了去香草街屋買新產品「洋甘菊」(發現還有「崇健」),偶然地又遇到蔡以倫先生,小小對話一下,還有~淡水維基館,他說他搜尋自己的名字都連到淡水維基館(挖~好開心)。
- 想起某老師說要趕快去拍的淡水臺銀日式宿舍,圍牆(鐵皮)太高...我太矮,只拍到了一點點,順便趁機進入了之前明明貼說不准拍的偕醫館內部拍~,裡面很多東西OAO!(還有手術床。
- 檔案:馬偕墓園20131019.jpg,說明與分類皆未寫。
- 古蹟分類頁面,古蹟數量與實際淡水古蹟數量不符。
- 0523
- 昨天發現自己又產生了新的類職業病..."淡水"(之前有"打掃"、"圖書館"、"攝影"、"Wiki"...)。
- 雖然文院週看過了,不過實際去參與別系的校外成果發表,感覺真的不太一樣。而且目前他們做的東西,網路上大多沒有,不曉得未來如何?
- 資傳系所做的是結合在地文化,大道公和九庄輪祀、屯山社區,其實跟淡水真的很相關很相關,就像重建街的活動有年輕人參與,這類文化扎根的活動也有了大學生參與。
-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寫說,維基百科的編輯人數下降,其實對於不斷更新的網路科技,行動裝置上寫wiki是真的很難...
- 是否說...wiki也有"轉型"這種東西(但是軟硬體整個跟不上這樣)。
- 但,有沒有可能有別種模式?還是寫wiki,但是不一樣的參與方式?
- 剛剛閃神冒過一個東西...淡水大小事...就一個頁面或模板,變成一個區塊在首頁上,讓使用者可以在那個區塊寫任何淡水的發現或者發生了甚麼?
- (不是寫即時報導或者動態那樣...)雖然這好像不太有意義?
- 會想說...wiki真的只能做這樣?
- 0524
- 究極~不務正業的小悠...。
- 網站頁面內容編寫結構、各頁面內容、分類架構、主題類別的彙整、特殊主題的頁面規劃(如淡江大學各系與淡水相關的專題成果等等...)。
- 淡水老照片的故事,大學生走入在地文化,地方文史工作者系列...
- 淡水的古蹟,歷史建物,無形文化資產主題頁面...
- 小悠就是...拿寫頁面來練文筆? (寫論文的文筆...)。
- 兩天,資傳+大傳,認識到好多人,還看到謝德錫本人。如果資傳、大傳、中文、歷史、資圖的與淡水相關之作品成果整合進來,
- 除了一個頁面、一個專題式頁面,還可以有關聯到各個與之相關的頁面,相互串聯,讓各成果更容易看到,也更容易了解之間的相關性。(這樣吧?)
- 0529
- 話說小悠突然發現圖書館...居然沒有頁面(這很重要啊!)
- 0530
- 第一次的匿名IP編輯...但編輯的東西是不宜被修改的成果資料。
(差異 | 歷史) . . ! 大淡水地區全紀錄人物誌/程許忠; 02:26 . . (-499) . . 42.70.134.87(對話 | 禁封)
- QR code能否用在wiki?(有外掛,也有用其他方式產生的...)
- 使用google的轉換工具,範例網址:https://chart.googleapis.com/chart?chs=150x150&cht=qr&chl=Hello%20world
- 把chl=後面換成URL(去掉http:)就可以轉換某網址成為QR code,chs=則是調整QR code大小,cht=是產生的圖片類型,qr指得是QR code。
- Template:Refbegin以及Refend、Reflist,在Wikipedia的頁面中,達成讓參考書目變成兩欄。
- 利用<ref>的name=參數,達成交互參照。(參考頁面:Wikipeida Elephant)
- 0531
- 真理街&馬偕街之間的關聯?
