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 | 攝影作品集
簡介
蔡坤煌(1922年9月26日-1994年4月2日)出生於彰化縣二水鄉,戰亂時期於士林熱帶醫學研究所進修,曾先後被派至淡水海港檢疫所、基隆仙洞海關檢疫所、淡水婦嬰保健所服務,於是落籍在淡水。1947年(民國36)年,醫師甄訓檢覈考試及格,臺大公共衛生行政班結業,隨即奉派到淡水鎮衛生所當主任兼醫師,1973年(民國62)屆齡退休,共在淡水衛生所服務了二十五年之久,老一輩的淡水鄉親都叫他「衛生蔡」。
蔡醫師熱心公益、關心淡水地方文教工作,曾任淡水國小家長會長十多年,在洪炳南校長及杜聰明博士的鼓勵下,設立家長會長獎學金,任滿後則更名為家長會顧問獎學金。又於1969年(民國58)8月奔走籌募設立「淡水國中清寒獎學金」,到目前為止該獎學金仍年年在發放。蔡醫師興趣廣泛,喜好棒球、獵鳥、集郵及養蘭,為淡水國香會創會會長,曾任中華民國蘭協會常務理事,多次接待何應欽將軍、少帥張學良將軍夫婦至家中賞蘭。
1977年(民國66)12月赴印度出席亞洲影藝學會第六屆年會,並在印度、尼泊爾、喜馬拉雅山麓等地拍攝民情風俗,所拍下的「尼‧印風光」曾在臺北中山堂、高雄大統百貨公司及淡水地區展出,轟動一時。
蔡醫師獲有中國攝影學會榮譽博學會士、臺灣省攝影學會博學會士、臺北市攝影學會博學會士、美國紐約攝影學會博學會士……等榮銜,亦深受攝影大師郎靜山老先生器重,與郎老成為忘年的知交好友。
1994年(民國83)3月,蔡醫師的安生診所慘遭回祿,整個醫院付之一炬,蔡醫師雖由火場救出,但已不省人事,經急救無效,於4月2日清晨病逝於馬偕醫院,享壽七十二歲。
前任淡水區長、新北市議員蔡葉偉是他的公子。
蔡醫師的好友這樣地紀念他:他一生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服務人群,並且熱愛淡水。
2017年底,在淡水紅毛城前清英國領事官邸展出「心所傾慕,阮疼的淡水─蔡坤煌醫師鏡下的淡水」攝影展,透過鏡頭可回憶50、60年代淡水純樸風情。攝影展以「淡水農村之美」、「觀音山麓」、「淡水建築之美」、「淡水傳統行業」、「淡水五月節」、「淡水港內」六個主題展,呈現多樣的人文地貌光景,展期自2017年12月16日起至2018年3月4日止。
蔡坤煌醫師之攝影作品曾收錄於《過鏡千帆看淡水:淡水藝文中心三週年特展》一書中,主要分為六大類:淡水農村之美、觀音山麓、淡水建築之美、淡水傳統行業、淡水五月節、淡水港內。
淡水農村之美
圖檔簡述:犁田。兩位農夫正在做插秧前的整地。他們利用水牛拖著「碌碡」來回攪拌,使用土均細平整,以便插秧。碌碡使不到的死角就用人工推平。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插秧 (忠山梯田)
拍攝日期:1968年3月15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夫唱婦隨 1970.5.31 竿蓁林
拍攝日期:1970年5月31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振翅欲飛 1973.4.26 宋屋白鷺
拍攝日期:1973年4月26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農家景象(二)1972.2.16 水源地
貧苦農家的草厝農舍。外幣用竹子經緯相編是防雨水直接侵蝕土角壁。中間用稻草覆蓋的農具是雞窩。
拍攝日期:1972年2月16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農家景象(一)
蔡醫師忠實記下農村純樸的面貌。左邊是古井和它上面的搖水機,受過它們哺育的農家子弟,才能了解成語「離鄉背井」的真正含意。
拍攝日期:1970年6月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樹公與土地公 1970
拍攝日期:1970年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觀音山麓
圖檔簡述:清明祭祖
「田頭田尾的土地公」是台灣到處可見的村景。由於遠景是清明掃墓,因此苦苓樹下的小廟是「有應公」,在台灣人溫厚的人情下,他今日也會有饗宴。
