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鎮(戲劇)
出自 淡水維基館
- 影片描述:《淡水小鎮》各版本精華回顧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果陀劇場‧分享愛戲列《淡水小鎮》重磅再現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編輯]
《淡水小鎮》為梁志民改編自美國作家懷爾德(Thornton Wilder,1897-1975)的《小城故事》(Our Town),由果陀劇場演出。《淡水小鎮》目前已演出五個版本,首演:1989年3月19日、二版:1993年3月26日、三版:1996年4月19日、四版:1999年12月24日、五版:2006年3月16日。第二版演出後,往後的劇本就不再有大幅的更動,主要都是創作觀點和導演手上做改變。《淡水小鎮》的創作背景是臺北縣淡水鎮(今新北市淡水區),劇情分成三幕,集中於此城鎮三個不同的時期,分別為民國55年、60年、68年,劇本標題分別為〈淡水風光〉、〈小鎮姻緣〉與〈再見淡水〉。
《淡水小鎮》運用臺灣民間文化風情與語言,減少與觀眾的距離,增進觀眾的認同感。此劇運用當時臺灣本土的語言,如臺語、日文,因老一輩的淡水人受過日本式的教育,在日常生活的交談都會夾雜一兩句日文。梁志民先生在改編劇本時,曾來淡水做過訪查,國臺語比例為1:5,增加臺語比例的演出,為一種追求真實手法的呈現。原著生死關的平行移植,《淡水小鎮》對於原著改編最少的就是第三幕,希望藉由劇中艾茉莉的「塵世之旅」,告訴我們生命是短暫的,我們要好好珍惜現有的生活,不要等到死亡後才後悔。舞臺場景半寫實呈現,導演在場景的搭建,大多是寫實場景的呈現,但導演卻又保留象徵性的表演手法,呈現出既寫實又擬真的感覺。《淡水小鎮》比起原著有個很不一樣的特點,就是每個角色之間的情感比例加重,將中國人重情的特色融於劇中。
參考資源[編輯]
相關新聞[編輯]
- 2014-04-10 《淡水小鎮》大陸巡演 打溫情牌【中時電子報】
- 2014-05-12《淡水小鎮》25年 曹啟泰秀紀念版【台灣醒報】
- 2014-06-19 淡水小鎮 曹啟泰道盡生命百態【台灣醒報】
- 2014-06-19 曹啟泰演淡水小鎮 遙想陶大偉【中時新聞網】
相關連結[編輯]
[折疊]
|
||
紀錄片 | 消逝中的香火─農曆八月二十沙崙拜門口.滬尾2017.滬里滬外-淡水興仁石滬的第二春.渠水溯源.後花園-三芝雙連石滬.擺渡 淡水河.銘仔袂去叨位.謎樣台灣:淡水.輿圖.觀音山的距離.滬回憶–淡水屯山石滬群.聆聽下游.滬尾傳真:張鑽傳鏡頭下的時代容顏.小島大歷史-再現聖薩爾瓦多城.我們在淡江的青春歲月 | |
歌曲 | 流浪到淡水.淡水的月光.校園民歌.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河邊春夢.淡水的雨.淡水舊情.淡水河邊.淡水暮色.淡水風雲 | |
影片 | 動畫 | 阿雄與悉達多 |
短片 | 飛閱文學地景-日落淡水河 | |
電視劇 | 青梅竹馬(電視劇) | |
電影 | 小畢的故事.我們的天空(電影).誰搞鬼上身 | |
戲劇 | 戰祭1884.西仔反傳說.聲樓霸市.淡水小鎮(戲劇) | |
攝影作品 | 蔡坤煌/攝影作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