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畢的故事"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導覽條1|電影}}
 
{{導覽條1|電影}}
 +
{{Youtube|bR-ie0JMQpw|400|right|小畢的故事 數位修復預告 }}
 +
==簡介==
 +
{|border=1
 +
|- align=middle
 +
|上映年份||1983年<br>
 +
|- align=middle
 +
|類型||劇情
 +
|- align=middle
 +
|片長||1時40分
 +
|- align=middle
 +
|導演||陳坤厚
 +
|- align=middle
 +
|編劇||侯孝賢
 +
|- align=middle
 +
|演員||鈕承澤、張純芳、崔福生、顏正國、侯蘊華、孫鵬 、庹宗華
 +
|- align=middle
 +
|獲獎||第20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br>第2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br>第2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br>
 +
|}
 +
  [[小畢的故事]](Growing Up)改編自朱天文的小說,導演為陳坤厚,完成於[[1983年]]。描述一位眷村青少年的成長故事,從年少輕狂的懵懂無知到成年的成熟穩重,傳達早期臺灣生活的真切與感懷。整個舞臺在臺北縣[[淡水鎮]]取景,攝取日本傳統建築風格,傳達早期臺灣眷村生活及回憶。
  
==簡介==
+
  [[小畢的故事]]最早是小說家朱文天的短篇創作,[[1982年]]發表在《聯合報》副刊「愛的故事」徵文專題。沒想到這段短篇小說被[[侯孝賢]]、[[陳坤厚]]導演看上,原本只想與原作洽商版權,因相談甚歡,決定共同編寫劇本。本片得到[[1983年]]金馬獎最佳影片、導演及改編劇本三項大獎,同時也開創一系列文學作品改編國片的浪潮,也開啟電影工作者與小說家合作的契機。
  
  [[小畢的故事]]最早是小說家[[朱文天]]的短篇創作,1982年發表在《聯合報》副刊「愛的故事」徵文專題。沒想到這段短篇小說被[[侯孝賢]]、[[陳坤厚]]導演看上,原本只想與原作洽商版權,因相談甚歡,決定共同編寫劇本。本片得到1983年金馬獎最佳影片、導演及改編劇本三項大獎,同時也開創一系列文學作品改編國片的浪潮,也開啟電影工作者與小說家合作的契機。
+
  本片是國產作品中少見地具有同情心的影片,人物不再加以美化形貌來虛飾,由更實在的人際關係中瑄染出人性溫善的一面,片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善良地相互對待。本片恰似許多優秀國片的結晶,如早期國片的家庭喜劇傳統、六十年代臺灣作品的樸素本質、對成長及私人挫折的感懷、還有侯孝賢與[[陳坤厚]]在電影「河畔青青草」後連續開發的人性天真和戶外空間的情感等。本片大部分場景都在[[淡水]]拍攝,從畢媽媽放著鞭炮的露天婚禮喜宴,到小畢唸小學的教室窗口,畢家住屋的圍牆,一群同學溜出去摘水果買地瓜,以及喊立正稍息的大操場,生活瑣碎與傳奇故事進行的同時,鏡頭都藉機拍到海景,哪怕只是作為背景或地景,遠遠只看到海天一角。
  
  本片是國產作品中少見地具有同情心的影片,人物不再加以美化形貌來虛飾,由更實在的人際關係中瑄染出人性溫善的一面,片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善良地相互對待。本片恰似許多優秀國片的結晶,如早期國片的家庭喜劇傳統、六十年代台灣作品的樸素本質、對成長及私人挫折的感懷、還有[[侯孝賢]]與[[陳坤厚]]在電影「河畔青青草」後連續開發的人性天真和戶外空間的情感等。本片大部分場景都在[[淡水]]拍攝,從畢媽媽放著鞭炮的露天婚禮喜宴,到小畢念小學的教室窗口,畢家住屋的圍牆,一群同學溜出去摘水果買地瓜,以及喊立正稍息的大操場,生活瑣碎與傳奇故事進行的同時,鏡頭都藉機拍到海景,哪怕只是作為背景或地景,遠遠只看到海天一角。
+
==電影主題曲==
 +
{{Youtube|4J-O3NdmBLU|400| 小畢的故事主題曲-禹黎朔}}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
*[[淡水學用語辭典]]
:*淡水學用語辭典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
*[[侯孝賢]]
 +
*[[陳坤厚]]
 +
*[[淡水]]
  