【回上端】
2014/06[編輯]
- 0601
-
- 透過訊息互動下,發掘到更多不知道的東西。
- 雖然wiki介面確實是...有點陽春、沒有一般網站那樣有各種呈現,外加編輯上需要點門檻。
- 可是忽然覺得這平台也很直接,馬上修改、馬上增加、馬上串連起關係,沒有太多的設計也許可以更專注在內容上。
- 我們越來越少仔細看路上的說明、解說牌,但其實寶藏般的故事都藏在那裏、藏在我們走過、視野掠過的景中。
- 越寫,越覺得好多東西自己不知道,尋寶清單上開始默默地增加,
- 聽到淡水時的反應不再只是老街、紅毛城、小白宮...等知名景點而已,腦中飄過的是更多很有趣、很有深意、很有味道的地方。
- 就像星期日終於找到屎礐渡頭,如果這樣的行動力...如果是在寫論文....應該馬上畢業吧(哭奔)。
- 0602
- 第二次的IP編輯,是建立頁面(雖然資料有點少...),後來發現該頁面其實內容存在於某頁...但因為資料的處理分割上不同,也沒有做重定向的權威控制,所以讓人以為沒有該人物。
(差異 | 歷史) . . 新! 李棗柴; 22:38 . . (+257) . . 49.158.100.216(對話 | 禁封) (李棗柴)
- 上傳圖檔介面還是很混亂...(找冬瓜一起用好了...QAQ...)
- 清水祖師暗訪(夜巡),在FB無意間獲得一些資訊,還有有本部分有提到淡水相關的百年老書《臺灣地理風俗大系》(一查,淡江有!)。
- 0603
- 發現老師忽然上傳了淡水鎮志2013年的上冊封面...,於是今天把光碟拿出來...把中冊跟下冊補完。
- 0611
- 忽然想到,雖然有淡水學用語辭典的頁面,但基本上很少會去翻線上電子書或者紙本...,可是實際上明明整本的詞條都建立頁面了!
- 那乾脆在淡水學用語辭典這個條目的頁面中,加入所有詞條的頁面連結,這樣知道數量、也知道到底有什麼,以及那些要回頭去修改增補內容。
- 也可以知道當初在建立的時候,有多少頁面是仍然沒整理的。
- 在網站日誌中,既然專家座談會都有列入了,那之前也是因著計劃案而達成的三場導覽、課程,就也可以列進去,並加入照片吧!
- 這才發現...在我的心得上居然沒加日期...。(論文打一打就想到東西=A="...糟糕糟糕)
- 0612
- 補上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頁面。
- 0616
- 再度出現IP編輯者(內心歡呼一小下),這次是迎尪公的頁面,編輯行為是增加了一筆參考資料...。(這IP編輯者該不會是自己人吧?)
(差異 | 歷史) . . ! 迎尪公; 02:50 . . (+117) . . 114.44.99.189(對話 | 禁封) (→參考資源)
- 因為6/15去了趟重建街創意市集,就建頁面了...。
- 0617
- 因為秘書要資料,才發現尚未建立淡水維基館頁面...(補上)。
- 補了上學期三堂課程(淡水發展史、從圖片影像看淡水的今與昔、淡水古蹟踏查)的照片,寫入淡水維基館頁面中。
- 0618
- 偶然想起三角公園,於是又寫了起來...(好想睡)
- 淡水好印象-天生國小
- 淡水旅遊地圖 (民間版)
- 這兩個資料一個是學校、一個應該是地方單位吧...都有一些不錯的東西。
- 除了淡江大學各系產出的淡水相關成果、研究、加值應用作品的資料蒐集與頁面建立,
- 還有地方文史工作者發起的活動相關資料的蒐集與頁面建立之外,
- 是否該注意「網路資源」的整理與建立頁面?
- 淡水的網站資源太多太多,類型取向相似卻又些微不同,若能夠整理出來,
- 除了本身網站之資料,也許能給予使用者更多的參考資料。
- 因為wiki有其特性、好處,但也有其限制,如果能透過相關資源的整理(先簡單的就好),
- 是否會變成像資源示意圖(之類的...亂想中)。感覺就像棒球那有關於某論壇或部落格的介紹...。
- 0619
- 出現新註冊使用者"Rurutsao",不曉得是不是老師昨天的小宣傳達成的效果?
- 這下使用說明要加緊腳步完善了QAQ"。
- 0621
- 0622
- 0625
- 想做個所有館內照片的隨機顯示或輪播...結果沒找到,但卻意外發現一個東西....
