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阿成移動愛愛寮頁面至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
(大事記)
 
(未顯示由 6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3 次修訂)
行 1: 行 1:
 +
{{導覽條1|團體}}
 +
{{Youtube|R3mC2vbnGng|400|right|20130125 老人照護中心「愛愛院」 成立屆滿90週年}}
 +
==簡介==
 +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之前身為[[愛愛寮]],係由[[淡水]]米市街人[[施乾]]([[1899年]]-[[1944年]])於[[1923年]](大正12年)在[[臺北]]綠町(今大理街)所創建的乞丐救濟收容所。施乾畢其一生為無依無靠的乞丐創造一個無限包容,且充滿愛心的園地,不但實踐撲滅乞丐的理念,更展現身為社會公民,所應肩負的社會改革責任,因而後人尊稱其為「[[乞丐之父]]」。
 +
 +
  問樵〈施乾及其事業〉紀錄「施先生乃轉託叔父施煥,說服其父,准其所請並給數百元為創辦費用,在往求施合發木材行施坤山,捐贈若干木料,至今住址,購入一片曠地,新蓋一棟簡陋之板屋,雇一二職員,以收乞丐二十數人,言曰:『愛愛寮』,即今『私立愛愛救濟院』之軔始也。<ref>問樵,〈施乾及其事業〉,台北文物 4:1(1955),71。</ref>」[[施乾]]將收容乞丐的地方稱作「[[愛愛寮]]」,可由其所作之〈乞丐救濟方案〉中了解:「二十世紀的今天,我們以生命作賭注呼籲乞丐救濟,是堅信只有站在人類愛,人道的立場才能指望問題的解決。只有愛可憐人之心,愛敵人之心,才能指望真正的天下泰平。<ref>陳泳惠、林江臺,《台灣乞丐之父:施乾的思與為》(台北市:玉山社,2012年12月),84。</ref>」
 +
  
