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街頭藝人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2年10月1日 (六) 01:50 由 MCH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團體
圖檔描述:淡水街頭藝人
拍攝日期:2013-10-27
拍攝地點:淡水
所有人:Caramel
攝影者:Caramel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簡介[編輯]

  淡水捷運街頭藝人的表演,緣起於民國87年的「捷運藝術季--精雕細琢」系列,活動目的在於促使捷運藝術活動常態化及生活化並提倡國內街頭藝術之表演風氣,增添捷運的藝術氣息與多樣性,將冰冷的捷運車站賦予更活潑的面貌。

  從民國87年開始三年多以來,臺北捷運公司更審核通過了210人次的街頭藝人可在捷運周遭表演,此制度也造就了多名街頭藝人享譽國內外。像王恆義的「一人樂隊」曾多次獲邀在國內電視、慈善團體表演,還應周大觀基金會之邀赴韓國表演。而曾宜臻的「盲人二胡」則使欣賞者跳脫對盲人演奏二胡的同情心之外,更對其高超琴藝讚歎不已。

  淡水街頭藝人的幕後推手是楊進士先生,他在1986年之後跟捷運公司提出一個建議,就是淡水街頭藝人的開始,在1998年的8、9月份與捷運公司談,希望把街頭畫家引進,讓去淡水遊玩的人下了捷運的第一眼就看到街頭畫家,在離開淡水時的最後一眼也是街頭畫家,而捷運公司接受了,在這之間共開了2~3次的行政會議(事務會議),當時有邀請到從法國回臺的臺藝大的教授一起參與會議,將留外的藝術家當成推動此活動的推手,所以造就了捷運街頭藝人的產生。

  民國87年,當時的總經理陳椿亮先生親自授證,楊進士先生成為第一號捷運街頭藝人,捷運公司還闢了一間儲藏室給街頭藝人擺置桌椅、遮陽傘、作品等等,但之後因為畫家之間的競爭例如價錢、場地,像是賤價賣畫,如此便失去了顧客來讓畫家畫的意義,所以老師也不允許他的學生們做這種事,於是在民國89年後便離開淡水,之後街頭畫家的分佈從一開始的捷運站到漁人碼頭、老街,最高紀錄有八家業者在老街裡租房,但在捷運站的騎樓底下不收費,後來因為競爭大的關係,藝人們紛紛移到捷運站後的花圃廣場。因為淡水的街頭畫家已漸漸地興盛起來,楊老師才決定移到臺北。

相關照片[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淡水學用語辭典
工作室 竹圍工作室淡水藝術工坊滬尾文史工作室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淡水史田野工作室淡水社區工作室琉璃工房
公司 施合發商行紅樹林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福倈鷹航拍資訊有限公司臺灣飛歌股份有限公司
公共建設 公園 大庄一號公園水管公園淡水三角公園竹圍公園馬場町淡水新民公園衛教公園關渡自然公園滬尾砲臺公園
休憩場所 淡水水碓籃球場雲門劇場淡水戲館淡水戲院淡水射箭場沙崙海水浴場新淡水高爾夫球場新淡水球場
廁所 屎礐渡頭
墓園 黃公墓
緊急服務 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淡江醫院
民俗活動 淡水金福獅淡水神將團淡水清水龍淡水新興獅魯班獅忠義堂大和國術館淡水保安獅淡水龍獅陣團
協會 文化 滬尾文教促進會淡水客家文化協會滬尾攝影學會綠野馬術俱樂部淡水文化基金會淡水公會堂錦繡莊文化園區
生態 新北市河川生態保育協會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
扶助 淡水魚的店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淡水獅子會淡水扶輪社
社區 淡水九崁社區總體經營發展協會淡水會淡水街協議會郭子儀會樹興銀髮俱樂部淡水茶友會淡水老街商圈聯誼會財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
農業 新北市淡水休閒農業協會新北市農地再生發展協會
博物館 莊武男藝術空間淡水藝文中心陳澄波戶外美術館道生中國兵器博物館得忌利士洋行馬偕淡水博物館陶瓷博物館淡水漫畫博物館馬偕博物館一滴水紀念館獸醫防疫技術資料館淡水登峰魚丸博物館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淡水街角博物館工研酢(淡水新廠)淡水漁文影像館琉傳天下藝術館滬水一方藝文空間紅樹林生態教育館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魚藏文化館
農場 阿三哥休閒農莊三空泉休閒農園大屯溪生態有機農場牛埔有機農場良好有機農場頂田寮有機休閒農場興福寮花卉綜合農場蕃薯里有機農場豐之園農場石牆仔內休閒農園滬尾休閒農業區淡水農場淡江農場淡水幸福農莊
圖書館 淡江大學覺生紀念圖書館
團體 表演團體 青島武館玄樂社竿蓁林協義堂清籟社淡水和義軒淡水南北軒淡水淡水軒沙崙保安社漢唐樂府興仁南管團清弦閣淡水平安獅行聖獅淡水走唱團屯山社區北管鑼鼓陣忠寮霓裳社金枝演社淡水街頭藝人布袋戲
研究團體 淡江大學中文系田野調查研究室桂竹文史研究室淡水鄉土研究會
動保團體 淡水街貓毛小孩大小事
傳播團體 淡江電視台
運動團體 淡江中學橄欖球隊
聚落 滬尾社淡水汀州會館淡水築港期成同盟會淡水蜑家棚淡水蔡家村淡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