- <gallery> (圖片藝廊),是有參數設定,可以改變預設顯示大小...。[7]
<gallery> File:文件名.jpg|說明文字|alt=替代文字 File:文件名.jpg|說明文字|alt=替代文字 {...} </gallery>
caption="{標題}":(如果標題中包含空格,則必須前後加上引號)這可以在畫廊的上方加上標題(就像表格的表頭...)。 widths={寬度}px:設定畫廊每張圖片的寬度,預設為120px。 heights={高度}px:設定畫廊圖片的最大高度。 perrow={整數}:設定每行顯示的圖片數。 showfilename={任意值}:將每張圖片的檔案名稱顯示為說明文字
- 而在單純加入圖片的語法中,「link=」是可以連到特定頁面或者外部網址,如果link沒有輸入任何值,就不會有連結(也不會連到圖片的檔案頁面)
- 圖片的格式設定 frame 或者 thumb[nail]的時候,預設對齊位置會是靠右對齊。
- frame 忽略大小的參數設定。
- thumb 圖片可被縮小,但不能被放大超過原始尺寸。
- border 圖片會有灰色的細邊框。
- 開個作業:由實習生教學語法?(像導讀的概念)
- 發現新Extension:Extension:JavascriptSlideshow (輪播外掛)
【回上端】
2014/07[編輯]
- 07.01
-
- 趕緊看看小畢的故事的頁面,發現資料又是如當初二二六六的...,蒐集資料之後開始編寫...。
- 後來才發現...原來看這個頁面的是老師XDDD"。
- 07.02
- 研究問題卡關了(淚)
- 教學極短篇→choose的功能和模板的基本概念與功用。小悠相信Supau很厲害的~。
- 07.15
- (職業病)從永樂巷口下車,長興街走。走著走著左看右看東看西看...,想到「寫一條街的故事(歷史)」
- 其實之前很多這樣「系列性」的想法...但一直沒有執行成果...(桑心)
- 老街、老店、老地方、老東西、老產業、老照片...。
- 有線上典藏數位文字、資料、影像、影音雖然很好...但不代表就可以把現實中的給滅了...
- 如果現實中都滅光光只能看數位虛擬的...根本一點感覺都沒有啊(丟)
- 淡水石滬,讓我想起一堆漁業相關的沒有建頁面啊...(抱頭)。
- 如果說攝影人的痛苦是看到美景無法出手(忙碌中)或者光線太好拍不完,
- 那寫淡水的苦惱就是...頁面寫不完補不完啊啊啊啊!
- 07.16
- 今天完成了淡水食貨志的計畫主頁面,為了不要每次都貼一堆語法、方便編輯,
- 建立了模板:紀錄片模板-橫跟模板:紀錄片模板-直。
- 本來一開始只建了紀錄片模板一種,後來發現人物誌的語法中,
- 照片橫式跟直式我當初有不同的排版方式(一點點差別),因此將模板改為兩種形式的。
- (這樣跟棒球wiki的文物模板一樣了...有直跟橫。
- 同時追加了回上端的連結。
- 不曉得哪時候舒跑才會完成首頁...(遠目)。
- 人物誌跟食貨志剩下的照片請冬瓜幫忙上傳...。
- 忽然覺得之前人物誌的模板應該改...,在人物本身的頁面不需要把完整的訪談稿都丟上去...重心錯了。
- 什麼時候才有力氣去做公車頁面呢...
- 07.17
- 淡水文化基金會的每期資料...可以在頁面放連結(像棒球的故事頁面那種感覺?)或者其他方式整合?
- 07.18
-
- 在身上一沒查路線、二沒智慧型手機、三連一般手機都快沒電的狀況下...決定還是下回再來...(這時候迷路會很危險的FU)。
- 漁人碼頭,以前騎單車、搭公車來過幾次,還曾經周六圖書館上班前騎單車去了一趟再回來上班(果然是年輕啊...)
- 但那時候對碼頭的感覺就是...一般的看風景看夕陽之類的...
- (也是我怕海產味道啦...)
