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今日淡水)
 
(未顯示由 1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23 次修訂)
行 1: 行 1:
{{導覽條1|地名}}
+
{{導覽條1|地名}}<br>
{{Youtube|z0EP32L9y9g|400|right|用心看台灣 台灣最浪漫的鄉鎮-淡水鎮}}
+
<font size=-1>[[淡水大事記]]|[[淡水人物錄]]|[[文創大淡水全紀錄|淡水全紀錄]]|[[蔡坤煌/攝影作品集|蔡坤煌攝影集]]|[[周宗賢/老照片說故事|老照片說故事]]</font>
{{Youtube|vgEayyGODeI|400|right|淡水不思議--台灣心動線 第277集(2012.05.28)}}
+
----
{{Youtube|boQYOMeFvvc|400|right|這裡,一群人為了打造淡水的新文化而努力著,他們在也許不起眼小角落,創造藝術,又或­者打開一塊空地,把河口的風景帶進人們心中,讓原本人潮擁擠的老街,有了喘息空間,為­淡水的未來許下願景。}}
+
[[檔案:淡水空拍.jpg|center|800px|thumb|{{檔案:淡水空拍.jpg}}]]
 +
{{youtube|0Py__LIEcCU|400|right|漁人碼頭~關渡大橋~關渡宮~滬尾砲台~關渡自然公園~一滴水紀念館~紅毛城~真理大學~小白宮(4K空拍)}}
 +
[[image:淡水.png|right|300px|thumb|{{image:淡水.png}}]]
  
  [[淡水]]往昔是一個地方的概稱,指依傍[[淡水河]]流域建立的城鎮聚落,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其地理位置及範圍亦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的設置,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台灣的總稱。而目前大家所說的「淡水」古地名「[[滬尾]]」則是聚落名,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滬尾」才漸與「淡水」並用,用來指稱今日的淡水一帶。如今的[[淡水]]是指[[新北市]]的一個轄區[[淡水區]],位於台灣西北部[[淡水河]]出海口北岸,遠在中國清朝時期即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台灣北部船舶往來的重要港口,進而帶動其繁榮與發展,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
  [[淡水]]往昔是一個地方的概稱,指依傍[[淡水河流域]]建立的城鎮聚落,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其地理位置及範圍亦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的設置,清朝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臺灣的總稱。而目前大家所說的「淡水」古地名「[[滬尾]]」則是聚落名,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滬尾」才漸與「淡水」並用,用來指稱今日的淡水一帶。如今的[[淡水]]是指[[新北市]]的一個轄區[[淡水區]],位於臺灣西北部[[淡水河]]出海口北岸([https://aporee.org/maps/?loc=34725&snd=39921 聆聽淡水河出海口的海潮聲]),遠在中國清朝時期即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臺灣北部船舶往來的重要港口,進而帶動其繁榮與發展,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今日淡水==
 
==今日淡水==
  今日的淡水(行政區劃:新北市淡水區)是個擁有400年歷史的城鎮,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北方,環繞於[[大屯山]]與[[淡水河]]之間。史前大屯火山噴發,熔岩向四周流下,在淡水境內像張開的虎爪五指,形成一條條低處的餘坡,俗稱「[[五虎崗]]」。因此淡水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加上歷史悠久,直到今天,依然保留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跡,依據淡水區公所資料,目前認列為古蹟保存者就有23處之多。隨著都市發展至今,目前行政區域共分為42個里,總面積為70.65平方公里,依據戶政事務所截至2010年底止之資料,設籍人口數為143,481人。淡水目前擁有3所大學,2所高中職,3所國民中學,14所國民小學,學生數約達3萬5仟人,因此今日的淡水,若是加上流動人口數,實際人口應有近200,000人。
+
[[image:淡水行政區域圖.jpg|right|300px|thumb|{{image:淡水行政區域圖.jpg}}]]
 +
  今日的[[淡水]](行政區劃:[[新北市淡水區]])是個擁有400年歷史的城鎮,位於臺北盆地的西北方,環繞於[[大屯山]]與[[淡水河]]之間。史前大屯火山噴發,熔岩向四周流下,在淡水境內像張開的虎爪五指,形成一條條低處的餘坡,俗稱「[[五虎崗]]」。因此淡水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加上歷史悠久,直到今天,依然保留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跡,依據[[淡水區公所]]資料,目前認列為古蹟保存者就有23處之多。隨著都市發展至今,目前行政區域共分為42個里,總面積為70.65平方公里,依據新北市民政局截至[[2022年]]4月之資料,設籍人口數為184,660人。依據教育部及新北市政府教育局110學年度統計資料,淡水目前擁有5所大學([[淡江大學]]、[[真理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臺北基督學院]])、3所高中職、2所國民中學、14所國民小學,學生數約達4萬8仟人,因此今日的淡水,若是加上流動人口數,實際人口應有近23萬人。
  
  2014年10月網友Tony Tseng從觀音山往淡水方向,拍攝了3千多張高解析度照片,拼貼完成[http://www.gigapan.com/gigapans/164892/options/hidetitle,fullscreen/iframe/flash.html?height=400 淡水高解析度全景攝影圖],透過鏡頭呈現淡水全貌,包括地形、建築、街道、河口 ... 等,對於記錄及研究淡水的現況極具價值。
+
  [[2014年]]10月網友Tony Tseng從[[觀音山]]往淡水方向,拍攝了3千多張高解析度照片,拼貼完成[http://www.gigapan.com/gigapans/164892/options/hidetitle,fullscreen/iframe/flash.html?height=400 淡水高解析度全景攝影圖],透過鏡頭呈現淡水全貌,包括地形、建築、街道、河口 ... 等,對於記錄及研究淡水的現況極具價值。
  
 
*註:淡水高解析度全景攝影圖詳見:Tony Tseng,〈[http://www.gigapan.com/gigapans/164892/options/hidetitle,fullscreen/iframe/flash.html?height=400 有看到你家嗎? 觀音山遠眺淡水和台北盆地]〉,2014.10.28。
 
*註:淡水高解析度全景攝影圖詳見:Tony Tseng,〈[http://www.gigapan.com/gigapans/164892/options/hidetitle,fullscreen/iframe/flash.html?height=400 有看到你家嗎? 觀音山遠眺淡水和台北盆地]〉,2014.10.28。
 +
*另,關於臺灣地景地貌,可見:[https://youtu.be/HMi_MN5QOKo 台灣環島空拍影片]
  
 
==歷史發展==
 
==歷史發展==
 
===史前時期===
 
===史前時期===
  [[淡水]]依山傍海,位於[[淡水河流域]]內,而淡水河流域範圍內多平原、海階、河階、緩坡,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因此自古就有人類在這裏活動。這些史前居民在不同時期發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工藝技術。根據遺留器物的不同特性,大致可以劃分為幾個不同的文化階段,包括[[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芝山岩文化]]、[[植物園文化]]和[[十三行文化]]。
+
  [[淡水]]依山傍海,位於[[淡水河流域]]內,而[[淡水河流域]]範圍內多平原、海階、河階、緩坡,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因此自古就有人類在這裏活動。這些史前居民在不同時期發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工藝技術。根據遺留器物的不同特性,大致可以劃分為幾個不同的文化階段,包括[[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芝山岩文化]]、[[植物園文化]]和[[十三行文化]]。
  
  [[淡水河流域]]發現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遺留的地點並不多,早期在台北市[[芝山岩遺址]]採集到少數石器,後來在新北市林口區粉寮水尾也有發現類似器物遺留([[粉寮水尾遺址]])。至於新石器時代,目前已發現的考古遺址,年代最早者首推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7千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此時期人們以漁獵、採集為主要生產活動,或有種植根莖類的原始農業;又發現時間在後的「大坌坑文化晚期」、「訊塘埔文化類型」、「圓山文化晚期」,和「植物園文化」等先民遺址。約自4500年前,本地區開始進入「[[圓山文化]]」期,有進步的農業,能大量狩獵或撈捕河海中的魚貝類,社會組織較嚴謹,並有宗教信仰。約1800年前,進入「[[十三行文化]]」的「金屬器時代」,此時人們已懂得煉鐵,並有使用銀器和銅器的紀錄,陶器數量甚多,表面繪有各種幾何形印紋。除漁獵採貝之外,已能種植稻米穀類作物。「十三行文化」的幾何形印紋陶,為後來的凱達格蘭族所使用,直到近代。
+
  [[淡水河流域]]發現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遺留的地點並不多,早期在[[臺北市]][[芝山岩遺址]]採集到少數石器,後來在新北市[[林口區]]粉寮水尾也有發現類似器物遺留([[粉寮水尾遺址]])。至於新石器時代,目前已發現的考古遺址,年代最早者首推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7千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此時期人們以漁獵、採集為主要生產活動,或有種植根莖類的原始農業;又發現時間在後的「大坌坑文化晚期」、「訊塘埔文化類型」、「圓山文化晚期」,和「[[植物園文化]]」等先民遺址。約自4500年前,本地區開始進入「[[圓山文化]]」期,有進步的農業,能大量狩獵或撈捕河海中的魚貝類,社會組織較嚴謹,並有宗教信仰。約1800年前,進入「[[十三行文化]]」的「金屬器時代」,此時人們已懂得煉鐵,並有使用銀器和銅器的紀錄,陶器數量甚多,表面繪有各種幾何形印紋。除漁獵採貝之外,已能種植稻米穀類作物。「十三行文化」的幾何形印紋陶,為後來的凱達格蘭族所使用,直到近代。
  
