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頂" 修訂間的差異
小 |
|||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 |||
行 2: | 行 2: | ||
[[檔案:五虎崗-第二崗1.png|500px|thumb|{{檔案:五虎崗-第二崗1.png}}]] | [[檔案:五虎崗-第二崗1.png|500px|thumb|{{檔案:五虎崗-第二崗1.png}}]] | ||
− | == | + | ==埔頂簡介== |
− | [[埔頂]] | + | [[埔頂]]地區,指的是[[淡水]]境內因火山熔岩流所形成的[[五虎崗]]中的第二崗,清領時期在河濱設有砲台,因此又稱為「[[砲台埔]]」,是今日[[紅毛城]],[[小白宮]]、[[真理大學]]、[[淡江中學]]和[[文化國小]]所在地,以'''洋樓、學校'''林立聞名,堪稱最美的「淡水天空線」,早年更是台灣與外來文化接軌的地方。 |
− | + | 此山頭因地理位置座落於淡水河口,軍事上極其重要,早年清廷便在今[[紅毛城]]下方順著淡水河岸廣設軍事及官方設施,以保障淡水河口之安全,並便利管理往來船隻商人及海員。一百多年前[[淡水]]開港後,成為外商洋人的主要居所,也是[[淡水海關]]官員宿舍,更是[[馬偕]]發祥地,[[馬偕]]在此地建立教堂、醫館、學校。 | |
− | [[1860年]] | + | [[1860年]][[淡水]]開港之後,洋人來到[[淡水]],對於居住上必然有所需求,[[埔頂]]地區因為座落於[[英國領事館]]與海關附近,面對淡水河口環境優美成為洋人眼中適合居住的地方,大批的洋人住宅區便設置於此處,其中有當時[[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海關稅務司署官邸]]、私人住宅座落其間,又因清代來[[淡水]]的班兵在這一帶也建了若干處班兵會館,成為當時淡水地區新興精華地帶,華洋雜處,欣欣向榮。 |
+ | |||
+ | ==知名景點之1:[[紅毛城]]== | ||
+ | {{:紅毛城}} | ||
+ | |||
+ | ==知名景點之2:[[小白宮]]== | ||
+ | {{:小白宮}} | ||
+ | |||
+ | ==知名景點之3:[[牛津學堂]]== | ||
+ | {{:牛津學堂}} | ||
+ | |||
+ | ==知名景點之4:[[真理大學]]== | ||
+ | {{:真理大學}} | ||
+ | |||
+ | ==知名景點之5:[[淡江中學]]== | ||
+ | {{:淡江中學}} | ||
==相關頁面== | ==相關頁面== | ||
行 15: | 行 30: | ||
*[[小白宮]] | *[[小白宮]] | ||
*[[淡江中學]] | *[[淡江中學]] | ||
− | *[[三角公園|偕叡廉紀念公園]] | + | *[[三角公園|偕叡廉紀念公園]] |
*[[婦學堂]] | *[[婦學堂]] | ||
*[[淡水女學校]] | *[[淡水女學校]] | ||
行 35: | 行 50: | ||
[[Category:景點]] | [[Category:景點]] | ||
+ | |||
+ | {{淡水自然景觀導覽盒}} |
於 2024年3月29日 (五) 19:38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目錄
- 1 埔頂簡介
- 2 知名景點之1:紅毛城
- 3 紅毛城主樓
- 4 英國領事官邸
- 5 淡水海防砲臺
- 6 紅毛城九面旗
- 7 參觀資訊
- 8 交通地圖
- 9 知名景點之2:小白宮
- 10 簡介
- 11 建築環境
- 12 建築內部
- 13 大事紀
- 14 相關照片
- 15 相關影音
- 16 交通地圖
- 17 知名景點之3:牛津學堂
- 18 簡介
- 19 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年表[3]
- 20 交通地圖
- 21 相片集
- 22 相關資訊
- 23 資料來源
- 24 知名景點之4:真理大學
- 25 簡介
- 26 兩個校區
- 27 學院介紹
- 28 相片集
- 29 交通地圖
- 30 知名景點之5:淡江中學
- 31 簡介
- 32 校園博物館
- 33 交通資訊
- 34 相關頁面
- 35 相關連結
埔頂簡介[編輯]
埔頂地區,指的是淡水境內因火山熔岩流所形成的五虎崗中的第二崗,清領時期在河濱設有砲台,因此又稱為「砲台埔」,是今日紅毛城,小白宮、真理大學、淡江中學和文化國小所在地,以洋樓、學校林立聞名,堪稱最美的「淡水天空線」,早年更是台灣與外來文化接軌的地方。
此山頭因地理位置座落於淡水河口,軍事上極其重要,早年清廷便在今紅毛城下方順著淡水河岸廣設軍事及官方設施,以保障淡水河口之安全,並便利管理往來船隻商人及海員。一百多年前淡水開港後,成為外商洋人的主要居所,也是淡水海關官員宿舍,更是馬偕發祥地,馬偕在此地建立教堂、醫館、學校。
1860年淡水開港之後,洋人來到淡水,對於居住上必然有所需求,埔頂地區因為座落於英國領事館與海關附近,面對淡水河口環境優美成為洋人眼中適合居住的地方,大批的洋人住宅區便設置於此處,其中有當時海關稅務司署官邸、私人住宅座落其間,又因清代來淡水的班兵在這一帶也建了若干處班兵會館,成為當時淡水地區新興精華地帶,華洋雜處,欣欣向榮。
知名景點之1:紅毛城[編輯]
紅毛城為淡水著名的文化古蹟,古蹟類別為衙署,不但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於1983年12月28日公告指定的國定古蹟。目前管理使用單位為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紅毛城園區裡有荷治時期、西治時期、清治時期以及日治時期的建物,主要參觀的建築有兩棟:紅毛城主樓和英國領事官邸。