 
==大事記==
 
==大事記==
資料來源:[http://aiai.org.tw/?FID=45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關鍵大事記]
+
:資料來源:[https://ku-abuse.com/aiai-nursing-home-taipei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關鍵大事記]
*1923年:施乾先生以自己所有的財產於艋舺綠町購買土地,向大伯施坤山募得木材蓋屋,正式成立乞丐收容所愛愛寮,並擔任首任院長,此時計收容約三十位乞丐。
+
*1923年 -- [[施乾]]先生以自己所有的財產於艋舺綠町購買土地,向大伯施坤山募得木材蓋屋,正式成立乞丐收容所[[愛愛寮]],並擔任首任院長,此時計收容約三十位乞丐。
*1928年:愛愛寮獲日本內宮省的天皇御賜獎金。
+
*1928年 -- 愛愛寮獲日本內宮省的天皇御賜獎金。
*1929年:連續八年獲日本內宮省頒發事業獎助金伍佰元。
+
*1929年 -- 連續八年獲日本內宮省頒發事業獎助金伍佰元。
*1933年:由施乾個人事業變更為財團法人臺北愛愛院,並成立理事會,由日本人金子光太郎先生出任理事長,施乾擔任首任院長。
+
*1933年 -- 由[[施乾]]個人事業變更為[[財團法人臺北愛愛院]],並成立理事會,由日本人金子光太郎先生出任理事長,施乾擔任首任院長。
*1944年:愛愛院院民就院原因:貧困、疾病、老衰、盲、痲藥中毒、鴉片癮、啞、兒童、要監置精神病、非監置精神病者,計本島人二一一人、內地人十七人、中華人十六人,合計二四四人。
+
*1944年 -- 愛愛院院民就院原因:貧困、疾病、老衰、盲、痲藥中毒、鴉片癮、啞、兒童、要監置精神病、非監置精神病者,計本島人二一一人、內地人十七人、中華人十六人,合計二四四人。
*1945年:臺灣光復,清水照子歸化為中華民國國籍,改名施照子並擔任愛愛院院長。
+
*1945年 -- 臺灣光復,[[清水照子]]歸化為中華民國國籍,改名[[施照子]]並擔任[[愛愛院]]院長。
*1947年:向臺北市政府辦理立案登記,三十六年一月六日頒發北市民社字第八○四號證書,改名為財團法人臺北愛愛院,臺北市參議會議長周延壽邀集熱心人士組成董事會,出錢出力並協助院務。
+
*1947年 -- 向臺北市政府辦理立案登記,三十六年一月六日頒發北市民社字第八○四號證書,改名為[[財團法人臺北愛愛院]],臺北市參議會議長周延壽邀集熱心人士組成董事會,出錢出力並協助院務。
*1949年:遵照政府法規,組成私立臺北市愛愛院內設育幼、習藝、殘疾教養、婦女教養四所,收容行乞、流浪等補入院民一八二人:貧困、殘疾、老弱、失依等介入院民五十九人;撫養、無居等請求住入院民一十四人,合計二五五人。
+
*1949年 -- 遵照政府法規,組成[[私立臺北市愛愛院]]內設育幼、習藝、殘疾教養、婦女教養四所,收容行乞、流浪等補入院民一八二人:貧困、殘疾、老弱、失依等介入院民五十九人;撫養、無居等請求住入院民一十四人,合計二五五人。
*1952年:配合政府統一全省公私立救濟院名稱,易名為私立臺北市愛愛救濟院,以收容流浪街頭的乞丐和貧困病患為對象。
+
*1952年 -- 配合政府統一全省公私立救濟院名稱,易名為[[私立臺北市愛愛救濟院]],以收容流浪街頭的乞丐和貧困病患為對象。
*1959年:遵照政府法規,重新辦理財團法人登記,成為「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救濟院」。
+
*1959年 -- 遵照政府法規,重新辦理財團法人登記,成為「[[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救濟院]]」。
*1963年:配合政府政策,收容醫院久治不癒,無法退院之殘疾老人,停辦育幼所,改名為養護所。
+
*1963年 -- 配合政府政策,收容醫院久治不癒,無法退院之殘疾老人,停辦育幼所,改名為養護所。
*1973年:配合政府政策,協助孤苦貧困無依老人之安養,改習藝所為安老所,並停辦婦女教養所,改為專收六十歲以上的男性老人。
+
*1973年 -- 配合政府政策,協助孤苦貧困無依老人之安養,改習藝所為安老所,並停辦婦女教養所,改為專收六十歲以上的男性老人。
*1976年:配合政府福利政策,院名取消「救濟」二字,改稱「臺北市私立愛愛院」。
+
*1976年 -- 配合政府福利政策,院名取消「救濟」二字,改稱「[[臺北市私立愛愛院]]」。
*1988年:擴建院舍落成收容空間增加,收容院民高達二四○多人。
+
