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鎮(戲劇)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戲劇

  • 影片描述:《淡水小鎮》各版本精華回顧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果陀劇場‧分享愛戲列《淡水小鎮》重磅再現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編輯]

  《淡水小鎮》為梁志民改編自美國作家懷爾德(Thornton Wilder,1897-1975)的《小城故事》(Our Town),由果陀劇場演出。《淡水小鎮》目前已演出五個版本,首演:1989年3月19日、二版:1993年3月26日、三版:1996年4月19日、四版:1999年12月24日、五版:2006年3月16日。第二版演出後,往後的劇本就不再有大幅的更動,主要都是創作觀點和導演手上做改變。《淡水小鎮》的創作背景是臺北縣淡水鎮(今新北市淡水區),劇情分成三幕,集中於此城鎮三個不同的時期,分別為民國55年60年68年,劇本標題分別為〈淡水風光〉、〈小鎮姻緣〉與〈再見淡水〉。

  《淡水小鎮》運用臺灣民間文化風情與語言,減少與觀眾的距離,增進觀眾的認同感。此劇運用當時臺灣本土的語言,如臺語、日文,因老一輩的淡水人受過日本式的教育,在日常生活的交談都會夾雜一兩句日文。梁志民先生在改編劇本時,曾來淡水做過訪查,國臺語比例為1:5,增加臺語比例的演出,為一種追求真實手法的呈現。原著生死關的平行移植,《淡水小鎮》對於原著改編最少的就是第三幕,希望藉由劇中艾茉莉的「塵世之旅」,告訴我們生命是短暫的,我們要好好珍惜現有的生活,不要等到死亡後才後悔。舞臺場景半寫實呈現,導演在場景的搭建,大多是寫實場景的呈現,但導演卻又保留象徵性的表演手法,呈現出既寫實又擬真的感覺。《淡水小鎮》比起原著有個很不一樣的特點,就是每個角色之間的情感比例加重,將中國人重情的特色融於劇中。

參考資源[編輯]

相關新聞[編輯]

相關連結[編輯]

紀錄片 消逝中的香火─農曆八月二十沙崙拜門口滬尾2017滬里滬外-淡水興仁石滬的第二春渠水溯源後花園-三芝雙連石滬擺渡 淡水河銘仔袂去叨位謎樣台灣:淡水輿圖觀音山的距離滬回憶–淡水屯山石滬群聆聽下游滬尾傳真:張鑽傳鏡頭下的時代容顏小島大歷史-再現聖薩爾瓦多城我們在淡江的青春歲月
歌曲 流浪到淡水淡水的月光校園民歌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河邊春夢淡水的雨淡水舊情淡水河邊淡水暮色淡水風雲
影片 動畫 阿雄與悉達多
短片 飛閱文學地景-日落淡水河
電視劇 青梅竹馬(電視劇)
電影 小畢的故事我們的天空(電影)誰搞鬼上身
戲劇 戰祭1884西仔反傳說聲樓霸市淡水小鎮(戲劇)
攝影作品 蔡坤煌/攝影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