- 這次去,感覺又不太一樣了(職業病要發作的感覺),臨時起意所以時間有點晚...決定下次找時間去到橋對面...應該可以找到石滬吧?(等退潮)
- 回來建了居然沒有頁面的魚藏文化館(好歹我看這個館的外觀看很多次了...),
- 漁業文化...果然在網站上很缺很缺啊...。
- 07.19
- 撐不住了...。建立模板:淡水食貨志模板,準備後續寫入內容,同時修改人物誌的各人物頁面的呈現方式。
- 首頁先加入三個食貨志的影片。
- 照片真的不是我拍的...,為什麼總是要寫成我呢QAQ"。
- 修改程氏古厝照片描述、增加相關連結與新聞。
- 07.24
-
- 層面分類的實際操作說...起於分析,終於組合,必須時常加以檢測與維護(好吧,這樣來說用wiki改算是蠻容易維護的...),
- 但是要分析樣本...沒辦法做那麼完整(我沒有要專門搞這個啊QAQ"),足夠代表性的話...我相信淡水鎮志是很夠的(每篇有專家學者說...)。
- 寫wiki最常做的...好像就是"解構"、"建構",拆了再重新組合...。
- 來砍之前上課讓大家隨便傳的照片(雖然我事前有說要與淡水相關...但現場整個...)。增加檔案的刪除理由,從MediaWiki:Filedelete-reason-dropdown修改。
- 寫淡水的美食、特色小吃?可以從淡水鎮志觀光志看起...XD。(p.213-224)
- 跟看古蹟或觀光景點一樣...,光是單純的走過,可以寫一些當下的感受或所見所聞..但如果要更有內容、歷史故事和連結...,
- 應該要從真正淡水特色或特產(產業)之類的看吧?不然沒寫到淡水的老店家(之後可能忽然消失...)或者淡水早期產業...整個可惜了!(以上看淡水鎮志有感...真是太恐怖了XDDD)
- 終於把27個古蹟頁面找齊了...(分類沒分到真的是很麻煩=A=")。最近新增的兩處古蹟是2011年公告的僅剩一棟的台銀日式宿舍以及2012年公告的于右任墓。
- 27處古蹟(p.85-101,當時只有25處)、4處歷史建築(p.101-103)、57處遺址(p.104-107),還有3處紀念性建築:首任淡水鎮長日式官舍、得記利士洋行(五連棟)、一滴水紀念館(p.118)。
- 07.28
- 因為29要去錦繡莊,為此下午離開圖書館後,就騎車去探路了...,認真說...瓦窯坑資料(網路上)不是很多、錦繡莊更少,最多的大概就是林生祥還有他曾經的樂團生祥與瓦窯坑3...。但實際騎車過去看之後,原來在到達天元宮、石牆仔內之前...的水源國小一帶,有忠寮、再過去大概可以到琉傳天下跟一些點,而往前一點就是錦繡莊,通往那的路大概一輛車通行...。跟唯一找到有照片的網誌不同的是,原本的牌樓已經有歲月的痕跡、苔痕~,難得有機會進去...有點期待。
- 07.29
- 輕旅行。淡水散步小食地圖,這裡有一些散步路線,都還蠻不錯的!(不是只有中正路老街、老街、還是老街那樣。)
- 透過細說淡水FB社團的舉辦,有機會參訪莊武男先生的錦繡莊,還能聽老人家導覽,認識很多,但吸收不足,留下不少缺憾處,是否再揪一團?(妄想中)
- 07.31
- 跟馮文星老師取得參觀錦繡莊的照片,陸續上傳。資料其實不完整,許多東西片片斷斷,有想要以莊武男頁面的子頁面形式呈現,但...錦繡莊是否該自己一個頁面。
2014/08[編輯]
- 08.01
-
- 原來這個人是台灣所有氣象站的推手,中央氣象站當初也是他建立的。(不過此人在周明德先生工作時期就早已經做古了)
- 未來好像會有一些好玩但很累的事情 :3 。
- 08.03
- 影片描述:線裝書啊!好厲害OAO!
- 影片來源:YouTube
-
- 《一九九九淡水地區人物誌》裡面有些老店已經"消失"了(吧),至少有些我真的找不到或者當時就已經沒了...。
- 比較慘的是,iPad上很難打不說,在切換分頁的時候如果太多個分頁,導致編輯的那個頁面被隱藏,之後回來就...
- 完全~洗掉成初始狀態了QAQ(一片空白)
- 後來去找了找,只有找到萬寶堂,和利碾米工廠我之前已經有寫了,其他的有些不存在,有些不知在哪,忠興我沒找到...