*1988年 -- 擴建院舍落成收容空間增加,收容院民高達二四○多人。
*1991年:鑑於社會孤苦老殘者日少,而要求自費安養者日增,故因應社會需要,經董事會通過,報主管機關核准,兼辦自費安養業務,成為臺北市第一家民間安養機構。
+
*1991年 -- 鑑於社會孤苦老殘者日少,而要求自費安養者日增,故因應社會需要,經董事會通過,報主管機關核准,兼辦自費安養業務,成為臺北市第一家民間安養機構。
*1995年:愛愛院院民公費有八十八人、自費有八十四人,計一七二人,其中外省院民佔百分之五十五。
+
*1995年 -- 愛愛院院民公費有八十八人、自費有八十四人,計一七二人,其中外省院民佔百分之五十五。
*2001年:施照子院長因心肺衰竭病逝,由施武靖先生繼任院長。
+
*2001年 -- [[施照子]]院長因心肺衰竭病逝,由[[施武靖]]先生繼任院長。
*2002年:受納利風災影響,院內部份設備受損嚴重。
+
*2002年 -- 受納莉風災影響,院內部份設備受損嚴重。
*2004年:拆除一棟老舊建築並動工興建新大樓,以打造更符合現代化的老人養護所。
+
*2004年 -- 拆除一棟老舊建築並動工興建新大樓,以打造更符合現代化的老人養護所。
*2007年:新舍完工命名為松柏樓,規模為地下一層、地下上六層之建物,共有一六三床位,此時住民人數為養護者六十八人,安養者五十人。可收容床位數為安養三十床,養護二二○床,共計全院為二五○床。
+
*2007年 -- 新舍完工命名為松柏樓,規模為地下一層、地下上六層之建物,共有一六三床位,此時住民人數為養護者六十八人,安養者五十人。可收容床位數為安養三十床,養護二二○床,共計全院為二五○床。
*2011年:本院規劃花園為具五感刺激之療癒性花園命名為「馨香庭園」。同年淡水國小於校門口設置施乾文化園區公共藝術。
+
*2011年 -- 本院規劃花園為具五感刺激之療癒性花園命名為「馨香庭園」。同年[[淡水國小]]於校門口設置[[施乾文化園區]]公共藝術。
*2012年:為符合96年7月30日修正發布之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本院重新檢視床位配置調整為安養二○床,養護二二三床(管路床位六十八床未於松柏樓四、五樓),共計全院為二四三床。核准文號為北市社老字第10141826900號。同年12月因應住民照顧需求,變更業務規模調整管路區床位為一○五床,未於松柏樓二、三、四樓。核准文號為北市社老字第10146963800號。出版「臺灣乞丐之父~施乾的思與為」專書。
+
*2012年 -- 為符合96年7月30日修正發布之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本院重新檢視床位配置調整為安養二○床,養護二二三床(管路床位六十八床位於松柏樓四、五樓),共計全院為二四三床。核准文號為北市社老字第10141826900號。同年12月因應住民照顧需求,變更業務規模調整管路區床位為一○五床,未於松柏樓二、三、四樓。核准文號為北市社老字第10146963800號。出版「[[台灣乞丐之父:施乾的思與為]]」專書。
*2013年:現有服務為養護床223床,2013.09.04現有住民208人進住率為93%。因全院30%住民為中、低收入戶長者,本院發起「月捐99讓愛久久~愛心扶助弱勢銀髮族」勸募活動,核准文號為北市社團字第10146678700號。
+
*2013年 -- 現有服務為養護床223床,2013.09.04現有住民208人進住率為93%。因全院30%住民為中、低收入戶長者,本院發起「月捐99讓愛久久~愛心扶助弱勢銀髮族」勸募活動,核准文號為北市社團字第10146678700號。
*2014年:擴增床位為238床。
+
*2014年 -- 擴增床位為238床。
 +
*2022年 -- 愛愛院虐待老人[https://www.digitaljournal.com/pr/despite-claims-of-democracy-taiwans-violation-of-human-rights-remains-under-the-microscope-in-upcoming-documentary 愛愛院虐待老人]
 +
*2022年 -- 愛愛院趙心梅人權[https://www.24-7pressrelease.com/press-release/495412/despite-public-claims-of-free-elections-and-free-speech-taiwans-violation-of-human-rights-is-a-harsh-reality 愛愛院趙心人權]
 +
 