紅毛城主樓[編輯]
該城最早是在西元1628年由西班牙人所建,當時西班牙人佔領臺灣北部,入據淡水並於河口北岸山丘上建一礮臺,稱San Domingo(聖多明哥城或聖多明哥堡)。
1642年,荷蘭人北上擊敗西班牙人,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一座更為堅固的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因為當時臺灣人稱荷蘭人為紅毛番、紅毛,因此也俗稱此城為紅毛城。安東尼堡的目的在於防禦,用海外運來的石灰、石材以及大帆船的壓艙石來建造,採用當時非常先進的半圓筒型雙穹窿井字交錯的結構工法,底層南北向雙弧,上層東西向,上下交丁錯疊,牆的厚度達1.9公尺,內磚外石非常牢固。
而後鄭成功攻克臺灣,原佔據臺南的荷蘭人投降,北部據有淡水及雞籠的荷蘭人雖沒有遭到攻擊,卻自知實力不足,無法再繼續盤據而撤走,離開了統治三十八年的臺灣。荷軍撤離紅毛城時,曾故意破壞一部分構造。明鄭時期紅毛城曾長期荒蕪,直到1681年清廷謀攻臺灣,鄭克塽才命左武衛將軍何祐為北路總督,率兵戍守雞籠、淡水,並修葺紅毛城。
清治初期,對紅毛城並未加注意,僅將之視為一座砲城。至1724年(雍正二年)才由淡水同知王汧加以修葺,增建圍牆及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做為兵營。這四座城門,東西為大門,南北為小門,如今只剩南門留存下來。僅存的「南門」位於現今淡水中正路邊,是以石條砌成的,上作雉堞,門額上工整的楷書「南門」字跡猶存,也是紅毛城內唯一的中國式建築。
1867年(同治六年)英國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第二年(1868年)英國將領事館設在紅毛城內並大肆修改,將原本灰白色的城堡外牆塗上紅色,尖形屋頂改為平臺,在屋頂加雉堞,城堡東北與西南加設角樓;在南牆加露臺和雉堞、槍眼;西邊增建廚房、衛生間跟放封院。城堡內二樓充為領事辦公室、會計室、秘書室和簽證室,其間一度租借給海關做為官員的宿舍。底樓為地牢,增設四間有送食口及窺孔的牢房。1891年(光緒十七年),英國在紅毛城的東側新建一棟二層磚造洋房作為領事館官邸,紅毛城成為和各國人士交流之處[1]。
紅毛城從原本的軍事用途轉成領事辦公的公務場所,空間結構上主堡部分依舊留有防衛功能,建築內部為了辦公而增置文件焚化爐、保險庫、文件保險箱及壁爐等。由於早期領事擁有領事裁判權,在底樓設有四間牢房關押犯罪的英國犯人,牢門上並設有送食口及窺孔。
城區內現有清朝鐵鑄礮多尊,其中兩門礮身上鑄有「奉憲鑄造 臺灣北路淡水營大礮乙位重八百筋」。原為遺棄在紅毛城附近的清朝舊軍營內,英人在整建紅毛城時將這些清朝鐵鑄礮搬至城內。1980年紅毛城歸還中華民國,經整修後開放給國人參觀。
2016年7月1日起,淡水古蹟博物館園區要收費,憑票可遊紅毛城、小白宮及滬尾礮台。2016年9月18日全國古蹟日,紅毛城370週年,同時經過一年多的整修,也重新開城,修復城牆顏色還送至德國校色。
英國領事官邸[編輯]
詳見:前清英國領事官邸
淡水海防砲臺[編輯]
清朝以前[編輯]
淡水有礮臺始自1629年(明崇禎2年)西班牙人在淡水河口建立的簡單城砦: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即今紅毛城),提供西班牙人控制與徵收淡水河口附近各番社部落賦稅的機關。
「聖多明各城砦」於1636年(明崇禎9年)的土著反西班牙事件活動中毀壞。之後西班牙在淡水守將Francisco Hern'andez以「如果不能造出一座石城來,那將是我們的恥辱」,在翌年重新改以石塊、石灰建造新城砦,一直維持到1642年(崇禎15年)被荷蘭人接收,西班牙人在撤出前將其破壞。
荷蘭人佔領淡水後於1644年(崇禎17年)在舊城砦和旁邊一座「狄緬」(Diemen)稜堡上重新建造「安東尼奧城」,做為指揮附近土著來納貢與盡義務的中心。1661年(明永曆15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光復臺灣,在淡水的荷蘭守軍曾將城砦加以破壞,並將大砲爆破掉。
古砲區[編輯]
紅毛城九面旗[編輯]
紅毛城九面旗幟代表著紅毛城三百餘年來的歷史演變過程,其歷經西班牙、荷蘭、明鄭、清朝、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美國、中華民國之管理或代管。
從1628年到1980年,共有九個國家(朝代)的旗幟曾在紅毛城的天空飄揚。
- 最早是西班牙人在1628年來到淡水建聖多明哥城。
- 1642年荷蘭人將西班牙人驅逐,興建安東尼堡,也就是今日紅毛城。
- 明鄭時期,曾派兵駐紮在淡水河口並將紅毛城作為糧倉。
- 清雍正二年整修淡水炮城(紅毛城)並增建四城門。
- 天津條約淡水開港通商,英國在1867年與清廷簽訂永久租約,將紅毛城作為英國領事館。
- 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年底英國領事館被日本封鎖,暫時由日籍雇員代管至二次大戰結束。
- 1948年英國重回紅毛城,1972年英國領事館撤出紅毛城,委託大英國協會員國澳大利亞代管。
- 同年中澳斷交後又委由美國代管。
- 1979年中美斷交,經政府全力交涉後於1980年正式收歸國有。
參觀資訊[編輯]
- 週一至週五 09:30 - 17:00
- 週六至週日 09:30 - 18:00
- 戶外區4月至10月延長開放時間至22:00
- 電話:(02)2623-1001
- 休館時間:
- 每月第一個星期一休館(如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休館日順延至星期二)。
- 農曆除夕、初一、選舉日、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休館。
交通地圖[編輯]
- Google街景導覽
- OpenStreetMap:讀取地圖中...