拍攝地點:北投子公墓。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梯田彩霞觀音山
以觀音山為遠景的梯田,這種意境突顯了人的渺小,但看到農民將荒埔闢成良田的驚人毅力,卻也不得不佩服人類的偉大。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觀音山麓忙春耕
(左邊樹林為淡大運動場,中間大樓為一信合作社)。由水碓子北瞰淡水下街,左邊山崙上樹林圍繞的是今日淡大運動場,山下聚落最高的建築物是一信大樓。此景緻充分說明淡水是山與水的產物。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觀音山與公路局。
由北新庄開來的公路局,雖因地面無柏油而一路顛簸,但淡水街已入眼簾,再五分鐘就可到家了。在自用車和民營公車未普及的時代,這種有車掌的公路局(今名台汽)是不少民眾行的唯一依賴。
拍攝地點:北投里謝厝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千層梯田映觀音
早期淡水梯田景觀。蔡醫師所拍攝的梯田大都取自「田心子」、「北新庄」之景緻。在收割後放滿水,明暗反差下,整個大地就成了一幅幅的現代畫。可惜,近年來稻米過剩這些梯田都已廢耕,將來加入GATT後,要恢復此景就更難了。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淡水建築之美
圖檔簡述:滬江多少郵務事 1970.5.10
前景是建於1917年維多利亞式西洋風格的郵便局,是早年淡水港最美的建築。可惜,它於民國72年拆除改建。中景是海關碼頭,遠景是油車口和信交替的兩座淡水燈塔。
拍攝日期:1970年5月10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紅毛城可說是台灣歷史和淡水文化的縮影,初建於1629年,歷代都有增建,最後連澳洲跟美國都參一腳。蔡醫師在英國未撤館前,留下米字旗飄揚的影像。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天主護佑霞光照 1970.5.29
拍攝日期:1970年5月29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圓拱重門話白樓 1969.12
拍攝日期:1969年12月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青龍飛舞祖師巖 1969.12
清水巖屋頂的交趾陶,為名匠陳天乞的作品,1932年開始蓋,完成於1937年。堪稱民藝珍品,其中的雙龍搶珠造型更是傲視全台,可惜1996年廟方整修屋頂時已拆除無存。
拍攝日期:1969年12月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大屯山麓好人家 1969.12
淡水莊子內,自古以來一直是淡水最密集的聚落。蔡醫師的診所就在山下那條街。他由今日淡水國小運動場向東拍攝,清楚看到大屯山系經面天山、向天山、畚箕湖、虎頭山,脈延展而下這個小平原。
拍攝日期:1969年12月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淡水傳統行業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備註:2020/6/17網友張錦蓮於淡水維基館臉書粉絲頁留言:那是我的父親做麵線的照片,名字是楊煥彩先生,地點是仁愛街,家旁邊有水廠。
淡水五月節
圖檔簡述:戲棚看戲祖孫樂 1970
拍攝日期:1970年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報馬響鑼迎晚訪 1970
拍攝日期:1970年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頑童戲獅關刀陣 1971.5.29
拍攝日期:1971年5月29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迎神鑾轎鬧老街 1971.5.29
拍攝日期:1971年5月29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淡水港內