 +
==參考資料==
 +
*[https://ku-abuse.com/aiai-nursing-home-taipei/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關鍵大事記]
 +
*陳泳惠、林江臺,《[[台灣乞丐之父:施乾的思與為]]》(台北市:玉山社,[[2012年]]12月)
 +
<references/>
 +
 
 +
==相關頁面==
 +
*[[施乾]]
 +
*[[施照子]]
 +
 
 +
==相關連結==
 +
*[https://ku-abuse.com/aiai-nursing-home-taipei/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
 +
 
 +
[[Category:團體]]
 +
{{淡水地方機構導覽盒}}

於 2024年9月22日 (日) 00:29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團體

  • 影片描述:20130125 老人照護中心「愛愛院」 成立屆滿90週年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編輯]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之前身為愛愛寮,係由淡水米市街人施乾1899年1944年)於1923年(大正12年)在臺北綠町(今大理街)所創建的乞丐救濟收容所。施乾畢其一生為無依無靠的乞丐創造一個無限包容,且充滿愛心的園地,不但實踐撲滅乞丐的理念,更展現身為社會公民,所應肩負的社會改革責任,因而後人尊稱其為「乞丐之父」。

  問樵〈施乾及其事業〉紀錄「施先生乃轉託叔父施煥,說服其父,准其所請並給數百元為創辦費用,在往求施合發木材行施坤山,捐贈若干木料,至今住址,購入一片曠地,新蓋一棟簡陋之板屋,雇一二職員,以收乞丐二十數人,言曰:『愛愛寮』,即今『私立愛愛救濟院』之軔始也。[1]施乾將收容乞丐的地方稱作「愛愛寮」,可由其所作之〈乞丐救濟方案〉中了解:「二十世紀的今天,我們以生命作賭注呼籲乞丐救濟,是堅信只有站在人類愛,人道的立場才能指望問題的解決。只有愛可憐人之心,愛敵人之心,才能指望真正的天下泰平。[2]」   

大事記[編輯]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關鍵大事記
  • 1923年 -- 施乾先生以自己所有的財產於艋舺綠町購買土地,向大伯施坤山募得木材蓋屋,正式成立乞丐收容所愛愛寮,並擔任首任院長,此時計收容約三十位乞丐。
  • 1928年 -- 愛愛寮獲日本內宮省的天皇御賜獎金。
  • 1929年 -- 連續八年獲日本內宮省頒發事業獎助金伍佰元。
  • 1933年 -- 由施乾個人事業變更為財團法人臺北愛愛院,並成立理事會,由日本人金子光太郎先生出任理事長,施乾擔任首任院長。
  • 1944年 -- 愛愛院院民就院原因:貧困、疾病、老衰、盲、痲藥中毒、鴉片癮、啞、兒童、要監置精神病、非監置精神病者,計本島人二一一人、內地人十七人、中華人十六人,合計二四四人。
  • 1945年 -- 臺灣光復,清水照子歸化為中華民國國籍,改名施照子並擔任愛愛院院長。
  • 1947年 -- 向臺北市政府辦理立案登記,三十六年一月六日頒發北市民社字第八○四號證書,改名為財團法人臺北愛愛院,臺北市參議會議長周延壽邀集熱心人士組成董事會,出錢出力並協助院務。
  • 1949年 -- 遵照政府法規,組成私立臺北市愛愛院內設育幼、習藝、殘疾教養、婦女教養四所,收容行乞、流浪等補入院民一八二人:貧困、殘疾、老弱、失依等介入院民五十九人;撫養、無居等請求住入院民一十四人,合計二五五人。
  • 1952年 -- 配合政府統一全省公私立救濟院名稱,易名為私立臺北市愛愛救濟院,以收容流浪街頭的乞丐和貧困病患為對象。
  • 1959年 -- 遵照政府法規,重新辦理財團法人登記,成為「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救濟院」。
  • 1963年 -- 配合政府政策,收容醫院久治不癒,無法退院之殘疾老人,停辦育幼所,改名為養護所。
  • 1973年 -- 配合政府政策,協助孤苦貧困無依老人之安養,改習藝所為安老所,並停辦婦女教養所,改為專收六十歲以上的男性老人。
  • 1976年 -- 配合政府福利政策,院名取消「救濟」二字,改稱「臺北市私立愛愛院」。
  • 1988年 -- 擴建院舍落成收容空間增加,收容院民高達二四○多人。
  • 1991年 -- 鑑於社會孤苦老殘者日少,而要求自費安養者日增,故因應社會需要,經董事會通過,報主管機關核准,兼辦自費安養業務,成為臺北市第一家民間安養機構。
  • 1995年 -- 愛愛院院民公費有八十八人、自費有八十四人,計一七二人,其中外省院民佔百分之五十五。
  • 2001年 -- 施照子院長因心肺衰竭病逝,由施武靖先生繼任院長。
  • 2002年 -- 受納莉風災影響,院內部份設備受損嚴重。
  • 2004年 -- 拆除一棟老舊建築並動工興建新大樓,以打造更符合現代化的老人養護所。
  • 2007年 -- 新舍完工命名為松柏樓,規模為地下一層、地下上六層之建物,共有一六三床位,此時住民人數為養護者六十八人,安養者五十人。可收容床位數為安養三十床,養護二二○床,共計全院為二五○床。
  • 2011年 -- 本院規劃花園為具五感刺激之療癒性花園命名為「馨香庭園」。同年淡水國小於校門口設置施乾文化園區公共藝術。
  • 2012年 -- 為符合96年7月30日修正發布之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本院重新檢視床位配置調整為安養二○床,養護二二三床(管路床位六十八床位於松柏樓四、五樓),共計全院為二四三床。核准文號為北市社老字第10141826900號。同年12月因應住民照顧需求,變更業務規模調整管路區床位為一○五床,未於松柏樓二、三、四樓。核准文號為北市社老字第10146963800號。出版「台灣乞丐之父:施乾的思與為」專書。
  • 2013年 -- 現有服務為養護床223床,2013.09.04現有住民208人進住率為93%。因全院30%住民為中、低收入戶長者,本院發起「月捐99讓愛久久~愛心扶助弱勢銀髮族」勸募活動,核准文號為北市社團字第10146678700號。
  • 2014年 -- 擴增床位為238床。
  • 2022年 -- 愛愛院虐待老人愛愛院虐待老人
  • 2022年 -- 愛愛院趙心梅人權愛愛院趙心人權

