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山海味" 修訂間的差異
小 |
(→相關連結) |
||
行 109: | 行 109: | ||
*淡水的河岸風味,是小時候的記憶...。--[[使用者:Rocio|Rocio]]([[使用者討論:Rocio|留言]]) 2015年12月6日 (日) 14:00 (CST) | *淡水的河岸風味,是小時候的記憶...。--[[使用者:Rocio|Rocio]]([[使用者討論:Rocio|留言]]) 2015年12月6日 (日) 14:00 (CST) | ||
− | == | + | ==相關頁面== |
− | + | {{:石滬}} |
於 2019年6月10日 (一) 23:50 的修訂
過去曾為貿易大港,也曾梯田遍佈。
居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我們吃的都來自山與海,
而山與海、農夫與漁民,
就形成滬尾不同的,「食之味」。
淡水維基館,強調「淡水記憶‧數位共筆」,
以維基協作方式,紀錄淡水的一切,
與淡江大學文學院研究團隊合作,
以紀錄片、網站與展覽,
為您呈現鮮為人知的淡水山海味!
靠山吃山
淡水早期有許多順著山勢而成的梯田,位在淡水五虎崗之一的淡江大學,舊稱大田寮,早期也是梯田遍布。
時至今日,梯田的景象僅存少數,但在淡水靠山一帶,仍有人在這塊土地,努力經營,致力於有機農作。
腳踏這塊土地,你是否能感受,它的脈動...
當大雨落下時,你是否曾嗅過,土地的味道...
務農人家,土地的食之味
「土地環境是好的,才能種出一顆好的菜。」
淡水的有機農場,如大屯溪生態有機農場、牛埔有機農場、良好有機農場、頂田寮有機教育農園、淡水社區大學埤島農場、三芝有機農場等。為了留給下一代好的食物與環境,思考土地的延續。
不只是種植有機蔬菜來賣,更有推廣活動,讓小朋友從小就能夠認識與了解有機的概念。
一條條沿著蜿蜒狹長渠道向外延伸的梯田,牛奶白、大陸妹、蘿蔓、青蔥、大白菜、高麗菜等數十種農作物鬱鬱蔥蔥。
靠海吃海
淡水早期曾是重要通商港口,而近海就可捕到魚、漁獲豐富,
其中一種捕魚方式便是「石滬」捕魚,甚至還能夠補到鯊魚,
北海岸的石滬
石滬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是台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早期在淡水沙崙、港子坪、洲子灣一帶規模壯觀,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也佈滿石滬,而現今漁人碼頭最尾端的海灘礁岸,漁民稱之為「石滬角」,碼頭尚未建造之時,更有多達近四十座石滬。
「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為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六月鯊,狗不拖」
形容大約四、五十幾年前的淡水,魚獲多樣又豐富,港口邊動力漁船、舢舨滿載而歸;但在當時冷凍設備尚不普及,只有非常昂貴的魚才能放在冰庫保存,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每到了六月,天氣炎熱起來,大量鯊魚捕獲回到漁港,很快就腐壞了,就算是流浪狗也不吃。這樣的情況讓淡水發展出魚丸魚酥等魚類加工品。
淡水魚丸的發展,源於早年淡水河口常有動物腐肉從中上游漂流而至,吸引鯊魚聚集,河口的石滬成為讓鯊魚擱淺或圍捕的好地方,鯊魚成為上等魚丸食材,淡水魚丸名聞遐邇,石滬成為淡水在地風味及土產生產地重要的一環。
與石滬相關的另一淡水在地風味是炒珠螺,早年主要產地就是由臨近沙崙的石滬角撿拾,是早年淡水人重要的平常加菜方式之一。
主題書籍
- 劉克襄,《旅鳥的驛站 : 淡水河下游四季鳥類觀察》,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1984年出版。
- 張世倉,《臺灣河川生物導覽手冊》,行政院農委會,2004年出版。
- 林明峪,《淡水河故事》,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出版。
- 林文義,《母親的河:淡水河記事》,臺原,1993年12月15日出版。
- 許貿淞,《淡水的前世今生》, 國花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出版。
- 林泊佑,《戀戀淡水河─魅力新北縣》,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6年10月1日出版。
- 錢麗安,《水岸山城憶滬尾》,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10年10月28日出版。
- 錢麗安,《人文藝旅淡水行》,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10年10月出版。
- 錢麗安、遠足地理百科編輯組,《淡水尋寶記:博物淡水知識大考驗問答集》,遠足文化,2012年12月26日出版。
- 林文義,《從淡水河出發》,天行社,2001年9月21日出版。
-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 白雙爵,《淡水美景攝影集》(臺北縣:白雙爵,年代不詳)。
- 馮文星,《淡水(Tanshui)》,三久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 謝三泰主編,《看見淡水紀實攝影》(新北市:淡水社區大學,2011年)。
- 蘇文魁編輯,《圖說淡水四百年》(臺北縣:淡水鎮公所鎮立圖書館,1995年)
◎更多:淡水書籍
展場照片
寫下你記憶的淡水印象與風味
相關頁面
簡介
石滬,亦有作「石扈」(英文有稱「stone tidal weir、Stone Fish Weir、stone weir、Fish Weir」,日文「石干見」[1]),此項捕魚設施可追溯到清朝時期,石滬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是臺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石滬捕魚技術似「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為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在本館中與石滬相關的資料有:
頁面:
- 淡金海岸石滬群
- 淡金海岸石滬探勘暨影像資料庫
- 淡水山海味
直播影片:
紀錄片:
媒體採訪:
|
||
步道 | 三空泉登山步道.山仔頂登山步道.牛港稜登山步道.林美石磐步道.金色水岸.硬漢坡.楓樹湖登山步道.楓櫃斗湖登山步道.跤頭趺崙步道.賣菜崎古道.滬尾櫻花大道 | |
街道 | 淡水藝術村.巴拉卡公路.淡水老街.真理街.淡海新市鎮.重建街.馬偕街.貴陽街.鄧公路.淡水街.英專路.烽火段.七條通.三民街.三層厝街.清水街.學府里 | |
聚落 | 演戲埔腳.老梅庄.行忠社區.林仔社.頂圭柔山庄 | |
廣場 | 馬偕藝術銅像.觀潮藝術廣場 | |
鄰里 | 竹圍子.破布子腳.水源里.水碓仔.水碓里.正德里.民生里.民安里.民權里.永吉里.沙崙里.油車口.油車里.新北市淡水區.新民里.新生里.新春里.新興里.樹林.樹興里.清文里.賢孝里.竹圍里.竿蓁里.草東里.義山里.福德里.興仁里.大庄里.屯山里.文化里.幸福里.忠山里.忠寮里.崁頂里.長庚里.鄧公里.蕃薯里 | |
遺址 | 白砲台遺址 | |
隧道 | 櫻花隧道 | |
其他 | 石滬.石滬角.淡金海岸石滬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