  就目前研究所知,[[淡水河流域]]的史前遺址概有[[水碓尾遺址]]、[[芝山岩遺址]]、[[粉寮水尾遺址]]、[[圓山遺址]]、[[油車口遺址]]、[[社子遺址]]、[[狗蹄山遺址]]、[[土地公山遺址]]、[[鵠尾山遺址]]、[[十三行遺址]]、[[大坌坑遺址]]等處。而據考古研究調查,散布於現今新北市淡水區內大小的史前文化遺址約有數十餘處。
+
  就目前研究所知,[[淡水河流域]]的史前遺址大概有[[水碓尾遺址]]、[[芝山岩遺址]]、[[粉寮水尾遺址]]、[[圓山遺址]]、[[油車口遺址]]、[[社子遺址]]、[[狗蹄山遺址]]、[[土地公山遺址]]、[[鵠尾山遺址]]、[[十三行遺址]]、[[大坌坑遺址]]等處。而據考古研究調查,散布於現今新北市淡水區內大小的史前文化遺址約有數十餘處。
  
===13世紀至16世紀(1628之前)===
+
*參考資料:淡水河溯源 - 不同階段的史前居民,http://ci6.lib.ntu.edu.tw/tamsui/subject/subject-2/preculture.html
  直到13世紀間,時值中國元朝,臺灣北部的平埔族已有以沙金、硫磺、鹿皮等物品,與中國交易土朱、瑪瑙、陶器等物的紀錄。14世紀起,明朝頒布禁海令,嚴禁沿海居民出海,中國東南島嶼逐漸成為走私據點,中國海盜、武裝商船、日本倭寇頻繁往來台海之間,常航行於淡水河口或做短暫停留。直到明末,台灣北部逐漸受到倭夷威脅,明人對於台澎的安全憂心忡忡,雞籠、淡水兩個地名於是屢屢出現在明末史籍裡。例如明嘉靖末(約1565年)顧炎武撰《天下郡國利病書》第十六冊「福建備錄」載有:「今琉球告急,屬國為俘,而沿海姦民揚帆無忌,萬一倭奴竊據,窺及雞籠淡水,此輩或從而勾引門庭之寇,可不為大憂乎」。
 
  
===西班牙人時期(1628-1642)===
+
===14世紀至16世紀(1626之前)===
[[image:16世紀西班牙繪福爾摩沙圖.jpg|right|300px|thumb|{{image:16世紀西班牙繪福爾摩沙圖.jpg}}]]
+
  直到14世紀間,時值中國元朝,臺灣北部的平埔族已有以沙金、硫磺、鹿皮等物品,與中國交易土朱、瑪瑙、陶器等物的紀錄;15世紀起,明朝頒布禁海令,嚴禁沿海居民出海,中國東南島嶼逐漸成為走私據點;16世紀,中國海盜、武裝商船、日本倭寇頻繁往來臺海之間,常航行於淡水河口或做短暫停留,汲取飲水,並與原住民交易。
  16世紀,西方的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西班牙人在1570年佔領了菲律賓後,就想要進一步佔領台灣,一方面保護在菲律賓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可擴大版圖。西班牙人稱台灣是「Hermosa」(葡萄牙人則稱台灣為「Formosa」),當時西班牙人在菲律賓與北美洲的殖民地間,每年有大帆船航行進行貿易,其航線是從菲律賓經巴士海峽沿台灣東岸,乘黑潮暖流北上至日本,再橫渡太平洋。因而對台灣的東部及東北部的認識比荷蘭人早、更清楚。西班牙人於16世紀時所繪之台灣地圖,略作長方形,從西南斜向東北。1626年(天啟六年),西班牙人為了確保菲律賓的經營,並為了和荷、英、葡對抗,終於出兵佔領北台灣的雞籠(基隆)。
 
  
  [[1628年]]西班牙人又由基隆入淡水,取名「[[嘉士多]]」(Casidor)且建造了「[[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為今日[[紅毛城]]的舊址。據郭宏斌所著〈[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1/30.htm 西班牙人殖民北台灣(1626~1642)]〉一文記載:「西班牙人對台灣北部這兩個重要港口,經營不遺餘力,一方面傳佈天主教,建教室,設學校,從事土番教化,其範圍擴及金包里,三貂角,並為溝通淡水與雞籠間的交通,而開闢由雞籠經基毛里(今基市的瑪陵坑)、大巴里(即金包里,今金山鄉),迂迴北方海岸而至淡水的通道。沿路番社俱收入其掌握,淡水及雞籠河二流域的下游地帶也均入西班牙人的勢力範圍。另一方面,西班牙人積極發展中日貿易,並以硫磺、鹿皮為大宗輸出。西班牙人且南下進入竹塹(今新竹),甚至曾遠及二林社(今彰化二林),雖僅屬探險性質,對荷蘭人在臺灣的拓殖和對中日貿易,仍構成極大的威脅。」由此可見,當時的西班牙人以基隆、淡水為據點,由淡水溯河入台北,開淡水至基隆的道路,降服諸部落,並擴張勢力到新竹一帶。北台灣遂成為西班牙人赴中國、日本貿易和宣教的門戶。
+
  直到明末,臺灣北部逐漸受到倭夷威脅,明人對於臺澎的安全憂心忡忡,[[雞籠]][[淡水]]兩個地名於是屢屢出現在明末史籍裡。例如,1555年(明嘉靖34年)兵部尚書楊博派遣[[鄭舜功]]出使日本,要求取締倭寇並刺探日本實情,回國後將自己經歷的日本實情寫成《日本一鑑》一書,當中記載:「夫小東之域,有雞籠之山,山乃石峰,特高於眾,中有淡水出焉,而我取道雞籠等山之上,徑取七島。」歷史學家認為這可能是淡水、雞籠地名最早出現在史料中的時間。又例如,明嘉靖末(約1565年)[[顧炎武]]撰《天下郡國利病書》第十六冊「福建備錄」載有:「今琉球告急,屬國為俘,而沿海姦民揚帆無忌,萬一倭奴竊據,窺及[[雞籠]][[淡水]],此輩或從而勾引門庭之寇,可不為大憂乎」。
  
===荷蘭人時期(1642-1668)===
+
===西班牙人時期(1626-1642)===
  原佔領南台灣的荷蘭人為防止中日貿易路線被西班牙人截斷,自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的次年(1629年)起,便設法想要驅除北部的西班牙人,然而並沒有成功。1635年(崇禎八年)以後,西班牙人因所佔領的菲律賓變亂迭起,漸無暇顧及台灣,加上日本推行鎖國政策,西班牙人與日貿易中斷,中國海上商務又全為鄭芝龍壟斷,以致西班牙人認為再無佔據台灣的需要,漸減臺灣北部的駐軍,1638年(崇禎十一年),甚至從淡水撤兵,自毀[[聖多明哥城]]
+
[[image:16世紀西班牙繪福爾摩沙圖.jpg|right|200px|thumb|{{image:16世紀西班牙繪福爾摩沙圖.jpg}}]]
 +
[[image:臺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jpg|right|200px|thumb|{{image:臺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jpg}}]]
  
  荷蘭人得知北部西班牙人守備鬆懈,終於在[[1642年]]北上驅逐西班牙人,全台灣南北平原歸於荷蘭人統治,結束了西班牙人於北台灣長達17年的佔領。荷蘭人於[[1644年]]在被摧毀的[[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聖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即今日之[[紅毛城]]。荷蘭人除了鎮撫平埔族,也招聚漢人拓墾、貿易,並致力於硫磺、鹿皮及土產的運銷。荷蘭人沿用「淡水」之名,指臺灣島西北隅區之Tansuy或Tampsui或Tamsay等字樣,出現於傳教記錄或寄回荷蘭印度公司的公文(通稱「巴達維亞日記」)中。
+
  16世紀,西方的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西班牙人在1570年佔領了菲律賓後,就想要進一步佔領臺灣,一方面保護在菲律賓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可擴大版圖。西班牙人稱臺灣是「Hermosa」(葡萄牙人則稱臺灣為「Formosa」),當時西班牙人在菲律賓與北美洲的殖民地間,每年有大帆船航行進行貿易,其航線是從菲律賓經巴士海峽沿臺灣東岸,乘黑潮暖流北上至日本,再橫渡太平洋。因此西班牙人對臺灣的東部及東北部的認識比荷蘭人更早、更清楚。西班牙人於16世紀時所繪之臺灣地圖,略作長方形,從西南斜向東北。
  