參考資料[編輯]

  1. 問樵,〈施乾及其事業〉,台北文物 4:1(1955),71。
  2. 陳泳惠、林江臺,《台灣乞丐之父:施乾的思與為》(台北市:玉山社,2012年12月),84。

相關頁面[編輯]

相關連結[編輯]

工作室 竹圍工作室淡水藝術工坊滬尾文史工作室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淡水史田野工作室淡水社區工作室琉璃工房
公司 施合發商行紅樹林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福倈鷹航拍資訊有限公司臺灣飛歌股份有限公司
公共建設 公園 大庄一號公園水管公園淡水三角公園竹圍公園馬場町淡水新民公園衛教公園關渡自然公園滬尾砲臺公園
休憩場所 淡水水碓籃球場雲門劇場淡水戲館淡水戲院淡水射箭場沙崙海水浴場新淡水高爾夫球場新淡水球場
廁所 屎礐渡頭
墓園 黃公墓
緊急服務 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淡江醫院
民俗活動 淡水金福獅淡水神將團淡水清水龍淡水新興獅魯班獅忠義堂大和國術館淡水保安獅淡水龍獅陣團
協會 文化 滬尾文教促進會淡水客家文化協會滬尾攝影學會綠野馬術俱樂部淡水文化基金會淡水公會堂錦繡莊文化園區
生態 新北市河川生態保育協會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
扶助 淡水魚的店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淡水獅子會淡水扶輪社
社區 淡水九崁社區總體經營發展協會淡水會淡水街協議會郭子儀會樹興銀髮俱樂部淡水茶友會淡水老街商圈聯誼會財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
農業 新北市淡水休閒農業協會新北市農地再生發展協會
博物館 莊武男藝術空間淡水藝文中心陳澄波戶外美術館道生中國兵器博物館得忌利士洋行馬偕淡水博物館陶瓷博物館淡水漫畫博物館馬偕博物館一滴水紀念館獸醫防疫技術資料館淡水登峰魚丸博物館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淡水街角博物館工研酢(淡水新廠)淡水漁文影像館琉傳天下藝術館滬水一方藝文空間紅樹林生態教育館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魚藏文化館
農場 阿三哥休閒農莊三空泉休閒農園大屯溪生態有機農場牛埔有機農場良好有機農場頂田寮有機休閒農場興福寮花卉綜合農場蕃薯里有機農場豐之園農場石牆仔內休閒農園滬尾休閒農業區淡水農場淡江農場淡水幸福農莊
圖書館 淡江大學覺生紀念圖書館
團體 表演團體 青島武館玄樂社竿蓁林協義堂清籟社淡水和義軒淡水南北軒淡水淡水軒沙崙保安社漢唐樂府興仁南管團清弦閣淡水平安獅行聖獅淡水走唱團屯山社區北管鑼鼓陣忠寮霓裳社金枝演社淡水街頭藝人布袋戲
研究團體 淡江大學中文系田野調查研究室桂竹文史研究室淡水鄉土研究會
動保團體 淡水街貓毛小孩大小事
傳播團體 淡江電視台
運動團體 淡江中學橄欖球隊
聚落 滬尾社淡水汀州會館淡水築港期成同盟會淡水蜑家棚淡水蔡家村淡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