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渡船頭"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行 4: 行 4:
  
 
==簡介==
 
==簡介==
  '''[[淡水渡船頭]]'''位處[[淡水河]]河口右岸,屬於北臺灣開發史重要聚落之地,老渡船頭有三百多年歷史,而從渡船頭起的河岸,淡水最早的一段河岸道路。[[葡萄牙]]人入侵北臺灣時,曾讚嘆淡水是福爾摩沙緣起地。清康熙三十六年([[1677年]]),郁永河《裨海記遊》書中指出此地設有渡口,原住民用樹幹鑿成小舟,往來兩岸與內河。而從大陸來台灣的船隻也在這裡停泊,八里也因與淡水渡船頭的往返興盛,形成八里渡船頭<ref>錢麗安,[[水岸山城‧憶滬尾]](台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10),72。</ref>。日據時期淡水與八里兩岸,共開了五條航線:挖仔尾到油車口、挖仔尾到滬尾街、八里渡船頭到滬尾街、竹圍到蛇仔形(龍形)、獅仔頭到關渡。戰後,八里鄉公所新闢設兩條航線:八里渡船頭到淡水水產碼頭(現今的渡船頭)、龍形到竹圍許厝,至[[1973年|民國62年]]改為民營。[[1983年|民國72年]]10月[[關渡大橋]]通車後,渡輪逐漸沒落,鄰近之竹圍和龍形的航線停駛,僅剩[[淡水]]至[[八里]]的渡船仍繼續營運。
+
  '''[[淡水渡船頭]]'''位處[[淡水河]]河口右岸,屬於北臺灣開發史重要聚落之地,老渡船頭有三百多年歷史,而從渡船頭起的河岸,是[[淡水]]最早的一段河岸道路。葡萄牙人入侵北臺灣時,曾讚嘆[[淡水]]是福爾摩沙緣起地。清康熙三十六年([[1677年]]),郁永河《裨海記遊》書中指出此地設有渡口,原住民用樹幹鑿成小舟,往來兩岸與內河。而從大陸來台灣的船隻也在這裡停泊,[[八里]]也因與淡水渡船頭的往返興盛,形成[[八里渡船頭]]<ref>錢麗安,[[水岸山城‧憶滬尾]](台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10),72。</ref>。日據時期淡水與八里兩岸,共開了五條航線:挖仔尾到油車口、挖仔尾到滬尾街、八里渡船頭到滬尾街、竹圍到蛇仔形(龍形)、獅仔頭到關渡。戰後,八里鄉公所新闢設兩條航線:八里渡船頭到淡水水產碼頭(現今的渡船頭)、龍形到竹圍許厝,至[[1973年|民國62年]]改為民營。[[1983年|民國72年]]10月[[關渡大橋]]通車後,渡輪逐漸沒落,鄰近之竹圍和龍形的航線停駛,僅剩[[淡水]]至[[八里]]的渡船仍繼續營運。
  
  因應內河[[藍色公路]]開航,淡水客船碼頭於[[2004年|民國93年]]7月完工,浮動式碼頭設計便利觀光小船停靠,對淡水水運事業極具觀光效益。[[藍色公路]]本身就是樂活和親水生活的指標,也是從[[日據時代]]延續至今的經典航線。傍晚時分來到淡水渡船頭旁散步休息,夕陽灑落河面,波光粼粼,零星分布的船隻在河面上緩緩移動,遠方的[[觀音山]]猶如一幅巨型的山水畫,占據了整個視野,氣勢恢弘。在這裡搭上渡輪,前往[[八里]]或是[[漁人碼頭]]都相當快速方便,在渡船上觀賞[[淡水河]]岸與遠方的[[關渡大橋]],別有一番風貌。  
+
  因應內河[[藍色公路]]開航,淡水客船碼頭於[[2004年|民國93年]]7月完工,浮動式碼頭設計便利觀光小船停靠,對淡水水運事業極具觀光效益。[[藍色公路]]本身就是樂活和親水生活的指標,也是從日據時代延續至今的經典航線。傍晚時分來到淡水渡船頭旁散步休息,夕陽灑落河面,波光粼粼,零星分布的船隻在河面上緩緩移動,遠方的[[觀音山]]猶如一幅巨型的山水畫,占據了整個視野,氣勢恢弘。在這裡搭上渡輪,前往[[八里]]或是[[漁人碼頭]]都相當快速方便,在渡船上觀賞[[淡水河]]岸與遠方的[[關渡大橋]],別有一番風貌。  
  