:*[[朱文天]]
+
==相關新聞==
:*[[侯孝賢]]
+
*[http://news.tvbs.com.tw/entry/391641 2003-12-05 金馬獎導演陳坤厚 當年押房子拍戲]【TVBS】
:*[[陳坤厚]]
 
:*[[淡水]]
 
  
==相關網頁==
+
==相關連結==
 +
*[http://blog.xuite.net/along1030/trmore/124996731-Danshui+Trip+~+小畢的故事-淡水電影場景之旅 小畢的故事-淡水電影場景之旅]
 +
*[http://sisphe.pixnet.net/blog/post/28934526-【部落客的暑假作業】小畢的故事:想像與記 【部落客的暑假作業】小畢的故事:想像與記憶中的淡水]
 +
*[http://ghpress.pixnet.net/blog/post/168561330-《小畢的故事》導演陳坤厚 映後QA 《小畢的故事》導演陳坤厚 映後QA]
 +
*[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film_show.htm?SID=427 小畢的故事-台灣電影資料庫]
  
 
[[Category:電影]]
 
[[Category:電影]]
  
 
[[zh:小畢的故事(電影)]]
 
[[zh:小畢的故事(電影)]]
 +
{{淡水影音資料導覽盒}}

於 2022年6月18日 (六) 22:51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電影

  • 影片描述:小畢的故事 數位修復預告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編輯]

上映年份 1983年
類型 劇情
片長 1時40分
導演 陳坤厚
編劇 侯孝賢
演員 鈕承澤、張純芳、崔福生、顏正國、侯蘊華、孫鵬 、庹宗華
獲獎 第20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第2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第2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小畢的故事(Growing Up)改編自朱天文的小說,導演為陳坤厚,完成於1983年。描述一位眷村青少年的成長故事,從年少輕狂的懵懂無知到成年的成熟穩重,傳達早期臺灣生活的真切與感懷。整個舞臺在臺北縣淡水鎮取景,攝取日本傳統建築風格,傳達早期臺灣眷村生活及回憶。

  小畢的故事最早是小說家朱文天的短篇創作,1982年發表在《聯合報》副刊「愛的故事」徵文專題。沒想到這段短篇小說被侯孝賢陳坤厚導演看上,原本只想與原作洽商版權,因相談甚歡,決定共同編寫劇本。本片得到1983年金馬獎最佳影片、導演及改編劇本三項大獎,同時也開創一系列文學作品改編國片的浪潮,也開啟電影工作者與小說家合作的契機。

  本片是國產作品中少見地具有同情心的影片,人物不再加以美化形貌來虛飾,由更實在的人際關係中瑄染出人性溫善的一面,片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善良地相互對待。本片恰似許多優秀國片的結晶,如早期國片的家庭喜劇傳統、六十年代臺灣作品的樸素本質、對成長及私人挫折的感懷、還有侯孝賢與陳坤厚在電影「河畔青青草」後連續開發的人性天真和戶外空間的情感等。本片大部分場景都在淡水拍攝,從畢媽媽放著鞭炮的露天婚禮喜宴,到小畢唸小學的教室窗口,畢家住屋的圍牆,一群同學溜出去摘水果買地瓜,以及喊立正稍息的大操場,生活瑣碎與傳奇故事進行的同時,鏡頭都藉機拍到海景,哪怕只是作為背景或地景,遠遠只看到海天一角。

電影主題曲[編輯]

  • 影片描述:{{{4}}}
  • 影片來源:YouTube


參考資料[編輯]

相關頁面[編輯]

相關新聞[編輯]

相關連結[編輯]

紀錄片 消逝中的香火─農曆八月二十沙崙拜門口滬尾2017滬里滬外-淡水興仁石滬的第二春渠水溯源後花園-三芝雙連石滬擺渡 淡水河銘仔袂去叨位謎樣台灣:淡水輿圖觀音山的距離滬回憶–淡水屯山石滬群聆聽下游滬尾傳真:張鑽傳鏡頭下的時代容顏小島大歷史-再現聖薩爾瓦多城我們在淡江的青春歲月
歌曲 流浪到淡水淡水的月光校園民歌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河邊春夢淡水的雨淡水舊情淡水河邊淡水暮色淡水風雲
影片 動畫 阿雄與悉達多
短片 飛閱文學地景-日落淡水河
電視劇 青梅竹馬(電視劇)
電影 小畢的故事我們的天空(電影)誰搞鬼上身
戲劇 戰祭1884西仔反傳說聲樓霸市淡水小鎮(戲劇)
攝影作品 蔡坤煌/攝影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