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公會堂"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小 |
小 |
||
行 1: | 行 1: | ||
{{導覽條1|景點}} | {{導覽條1|景點}} | ||
[[檔案:淡水公會堂1985(074)1025AS.jpg|thumb|right|250px|*照片拍攝於西元1985年(民國74年10月25日)<br>*拍攝者:陳文良]] | [[檔案:淡水公會堂1985(074)1025AS.jpg|thumb|right|250px|*照片拍攝於西元1985年(民國74年10月25日)<br>*拍攝者:陳文良]] | ||
− | [[檔案:淡水公會堂與淡水文化大樓今昔對比.jpg|thumb|right| | + | [[檔案:淡水公會堂與淡水文化大樓今昔對比.jpg|thumb|right|500px|{{檔案:淡水公會堂與淡水文化大樓今昔對比.jpg}}]] |
==景點簡介== | ==景點簡介== |
於 2024年7月26日 (五) 12:03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景點簡介[編輯]
淡水公會堂是以前(日本時代)淡水最具規模的文化設施,不分日人或當地百姓,都可至此地參與各種活動,完工於1909年4月,定有「淡水公會堂規則」,主要提供民眾圖書閱覽、食事棋藝、聯誼康樂等藝文活動,由淡水稅關官吏「五十會」及「商船會社俱樂部」共同籌建。可惜在光復後改為中山堂不久後於民國五十年代毀於火災並荒廢一陣子,今日腹地一部為建商心航線大樓及公所另建之文化大樓,文化大樓為國立藝術學院張子隆教授設計規劃及林堉琪先生紀念基金會贊助經費整建而成,並於地下樓設有藝文中心推廣藝文活動,亦設有藝文展演廳以及圖書館嘉惠淡水居民,至1993年10月12日落成後一直為淡水藝文重鎮。
日據時期的淡水海關因航運大不如前,故漸由其原副港基隆港所取代,原海關稅關人員組成了五十俱樂部之「五十會」,舉辦各項半官方與地方士紳、臺銀及其他商船團體所組成聯誼會的交流活動,後於1928年(昭和3)8月1日利用昭和天皇即位所辦御大典機會,由五十會成員以及淡水相關商船會社俱樂部如大阪商船等共同籌建一棟樓舍,以提供民眾藝文活動的空間,日人或當地民眾依淡水公會堂規則皆可使用,活動內容包含民眾圖書閱讀、聯誼康樂及各類藝文展覽,風光一時,例如臺灣藝文推廣團體之淡水趣味會,亦曾由美術大師木下靜涯等人在昭和新報分社支援下舉辦盆栽特展於此,供有興趣之文人雅士欣賞。
- 座落:淡水教堂西側通往埔頂的半山坡上,東側緊鄰淡水稻荷神社(即今新北市立圖書館淡水分館所在地)。
- 面積:總建築物坪數七十餘坪。
相關頁面[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莊家維〈近代淡水聚落的空間構成與變遷〉(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