圖檔簡述:曬網整裝再出發 1971.4.4
拍攝日期:1971年4月4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夕陽西下霞滿天 1970.12.9
拍攝日期:1970年12月9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歸心畫過滬江水 1970.1.2
拍攝日期:1970年1月2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淡江往事知多少 1970.2.15 (位置約在現在的翠園)
拍攝日期:1970年2月15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過境千帆映彩霞 1968.11
拍攝日期:1968年11月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圖檔簡述:銀光灑滿淡江水 1969.3.30
拍攝日期:1969年3月30日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其他攝影作品
在台灣農業未蕭條前,淡水一直是台北最大的產米區。由北新庄和小平頂山區,一路連綿到海口的這片丘陵。蔡醫生利用鏡頭記下淡水先民克服這個多山的谷地,胼手胝足、篳路籃縷,建立家園的魄力。
犁田。兩位農夫正在做插秧前的整地。他們利用水牛拖著「碌碡」來回攪拌,使用土均細平整,以便插秧。碌碡使不到的死角就用人工推平。
這是剷秧苗的情形,是插秧的前置工作,右前的架子是裝秧苗的工具,地點是莊子內虎尾頭山前。由遠處的茭白筍即將成熟看來,這是秋耕。
腳踩稻穀機,手工收割;再也看不見收割慶豐收。腳踩的脫穀機和手工的收割今日都被機械取代。當時人工便宜,一天收割的工資是四擔稻子
農家子弟才看得懂的踩稻穗。是稻穀篩選後,將仍附於稻梗上的稻穀邊曬邊踩,看到農人一粒稻子都不放過的態度,才能體會「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曬稻穀要勤加翻覆,以便讓稻穀乾透,接下來就能輾成白米了。
蔡醫師忠實記下農村純樸的面貌。左邊是古井和它上面的搖水機,受過它們哺育的農家子弟,才能了解成語「離鄉背井」的真正含意。
貧苦農家的草厝農舍。外幣用竹子經緯相編是防雨水直接侵蝕土角壁。中間用稻草覆蓋的農具是雞窩。
水塘調節灌溉用水,也可在岸邊搭棚種菜瓜。池水還可以養鴨鵝,可說是多功能生態區。
淡水天主堂名為「法第瑪聖母堂」,每年的五月及十月的13號是他們的朝聖日。蔡醫師由淡水國小處以觀音山為背景,拍下聖母的殿堂,這兩者都是其信徒心靈的寄託處。
清明祭祖。「田頭田尾的土地公」是台灣到處可見的村景。由於遠景是清明掃墓,因此苦苓樹下的小廟是「有應公」,在台灣人溫厚的人情下,他今日也會有饗宴。
紅毛城可說是台灣歷史和淡水文化的縮影,初建於1629年,歷代都有增建,最後連澳洲跟美國都參一腳。蔡醫師在英國未撤館前,留下米字旗飄揚的影像。
美麗的淡水紅磚禮拜堂和高聳的鐘樓,宛如合掌禱告的手,是天人相交的殿堂,建於1933年。
不是老淡水人是找不到這個角度去看教堂的,右邊是教會,左邊的房屋是當年滬尾偕醫館的病房,是台灣西醫的發祥地。
清水巖屋頂的交趾陶,為名匠陳天乞的作品,1932年開始蓋,完成於1937年。堪稱民藝珍品,其中的雙龍搶珠造型更是傲視全台,可惜1996年廟方整修屋頂時已拆除無存。
前景是建於1917年維多利亞式西洋風格的郵便局,是早年淡水港最美的建築。可惜,它於民國72年拆除改建。中景是海關碼頭,遠景是油車口和信交替的兩座淡水燈塔。
淡水莊子內,自古以來一直是淡水最密集的聚落。蔡醫師的診所就在山下那條街。他由今日淡水國小運動場向東拍攝,清楚看到大屯山系經面天山、向天山、畚箕湖、虎頭山,脈延展而下這個小平原。
蔡醫師和天主堂是朝夕相看的,因下面就是他所服務的衛生所。天主堂面朝當時叫「新路」的中山路,旁邊的民家都以此向為「後尾」,以小路接新路,今天的中山路已完全改觀了。
淡水砲台埔是以各級學校並列而得「文化里」之美名。其中淡江中學淵源於馬偕博士所創的牛津學堂(1882年)最具代表。蔡醫師利用落日餘暉留下新舊兩座八角塔鐘樓的剪影。
參考資料
相關頁面
相關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