- 寫著寫著發現有絕版書《大快朵頤》民生報出版的,查了一下館藏發現有!(因為作者是校友...林明峪撰)
- 寫著寫著找到寫周彥文老師的文章(我老是會先打成周宗賢...),又順便去補補周彥文老師的頁面,發現有個好玩的影片...
- 只是這放他的頁面感覺和淡水沒啥關係XDD。
- 08.06
- 又搞到頭痛了...。
- 跟Vanya去沙崙的沙灘探險...遠遠有找到疑似石滬的場景...
- 後來發現「乾潮」反而會看不出石滬的樣貌...。(看來下次要退潮前或開始漲潮的時候?)
- 順便去了趟魚藏文化館
- 吃完飯後請Vanya幫忙找找我上次沒找到的阿哖婆鐵蛋,但似乎是已收山。
- 發現Vanya媽似乎有記憶!趕緊請她做做口述歷史(偽)。
- 或許可以要同學們去問問家人或朋友,早期有來過淡水的記憶或照片?
- 0808
- 輪播要用別的語法才能達成,只好打打跑馬燈的主意...,不過感覺還是有差有差...。
- 發現一個頁面,有些版面呈現的語法似乎可用用看:百楽兎総合研究所(維基百科一位使用者的頁面)
- 0812
- 這幾天發現有IP編輯,不知是否是自己人,但從編輯的內容可以想...應該是外部使用者。
- 啊呀~好開心XD。
- 最近看到去香草街屋實習的真理大學學生還要辦活動呢~
- 突然想說...可以跟蔡先生說撥個時間讓他們學wiki嗎?(在實習過程還可以幫忙把相關活動資料編進去頁面...)
- 0813
- 看到一篇文章是在寫網頁畫面設計的起源...,看一看發現其中一項是「CSS 的 Media Queries」
- 於是我好奇,那個CCS是什麼,從文章中大概知道是為了顯示畫面而做的設計,
- 所以呢?我就想到維基館啊啊啊!可以在不要搞一堆套件(重點我還看不懂怎麼用...)
- 瞬間達到讓版面隨著「視窗」或「裝置」的寬度調整,
- 上網搜尋找到:CSS3 MEDIA QUERIES 詳細介紹與使用方法,RESPONSIVE WEB DESIGN 必備技術
- (其他相關網頁CSS 的 Media Queries
- 基本上我是懶人(自己說),但裡面除了說明蠻清楚的,還提供了使用範例,那就直接...寫到MediaWiki:Common.css裡!
- 於是發生了...(打開手機)... → 好像沒甚麼差QAQ" (廢話,後來發現我沒設定每種大小要呈現怎樣的CSS....)
- 0821
- 第一次計畫案執行前會議(?)...感覺腦子跟糨糊一樣...。
- 重建街14、16號街屋,是一個案子(最初是同一個主人),但公告和文號都不同OAO"?可是就認知上和官方觀光資料上...都是分開的...。
- 跟周老師取得重建街14號街屋之前布袋戲偶展覽館負責人的聯絡方式...,這一次...。
- 學校課程成果...很零散的零散、也不能說完整,但能組織起來...不讓他們曾經的痕跡、足跡,消失...。
- (建立頁面、但影片或照片另外在相關頁面中加入...並有連結導引回主頁面...可以仿照人物誌那種方式?)
- 每次都要等一陣子,腦袋才反應過來,當時未察覺的不對勁...,或者可能的點...。
- 又可以進入鬼打牆時間...。
2014/09[編輯]
- 0903
- 媽呀!淡水維基館快要滿一年了...
- 例行性工作、專題性工作、個人發想?
- 這時候我只想到...彼得原理(什麼跟什麼)
- 0905
- 0910
- 原本只是想試著放全景照片進來,所以拿海關碼頭來測試。
- 後來想到新用法...,雖然不會自動跑啦...,但可以手動,這樣就可以一個頁面一次放多張照片,
- 於是我拿首頁的古蹟巡禮其中的小白宮測試,感覺...還可以!
- 以後首頁再改,應該可以調整搭配成更適合的呈現方式~。
- 猛然發現這有個問題...又是大小變動的問題=A=...到窄螢幕會很慘...QAQ。
- 還好,只要把寬度設定改用px就可以固定...。
- 0912
- 0916
- 0917
- 拿到《淡水深度旅遊》,簡而言之就是先建頁面,然後把內容摘要上去...順便把目次等等資訊都打上去。
- 忘了受什麼影響(看書?),寫了淡水舢舨船(拖好久啊這個)。
- 如果頁面中插入相片,在編輯畫面下方除了顯示有用到的模板,也會顯示用到的相片名稱,但如果是用gallery呈現,就不會顯示。
- 終於有機會參加在程氏古厝舉辦的活動...(順便拍照!)