  淡水渡船頭是前往[[漁人碼頭]]、[[八里渡船頭]]、[[八里左岸]]或[[關渡碼頭]]的搭船處,用船銜接這些鄰近景點不僅可以延伸遊玩範圍,更可從河上一覽陸地風光。目前經營淡水、八里航線的有順風航業與台北航運,長弘航業經營包船及淡水與大稻埕間的航線,還有盈豐國際的大河之戀皇后號。雖然只有6到10分鐘的航程,但是沿途的水岸風景除了有山、海、河、城的多重景觀,每到夕陽西下時河面成金黃色,晚上月亮照在河水之上又是另一番景色。淡水渡船頭附近有[[八里]]、[[淡水老街]]、淡水四大廟([[鄞山寺]]、[[龍山寺]]、[[福佑宮]]、[[清水祖師廟]])、[[馬偕博士石像]]、[[滬尾偕醫館]]、[[淡水禮拜堂]]、[[淡水紅毛城]]、[[牛津學堂]]、[[埔頂洋樓]]、[[馬偕故居]]、[[淡水中學]]古蹟園區以及[[淡水捷運站]]等景點,來到淡水除了搭渡船,亦可走訪這些景點,感受淡水豐富的故事。
+
  淡水渡船頭是前往[[漁人碼頭]]、[[八里渡船頭]]、[[八里左岸]]或[[關渡碼頭]]的搭船處,用船銜接這些鄰近景點不僅可以延伸遊玩範圍,更可從河上一覽陸地風光。目前經營淡水、八里航線的有順風航業與台北航運,長弘航業經營包船及淡水與大稻埕間的航線,還有盈豐國際的大河之戀皇后號。雖然只有6到10分鐘的航程,但是沿途的水岸風景有山、海、河、城的多重景觀,而每到夕陽西下時河面成金黃色,晚上月亮照在河水之上又是另一番景色。淡水渡船頭附近有[[八里]]、[[淡水老街]]、淡水四大廟([[鄞山寺]]、[[龍山寺]]、[[福佑宮]]、[[清水祖師廟]])、[[馬偕博士石像]]、[[滬尾偕醫館]]、[[淡水禮拜堂]]、[[淡水紅毛城]]、[[牛津學堂]]、[[埔頂洋樓]]、[[馬偕故居]]、[[淡水中學]]古蹟園區以及[[淡水捷運站]]等景點,來到淡水除了搭渡船,亦可走訪這些景點,感受淡水豐富的故事。
  
 
==路線時間與票價==
 
==路線時間與票價==

於 2018年8月21日 (二) 18:39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圖檔簡述:淡水渡船頭早期樣貌。
拍攝日期:2009-02-21
拍攝地點:中正路
所有人:Rocio
攝影者:Rocio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圖檔簡述:淡水渡船頭
拍攝日期:2014-05-02
拍攝地點:淡水渡船頭
所有人:Caramel
攝影者:Caramel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簡介

  淡水渡船頭位處淡水河河口右岸,屬於北臺灣開發史重要聚落之地,老渡船頭有三百多年歷史,而從渡船頭起的河岸,是淡水最早的一段河岸道路。葡萄牙人入侵北臺灣時,曾讚嘆淡水是福爾摩沙緣起地。清康熙三十六年(1677年),郁永河《裨海記遊》書中指出此地設有渡口,原住民用樹幹鑿成小舟,往來兩岸與內河。而從大陸來台灣的船隻也在這裡停泊,八里也因與淡水渡船頭的往返興盛,形成八里渡船頭[1]。日據時期淡水與八里兩岸,共開了五條航線:挖仔尾到油車口、挖仔尾到滬尾街、八里渡船頭到滬尾街、竹圍到蛇仔形(龍形)、獅仔頭到關渡。戰後,八里鄉公所新闢設兩條航線:八里渡船頭到淡水水產碼頭(現今的渡船頭)、龍形到竹圍許厝,至民國62年改為民營。民國72年10月關渡大橋通車後,渡輪逐漸沒落,鄰近之竹圍和龍形的航線停駛,僅剩淡水八里的渡船仍繼續營運。

  因應內河藍色公路開航,淡水客船碼頭於民國93年7月完工,浮動式碼頭設計便利觀光小船停靠,對淡水水運事業極具觀光效益。藍色公路本身就是樂活和親水生活的指標,也是從日據時代延續至今的經典航線。傍晚時分來到淡水渡船頭旁散步休息,夕陽灑落河面,波光粼粼,零星分布的船隻在河面上緩緩移動,遠方的觀音山猶如一幅巨型的山水畫,占據了整個視野,氣勢恢弘。在這裡搭上渡輪,前往八里或是漁人碼頭都相當快速方便,在渡船上觀賞淡水河岸與遠方的關渡大橋,別有一番風貌。

  淡水渡船頭是前往漁人碼頭八里渡船頭八里左岸關渡碼頭的搭船處,用船銜接這些鄰近景點不僅可以延伸遊玩範圍,更可從河上一覽陸地風光。目前經營淡水、八里航線的有順風航業與台北航運,長弘航業經營包船及淡水與大稻埕間的航線,還有盈豐國際的大河之戀皇后號。雖然只有6到10分鐘的航程,但是沿途的水岸風景有山、海、河、城的多重景觀,而每到夕陽西下時河面成金黃色,晚上月亮照在河水之上又是另一番景色。淡水渡船頭附近有八里淡水老街、淡水四大廟(鄞山寺龍山寺福佑宮清水祖師廟)、馬偕博士石像滬尾偕醫館淡水禮拜堂淡水紅毛城牛津學堂埔頂洋樓馬偕故居淡水中學古蹟園區以及淡水捷運站等景點,來到淡水除了搭渡船,亦可走訪這些景點,感受淡水豐富的故事。

路線時間與票價

開船時間

1.淡水渡船碼頭往來八里渡船碼頭:

  • 週一 - 週五:7:00 - 20:00全年無休(10-15分/班)
  • 週六 - 週日:7:00 - 21:00全年無休(3-5分/班)

2.淡水渡船碼頭往來漁人碼頭:

  • 週一 - 週五:11:00 - 20:00全年無休(10-15分/班)
  • 週六 - 週日11:00 - 21:00全年無休(3-5分/班)

3.淡水渡船碼頭往來關渡碼頭:

  • 航班請參考順風航業網站

票價

1.淡水渡船碼頭往來八里渡船碼頭:

  • 單程全票23元、半票12元

2.淡水渡船碼頭往來漁人碼頭:

  • 單程全票50元、半票25元

3.淡水渡船碼頭往來關渡碼頭:

  • 單程全票110元、半票55元
  • 其他:搭乘順風航業亦可使用悠遊卡付費

交通資訊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環河道路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料

  1. 錢麗安,水岸山城‧憶滬尾(台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10),72。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