知名景點之2:小白宮[編輯]
簡介[編輯]
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位在淡水真理街15號,俗稱小白宮。臺灣洋關之設,源於1858年(清咸豐8年)清朝在英法聯軍時戰敗後與英、法分別簽訂「天津條約」,被迫將臺灣開放為通商口岸。1860年(咸豐10)天津條約(1858年簽訂,1860年互換)之後,英國首任駐臺副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於1861年7月(咸豐11年6月)抵臺勘查通商港口的情況,因臺灣府城海口淤滯、船隻難停泊不適合做為通商港口,最後議定滬尾作為通商碼頭,率先談妥在淡水開港事宜,海關業務主要是徵收進出口船隻裝載貨物的稅款,同時擔任償還列強賠款、外債擔保的角色。而後1862年(清同治元年)6月22日,在滬尾設洋關正式開市徵稅,洋關亦正式設立,並興建海關官邸提供稅關長、秘書(書記)及其他海關官員居住。
最初淡水海關設置是由中國人管理,清廷為斷絕華人官吏貪墨的陋規並確保關稅之徵收,聘洋人為稅務司總管,清廷派任的海關監督,僅能管理原來的常關事務,稅務司完全掌握洋關的行政與關稅大權。首任副稅務司長是英國人侯威爾擔任,至此正式開始淡水的洋關史。海關公署就在舊的滬尾水師守備署(即今紅毛城西側停車場)做為辦公之用,碼頭就設在正前方的淡水河畔,依洋關務編制屬於徵稅部門,可分為洋人、華人兩系統,洋人又分內班、外班、海班。內班設有稅務司、副稅務司、幫辦、供事、醫師;外班有各等總巡等驗貨、巡役等。
淡水關署早期因為人數只有數人,祇能租屋居住,但終非長久之計,一方面他們不願與華人混居,另一方面華人民宅不適合時洋人起居習慣,遂有興建官邸宿舍之舉,這就是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的由來。1866年稅務司購買到現在官邸和附近土地,於1869年由副稅務司長郝伯遜著手進行規畫和興建官邸,陸續完成三座洋樓,提供司長、秘書和部屬居住,當時淡水人稱之為「埔頂三塊厝」。可惜原屋三棟皆已毀,現今的「小白宮」,是日本時代重建的。
「埔頂三塊厝」在1884年清法戰爭西仔反戰役的淡水戰區,淡水沿岸遭法軍砲擊,炸毀部屬所居住的房舍,只剩下兩棟;到光緒二十一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所簽訂的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清廷派李經方到基隆外海與日本海軍做形式上的交接。同年6月5日,日本稅關鑑定官野村材二在基隆登陸,基隆海關人員都已撤離,6月9日抵達淡水,淡水海關稅務司馬士(H.B.Morse)向日方表示:「大清帝國海關屬於赫德管轄,清廷僅支付海關人員薪俸、房租及其他雜費,每月三千兩而已,海關業務形同包稅制度,所有房屋、地產等均屬於赫德的私產。」日本查證結果,淡水海關官舍土地一區確有登記在赫德名下,經雙方不斷地交涉後,日本方面以銀幣五萬兩購回淡水和基隆海關,終在8月5日,馬士結束淡水關的關務,將淡水、基隆兩海關正式移交給日本。
所以於1895年,日本重新開設淡水稅關,由於淡水港沒落,關務悠閒,淡水稅關掌中村純九郎發起,將剩下的兩棟官邸改成為官兵聚會場所及賓館,組成五十會俱樂部,內設俱樂部,有遊戲室與食堂,提供書籍閱覽、棋類、球類、游泳等比賽,海關官邸則提供官員級俱樂部會員休憩、聯誼、進食等功能。
1900年當時海關將已毀的職員官舍重建,日本稅關長在此成立「五十會俱樂部」,成為關員休憩、聯誼、打球、進食的場所,讓官邸形成不一樣的生機。二戰時兩官邸作為淡江中學租給學生的宿舍、變成學生的「行寮」。直至大戰末期不再作為行寮後,官邸逐漸荒廢成淡水人稱的鬼屋。臺灣光復後,其中一棟秘書官邸因岌岌可危被拆除,最後只剩下司長官邸,經整修後成為當時總稅務司長官李度的官邸。日漸荒廢的小白宮,於1996年曾一度被財政部報廢,準備拆除建大樓。經淡水地方人士、團體、學者、專家,與當時的立委蘇貞昌、王拓、盧修一等發起小白宮搶救行動,終獲內政部回應,後關稅總局計畫在這個地方重建員工宿舍,但在各界關注下,仍希望能保留原貌、列為古蹟,終於在1997年(民國86年)2月25日,官邸終於被評定為具有歷史意義,在建築上也具有其獨特的價值,公告列為第三級古蹟,類別為衙署,面積3,345平方公尺,同時管理工作交由臺北縣政府文化局負責。
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因有着白色牆體而被當地居民暱稱為「小白宮」,周邊環境優雅,面向淡水河,遠眺觀音山,與其旁基督教長老會所屬之馬偕故居形成一淡水獨特的洋式建築風格,另外,淡水小白宮庭園中的雞蛋花歷史悠久,生命力旺盛,公告列管為「珍貴樹木」,在開花期的夏秋間也吸引許多遊客賞花。
建築環境[編輯]
砂岩塊石砌圍牆[編輯]
官邸創建時之圍牆,採黑磚斗子砌所築,1968年(民國57年)官邸曾受葛樂禮颱風侵襲,1985年(民國74年)依財政部指示大幅整修加高圍牆,破壞原黑磚斗子砌成的清代圍牆外貌,成為新作沙岩塊方砌圍牆。
清水磚砌圍牆[編輯]
官邸創建時之圍牆為黑磚斗子砌圍牆,1968年(民國57年)官邸曾受葛樂禮颱風侵襲,1985年(民國74年)依財政部指示大幅整修加高圍牆,破壞原黑磚斗子砌成的清代圍牆外貌,成為新作清水磚砌圍牆。
斗子牆[編輯]
此為官邸創建時期所留下之黑磚斗子砌圍牆,幾段圍牆採用不同之材質,見證百年來因破壞後重建之更替。
目前所存之牆體除「黑磚斗子清砌」圍牆外尚有「砂岩塊石砌」圍牆、「水磚砌」圍牆。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界石[編輯]
清代稅務司與日本稅關曾於淡水海關產業上勒石為界。民國政府播遷來臺後,中華民國第五任總稅務司李度(Lester Knox Little,美籍)以「小白宮」作為其官舍,為再確立海關屬地,又於官舍和淡水海關用地上重立「總稅務司公署界石」數方。
然而,「小白宮」旁之界石,於1997年元月被關稅總局取走成為海關博物館展示品,經淡水熱心文化人士於前海關淡水烽火地搶救後,令相同之界石特重立於此以還原古蹟原貌。