===明鄭時期(1661-1683)===
+
  [[1626年]][[明天啟六年]]),西班牙人為了確保菲律賓的經營,並為了和荷、英、葡對抗,終於自菲律賓出兵,在北臺灣東北角登陸,命名為「[[聖地牙哥]]」(今[[三貂角]],臺語:[[三貂仔角]])。之後,再到[[社寮島]](今[[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城]]」,自此正式佔領了[[雞籠]]([[基隆]])。
  [[1661年]][[鄭成功]]渡海來台,驅逐荷蘭人,淡水也歸於明鄭治理。鄭氏領台志在反清復明,並且以南台灣為重心,淡水僅作為流放犯人的邊荒。直到[[1681年]]清兵謀攻台灣,[[鄭克塽]]為了加強淡水防務,派遣[[何祐]]為北路總督武衛左鎮統領守淡水,[[1683年]]修葺[[紅毛城]]並以重兵駐守,不過後來鄭氏仍然降清,台灣(包括淡水)從此納入清朝版圖。
 
  
===清治時期(1683-1895)===
+
  [[1628年]]([[明崇禎元年]]),西班牙人又由[[基隆]]入[[淡水]],取名「[[嘉士多]]」(Casidor)且建造了「[[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為今日[[紅毛城]]的舊址。據郭宏斌所著〈[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1/30.htm 西班牙人殖民北台灣(1626~1642)]〉一文記載:「西班牙人對台灣北部這兩個重要港口,經營不遺餘力,一方面傳佈天主教,建教室,設學校,從事土番教化,其範圍擴及[[金包里]],[[三貂角]],並為溝通[[淡水]]與[[雞籠]]間的交通,而開闢由雞籠經基毛里(今基隆市的瑪陵坑)、大巴里(即金包里,今金山區),迂迴北方海岸而至淡水的通道。沿路番社俱收入其掌握,淡水及雞籠河二流域的下游地帶也均入西班牙人的勢力範圍。另一方面,西班牙人積極發展中日貿易,並以硫磺、鹿皮為大宗輸出。西班牙人且南下進入[[竹塹]](今[[新竹]]),甚至曾遠及二林社(今彰化二林),雖僅屬探險性質,對荷蘭人在臺灣的拓殖和對中日貿易,仍構成極大的威脅。」由此可見,當時的西班牙人以[[基隆]]、[[淡水]]為據點,由淡水溯河入[[臺北]],開淡水至基隆的道路,降服諸部落,並擴張勢力到新竹一帶。北臺灣遂成為西班牙人赴中國、日本貿易和宣教的門戶。
  清治時期淡水開始設防,由番社漸成村莊,山區也逐漸開拓;因著淡水河深入台北盆地發展河運,又藉由海運成為國際貿易樞鈕,淡水不僅和安平、打狗、基隆並稱四大港,更成為國際上重要的貿易港。
 
  
  [[1683年]](康熙22年)鄭氏降清、清兵入臺,台灣正式進入清治時期。隔年設置臺灣全島為一府三縣,北部皆隸諸羅縣。[[1705年]](康熙44年)時,仍禁人民涉大甲溪以北,淡北平原尚無堡里村莊的設置。 [[1723年]](雍正元年)准巡視臺灣之御史[[吳達禮]]奏,割諸羅縣虎尾溪以北至大甲溪以南增設彰化縣,而大甲溪以北成立[[淡水廳]],於是淡水成為行政區名。[[淡水廳]]之範圍南至大甲溪、北至基隆,幾乎涵蓋北台灣,並非指現今之淡水區。[[1741年]](乾隆六年)[[劉良璧]]撰《重修臺灣府志》裡首度出「[[滬尾]]」地名:「淡水堡管下之庄名計有八里坌、滬尾、大屯、竿蓁林、關渡、北投、北蘭蓮林、守里岸、興仔武嘮、大佳臘、圭母卒、大灣等莊」。從此,「[[滬尾]]」成為今日淡水街巿專用名詞。[[1875年]](清光緒元年)清廷再將原[[臺灣府淡水廳]]分割,改設[[臺北府淡水縣]]、臺北府新竹縣和臺北府基隆廳。此行政區劃持續至1895年台灣被割讓於日本,台灣總督府將台北府淡水縣改稱台北縣淡水支廳為止。
+
  直至[[1642年]]荷蘭人北上驅逐西班牙人為止,西班牙人在北臺灣共計16年(1626~1642)。
 +
 
 +
===荷蘭人時期(1642-1662)===
 +
[[檔案:大台北古地圖.jpg|thumb|right|400px|{{檔案:大台北古地圖.jpg}}]]
 +
  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19年即在爪哇的巴達維亞(今印尼的雅加達)建立了總部,加入歐洲列強競逐亞洲貿易的行列中。[[1624年]],早於西班牙人佔領北臺灣兩年,即佔領了臺灣南部,在今天的安平及臺南市一帶,建造了「熱蘭遮城」,直到[[1642年]]北上驅逐西班牙人,終將北臺灣納入其統治範圍。
 +
 
 +
  自從[[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北臺灣的基隆之後,其勢力範圍逐漸擴大,北從基隆、淡水,東到蘇澳、宜蘭,南到臺北,甚至企圖往新竹擴展。原佔領南臺灣的荷蘭人為防止中日貿易路線被西班牙人截斷,自西班牙人佔領淡水的次年(1629年)起,便設法想要驅除北部的西班牙人,然而並沒有成功。1635年(崇禎八年)以後,西班牙人因所佔領的菲律賓變亂迭起,漸無暇顧及臺灣,加上日本推行鎖國政策,西班牙人與日貿易中斷,中國海上商務又全為鄭芝龍壟斷,以致西班牙人認為再無佔據臺灣的需要,漸減臺灣北部的駐軍,1638年(崇禎十一年),甚至從淡水撤兵,自毀[[聖多明哥城]]。
 +
 
 +
  荷蘭人得知北部西班牙人守備鬆懈,終於在[[1642年]]北上驅逐西班牙人,全臺灣南北平原歸於荷蘭人統治,結束了西班牙人於北臺灣長達17年的佔領。荷蘭人於[[1644年]]在被摧毀的[[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即今日之[[紅毛城]]。荷蘭人除了鎮撫平埔族,也招聚漢人拓墾、貿易,並致力於硫磺、鹿皮及土產的運銷。荷蘭人沿用「淡水」之名,指臺灣島西北隅區之Tansuy或Tampsui或Tamsay等字樣,出現於傳教紀錄或寄回荷蘭印度公司的公文(通稱「巴達維亞日記」)中。
 +
 
 +
  依據中研院研究資料顯示[http://www.ianthro.tw/p/44],荷蘭人治理臺灣所接觸到的原住民,幾乎都是平埔族。荷人領臺之初對平埔族以政教宣撫和武力征討互相為用;對反抗、不歸順者,以強大的武力征討鎮壓,歸順者便以令各社推舉代表自治,並設置評議會,每年集會一次。十七世紀中葉,荷蘭東印度公司長官與熱蘭遮城評議會代表,與平埔族各部落訂立協約,將眾多部落納入統治之下。[[1645年]],荷人召集歸順平埔族長老,組織評議會,將全臺灣分為南部、北部兩個評議會。根據1650年之荷蘭戶口表,北部集會區有69村,南部集會區有92村,淡水地方村落有93村,卑南一帶村落61村,總計315村。
 +
 
 +
  直至[[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為止,荷蘭人統治臺灣共計38年(1624~1662),在淡水20年(1642~1662)。
 +
 
 +
===明鄭時期(1662-1683)===
 +
  [[1661年]],[[鄭成功]]渡海進攻南臺灣,克鹿耳門,很快就拿下[[普羅民遮城]],並包圍熱蘭遮城。[[1662年]],鄭軍奪下大員的制高點—烏特勒支碉堡,荷蘭的大員當局自知已無力再戰,只得投降退出臺灣,並召回[[淡水]]、[[雞籠]]守軍。
 +
 
 +
  荷蘭人為鄭成功擊敗後,仍企圖奪回臺灣,遂與清廷合作對付鄭軍。[[1662年]]鄭成功驟逝,[[1663年]]清荷聯軍進攻金門、廈門,鄭成功的繼任者鄭經寡不敵眾,退守銅山。荷軍雖然得勝,但清軍並未協助進攻臺灣,讓荷蘭人的期望落空。[[1664年]],荷蘭人出兵佔領雞籠,藉以發展貿易,鄭軍隨後也於[[1665年]]進駐淡水,與荷軍對峙。然而雞籠不但補給困難,貿易也始終無進展,[[166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議會以貿易損失為由,裁決撤出雞籠,[[1668年]]7月將所有公司職員接回巴達維亞,自此荷蘭人徹底放棄臺灣。
 +
 