- 一直想到小構想也好累=A+...因為沒辦法一次通通完成QAQ"。
- 不能再看淡水的書...再看下去腦袋會因此爆炸XD。
- Interwiki還是搞不定....
- 淡水三希堂案子 - 美術熊,想畫線條圖形...可以用在首頁的。
- 0920
- 大風飄移中,原來指標的意思是一下坡就左轉...,然後到路口再迴轉...再右轉。
- 一直想試著用全景模式拍看看白樓故事牆...於是就有了這張檔案:三層厝白樓.JPG。
- 0921
- 颱風天亂跑...,呃...因為藍染活動照常舉行麻...
- 聽老師講解才發現,原來我高中其實就玩過,而且是線縫而不是用綁的...
- 又遇到蔡以倫先生,另外認識阿晃(?)先生,還有李志明先生(聽蔡先生說他拍照很厲害、文筆也很厲害)
- 於是又講了老照片的事情...。
- 今天還遇到古厝負責人姚莉亭小姐...果然面熟面熟的XD。
- 0922
- 找資料剛好看到...於是就寫了杜守正老師的頁面。
- 0923
- 這一路看下來...到底該用照片還是影片好QAQ"... (好糾結的都想拍...)
- 看來這學期可能完成的是老街道系列 (皺眉表示思考中)。
- 跟誰聊剛好講到大道公點龍睛的繪本...我才想起來還沒寫頁面這件事。
- 呃!打錯字了...。
- 順便建立了一直沒寫的淡水不思議:28個淡水文化生活圈成員帶你遊淡水這本書的頁面~。
- 考慮了一下,把獸醫防疫技術資料館從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的頁面中獨立出來,
- 比較好檢索和建立連結。
- 淡水石滬的主題頁面...說起來老照片好像也得有個"主題"才行...。
- div跟wiki語法整個就是打架的世界...。
- 0924
- 上傳之前找到的舊照片~ 檔案:夕陽舢舨船.JPG。
- 建立之前在程氏古厝認識的新北市淡水休閒農業協會頁面,以及上傳當時拍的古厝照片檔案:程氏古厝外觀.JPG、檔案:程氏古厝內埕.JPG。
- 老照片蒐集清單...
- 老街道的故事: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真理街、馬偕街(街道景)、街道上的老店家
- 淡水河岸風光:淡水河岸風景與沿岸商家舊景、觀音山
- 淡水河港漁業:各港口照片、舢舨船、漁業活動、石滬、罟寮等
- 消失的老建築:淡水289四連棟 (現為淡水藝術工坊)、淡水郵便局(舊淡水郵局)、淡水白樓、原領事館船屋遺址(紅毛城對面)
- 北淡線的記憶:淡水火車站與沿線車站風光、車票影像
- 古蹟與歷史建築舊景:海關碼頭、滬尾砲台、殼牌倉庫、福佑宮、淡水禮拜堂、淡水水上機場、淡水氣候觀測所、台銀日式宿舍、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重建街14、16號街屋、龍山寺、滬尾偕醫館、滬尾小學校禮堂、滬尾水道、滬尾湖南勇古墓、牛津學堂、紅毛城、鄞山寺、程氏古厝、日本警官宿舍
- 其他...。
- 雖然這檔案是學生作業...但照片部分倒是讓我有小小收穫...區域文化特色探討-以淡水老街為例
- 先筆記一下,下星期六不曉得可不可以...[10]
- 0925
- 發現王老師(Weitsy)直接上來註冊留言OAO",一陣緊張~
- 偷點空上傳之前找到的淡水渡船頭舊照片檔案:淡水渡船頭2009.JPG,
- 還有之前拍的重建街創意市集新照片檔案:20140914重建街創意市集.JPG
- 0926
- 老師提起了首頁應該要放淡水相關的藝文訊息或新聞...(這個之前真的有只是被我自己給砍了XD),
- 0929
- 發現沒有用507上課~大家還是蠻厲害的麻~。
- 相片集、表格、色條模板、影像地圖&插入照片(進階版)
2014/10[編輯]
- 1001