|
|
彈坑遺跡[編輯]
1884年 (清光緒10年)十月初一,清法戰爭滬尾之役中,法軍兵船向岸砲擊,稅務司官邸遭受攻擊,砲彈穿屋而入炸毀僕役臥室,另有部分炮彈擊中花園,據說目前的凹陷土坑,即為當時砲彈爆炸後所遺留之彈坑遺跡。
建築內部[編輯]
小白宮正立面向南,面對淡水河,有時一個半圓拱圈,東、西面各有四個半圓拱圈,規律對稱的拱圈,在視覺上具有協調柔和與美感,東、西、南三面的拱圈迴廊,除視覺效果外還可以增加光照面積,使每一個空間都能得到充足的日照與視野,門窗的位置均與迴廊拱圈相呼應,除採光性及通風性良好外,更便於由室內觀賞室外景色。
小白宮建築中每個建築環節、結構都有其功用─迴廊每一扇門窗上都附有木質的活動百葉窗,作為調節光線及加強遮陽效果之用;屋頂是四坡式斜屋頂的基本形式,方便排水,亦可增加室內空間或作成閣樓使用,同時具有隔熱作用;屋頂上設有煙囪,是壁爐設備,壁爐主要作為取卵及防潮用;地基用紅磚及石材砌成基座,外側周圍則留有通風口,基座抬高約一公尺,既可防潮又能表現出主人之尊貴氣派。
主臥室[編輯]
正廳左側的空間有兩扇門通到走道,以平面應有的對稱設計來研判,此空間原本是分隔為兩間來使用,主要機能應是臥房,內牆推測是在修建時拆除,使其成為一間寬大的主臥室。
書房兼辦公室[編輯]
正廳右側的房間以內牆分割成三個空間,其中空間較大且設有壁爐的房間,研判是書房兼辦公室,或是小型家居空間;另外兩間應是作為浴室和儲藏室。
宴客廳[編輯]
正廳式建築中最大的空間,研判是對外公開的空間,可能是正式的宴客廳或較大的起居室。正廳背面牆上有兩處不對稱的矩形開口,有窗戶的形式卻無實際功能,與正廳相接的空間研判應是日據時期增建作為廚房使用,開口大小及形狀剛好符合作為送餐口。
大事紀[編輯]
- 1866年4月24日:滬尾洋關向地主購得埔頂地區土地,開始興建第一棟海關官邸提供稅關長居住
- 1875年5月31日:海關再度購買官邸左側土地,另建兩棟宿舍,供其他官員居住,人稱「埔頂三塊厝」
- 1996年11月1日:「淡水稅關所屬地」界碑移至海關博物館展示
- 1997年2月25日:小白宮正式公告為第三級古蹟,定名「前清淡水總稅務司官邸」
- 2005年7月7日:更名為「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 2016年7月1日:新北市所屬公立博物館恢復參觀收費機制,係為提升參觀品質與館舍永續經營,一票暢遊紅毛城、小白宮、滬尾礮臺等地區
相關照片[編輯]
相關影音[編輯]
|
|
| |||
|
|
交通地圖[編輯]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真理街15號
-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09:30–17:00;週六~週日 09:30–18:00
- 免費定時導覽時間:10:00、11:00、14:00、16:00
- 休館時間:每月第一個星期一(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翌日休館)、農曆除夕、年初一、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其他必要之休館日將另行公告。
- 聯絡電話:(02)2628-2865分機109
知名景點之3:牛津學堂[編輯]
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又稱牛津學堂,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真理街32號(真理大學校園裡),面積1,178平方公尺。該書院由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清光緒八年),因英文名為Oxford College,後世便以「牛津學堂」稱之,為台灣神學院、真理大學的前身,亦曾作為淡江中學的臨時校舍。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於1985年8月19日被內政部評定為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古蹟類別為書院,1997年4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改列為國定古蹟。
簡介[編輯]
1872年(清同治11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淡水傳教,由於精通醫術,常藉傳教之便為病人義診,頗得各地台灣人敬重;馬偕在臺灣傳教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傳教過程也是在教育學生。馬偕終其一生,對於臺灣的宗教、醫學、教育等方面貢獻良多。1880年(清光緒6年),馬偕博士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在故鄉報告他在臺灣八年傳教的成果,受到鄉親極大的肯定,卻不忍他訓練學生時是「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在地方報的呼籲下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6215加幣讓馬偕在臺灣興建一座現代化學校。1881年(清光緒7年)底,馬偕回臺灣便應用此筆捐款買地,親自設計、監工,這所臺灣首見的新式學校終於在1882年(清光緒8年)7月竣工開學,並取名為「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是以紀念家鄉牛津郡人們的捐款。9月14日落成典禮和開學式,除了師生之外,有各地教會信徒、英國領事、外國行商、海關客卿、以及台北知府等清朝官吏。代表官方的孫開華提督致辭謂「如此台灣蕞爾小島,而有此學堂,誠為全國最善之舉」。此外,也有中外人士捐贈經費和設備來共襄盛舉,可謂盛況空前[2]。