 +
  鄭軍登陸臺灣之初,臺灣農業尚不發達,為了解決軍糧的供應和立足臺灣的長期打算,鄭氏政權對臺灣的土地開發十分重視。臺灣在鄭氏政權時期所拓墾的範圍,由承天府和安平鎮為開端,而以其南北的24里為中心,漸次向外開展,南至鳳山、恆春,北及嘉義、雲林、彰化、埔里、苗栗、新竹、[[淡水]]和[[基隆]]等地。
 +
 
 +
  鄭氏治理臺灣主要仍以南臺灣為重心,淡水僅作為流放犯人的邊荒。當時的淡水或稱為[[澹水]]、上淡水、上澹水,置有通事[[李滄]],作為官方與番社溝通的媒介。直到[[1681年]][[鄭克塽]]繼位,為了加強淡水防務以阻清兵謀攻臺灣,乃派遣何祐為北路總督武衛左鎮統領守淡水,[[1683年]]修葺[[紅毛城]]並以重兵駐守。上淡水通事李滄曾向鄭氏表示願入山地「取金欲國」,於是鄭氏派兵保護,但未行至產金區,即與原住民戰鬥而未採金成功。[[1683年]]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中被施琅和姚啟聖所率領的清軍水師打敗,鄭克塽降清,臺灣(包括淡水)從此納入清朝版圖。
 +
 
 +
===清治時期(1683-1895)===
 +
  清治時期淡水開始設防,由番社漸成村莊,山區也逐漸開拓;因著淡水河深入臺北盆地發展河運,又藉由海運成為國際貿易樞鈕,淡水不僅和安平、打狗、基隆並稱四大港,更成為國際上重要的貿易港。
 +
 
 +
  [[1683年]](康熙22年)鄭氏降清、清兵入臺,臺灣正式進入清治時期。隔年設置臺灣全島為一府三縣,北部皆隸諸羅縣。[[1705年]](康熙44年)時,仍禁人民涉大甲溪以北,淡北平原尚無堡里村莊的設置。 [[1723年]](雍正元年)准巡視臺灣之御史[[吳達禮]]奏,割諸羅縣虎尾溪以北至大甲溪以南增設彰化縣,而大甲溪以北成立[[淡水廳]],於是淡水成為行政區名。[[淡水廳]]之範圍南至大甲溪、北至基隆,幾乎涵蓋北臺灣,並非指現今之淡水區。[[1741年]](乾隆六年)[[劉良璧]]撰《重修臺灣府志》裡首度出「[[滬尾]]」地名:「淡水堡管下之庄名計有八里坌、滬尾、大屯、竿蓁林、關渡、北投、北蘭蓮林、守里岸、興仔武嘮、大佳臘、圭母卒、大灣等莊」。從此,「[[滬尾]]」成為今日淡水街巿專用名詞。[[1875年]](清光緒元年)清廷再將原[[臺灣府淡水廳]]分割,改設三縣一廳:[[臺北府淡水縣]]、臺北府新竹縣、臺北府基隆廳和臺北府宜蘭縣。此行政區劃持續至1895年臺灣被割讓予日本,臺灣總督府將臺北府淡水縣改稱臺北縣淡水支廳為止。
  
 
  淡水因與大陸最近,本身又是良港,遂由村社漸漸發展成通商港口,也帶動附近山區的開發。早期港口發展在南岸之八里,[[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清廷正式開放八里坌與大陸兩岸直航,但後因泥砂淤積、腹地有限,港埠遂逐漸移至北岸淡水。嘉慶年後,淡水逐漸由福佑宮沿山勢形成今[[重建街]]、[[清水街]],並向北延伸至水碓、城仔口,向西延伸至布埔頭和暗街仔,不僅成了附近聚落的日常生活消費和物產集散地,也成了地區文化和祭祀的中心,主要廟宇也都先後建立。[[1808年]](嘉慶十三年),水師守備由八里坌移駐淡水,淡水街民環[[福佑宮]]、[[上帝公廟]]形成街衢。
 
  淡水因與大陸最近,本身又是良港,遂由村社漸漸發展成通商港口,也帶動附近山區的開發。早期港口發展在南岸之八里,[[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清廷正式開放八里坌與大陸兩岸直航,但後因泥砂淤積、腹地有限,港埠遂逐漸移至北岸淡水。嘉慶年後,淡水逐漸由福佑宮沿山勢形成今[[重建街]]、[[清水街]],並向北延伸至水碓、城仔口,向西延伸至布埔頭和暗街仔,不僅成了附近聚落的日常生活消費和物產集散地,也成了地區文化和祭祀的中心,主要廟宇也都先後建立。[[1808年]](嘉慶十三年),水師守備由八里坌移駐淡水,淡水街民環[[福佑宮]]、[[上帝公廟]]形成街衢。
  
  [[1858年]](咸豐八年)清廷於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期間,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淡水為通商口岸之一,所有外國船隻來台灣後只能限定到通商口岸進行貿易,在其他口岸交易者一律視為走私。[[1860年]](咸豐十年)淡水開港,[[1862年]](同治元年)淡水正式開始徵收關稅,[[1864年]]成為全台正口(安平、打狗、基隆為子口),總理全台關務。茶、樟腦、硫磺、煤、染料等土產的輸出和鴉片、日常用品的進口,不但使淡水成為全台灣最大的貿易港,也讓淡水躍升國際舞台。不僅英國人在紅毛城設領事館,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淡水因此進入黃金時代,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也成為西方文化登陸台灣的門戶。[[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登陸淡水,以此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的根據地,新式醫院和新式教育得以在淡水創設,對早期台灣開通思想、啟迪民智均有深遠的影響。[[1883年]]-[[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於1884年10月轉攻台灣,劉銘傳放棄基隆、退守臺北,法軍在[[滬尾]]搶灘登陸時被清軍及臺灣鄉勇擊退,從此,更奠定了淡水在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
[[image:1868淡水河港口.jpg|center|800px|thumb|{{image:1868淡水河港口.jpg}}]]
  
===日治時期(1895-1945)===
+
  [[1858年]](咸豐八年)清廷於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期間,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淡水為通商口岸之一,所有外國船隻來臺灣後只能限定到通商口岸進行貿易,在其他口岸交易者一律視為走私。[[1860年]](咸豐十年)淡水正式開港,實際起卸的口岸,則包括[[艋舺]][[大稻埕]]。[[1862年]](同治元年)淡水正式開始徵收關稅,[[1864年]]成為全臺正口(安平、打狗、基隆為子口),總理全臺關務。茶、樟腦、硫磺、煤、染料等土產的輸出和鴉片、日常用品的進口,不但使淡水成為全臺灣最大的貿易港,也讓淡水躍升國際舞臺。不僅英國人在紅毛城設領事館,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淡水因此進入黃金時代,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也成為西方文化登陸臺灣的門戶。[[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登陸淡水,以此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的根據地,新式醫院和新式教育得以在淡水創設,對早期臺灣開通思想、啟迪民智均有深遠的影響。[[1883年]]-[[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於1884年10月轉攻臺灣,劉銘傳放棄基隆、退守臺北,法軍在[[滬尾]]搶灘登陸時被清軍及臺灣鄉勇擊退,從此更奠定了淡水在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清廷於中日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淡水也隨著進入日治時期。日人領台後,以強勢經濟政策取代歐美資本,並大力建設基隆港以加強對日貿易,加上台北、基隆間鐵路便捷,而淡水卻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地位逐漸被基隆所取代。雖然日人時常加以疏濬,強化港埠設施,也有重新築港的計劃,但終究無法挽回其命運。只是淡水因昔日風華,多少還維持一點生氣。另一方面,馬偕博士之基業也漸漸移往台北市,淡水則作為中學教育基地。漸漸地,淡水終於淪為有名無實的國際港,除了大陸的[[中式帆船]][[戎克船]])會來此互市之外,僅剩木材業和石油業利用這沒落的港口繼續生存。所幸日本政府帶來的強勢公共建設,以及高度行政效率,才讓淡水一息尚存,逐漸成為附近鄉鎮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淡水的經濟轉向以附近腹地的農漁業為主,並利用本身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風光條件,成為休閒娛樂的勝地。[[1929年]](昭和四年)日本政府一連串的「市區改正」,樹立了淡水小鎮迷人的面貌,結合原有的人才資源,更讓淡水有了文化鎮之名。
 
