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河
出自 淡水維基館
簡介
李江河,和利碾米工廠創辦人,生於1900年(明治33)。李江河原本任職於「淡水產業株式會社」(今淡水農會前身),他負責的工作是向農民徵收稻穀,因此熟稔米穀買賣,於是在1936年(大正11),自己在淡水重建街158號創設這家米店,起初只是批發零售。1950年(民國39)初遷至中正路170號,另設碾米工廠於重建街225號,設置有多部大型碾米機,當時從稻穀收購再輾成糙米、白米批發臺北縣市及桃園縣銷售,生意興隆一時,奠定後來經營基礎。李江河在經營米店的同時,也非常熱心社會福利事業,慷慨捐款物濟助低收入戶,又在淡水中、小學設置清寒獎學金,助學為樂,深獲鄰舍讚許。
李江河創立米店時,民風純樸,生活艱苦,從清晨忙到晚上,當時收購稻穀都是向淡水、三芝一帶的農民購買,再運回店內,經過晒穀、打穀過程成為糙米、白米。李江河心中所執著的,是對這份工作秉持的原則與熱忱,也對後代求學、為人處事有很大的正面影響。當時晒乾、打穀皆為人工,雇用員工多達20人,而晒穀過程中需看氣候,好天氣才晒得好吃的稻子。當時米糧都還需要以牛車或三輪車運送。1980年代以後,稻米產量下降,因此,拆除了碾米設備、稻穀儲藏室和白米製造廠,僅保留一具4尺高的碾米機,稱得上是淡水的古物。
參考資料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相關頁面
|
||
文學家 | 文化工作者 | 許慧明 |
文史工作者 | 張建隆.紀榮達.羅文德.蘇文魁 | |
作家 | 舞鶴.林良.林輝焜.王昶雄.林蔚伶 | |
書法家 | 張炳煌 | |
詩人 | 汪李如月.林其美.李魁賢.洪萬吉 | |
歷史研究者 | 謝德錫 | |
其他 | 蔡素芬.鄭水龍.張永智 | |
台灣之最 | 乞丐之母 | 施照子 |
匠師 | 佛雕 | 邵來成 |
其他 | 李棗柴 | |
技術人員 | 技手 | 富田四郎 |
改革人士 | 抗日 | 雷燦南 |
政治人物 | ||
里長 | 李宗文 | |
副鎮長 | 李永熏 | |
淡水鎮長 | 陳根旺.鄭永富 | |
街長 | 淡水街街長 | |
廈門司法代書人會會長 | 蔣光農 | |
總統 | 李登輝 | |
總統夫人 | 李曾文惠 | |
鎮長 | 杜麗水.王慶賢 | |
其他 | 白金泉.張安樂.盧宗興.盧修一.李獻鐘.蔡錦賢.鄭宇恩.高永.李宗卓.陳家興 | |
科學家 | 柯威霖 | |
軍人 | 查爾斯‧謝朵沃斯 | |
音樂家 | 作曲家 | 李雙澤 |
其他 | 金門王.鍾成虎.黃政德.黃淵泉.江文也.李炳輝.林生祥 | |
茶家 | 陳廷堅 | |
商人 | 陳有財.許炳松.李好生.李江河.林熊徵.林謝罕見.洪許俸.洪維新.紀秋水.紀錦成.施萬松.施禎益.許添財.許添福.鄭水梯.鄭春生.麥春福.陳天錫.李水清.李永和.林建盛.王慶賢.林平侯.李奎璧.郭水源 | |
基督徒 | 牧師 | 連易宗.駱先春 |
教育家 | 校長 | 居浩然.居瀛玖.張鳴.謝隆盛.陳淑女.鄭嘉昌.盧園.有坂一世.樓迎統.張建邦 |
教師 | 柯設偕.杜守正 | |
教授 | 黃瑞茂.蔡葉偉.王慰慈.黃建淳.張家宜.黃繁光.施金水.林信成.盧明智.李其霖.林呈蓉.梁景峰.李乾朗 | |
講師 | 蔡以倫 | |
望族 | 汪明燦.李祥奎 | |
畫家 | 張萬傳.莊武男.李永沱.林玉珠.楊三郎.楊進士 | |
運動員 | 棒球選手 | 李桀郡.王宸浩.許聖杰.顏淳浩 |
職業高爾夫球員 | 柯設偕.杜守正 | |
職業高爾夫球師 | 陳清水 | |
其他 | 曾文鼎 | |
歌手 | 張雨生.胡德夫.李建復.楊弦.楊祖珺 | |
廚師 | 楊鄭錦文 | |
醫生 | 歐陽培銓.張洪蚶.陳信雄.李樹林 | |
藝人 | 盧廣仲.桂綸鎂 | |
警界人物 | 山本正一 | |
攝影師 | 蔡坤煌.白雙爵.程許忠.馮文星.張鑽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