馬偕在臺灣所興建的許多建築中,理學堂大書院是帶有濃厚中西合璧意味的一棟,據稱為當時淡水知名泥水匠洪仔泉所建(本館註:洪仔泉生於1875年,1882年學院竣工時年僅7歲,故此說法有待考證);馬偕博士親自選地、設計、督工,因為建築匠師為臺籍匠師較難溝通便以削蕃薯示範。書院方位坐北朝南,東西長76呎,南北長116呎,所有磚瓦都由廈門運來,接著材以糯米烏糖、石灰與砂相拌代替水泥。外觀冠有西式教堂的小帽尖,卻似中國尖塔的造型,門楣為觀音山石,題有「理學堂大書院 Oxford College 1882」。格局配置上四合院大厝三開間主屋,兩進兩護龍;西式圓拱形〈雨披〉的門窗和百葉窗。 正門前有傳統民居「凹壽」的前廊;而前檐卻有西式「女兒牆」的做法。山牆上的圓拱窗以紅磚砌成,上加丁面雨庇,嵌有彩色玻璃。屋頂為傳統硬山式板瓦屋面,屋脊上設有小尖塔。
馬偕博士逝世後,牛津學堂的校長由吳威廉牧師繼任,並改為神學校。當時,日人經營台灣已有成就,在教育上設學校、師範學校與各地普設的六年國民教育都已完成,因此神學校(牛津學堂)的水準,也必須予以提升。1909年起,神學校便確立學年制度,入學者須受畢小學教育,並分神學科與普通科。神學科後來發展成為神學院,而普通科則成了中學教育的濫觴:1914年春天神學院將院舍從淡水遷至台北,後來輾轉經過多年發展成為今日的台灣神學院;而原淡水舊校址則作為成立淡水中學校之用,1914年4月4日,淡水中學校在牛津學堂淡水原址舉行開學典禮,首任校長即為馬偕獨子偕叡廉先生。1940年牛津學堂及原宣教士宿舍曾作為「台北神學校高等女學部」,由大川正擔任校長,隔年五月遷往台北雙連的宣教師宿舍,淡水四棟宣教士宿舍和牛津學堂則租給淡水中學校和淡水高女。1965年分割部份淡江中學校地與原宣教師宿舍,於牛津學堂成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1985年牛津學堂經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1994年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改制為淡水工商管理學院。1999年淡水工商管理學院改名為真理大學。
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年表[3][編輯]
- 1882年:
- 7月26日晚上八點半舉行「牛津學堂」落成典禮,由英國領事胡拉特(A. Frater)主持,總稅務司Hobson、福建號Abhoth船長、鐘森醫師、李高功、孫開華提督、台北知府林達泉、洋商及貴賓共一千五百餘人參加,清廷官吏施放煙火以助興。
- 9月14日牛津學堂開學講課,學生十八名。
- 1884年:10月2日中法戰爭法艦砲轟淡水,砲彈傷及牛津學堂建築,因建築堅固,雖未遭損毀,但學校因而停課。
- 1885年:6月9日清法講和,牛津學堂復校。
- 1889年:2月18日寶順洋行德克先生將離台返英,贈一口舊鐘給牛津學堂,鐘上鑴刻:「1840, Quintin Leith」(此鐘今日台灣神學院仍在使用)。
- 1893年:9月6日馬偕率領家眷第二次返回加拿大,牛津學堂第二次停課。
- 1896年:牛津學堂復校。
- 1900年:牛津學堂校長馬偕博士首次頒發畢業證書。葉金木等十三名畢業生領受畢業證書,亦是馬偕博士最後期的畢業生。
- 1909年:開始確立學年制度,入學一律要國小畢業(日據時代),學習六年後方可畢業。
- 1914年:4月4日神學院由牛津學堂遷至台北雙連臨時校舍,以準備南北神學院聯合成立「台北神學校」之新舍落成。牛津學堂原址則由馬偕博士之子偕叡廉牧師(Rev. George William Mackay)創辦淡水中學(現今之淡江中學前身),並擔任首任校長。淡水中學是第一所為台灣學生所辦的正式五年制中學校。
- 1925年:牛津學堂原址做為純德女中、淡水中學學生及老師之宿舍。
- 1931年:因南北聯合神學院成立破局,4月神學院遷回牛津學堂,稱「台北神學校」。
- 1936年:8月牛津學堂隨同淡水中學和女子學校被迫移轉於當時台北州之日本財團。
- 1938年:2月15日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議決:牛津學堂建築為教會之珍貴歷史古蹟,必須永久保存。
- 1945年:11月20日日本投降,淡水中學與淡水女子學校交還長老教會,由林茂生接管,牛津學堂校舍則租予日人經營的淡水中學作學生宿舍,改名「美樓」。
- 1965年:分割部份淡江中學校地與原宣教師宿舍,成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於牛津學堂。
- 1966年:牛津學堂之正廳為淡專小教堂,兩旁護龍做為辦公室。
- 1982年:11月5日紀念牛津學堂建校百週年,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整修牛津學堂。
- 1985年:8月19日牛津學堂經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
- 1986年: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大會成立史蹟委員會並設史蹟館。
- 1994年: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改制為淡水工商管理學院。
- 1999年:8月1日淡水工商管理學院改名為真理大學。
交通地圖[編輯]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真理街32號
- 大眾運輸:捷運淡水線至淡水站,出站後搭乘指南客運紅26至紅毛城(真理大學)站下車即可抵達。
- Google街景導覽
- OpenStreetMap:讀取地圖中...