  
===中華民國時期(1945-)===
+
===日治時期(1895-1945)===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台灣歸入中華民國版圖,改設[[台北縣淡水區淡水鎮]][[1951年]]改為[[台北縣淡水鎮]][[2010年]]改為[[新北市]][[淡水區]]。戰後,淡水已淪為小漁港,加上河川日益污染,促使近海漁源枯竭,淡水的漁業也日趨蕭條。然而,隨著大台北都會區的發展,淡水的產業與社會也起了重大改變。從早先的漁村到後來因設立許多學校和招收外來學生,成為文教重鎮而生機蓬勃,之後又因觀光資源豐富而逐漸演變為北海岸重要的觀光遊憩區,直到近年來房地產的熱烙發展又使淡水起了結構性變化。
+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清廷於中日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淡水也隨著進入日治時期。日人領臺後,以強勢經濟政策取代歐美資本,並大力建設基隆港以加強對日貿易,加上[[臺北]]、基隆間鐵路便捷,而淡水卻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地位逐漸被基隆所取代。雖然日人時常加以疏濬,強化港埠設施,也有重新築港的計劃,但終究無法挽回其命運。只是淡水因昔日風華,多少還維持一點生氣。另一方面,馬偕博士之基業也漸漸移往[[臺北市]],淡水則作為中學教育基地。漸漸地,淡水終於淪為有名無實的國際港,除了大陸的[[中式帆船]][[戎克船]])會來此互市之外,僅剩木材業和石油業利用這沒落的港口繼續生存。所幸日本政府帶來的強勢公共建設,以及高度行政效率,才讓淡水一息尚存,逐漸成為附近鄉鎮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淡水的經濟轉向以附近腹地的農漁業為主,並利用本身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風光條件,成為休閒娛樂的勝地。[[1929年]](昭和四年)日本政府一連串的「市區改正」,樹立了淡水小鎮迷人的面貌,結合原有的人才資源,更讓淡水有了文化鎮之名。
  
  然而,過度的市鎮開發造成市容的大亂,大量湧進的外來人口突顯了公共設施的不足,捷運通車帶來的觀光人潮,更讓在地人的生活環境惡化。話雖如此,淡水特有的人文與自然資源,依然讓淡水在居住環境、經濟產業和文教發展的生機無限,也一直會是台灣最知名的觀光遊憩重鎮。
+
===中華民國時期(1945-)===
 +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歸入中華民國版圖,改設臺北縣淡水區[[淡水鎮]],[[1951年]]改為臺北縣[[淡水鎮]],[[2010年]]則再改為[[新北市淡水區]]。戰後,淡水已淪為小漁港,加上河川日益污染,促使近海漁源枯竭,淡水的漁業也日趨蕭條。然而,隨著大臺北都會區的發展,淡水的產業與社會也起了重大改變,從早先的漁村到後來因設立許多學校和招收外來學生,成為文教重鎮而生機蓬勃,之後又因觀光資源豐富而逐漸演變為北海岸重要的觀光遊憩區,直到近年來房地產的熱絡發展又使淡水起了結構性變化。
 +
 
 +
  然而,過度的市鎮開發造成市容的大亂,大量湧進的外來人口突顯了公共設施的不足,捷運通車帶來的觀光人潮,更讓在地人的生活環境惡化。話雖如此,淡水特有的人文與自然資源,依然讓淡水在居住環境、經濟產業和文教發展的生機無限,也一直讓[[淡水]]是臺灣最知名的觀光遊憩重鎮。
  
 
==行政區沿革==
 
==行政區沿革==
*1723年-1875年:[[臺灣府淡水廳]],範圍在大甲溪以北,包含現今新竹、桃園、台北。
+
*1723年-1875年:[[臺灣府淡水廳]],範圍在大甲溪以北,包含現今新竹、桃園、臺北。
*1875年-1895年:[[臺北府淡水縣]],範圍在頭重溪以北,包含現今桃園、台北。
+
*1875年-1895年:[[臺北府淡水縣]],範圍在頭重溪以北,包含現今桃園、臺北。
*1895年-1897年:[[台北縣淡水支廳]]。
+
*1895年-1897年:[[臺北縣淡水支廳]]。
*1897年-1901年:[[台北縣滬尾辦務署]]。
+
*1897年-1901年:[[臺北縣滬尾辦務署]]。
*1901年-1912年:[[台北廳滬尾支廳]]。
+
*1901年-1912年:[[臺北廳滬尾支廳]]。
*1912年-1920年:[[台北廳淡水支廳]]。
+
*1912年-1920年:[[臺北廳淡水支廳]]。
*1920年-1945年:[[台北州淡水郡]],轄[[淡水街]]、[[八里庄]]、[[三芝庄]]、[[石門庄]]。
+
*1920年-1945年:[[臺北州淡水郡]],轄[[淡水街]]、[[八里庄]]、[[三芝庄]]、[[石門庄]]。
*1945年-1951年:[[台北縣]][[淡水區]],轄[[淡水鎮]]、[[八里鄉]]、[[三芝鄉]]、[[石門鄉]]。
+
*1945年-1951年:[[臺北縣]][[淡水區]],轄[[淡水鎮]]、[[八里鄉]]、[[三芝鄉]]、[[石門鄉]]。
*1951年-2010年:[[台北縣]][[淡水鎮]]。
+
*1951年-2010年:[[臺北縣]][[淡水鎮]]。
*2010年-:[[新北市]][[淡水區]]
+
*2010年-:[[新北市淡水區]]
 +
 
 +
==名產美食==
 +
  [[淡水]],一個靠河海而生,充滿歷史文化又兼具異國風情的小鎮,其飲食文化不但豐富多元,且具其特殊涵義,亦有數間超過半世紀的商店,展現了淡水的歷史風貌。
 +
 
 +
  事實上,自日治時期開始,[[淡水]]的料理不但著名,也很繁盛,復因漁業發達、海鮮肥美,成為早期餐廳的賣點;後來因[[淡水河]]污染,餐廳料理轉向多元發展,其間又可分為日治時期(主要食客為中產階層,如來[[淡水]]打高爾夫球的日本人或有錢有地位的臺灣人);戰後[[沙崙]]海水浴場開放時期(主要食客為市民大眾);[[淡水]]線鐵道停駛和[[沙崙海水浴場]]關門雙重影響,[[淡水]]餐飲業相較蕭條;[[捷運淡水線]]開通後迄今又是一個新的時期(主要食客除市民大眾外,青少年學子也成為小吃業的主客群),[[淡水鎮]]上開出不少新餐廳、景觀咖啡館。
 +
 
 +
  到[[淡水]]一遊,從早餐開始,可以一路吃到宵夜,有本土的[[淡水]]小吃可以勾起甜蜜記憶,還有異國風味的美食,或是中西合併的新興飲食,是一個完完整整精彩的[[淡水]]美食地圖,總令人魂牽夢繫。
 +
 
 +
 
 +
[[鐵蛋]]
 +
你知道淡水有名的幾家鐵蛋,吃起來有甚麼分別嗎?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行 72: 行 112:
 
*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http://ci6.lib.ntu.edu.tw/tamsui/
 
*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http://ci6.lib.ntu.edu.tw/tamsui/
 
*[http://taipeidoc.ncl.edu.tw/tmtaipei/browse_map_1.jsp?map=0210&tag=1 淡水鎮概況【國家圖書館臺北學研究資料庫】]
 
*[http://taipeidoc.ncl.edu.tw/tmtaipei/browse_map_1.jsp?map=0210&tag=1 淡水鎮概況【國家圖書館臺北學研究資料庫】]
 +
*[[淡水鎮志]]
 +
 +
==相關影音==
 +
{|
 +
|-
 +
|{{Youtube|eAgb9I0aixQ|400|right|【MIT台灣誌 #79】來去淡水,歷史漫步(2016-8-11)}}
 +
||{{Youtube|3w33_HWw9H0|400|right|公視《 我們的島》863集 ─ 「淡水消失了」(2016-06-27)}}
 +
|-
 +
|{{Youtube|boQYOMeFvvc|400|right|公視《 我們的島》439集 ─「看見新淡水」(2008)}}
 +
||{{Youtube|z0EP32L9y9g|400|right|用心看台灣 台灣最浪漫的鄉鎮-淡水鎮}}
 +
|-
 +
|{{Youtube|0UpzC8fx-2U|400|right|我們EYE旅行(13)~淡水小鎮-「福爾摩沙」的緣起地}}
 +
||{{Youtube|TtJIrAFFtj4|400|right|我們EYE旅行~淡水-馬偕文化}}
 +
|}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
*[http://cyberisland.ndap.org.tw/region/3/27 新北市淡水區 - 數位島嶼]
 
*[http://www.tamsui.ntpc.gov.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 淡水區公所]
 
*[http://www.tamsui.ntpc.gov.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 淡水區公所]
 
