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城鄉e線牽"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計畫簡述)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1 次修訂)
行 1: 行 1:
  「[[淡北城鄉e線牽]]」為淡江大學整合中文、歷史、資圖、大傳、資傳等不同領域的學者,組成「文"五"合e」數位人文研究團隊跨域合作,向科技部提交的數位人文研究計畫,希望藉由數位科技輔助淡北城鄉人文、歷史、文化之典藏、傳播與研究,並進行e化整合之目的。
+
{{導覽條1|學術研究}}
  
==計畫簡述==
+
  「[[淡北城鄉e線牽]]」為[[淡江大學]]整合中文、歷史、資圖、大傳、資傳等不同領域的學者,組成「文五合e」數位人文研究團隊跨域合作,由時任文學院院長的[[林信成]]教授擔任總計畫主持人,向科技部提交的數位人文研究計畫。希望藉由數位科技輔助淡北地區人文、歷史、文化之典藏、傳播與研究,並進行e化整合之目的。該項整合型計畫原內含六項子計畫,經科技部審查之後,共通過三項子計畫,分別為資圖系[[林信成]]教授主持之「淡北城鄉e線牽:大眾歷史與數位共筆」、大傳系[[王慰慈]]教授主持之「淡北城鄉e線牽:人文記憶與社區影像」、大傳系陳玉玲助理教授主持之「淡北城鄉e線牽:行動模組建構與評估」。本頁記錄整合計畫構想,以及三項子計畫之執行成果。
  「淡北地區」在本計畫中指的是涵蓋從淡水、北海岸到大臺北地區的統稱,是早期北臺灣歷史發展的重鎮。本整合型計畫以淡北地區為研究場域,結合淡江大學文學院中文、歷史、資圖、大傳、資傳共五大領域的學者,組成「文"五"合e」數位人文研究團隊,探討包括數位協作系統、大眾歷史、海洋漁業史、歷史人口學、行動載具、影音媒體、使用者行為等研究議題,期望達到藉由數位科技輔助淡北城鄉人文、歷史、文化之典藏、研究、傳播與利用之目的。並以子計畫一「淡北城鄉e線牽:大眾歷史與數位共筆」所建置之協作系統作為匯流平台,除可作為大眾共筆工具之外,也兼作整合其他子計畫之數位內容用。此協作系統(即《[[淡水維基館]]》)基於大眾史學精神,藉由與專業史家、大眾史家、領域專家、網路社群和本整合計畫全體成員攜手合作,共同參與淡北地方史之數位書寫,發揮眾人共筆能量,推展淡北地方史之知識建構工作,以重建淡北記憶,協助對此一課題有興趣之所有人士,能更深、更廣的探索淡北地區之歷史脈絡、在地故事、文化源流與社會變遷。
 
  
  淡水位於淡水河口,不但曾在臺灣發展史上扮演重要地位,其涵蓋範圍也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的設置,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臺灣的總稱。淡水廳是清雍正年間的行政區劃,範圍約略涵蓋大甲溪以北區域。至清光緒年間改設臺北府,管轄原臺灣府淡水廳的範圍,並劃分為三縣一廳:臺北府新竹縣、臺北府淡水縣、臺北府基隆廳和臺北府宜蘭縣,此時的淡水縣是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日治時期行政區重劃,設臺北州淡水郡,轄下有淡水街、八里庄、三芝庄、石門庄等街庄,分別是現今之新北市[[淡水區]][[八里區]][[三芝區]][[石門區]]。今日大家所熟知的淡水(區),舊稱滬尾,是個擁有四百年歷史的城鎮,位於臺北盆地西北方,環繞於大屯山系與淡水河域之間,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歷經西班牙人時期(1629~1642)、荷蘭人時期(1642~1668)、明鄭時期(1661~1683)、清治時期(1683~1895)、日治時期(1895~1945)、中華民國時期(1945~迄今),歷史悠久,至今依然保留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跡。
+
=計畫簡述=
 +
  「淡北地區」在本計畫中指的是涵蓋從[[淡水]]、北海岸到大臺北地區的統稱,為[[淡水河流域]]的一部分,更是早期北臺灣歷史發展的重鎮。本整合型計畫以淡北地區為研究場域,結合[[淡江大學]]文學院中文、歷史、資圖、大傳、資傳共五大領域的學者,組成「文"五"合e」數位人文研究團隊,探討包括數位協作系統、大眾歷史、海洋漁業史、歷史人口學、行動載具、影音媒體、使用者行為等研究議題,期望達到藉由數位科技輔助淡北城鄉人文、歷史、文化之典藏、研究、傳播與利用之目的。並以子計畫一「淡北城鄉e線牽:大眾歷史與數位共筆」所建置之協作系統作為匯流平台,除可作為大眾共筆工具之外,也兼作整合其他子計畫之數位內容用。本協作系統以《[[淡水維基館]]》為基礎進行拓展,基於大眾史學精神,藉由與專業史家、大眾史家、領域專家、網路社群和本整合計畫全體成員攜手合作,共同參與淡北地方史之數位書寫,發揮眾人共筆能量,推展淡北地方史之知識建構工作,以重建淡北記憶,協助對此一課題有興趣之所有人士,能更深、更廣地探索淡北地區之歷史脈絡、在地故事、文化源流與社會變遷。
  