相片集[編輯]
相關資訊[編輯]
- 開放時間:[4]
- 室內展場 週二至週日 10:00 - 16:00
- 連絡電話:(02)2621-2121 分機1061-1064
資料來源[編輯]
- ↑ 錢麗安,水岸山城‧憶滬尾(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10),27~28。
- ↑ 淡江中學 校史 第四章-第二節 牛津學堂為現代教育之發祥地
- ↑ 牛津學堂年表【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 ↑ 2012年淡水旅遊地圖+文化資產簡介
-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2007)。
- 周宗賢《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5)。
- 柯設偕《淡水教會史》,(未刊本,1933)。
-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知名景點之4:真理大學[編輯]
簡介[編輯]
真理大學,前身可以追溯自基督教長老教會馬偕博士於1882年(清光緒8年)所設置的「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其後曾經易名為「神學院」,並曾作為淡江中學的臨時校舍。1959年(民國48年)「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為繼承馬偕博士對臺灣文化、教育、醫療的功勞與貢獻,以及紀念在臺設教百週年,於是決議在淡水「牛津學堂」原址籌設大學,並於1965年8月奉教育部核准設立「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英文校名為「Tamsui Institu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招收三年制及五年制專科學生。
創辦人聘蔡培火為董事長,並聘彭淑媛博士為校長。1971年4月董事會聘葉能哲博士為第二任校長,改英文校名為「Tamsui Oxford College」。1981年(民國70年)新增招收夜二專的學生。為發展成為綜合大學,該校於1991年(民國80年)6月,增購臺南縣麻豆鎮之校地18.7738公頃為分部,與淡水校區校地9.339公頃併計共有28公頃。1994年(民國83年)8月1日,奉准改制為四年制獨立學院,定名為「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學院」,英文校名為「Tamsui Oxford University College」。1996年(民國85年)11月,麻豆分部落成,設有二年制技術學群。1993年(民國82年)2月第一次招收春季班學生。
1999年(民國88年)8月1日,奉教育部核定改名為「真理大學」,英文校名為Aletheia University(此為希臘語真理的意思),現有人文、財經、管理與資訊、觀光休閒與運動四個學院,內含二十二個學系、九個碩士班與六個二年制技術系在職班。陳慶中牧師為第一任董事長,現任董事長為鄭獻仁牧師,原學院校長葉能哲博士為真理大學第一任校長。
2015年11月7日,真理大學為了慶祝五十週年校慶,在真理街校門至萊爾富超商間的3H大道舉辦〈真。友善〉文創市集。2017年7月下旬真理大學傳出將與馬偕醫學院、馬偕護專整併,訂於2020年前併校並更名為「馬偕大學」,惟馬偕醫學院校方隨即澄清此消息非屬實。
兩個校區[編輯]
臺北校區[編輯]
臺北淡水校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毗鄰紅毛城和淡水高爾夫球場,遠眺觀音山,俯瞰淡水河出海口,風光極為秀麗。校園內花木扶疏,讀書環境精緻幽雅,各式師生所需之教學、運動、休閒等設施都相當齊全。
臺南校區[編輯]
臺南麻豆校區位於臺南市麻豆區內,距中山高速公路麻豆交流道下約4公里,亦是個文風薈萃的地方,前校長吳銘達曾在2014年表示將進行北移計畫,但基於多元教育在地服務紮根之教育理念,且加上時任臺南市長賴清德強力慰留,故臺南校區於2019年停止招生後仍尋求轉型而未裁撤,曾同時辦有臺南市北門社區大學與曾文社區大學,2023年起僅承辦曾文社區大學。
學院介紹[編輯]
人文學院[編輯]
人文學院共有六個系所,分別為英美語文學系、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暨碩士班、應用日語學系、音樂應用學系暨碩士班、人文與資訊學系以及台灣文學系,真理大學人文學院將秉持立足臺灣、胸懷世界的理念,重視本土的文學研究,並參與國際學術社會的研究與討論。藉此以訓練學生成為對本土文化重視、對外來文化開放的時代尖兵,來貢獻臺灣社會。