*[http://www.tamsui.ntpc.gov.tw/web/SG?pageID=52280&_fcmID=FG0000001303000025_1_2 淡水區公所 - 淡水鎮誌]
 
*[http://www.tamsui.ntpc.gov.tw/web/SG?pageID=52280&_fcmID=FG0000001303000025_1_2 淡水區公所 - 淡水鎮誌]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中研院】
+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中研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amsui.html 淡水百年歷史地圖]【中研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gpnet_detail.jspx?gpn=1009802972#c 淡水地區無形文化資產普查計畫成果報告書-目次]【OPEN】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gpnet_detail.jspx?gpn=1009802972#c 淡水地區無形文化資產普查計畫成果報告書-目次]【OPEN】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7/article/2941 【周三專欄】米果:回不去的淡水小鎮]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7/article/2941 【周三專欄】米果:回不去的淡水小鎮]
行 88: 行 144:
 
*[http://www2.tku.edu.tw/~tahx/ts-01/index.html 淡江大學 - 淡水學研究專區]
 
*[http://www2.tku.edu.tw/~tahx/ts-01/index.html 淡江大學 - 淡水學研究專區]
 
*[http://ccs.ncl.edu.tw/newsletter_74/74_02.htm 淡水史*研究初探/張建隆]
 
*[http://ccs.ncl.edu.tw/newsletter_74/74_02.htm 淡水史*研究初探/張建隆]
*[http://edu1.wordpedia.com/NewTaipeiCity/index12.aspx?RegionParent=1&Region=21 新北市百科知識庫-淡水區]
 
 
*[http://tamsuitour.pixnet.net/blog 淡水導覽旅遊暨文化活動手記]
 
*[http://tamsuitour.pixnet.net/blog 淡水導覽旅遊暨文化活動手記]
 
*[http://css.au.edu.tw/i-tamsui/index.php 玩藝淡水-嚮樂趣](真理大學)
 
*[http://css.au.edu.tw/i-tamsui/index.php 玩藝淡水-嚮樂趣](真理大學)
行 104: 行 159:
 
*[http://countryroad.tw/magazine-info.php?id=72 鄉間小路 12月份]
 
*[http://countryroad.tw/magazine-info.php?id=72 鄉間小路 12月份]
 
*[http://taipics.com/ Taipics.com](在台外籍人士蒐集的7000張歷史照片)
 
*[http://taipics.com/ Taipics.com](在台外籍人士蒐集的7000張歷史照片)
:*[http://farm1.static.flickr.com/211/478046777_d6aecdb69b_o.jpg 全景照(黃昏版)]
+
*[http://farm1.static.flickr.com/211/478046777_d6aecdb69b_o.jpg 全景照(黃昏版)]
 +
*[http://web.pts.org.tw/macroview/taiwan_holiday/introduction.php?fid=292 台灣心動線 第277集 淡水不思議]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bitstream/987654321/91879/2/李其霖-由淡水至艋舺.pdf 由淡水至艋舺:清代臺灣北部水師的設置與轉變]
 +
*[http://ed.arte.gov.tw/uploadfile/NewsFile/1124L_新北市文化資產資料_提供參考.pdf 玩味。老時光─新北市文化資產手冊【上】]
 +
*[http://udn.com/news/story/7322/2007974 西班牙團隊第4度考古 和平島挖尋古修道院外牆]
  
 
[[Category:地名]][[Category:淡水記錄]]
 
[[Category:地名]][[Category:淡水記錄]]
行 111: 行 170:
 
[[ja:淡水区]]
 
[[ja:淡水区]]
 
[[en:Tamsui District]]
 
[[en:Tamsui District]]
 +
{{淡水地名導覽盒}}

於 2024年5月15日 (三) 00:39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地名
淡水大事記淡水人物錄淡水全紀錄蔡坤煌攝影集老照片說故事


淡水空拍(點入可放大。右:淡水河口;中:大屯山;左:北海岸)
攝影者:吳文欽
  • 影片描述:漁人碼頭~關渡大橋~關渡宮~滬尾砲台~關渡自然公園~一滴水紀念館~紅毛城~真理大學~小白宮(4K空拍)
  • 影片來源:YouTube
----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淡水往昔是一個地方的概稱,指依傍淡水河流域建立的城鎮聚落,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其地理位置及範圍亦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的設置,清朝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臺灣的總稱。而目前大家所說的「淡水」古地名「滬尾」則是聚落名,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滬尾」才漸與「淡水」並用,用來指稱今日的淡水一帶。如今的淡水是指新北市的一個轄區淡水區,位於臺灣西北部淡水河出海口北岸(聆聽淡水河出海口的海潮聲),遠在中國清朝時期即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臺灣北部船舶往來的重要港口,進而帶動其繁榮與發展,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今日淡水[編輯]

*簡述:新北市淡水區行政區域圖
*來源:淡水區公所

  今日的淡水(行政區劃:新北市淡水區)是個擁有400年歷史的城鎮,位於臺北盆地的西北方,環繞於大屯山淡水河之間。史前大屯火山噴發,熔岩向四周流下,在淡水境內像張開的虎爪五指,形成一條條低處的餘坡,俗稱「五虎崗」。因此淡水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加上歷史悠久,直到今天,依然保留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跡,依據淡水區公所資料,目前認列為古蹟保存者就有23處之多。隨著都市發展至今,目前行政區域共分為42個里,總面積為70.65平方公里,依據新北市民政局截至2022年4月之資料,設籍人口數為184,660人。依據教育部及新北市政府教育局110學年度統計資料,淡水目前擁有5所大學(淡江大學真理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臺北基督學院)、3所高中職、2所國民中學、14所國民小學,學生數約達4萬8仟人,因此今日的淡水,若是加上流動人口數,實際人口應有近23萬人。

  2014年10月網友Tony Tseng從觀音山往淡水方向,拍攝了3千多張高解析度照片,拼貼完成淡水高解析度全景攝影圖,透過鏡頭呈現淡水全貌,包括地形、建築、街道、河口 ... 等,對於記錄及研究淡水的現況極具價值。

歷史發展[編輯]

史前時期[編輯]

  淡水依山傍海,位於淡水河流域內,而淡水河流域範圍內多平原、海階、河階、緩坡,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因此自古就有人類在這裏活動。這些史前居民在不同時期發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工藝技術。根據遺留器物的不同特性,大致可以劃分為幾個不同的文化階段,包括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芝山岩文化植物園文化十三行文化

  淡水河流域發現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遺留的地點並不多,早期在臺北市芝山岩遺址採集到少數石器,後來在新北市林口區粉寮水尾也有發現類似器物遺留(粉寮水尾遺址)。至於新石器時代,目前已發現的考古遺址,年代最早者首推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7千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此時期人們以漁獵、採集為主要生產活動,或有種植根莖類的原始農業;又發現時間在後的「大坌坑文化晚期」、「訊塘埔文化類型」、「圓山文化晚期」,和「植物園文化」等先民遺址。約自4500年前,本地區開始進入「圓山文化」期,有進步的農業,能大量狩獵或撈捕河海中的魚貝類,社會組織較嚴謹,並有宗教信仰。約1800年前,進入「十三行文化」的「金屬器時代」,此時人們已懂得煉鐵,並有使用銀器和銅器的紀錄,陶器數量甚多,表面繪有各種幾何形印紋。除漁獵採貝之外,已能種植稻米穀類作物。「十三行文化」的幾何形印紋陶,為後來的凱達格蘭族所使用,直到近代。

  就目前研究所知,淡水河流域的史前遺址大概有水碓尾遺址芝山岩遺址粉寮水尾遺址圓山遺址油車口遺址社子遺址狗蹄山遺址土地公山遺址鵠尾山遺址十三行遺址大坌坑遺址等處。而據考古研究調查,散布於現今新北市淡水區內大小的史前文化遺址約有數十餘處。

14世紀至16世紀(1626之前)[編輯]

  直到14世紀間,時值中國元朝,臺灣北部的平埔族已有以沙金、硫磺、鹿皮等物品,與中國交易土朱、瑪瑙、陶器等物的紀錄;15世紀起,明朝頒布禁海令,嚴禁沿海居民出海,中國東南島嶼逐漸成為走私據點;16世紀,中國海盜、武裝商船、日本倭寇頻繁往來臺海之間,常航行於淡水河口或做短暫停留,汲取飲水,並與原住民交易。

  直到明末,臺灣北部逐漸受到倭夷威脅,明人對於臺澎的安全憂心忡忡,雞籠淡水兩個地名於是屢屢出現在明末史籍裡。例如,1555年(明嘉靖34年)兵部尚書楊博派遣鄭舜功出使日本,要求取締倭寇並刺探日本實情,回國後將自己經歷的日本實情寫成《日本一鑑》一書,當中記載:「夫小東之域,有雞籠之山,山乃石峰,特高於眾,中有淡水出焉,而我取道雞籠等山之上,徑取七島。」歷史學家認為這可能是淡水、雞籠地名最早出現在史料中的時間。又例如,明嘉靖末(約1565年)顧炎武撰《天下郡國利病書》第十六冊「福建備錄」載有:「今琉球告急,屬國為俘,而沿海姦民揚帆無忌,萬一倭奴竊據,窺及雞籠淡水,此輩或從而勾引門庭之寇,可不為大憂乎」。

