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輕便鐵道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交通

簡介[編輯]

  日治初期,除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負責推動官設鐵道外,民間企業亦積極鋪設「輕便線鐵道」,以經營陸路交通運輸。日治時期臺灣的鐵道分為三種:官設公營鐵道、私設民營鐵道以及私設民營輕便鐵道。

  日本治臺以後,因臺灣地區交通建設之不足,為求軍事運輸之便,並提供資本主義對殖民地的經濟榨取所需,遂於臺灣各地獎勵建設輕便軌道,以人力推動運作。1908年(明治41)之後,軍用軌道逐漸撤廢,私設軌道乃漸漸興起。1911年(明治44),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開放民營私設輕便軌道的鋪設申請,日本政府公佈獎勵輕便鐵道建設法規後,當年即有日人岩崎潔治向鐵道部提出申請,可惜因為他所申請的路線僅僅由今淡水市街到悅關一代,距離太短了而未能通過。因此,淡水的臺車線延後了若干年,直到大正6年才正式修築。

私設民營輕便鐵路[編輯]

  原稱「輕便鐵道」(意為「輕便線鐵道」),之後稱為「手押輕便線」,進而再改稱「手押軌道」,而一般俗稱「臺車線」。

  臺車線是日本佔領臺灣之初,因軍用和運輸等需要而鋪設之軍用軌道,在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12月,日本工兵隊首先鋪設臺南、高雄段,之後再逐地鋪設,縱貫線開通前這種輕便鐵道是臺灣最主要的陸上交通幹線。直到1908年4月縱貫線通車後,軍用軌道逐漸撤廢,於是私設的輕便軌道乃取而代之。

輕便鐵道設備[編輯]

  輕便鐵道的設備,一般為架設12磅重的軌道,軌距在18吋至20吋,軌道的車輛名叫「臺車」,因似桌子倒置的平臺,故而稱之。載貨用的臺車又分為「平車」與「斗車」兩種,載客用的平車則在平臺上裝置固定的板凳,以便旅客乘坐。臺車之下裝設四個鐵輪,由一人或二人推動,可乘坐四人或載三、四百斤之貨物,時速約十公里,平坦路或上坡須推動,下坡時推者可乘坐其上。

  臺車運費,客運以「人/公里」為計算單位,也有基本里程計費者之規定;貨運以「100台斤/公里」為計算單位,另有起碼計費里程與特價之規定。平車與斗車載重有500、600、800臺斤及上坡500臺斤、下坡600臺斤等多種計價方式,也有分一、二、三等運費者,其公布的運費以三等運費為基本,二等運費照三等運費加五成,一等運費則加一倍。有些軌道線只有一等和三等運費,或稱之為特別運費與普通運費,大部分軌道線只有第三等,一般路線係四歲以下免費,日出前、日落後、下雨天各加二成;如果是登山遊覽區的路線,每停三十分鐘則另付特別運費。運費的分等與其業務需要和設備有關。

  輕便鐵道線的站名即是該地之地名,此乃因陋就簡之故;臺車線各地均無任何設備,車速也不快,所以初期的車站就以地名為站名。臺車的起站稱之為「臺車停留所」,意即等候旅客的地點;中途站稱之為「臺車發著站」,即中途到站再開的地點,名為「發著」,但無準確的時刻表。

淡水輕便鐵道[編輯]

  淡水輕便鐵道首創於1917年,鋪設淡水至小基隆舊庄以及淡水至水碓間的「臺車線」。

  據日本大正8年《臺北廳志》所記,淡水1917年(大正6)已鋪設至小基隆舊庄(即今三芝)間以及淡水水碓子間的臺車線。淡水線輕便鐵道的創建者為淡水實業家黃東茂,這條輕便鐵道即由黃東茂的「淡水興業輕鐵公司」所籌劃,他是本地著名殷商,財力雄厚。淡水至三芝的輕便鐵路,全長一共15.2公里,分設10個站,即淡水、分歧點、北投仔、林仔街、下奎柔街、興化店、灰窯仔、大片頭、錫板、小基隆庄等站。

  淡水三芝的輕便鐵道,全長9.5哩,設10個站。這10個站,即淡水、分歧點、北投仔、林仔街、下奎柔街、興化店、灰窯仔、大片頭、錫板、舊小基隆。本線通車後,由於淡水三芝間的物產豐富,兩地之間非常密切地互通有無,成為淡水到三芝間的人貨輸送管道,沿線腹地盛產稻穀,各地收成稻米多用本線運送至清水祖師廟附近的「米市仔」集散與銷售。而淡水又是此一地區最主要的進出口埠,故而有此條輕便鐵道的產生,但是這裡的交通工具索價高昂,大多數用以運送貨物,一般人是捨不得乘坐的。

  1927年(昭和2)因為公共汽車的成立而遭撤廢,結束了10年的經營,從此走入歷史,並且快速地從淡水人的記憶中消失。

  • 淡水輕便車:輕便車多屬窄軌,又稱「手押輕便臺車鐵道」、「臺車」或「輕便車」,俗稱「五分仔車」。

參考資源[編輯]

相關頁面[編輯]

相關連結[編輯]

自行車 淡水區YouBike金色水岸自行車道關渡自行車道
船隻 淡水舢舨船淡水渡船頭
港口 漁人碼頭淡水第一漁港淡水港
遊覽車 淡水世界文化城市街車
道路 藍色公路淡水道路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登輝大道
橋樑 淡江大橋豬哥崎橋關渡大橋彩虹橋
機車 文化機車暨自行車停車場
鐵路 淡水捷運站捷運竹圍站捷運紅樹林站淡水信義線淡水輕便鐵道臺鐵淡水支線淡海輕軌臺鐵亞細亞支線深奧鐵路腳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