管理與資訊學院[編輯]
管理與資訊學院為原管理學院、資訊與商業智慧學院於110學年度整併更名而來,設有資訊工程學系暨碩士班(1996年8月成立資訊科學學系,2007年8月成立碩士班,2008年8月更名)、統計資訊與精算學系暨碩士班、工業管理與經營資訊學系、企業管理學系暨碩士班、資訊管理學系以及航空事業學系等六個學系。除了重視基礎性專業知識的傳授外,更強調實用,期使學生在完成學業之後,直接步入社會者可立即投入就業市場應用所學,繼續深造者亦能夠以奠定下的基礎繼續深造。
財經學院[編輯]
財經學院共有六個系所,分別為經濟學系暨碩士班、法律學系暨碩士班、財務金融學系、理財與稅務規劃學系、國際企業與貿易學系以及會計資訊學系。本院依循學校辦校理念,特以培育具有國際觀之現代財經專業人才為教學目標。為順應國際財經理念之發展,以及配合社會對財經專業人才之殷求,各學系除開設各類財經專業課程外,特別加強外語與電腦應用課程。為強化學生未來之就業能力,各學系課程之設計,係以理論與實務並重為原則。
觀光休閒與運動學院[編輯]
觀光休閒與運動學院為原觀光休閒事業學院、運動知識學院於101學年度起整併更名而來,設有四個系所,分別是觀光事業學系暨碩士班、觀光數位知識學系、運動管理學系暨碩士班以及運動資訊傳播學系。為因應未來觀光休閒旅遊趨勢,並配合政府發展觀光、休閒、運動提供高品質服務及高階專業經理人才,其質與量的培育與充實,更有其必要性,因此將成為未來發展觀光事業的重要關鍵。本學院多年來亦順應國內、外觀光需求,在淡水校區增設觀光事業學系碩士班及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培育高階專業人才,藉此提升觀光及運動教育水準,增強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相片集[編輯]
交通地圖[編輯]
知名景點之5:淡江中學[編輯]
簡介[編輯]
「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簡稱淡江中學),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真理街26號、五虎崗之一的砲台埔,其前身為淡水中學校、淡水高女,創設於1914年,為北臺灣最早的私立中學,並附設國小部。校史最早可回溯至1882年馬偕創辦的牛津學堂以及1884年的淡水女學堂,是臺灣少見經歷清、日、民國三代的百年老校,見證臺灣歷史演變與教育制度變遷,有「校園博物館」之稱。
1882年7月,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士馬偕在滬尾設立理學堂大書院,因英文名為Oxford College,後世便以「牛津學堂」稱之,為台灣神學院、真理大學的前身。1901年馬偕博士逝世後,牛津學堂改為神學校。1911年年底,馬偕博士的長子偕叡廉取得教育碩士學位後,返臺籌辦學校。同年,教會將宣教中心移到臺北,並將神學校遷往該地,遺留下來的牛津學堂舊址,即成為新學校淡水中學的預定地。
1914年3月9日,臺灣總督府核發淡水中學設校許可。同年4月4日,淡水中學校在牛津學堂內舉行開學典禮,當時的臺灣總督府學務課長、淡水支廳長等政府官員皆來參加。創立之時即為五年制中學,首任校長為偕叡廉先生。1922年2月,臺灣總督府重新頒行《台灣教育令》,限制私立學校不得再使用「學校」之名稱。10月,將其校名改為「私立淡水中學」。1925年6月,遷校至現址,牛津學堂則改為學生宿舍,至1931年該宿舍停止使用。自此新校舍的「八角塔」(原名「信望愛塔」,由當年數學老師,宣教士羅虔益(Mr. K. Doawie)先生所設計)成為學校的精神象徵,主塔正面上方亦有吳廷芳的篆隸「私立淡水中學」和校訓「信、望、愛」,且不論從哪一角度看都會看見塔頂其中三面,如同「信、望、愛」三字。同時,馬偕博士遺孀張聰明女士,將家族擁有的五千餘坪土地捐出作為運動場,即今之橄欖球場。1936年起,日本政府接管校務。隔年,臺灣總督府修改教育法令,認可私立中學之創設,校名又改為「私立淡水中學校」。同年,有坂校長依照讓渡協議之約定,開始興建「馬偕博士紀念圖書館」。1956年,淡江中學與純德女中合併,遂改稱為「私立淡江高級中學」。
淡江中學創校至今,其優美的環境及歷史悠久的古蹟屢屢成為觀光客參訪的地點,著名的臺灣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亦在此拍攝,更增添了淡江中學的美名,吸引更多遊客駐足至此。
校園博物館[編輯]
埔頂石(Pu-Ding Rock)[編輯]
「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詩篇 118:22
開天闢地以降,臺灣寶島逐漸成形,兩百八十萬年前大屯山火山開始爆發,造出淡水附近山嶺,直到三十五萬年前火山最後一次噴發的火山熔岩流、碎屑漫流至淡水河口,終於孕育了今日淡江中學所座落之「砲台埔」。