西班牙人時期(1626-1642)[編輯]

圖檔簡述:1597年西班牙人所繪福爾摩沙及中國東南沿海圖
資料來源:取自網路
圖檔簡述:《臺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1626年)
原圖藏於西班牙塞維拉印度檔案館(Archiyo de Indias de Sevilla)。
資料來源:[1]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16世紀,西方的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西班牙人在1570年佔領了菲律賓後,就想要進一步佔領臺灣,一方面保護在菲律賓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可擴大版圖。西班牙人稱臺灣是「Hermosa」(葡萄牙人則稱臺灣為「Formosa」),當時西班牙人在菲律賓與北美洲的殖民地間,每年有大帆船航行進行貿易,其航線是從菲律賓經巴士海峽沿臺灣東岸,乘黑潮暖流北上至日本,再橫渡太平洋。因此西班牙人對臺灣的東部及東北部的認識比荷蘭人更早、更清楚。西班牙人於16世紀時所繪之臺灣地圖,略作長方形,從西南斜向東北。

  1626年明天啟六年),西班牙人為了確保菲律賓的經營,並為了和荷、英、葡對抗,終於自菲律賓出兵,在北臺灣東北角登陸,命名為「聖地牙哥」(今三貂角,臺語:三貂仔角)。之後,再到社寮島(今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城」,自此正式佔領了雞籠基隆)。

  1628年明崇禎元年),西班牙人又由基隆淡水,取名「嘉士多」(Casidor)且建造了「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為今日紅毛城的舊址。據郭宏斌所著〈西班牙人殖民北台灣(1626~1642)〉一文記載:「西班牙人對台灣北部這兩個重要港口,經營不遺餘力,一方面傳佈天主教,建教室,設學校,從事土番教化,其範圍擴及金包里三貂角,並為溝通淡水雞籠間的交通,而開闢由雞籠經基毛里(今基隆市的瑪陵坑)、大巴里(即金包里,今金山區),迂迴北方海岸而至淡水的通道。沿路番社俱收入其掌握,淡水及雞籠河二流域的下游地帶也均入西班牙人的勢力範圍。另一方面,西班牙人積極發展中日貿易,並以硫磺、鹿皮為大宗輸出。西班牙人且南下進入竹塹(今新竹),甚至曾遠及二林社(今彰化二林),雖僅屬探險性質,對荷蘭人在臺灣的拓殖和對中日貿易,仍構成極大的威脅。」由此可見,當時的西班牙人以基隆淡水為據點,由淡水溯河入臺北,開淡水至基隆的道路,降服諸部落,並擴張勢力到新竹一帶。北臺灣遂成為西班牙人赴中國、日本貿易和宣教的門戶。

  直至1642年荷蘭人北上驅逐西班牙人為止,西班牙人在北臺灣共計16年(1626~1642)。

荷蘭人時期(1642-1662)[編輯]

*圖檔簡述:荷蘭人於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可得自:(1) 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 (2) Atlas of Mutual Heritage;(3) Wikimedia Commons;(4)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日期:1654年
*地點:淡水基隆、大台北地區
*詳參: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原圖典藏於: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

PD 本上傳圖片採用Public Domain授權,完全開放使用。

  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19年即在爪哇的巴達維亞(今印尼的雅加達)建立了總部,加入歐洲列強競逐亞洲貿易的行列中。1624年,早於西班牙人佔領北臺灣兩年,即佔領了臺灣南部,在今天的安平及臺南市一帶,建造了「熱蘭遮城」,直到1642年北上驅逐西班牙人,終將北臺灣納入其統治範圍。

  自從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北臺灣的基隆之後,其勢力範圍逐漸擴大,北從基隆、淡水,東到蘇澳、宜蘭,南到臺北,甚至企圖往新竹擴展。原佔領南臺灣的荷蘭人為防止中日貿易路線被西班牙人截斷,自西班牙人佔領淡水的次年(1629年)起,便設法想要驅除北部的西班牙人,然而並沒有成功。1635年(崇禎八年)以後,西班牙人因所佔領的菲律賓變亂迭起,漸無暇顧及臺灣,加上日本推行鎖國政策,西班牙人與日貿易中斷,中國海上商務又全為鄭芝龍壟斷,以致西班牙人認為再無佔據臺灣的需要,漸減臺灣北部的駐軍,1638年(崇禎十一年),甚至從淡水撤兵,自毀聖多明哥城

  荷蘭人得知北部西班牙人守備鬆懈,終於在1642年北上驅逐西班牙人,全臺灣南北平原歸於荷蘭人統治,結束了西班牙人於北臺灣長達17年的佔領。荷蘭人於1644年在被摧毀的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即今日之紅毛城。荷蘭人除了鎮撫平埔族,也招聚漢人拓墾、貿易,並致力於硫磺、鹿皮及土產的運銷。荷蘭人沿用「淡水」之名,指臺灣島西北隅區之Tansuy或Tampsui或Tamsay等字樣,出現於傳教紀錄或寄回荷蘭印度公司的公文(通稱「巴達維亞日記」)中。

  依據中研院研究資料顯示[2],荷蘭人治理臺灣所接觸到的原住民,幾乎都是平埔族。荷人領臺之初對平埔族以政教宣撫和武力征討互相為用;對反抗、不歸順者,以強大的武力征討鎮壓,歸順者便以令各社推舉代表自治,並設置評議會,每年集會一次。十七世紀中葉,荷蘭東印度公司長官與熱蘭遮城評議會代表,與平埔族各部落訂立協約,將眾多部落納入統治之下。1645年,荷人召集歸順平埔族長老,組織評議會,將全臺灣分為南部、北部兩個評議會。根據1650年之荷蘭戶口表,北部集會區有69村,南部集會區有92村,淡水地方村落有93村,卑南一帶村落61村,總計315村。

  直至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為止,荷蘭人統治臺灣共計38年(1624~1662),在淡水20年(1642~1662)。

明鄭時期(1662-1683)[編輯]

  1661年鄭成功渡海進攻南臺灣,克鹿耳門,很快就拿下普羅民遮城,並包圍熱蘭遮城。1662年,鄭軍奪下大員的制高點—烏特勒支碉堡,荷蘭的大員當局自知已無力再戰,只得投降退出臺灣,並召回淡水雞籠守軍。

  荷蘭人為鄭成功擊敗後,仍企圖奪回臺灣,遂與清廷合作對付鄭軍。1662年鄭成功驟逝,1663年清荷聯軍進攻金門、廈門,鄭成功的繼任者鄭經寡不敵眾,退守銅山。荷軍雖然得勝,但清軍並未協助進攻臺灣,讓荷蘭人的期望落空。1664年,荷蘭人出兵佔領雞籠,藉以發展貿易,鄭軍隨後也於1665年進駐淡水,與荷軍對峙。然而雞籠不但補給困難,貿易也始終無進展,166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議會以貿易損失為由,裁決撤出雞籠,1668年7月將所有公司職員接回巴達維亞,自此荷蘭人徹底放棄臺灣。

  鄭軍登陸臺灣之初,臺灣農業尚不發達,為了解決軍糧的供應和立足臺灣的長期打算,鄭氏政權對臺灣的土地開發十分重視。臺灣在鄭氏政權時期所拓墾的範圍,由承天府和安平鎮為開端,而以其南北的24里為中心,漸次向外開展,南至鳳山、恆春,北及嘉義、雲林、彰化、埔里、苗栗、新竹、淡水基隆等地。

  鄭氏治理臺灣主要仍以南臺灣為重心,淡水僅作為流放犯人的邊荒。當時的淡水或稱為澹水、上淡水、上澹水,置有通事李滄,作為官方與番社溝通的媒介。直到1681年鄭克塽繼位,為了加強淡水防務以阻清兵謀攻臺灣,乃派遣何祐為北路總督武衛左鎮統領守淡水,1683年修葺紅毛城並以重兵駐守。上淡水通事李滄曾向鄭氏表示願入山地「取金欲國」,於是鄭氏派兵保護,但未行至產金區,即與原住民戰鬥而未採金成功。1683年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中被施琅和姚啟聖所率領的清軍水師打敗,鄭克塽降清,臺灣(包括淡水)從此納入清朝版圖。

清治時期(1683-1895)[編輯]

  清治時期淡水開始設防,由番社漸成村莊,山區也逐漸開拓;因著淡水河深入臺北盆地發展河運,又藉由海運成為國際貿易樞鈕,淡水不僅和安平、打狗、基隆並稱四大港,更成為國際上重要的貿易港。