- 剛好有機會認識一位真理大學的學生,攝影很厲害,主要是在風景照的部分。
- 問到說為什麼會上傳那張金色水岸,其實那張照片可說是亂拍...後來想想維基館的照片本來就很難要求每個上傳的都很OK,所以只要主體清楚...就~(讓它去吧)。
- 1009
- 測試想裝Extension:MultimediaViewer...,但附帶得安裝Extension:BetaFeatures、Extension:CommonsMetadata,
- 可是裝了Extension:BetaFeatures發現無法啟用(一啟用網站就一片白),好像還得要去設定什麼...。
- 後來又發現MV要求的Mediawiki版本至少要1.22 (這樣看起來不行)。
- 裝了Extension:TimelineTable,可以呈現時間軸的概念,不過是以表格方式達成的。
- 同步可以設定CSS(在MediaWiki:Common.css裡面),調整顯示的方式。
- 跟黃繁光老師借到淡水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屆的論文光碟,終於完成最後一塊失落的論文列表。
- 1020
- 實際空拍第一天,六個點,五個農場和六塊厝漁港跟石滬。
- 分鏡稿不一定要畫,但最好能有,先讓空拍團隊了解,有助於溝通和實際拍攝進行。
- 每個點都好有趣喔...,大傳:聯絡的老師很辛苦,資傳:學生要經常到專題的地點互動接觸,
- 意識不太清楚的同時...努力觀察各種互動和流程...,
- 繞路耗掉了時間,也讓我開始暈車...各種不足的反省...。
- 路人悠是個活動紀錄,只是一轉頭才發現這樣又變成一個人了...糟糕(抓頭)。
- 1021
- 實際空拍第二天,來到大道公的部分,爐主厝、中和里,還有昨天尚未結束的屯山社區、慈玄宮的部分。
- 主要的導演昨天有體驗過了,今天也就上手的比較快,
- 空拍機操作者換人了,原來昨天是他兒子支援,昨天的操作者改為雲台操作者。
【回上端】
2014/11[編輯]
- 1101
- 好像第一天都要寫一下筆記。
- 一早醒來,難得吃個早餐...想起要去農夫市集,卻發現還沒開始QAQ",
- 時間還很久,乾脆先回家,走學府路偶然看到"滬尾櫻花大道"的指示牌...
- 想起之前被人說居然沒去過,於是一轉彎就切過去那條路...
- 沒想到一騎就騎到北新路那邊(往天元宮的路上)...
- 從北4→北3→101縣道一路騎回家...(我又耗油了)。
- 中午時間有一陣子連不上學校網路,忘了為啥就乾脆在Evernote上先寫了中正路的資料,
- 沙崙海灘淨灘忽然提早時間(偶然看到),想說算了還是照之前的時間再過去,
- 可能是有颱風,整個海邊風沙好大大大大...還帶有海水滴..(差點以為要下雨)
- 跟上次去找石滬不同,沙灘很平緩還有淺淺的波紋(風狂吹沙的結果...)
- 撿垃圾撿垃圾,說撿滿一袋可換啤酒...(OS:這也太...啤酒是哪招)
- 離出入口較遠的河岸邊很多垃圾...但看起來那群人只在出入口一代群聚...=A=
- 海水把垃圾拖來拖去,只好跟她搶...(別走!)
- 發現奇怪的生物黏在各種垃圾上...QAQ",漸漸得似乎漲潮了,撿滿一袋閃人...
- 還有頂田寮的阿伯~。
- 吃了很有味道的手工豆花~是用鹽滷凝固的~吃起來很舒服,就跟鄉愁茶園那無負擔的飲料一樣(不過鄉愁茶園實在有價位...)
- 試喝了龍眼蜜茶~但我還有一罐他們給的蜜...所以就不買了。
- 發現有米,還有手工果醬~剛好糧盡,就順便買一包米回家,草莓果醬試吃覺得...還不錯,不過想等下次有別種口味的再買。
- 1102
- 呃...老師忽然玩了個街景服務...然後坑就出現了 (掉落)。
- 查了一下,確實有這種工具,Google Street View,
- 他不是套件,而是"小工具" (話說連Youtube都有工具...那套件跟他的差別是?)