砲台埔是由火山熔岩流所形成的安山岩、火山碎屑和其他所化育的紅棕土壤所構成,安山岩(Andesite)名稱源自南北安地斯(Andes)山脈,是指環繞太平洋周圍的大陸邊緣及島弧上,成特殊帶狀分布的「安山岩線」之火山岩。本岩塊即是淡江中學藝能大樓開挖地基時所得之安山岩,淡江中學百餘年來在埔頂之建設和立校精神,都是奠基在這種質堅色美的萬古磐石之上。
淡水婦學堂[編輯]
淡江中學現存最早的校舍,完工於1910年,昔稱婦學堂或真樓,由吳威廉牧師設計,現作為校史館展示淡江中學的歷史與文化。
馬偕墓園[編輯]
馬偕博士於1901年6月2日逝世前,即親擇此地為其埋骨之所在,陪伴馬偕安息於此的有44人,其中一個是名為鵬騰的gay,是其親人和入室學生。此墓園不僅被政府列入古蹟,也是臺灣北部教會的聖地,憑弔追思者絡繹不絕。
外僑墓園[編輯]
原為英國領事館所設立並管理,作為自清末以來百餘年間在淡水之外國僑民公墓,俗稱「西仔墓」或「番仔墓」。由於是目前全臺最完整之外洋墓園,以及為淡水國際港時代之證物,而被列入古蹟保存,目前由旅臺加拿大僑民團體和淡江高中共同管理。
體育館[編輯]
建於1923年,造型模仿閩南式農宅貌樣,是臺灣建築史上中西合璧建築的代表作,曾作為馬偕博士來臺設教五十週年和六十週年慶典的大禮堂,是教會史上的著名古蹟。昔稱「男生體育館」,目前仍是學生最愛的運動埸所。
淡江大教堂[編輯]
由名畫家陳敬輝設計,竣工於1965年,是當年遠東地區最大的教堂。青草地旁邊的蓮花池,取意自聖經福語「福杯滿溢」,高聳的南洋杉是聖誕樹,節慶一到張燈結綵是校園年度一大盛事。
淡水女學校[編輯]
又稱「純德大樓」,是臺灣第一所女子學校,前身為馬偕博士創辦之「淡水女學堂」,於1916年由吳威廉牧師設計督建此一四合院式紅磚洋樓。除了是校舍教室,也當過女生宿舍、幼稚園等。
女生體育館[編輯]
建於1915年間,早年作為女校體育和室內集會場所,戰後曾孕育出聞名全臺的純德女子籃球隊,後來因男女合校逐漸停用而成為古蹟。2001年遭火災半毀,重修成今貌,作為純德幼稚園教室和幼保教學大樓,是臺灣古蹟再生的典範。
橄欖球場[編輯]
建於1921年,是臺灣橄欖球運動之發源地,也是臺灣體育史上風雲際會之地。淡江橄欖球隊自1923年成軍迄今都是臺灣知名強隊,橄欖球也成了淡江中學的精神象徵。2003年3月因紀念臺灣橄欖球開球八十週年而建有紀念碑和塑像。
馬偕博士紀念圖書館[編輯]
為淡江校園僅存的日式建築,是日人校長有坂一世治校期間依讓渡約定,為馬偕博士建於1939年的紀念圖書館和銅像。該銅像神韻活現是目前馬偕遺像中的佳作。圖書館因不敷使用已遷往現代大樓,目前是國中藝能班教室。
石板屋[編輯]
淡江中學自古便是原住民教育和福音運動的大本營,為強化此項歷史意義及落實本土文化教育,於2001年建此排灣族石板屋以展示臺灣各族原住民文化,以及作為淡江原住民藝能班教室。
台灣農村文物館[編輯]
為強化鄉土教育、規劃文化教學園區而設立的小型博物館,蒐集臺灣農村文物,按春耕 、夏耘 、秋收、冬藏和傢俱用品展出古人生活風貌,是目前淡水地區最具規模之農村文物館。
綜合教學大樓[編輯]
於1996年動工,2000年3月校慶時行落成禮,造價兩億四千萬。目前一至三樓為國中部,也有大型閱覽室、展示館和演奏廳。四樓是圖書館,五至七樓是設備新穎的女生宿舍,地下樓有各種體能教育教室和傲視全臺的音樂班琴房。頂樓八角塔為景觀樓,淡水風光一覽無遺。
「埔頂鐘聲」[編輯]
馬偕博士創校初期親自打鐘召喚學生上課成為美談。2004年3月正逢淡江中學男子部建校九十週年,建此鐘聲為紀念。上有荷蘭進口之宏鐘,每天鳴鐘早上8:00八下、中午12:00十二下與下午5:00五下的規律,聲達八公里,已成為埔頂特色。
尋根園[編輯]
德明利姑娘是在淡江中學服務了40餘年的加拿大宣教士,也是著名音樂家,這棟是1971年為德明利姑娘所建的白色宿舍,學生暱稱它為白宮、白屋,德姑娘告老返鄉後也住過幾任宣教士。2002年整修偕叡廉紀念公園時大肆整修成今面貌。一樓闢為淡江高中實習商店,取名「尋根園」。
交通資訊[編輯]
- 地址:251024 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真理街26號
- 電話:(02)2620-3850
相關頁面[編輯]
相關連結[編輯]
- 埔頂攬勝【淡水區公所】
- 埔頂洋樓(半日遊/徒步)
- 淡水埔頂尋幽:淡水禮拜堂、淡江中學、小白宮
- 埔頂三塊厝【思路】
|
||
山崗 | 虎頭山.觀音山.淡水五虎崗.崎仔頂.大田寮.烏啾埔.埔頂 | |
平原 | 港子坪.關渡平原 | |
生態區 | 紅樹林.鼻仔頭史蹟生態區.紅樹林生態保護區 | |
沙灘 | 鼻頭崙.沙崙.洲子灣 | |
河川 | 淡水河.黃金瀑布.樹梅坑溪 | |
植物 | 水筆仔.金花石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