  1683年(康熙22年)鄭氏降清、清兵入臺,臺灣正式進入清治時期。隔年設置臺灣全島為一府三縣,北部皆隸諸羅縣。1705年(康熙44年)時,仍禁人民涉大甲溪以北,淡北平原尚無堡里村莊的設置。 1723年(雍正元年)准巡視臺灣之御史吳達禮奏,割諸羅縣虎尾溪以北至大甲溪以南增設彰化縣,而大甲溪以北成立淡水廳,於是淡水成為行政區名。淡水廳之範圍南至大甲溪、北至基隆,幾乎涵蓋北臺灣,並非指現今之淡水區。1741年(乾隆六年)劉良璧撰《重修臺灣府志》裡首度出「滬尾」地名:「淡水堡管下之庄名計有八里坌、滬尾、大屯、竿蓁林、關渡、北投、北蘭蓮林、守里岸、興仔武嘮、大佳臘、圭母卒、大灣等莊」。從此,「滬尾」成為今日淡水街巿專用名詞。1875年(清光緒元年)清廷再將原臺灣府淡水廳分割,改設三縣一廳:臺北府淡水縣、臺北府新竹縣、臺北府基隆廳和臺北府宜蘭縣。此行政區劃持續至1895年臺灣被割讓予日本,臺灣總督府將臺北府淡水縣改稱臺北縣淡水支廳為止。

  淡水因與大陸最近,本身又是良港,遂由村社漸漸發展成通商港口,也帶動附近山區的開發。早期港口發展在南岸之八里,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清廷正式開放八里坌與大陸兩岸直航,但後因泥砂淤積、腹地有限,港埠遂逐漸移至北岸淡水。嘉慶年後,淡水逐漸由福佑宮沿山勢形成今重建街清水街,並向北延伸至水碓、城仔口,向西延伸至布埔頭和暗街仔,不僅成了附近聚落的日常生活消費和物產集散地,也成了地區文化和祭祀的中心,主要廟宇也都先後建立。1808年(嘉慶十三年),水師守備由八里坌移駐淡水,淡水街民環福佑宮上帝公廟形成街衢。

圖檔簡述:View of the entrance to Tamsui Harbour
圖像日期:1868
圖像地點:淡水河港口
出處:Formosa Nineteenth Century Images

PD 本上傳圖片採用Public Domain授權,完全開放使用。

  1858年(咸豐八年)清廷於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期間,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淡水為通商口岸之一,所有外國船隻來臺灣後只能限定到通商口岸進行貿易,在其他口岸交易者一律視為走私。1860年(咸豐十年)淡水正式開港,實際起卸的口岸,則包括艋舺大稻埕1862年(同治元年)淡水正式開始徵收關稅,1864年成為全臺正口(安平、打狗、基隆為子口),總理全臺關務。茶、樟腦、硫磺、煤、染料等土產的輸出和鴉片、日常用品的進口,不但使淡水成為全臺灣最大的貿易港,也讓淡水躍升國際舞臺。不僅英國人在紅毛城設領事館,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淡水因此進入黃金時代,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也成為西方文化登陸臺灣的門戶。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登陸淡水,以此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的根據地,新式醫院和新式教育得以在淡水創設,對早期臺灣開通思想、啟迪民智均有深遠的影響。1883年-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於1884年10月轉攻臺灣,劉銘傳放棄基隆、退守臺北,法軍在滬尾搶灘登陸時被清軍及臺灣鄉勇擊退,從此更奠定了淡水在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日治時期(1895-1945)[編輯]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清廷於中日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淡水也隨著進入日治時期。日人領臺後,以強勢經濟政策取代歐美資本,並大力建設基隆港以加強對日貿易,加上臺北、基隆間鐵路便捷,而淡水卻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地位逐漸被基隆所取代。雖然日人時常加以疏濬,強化港埠設施,也有重新築港的計劃,但終究無法挽回其命運。只是淡水因昔日風華,多少還維持一點生氣。另一方面,馬偕博士之基業也漸漸移往臺北市,淡水則作為中學教育基地。漸漸地,淡水終於淪為有名無實的國際港,除了大陸的中式帆船戎克船)會來此互市之外,僅剩木材業和石油業利用這沒落的港口繼續生存。所幸日本政府帶來的強勢公共建設,以及高度行政效率,才讓淡水一息尚存,逐漸成為附近鄉鎮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淡水的經濟轉向以附近腹地的農漁業為主,並利用本身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風光條件,成為休閒娛樂的勝地。1929年(昭和四年)日本政府一連串的「市區改正」,樹立了淡水小鎮迷人的面貌,結合原有的人才資源,更讓淡水有了文化鎮之名。

中華民國時期(1945-)[編輯]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歸入中華民國版圖,改設臺北縣淡水區淡水鎮1951年改為臺北縣淡水鎮2010年則再改為新北市淡水區。戰後,淡水已淪為小漁港,加上河川日益污染,促使近海漁源枯竭,淡水的漁業也日趨蕭條。然而,隨著大臺北都會區的發展,淡水的產業與社會也起了重大改變,從早先的漁村到後來因設立許多學校和招收外來學生,成為文教重鎮而生機蓬勃,之後又因觀光資源豐富而逐漸演變為北海岸重要的觀光遊憩區,直到近年來房地產的熱絡發展又使淡水起了結構性變化。

  然而,過度的市鎮開發造成市容的大亂,大量湧進的外來人口突顯了公共設施的不足,捷運通車帶來的觀光人潮,更讓在地人的生活環境惡化。話雖如此,淡水特有的人文與自然資源,依然讓淡水在居住環境、經濟產業和文教發展的生機無限,也一直讓淡水是臺灣最知名的觀光遊憩重鎮。

行政區沿革[編輯]

名產美食[編輯]

  淡水,一個靠河海而生,充滿歷史文化又兼具異國風情的小鎮,其飲食文化不但豐富多元,且具其特殊涵義,亦有數間超過半世紀的商店,展現了淡水的歷史風貌。

  事實上,自日治時期開始,淡水的料理不但著名,也很繁盛,復因漁業發達、海鮮肥美,成為早期餐廳的賣點;後來因淡水河污染,餐廳料理轉向多元發展,其間又可分為日治時期(主要食客為中產階層,如來淡水打高爾夫球的日本人或有錢有地位的臺灣人);戰後沙崙海水浴場開放時期(主要食客為市民大眾);淡水線鐵道停駛和沙崙海水浴場關門雙重影響,淡水餐飲業相較蕭條;捷運淡水線開通後迄今又是一個新的時期(主要食客除市民大眾外,青少年學子也成為小吃業的主客群),淡水鎮上開出不少新餐廳、景觀咖啡館。

  到淡水一遊,從早餐開始,可以一路吃到宵夜,有本土的淡水小吃可以勾起甜蜜記憶,還有異國風味的美食,或是中西合併的新興飲食,是一個完完整整精彩的淡水美食地圖,總令人魂牽夢繫。


鐵蛋 你知道淡水有名的幾家鐵蛋,吃起來有甚麼分別嗎?

參考資料[編輯]

相關影音[編輯]

  • 影片描述:【MIT台灣誌 #79】來去淡水,歷史漫步(2016-8-11)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公視《 我們的島》863集 ─ 「淡水消失了」(2016-06-27)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公視《 我們的島》439集 ─「看見新淡水」(2008)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用心看台灣 台灣最浪漫的鄉鎮-淡水鎮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我們EYE旅行(13)~淡水小鎮-「福爾摩沙」的緣起地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我們EYE旅行~淡水-馬偕文化
  • 影片來源:YouTube

相關連結[編輯]

步道 三空泉登山步道山仔頂登山步道牛港稜登山步道林美石磐步道金色水岸硬漢坡楓樹湖登山步道楓櫃斗湖登山步道跤頭趺崙步道賣菜崎古道滬尾櫻花大道
街道 淡水藝術村巴拉卡公路淡水老街真理街淡海新市鎮重建街馬偕街貴陽街鄧公路淡水街英專路烽火段七條通三民街三層厝街清水街學府里
聚落 演戲埔腳老梅庄行忠社區林仔社頂圭柔山庄
廣場 馬偕藝術銅像觀潮藝術廣場
鄰里 竹圍子破布子腳水源里水碓仔水碓里正德里民生里民安里民權里永吉里沙崙里油車口油車里新北市淡水區新民里新生里新春里新興里樹林樹興里清文里賢孝里竹圍里竿蓁里草東里義山里福德里興仁里大庄里屯山里文化里幸福里忠山里忠寮里崁頂里長庚里鄧公里蕃薯里
遺址 白砲台遺址
隧道 櫻花隧道
其他 石滬石滬角淡金海岸石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