- 根據說明,我必須先有一個套件Extension:Widgets
- 下載到後端,但啟用卻出問題 (不用說,網站又一片白),這通常是讀取出錯...
- 說明上說,要修改Widget資料夾中compiled_templates的權限,為此只好去複習一下Linux語法...ls -al跟chmod
- 看了一下說明...忽然注意到當初執行下載的那段語法,最後把Widget的資料夾是丟在tamsui底下
- 但正確要在套件的資料夾...也就是Extensions底下 (難怪讀取錯誤...因為根本沒在底下)
- 放回正確位置後~再度啟用,OK~可以用了。接下來就是小工具的設定跟測試...
- 要安裝街景小工具,需在wiki中建立Widget:Google Street View的頁面,
- 之後只要打{{#widget:Google Street View ...}},裡面加上各參數設定就可以使用。
- 不過參數我還要研究一下...。
- 確認小工具可以模板化模板:GSV (Google Street View的簡寫...我懶)
- 1110
- 實習生找到維基百科上另一種摺疊方式...,後來查了一下其實它們說明頁面有寫很多種
- 使用說明:摺疊顯示
- 這好處是不牽涉common.css和common.js的設定。
- 等有空再來模板化好了...。
- 1119
-
- 這次發現可以讓首字縮排的CSS設定"text-indent",如果要讓所有文字不和邊界太接近還是用"padding"比較好。
- 想到Span是非區塊的...不過後來我還是需要區塊性的排列...所以又改回div。
- 後來又去Meidawiki那邊抓了特殊符號表...。
- 尋找各種圖片設定方式...但就是沒辦法用%去做自動調整..
- Wikipedia:Extended image syntax (各種嵌入圖片、聲音、影片的預設參數說明)
- Wikipedia:Picture tutorial (圖片嵌入頁面,不同的設定方式...)
- Template:Wide image (跟之前在中文維基百科發現的長圖片的很像,但是英文上的各種說明設定感覺比較清楚
- 老照片的部分...發現可以用折疊的方式...(點照片,再呈現內容...),把原本點文字的部分改成照片(不過高度要調整,不然下拉出來的內容就會在圖片後面。
- 1123
- 1126
- 隨機影像or自動切換影像的套件:
- Extension:JavascriptSlideshow
- 安裝順利,啟用完成...可是卻沒作用OAO",這個套件除了要用到tag,還多了一個Parser function。...出不來啊...
- 不斷測試...感覺跟div有關係...於是套了個div再加個table,出現了!也能自動切換。
- 只是不曉得到底哪邊設定(還是這套件本身語法有缺陷),就是會疊到...。
- 總之是能用~就先這樣,有空在修改調整。
- Extension:RandomImageByCategory(給定一個分類,隨機顯示該分類中的圖檔,參數width, limit and categories)
- 安裝順利~。
- 恩...limit不知是做啥的,然後原來這個套件,一次只能顯示一張圖,不過隨機顯示不需要自己輸入要那些照片,這真的方便。
- 只是意味著...照片的分類很重要。
- Extension:RandomImage(只能改變大小跟方向,參數size, float, choices)
- 忽然間開竅就找到了...不過還沒裝不知道能不能運作...。
【回上端】
2014/12[編輯]
- 1222
- 一轉眼直接跳到冬至...都沒FU打筆記是什麼情況...
- 印象中曾經看過的連結外部圖片,今天被召喚說要啟用它...
- Manual:$wgAllowExternalImages,它已經加在MediaWiki中~所以只要啟用就可以了。
- 不過如果要調整大小,需要HTML Tag中的<img>,
- 所以另外要啟用Manual:$wgAllowImageTag的功能,
- 這樣就可以調整外部連結的圖片大小~。可以搭配div服用~。
- 大致寫法:<img style="max-width: 200px; max-height: 100px;" src="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5/whz10/images/map/map1.jpg"><br>清法戰爭滬尾之役古戰場。(照片連結來源:[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5/whz10/mainframe2.htm 重返古戰場])
- 1229
- 1230
- 補照片~紅毛城南門、領事館、淡水河...
- 因為屯山的影片而跑去寫米粉寮
- 1231
- 翻了海天雜文,有人物的部分就補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