  而作為全台政經中心的臺北,其發展更是與淡水息息相關,自清廷增設淡水廳管轄大甲溪以北區域,今日之臺北首度納入清朝行政體系。當時之臺北仍多屬平埔族聚落,清政府嚴禁大陸移民進入開墾以避免糾紛,不過廣沃的臺北盆地,仍誘使從淡水河上岸的人們違反禁令不斷移入。移民潮除了引發不少族群衝突,也促成大量通婚,進而加速平埔族的漢化。十八世紀中葉之後,眾多泉州移民定居臺北[[艋舺]],加上[[淡水河流域]]水利系統之開展,造就了艋舺的商業優勢,形成「一府二鹿三艋舺」之局勢,使艋舺躍升為北臺灣第一大城。後因艋舺經常發生械鬥,許多人遠走[[大稻埕]],遂使大稻埕逐漸發展。英法聯軍之役,清廷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淡水為通商口岸之一,實際起卸口岸即包括[[艋舺]][[大稻埕]],此時,大稻埕已發展到與艋舺同為臺北兩大商貿中心。不久艋舺因為河沙淤積,船隻大都停靠大稻埕,大稻埕於是逐漸取代了艋舺的地位。四百餘年期間,淡水河無疑地扮演了北臺灣發展的命脈角色,其三大支流(大漢溪、基隆河、新店溪)流域面積遍布現今之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與新竹縣、宜蘭縣局部。早期因其航運發達而帶動沿岸城鎮的繁榮,例如同屬河口城鎮的[[淡水]]、[[八里]]、[[關渡]],屬於內陸城鎮的[[士林]]、[[大稻埕]]、[[艋舺]](萬華)、[[新莊]][[板橋]][[錫口]](松山)、[[南港]],屬於山麓城鎮的[[境尾]](景美)、[[新店]]、[[三峽]]、[[大溪]][[深坑]]等。這些沿岸城鎮具有極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上游主要為茶葉、煤礦、樟腦之產地,中游則為集散轉運站,而下游則負責進出口貿易。於是,臺北的發展便以淡水河流域沿線的城鎮為軸線向外拓展,終成今日之樣貌。
+
=研究場域=
 +
[[檔案:大台北古地圖.jpg|thumb|right|500px|{{檔案:大台北古地圖.jpg}}]]
 +
  [[1654年]]荷蘭人曾繪製[[大臺北古地圖]][[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此圖宏觀地描繪出十七世紀時的[[淡水]]、臺北與[[基隆]],已因著海洋、河川、平原和山谷等多樣地形,發展出許多不同樣貌的重要聚落,本計畫之研究場域約略是上述荷蘭人所繪之古地圖範圍。本計畫將藉由數位科技之助,為共建淡北地區城鄉發展之大眾記憶略盡棉薄之力。
 +
==淡水周邊地區==
 +
  [[淡水]]位於[[淡水河]]口,不但曾在臺灣發展史上扮演重要地位,其涵蓋範圍也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的設置,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臺灣的總稱。淡水廳是清雍正年間的行政區劃,範圍約略涵蓋大甲溪以北區域。至清光緒年間改設[[臺北府]],管轄原[[臺灣府淡水廳]]的範圍,並劃分為三縣一廳:臺北府新竹縣、[[臺北府淡水縣]]、臺北府基隆廳和臺北府宜蘭縣,此時的[[淡水縣]]是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日治時期行政區重劃,設[[臺北州淡水郡]],轄下有[[淡水街]]、八里庄、三芝庄、石門庄等街庄,分別是現今之新北市[[淡水區]]、[[八里區]]、[[三芝區]]、[[石門區]]。今日大家所熟知的[[淡水]](區),舊稱滬尾,是個擁有四百年歷史的城鎮,位於臺北盆地西北方,環繞於大屯山系與淡水河域之間,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歷經西班牙人時期(1629~1642)、荷蘭人時期(1642~1668)、明鄭時期(1661~1683)、清治時期(1683~1895)、日治時期(1895~1945)、中華民國時期(1945~迄今),歷史悠久,至今依然保留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跡。
  
  除了臺北的歷史發展,另一方面,從淡水沿著北海岸一直到[[雞籠]](基隆)一帶,更是從大航海時代起,就是東西方海商強權必爭之地。早在1626年西班牙人即於現今三貂角建「聖地牙哥城」,並入雞籠港築城設砲台。1628年再由基隆入淡水,並於河口山丘建「[[聖多明哥城]]」,即今日[[紅毛城]]前身。1632年再溯淡水河入臺北平原,並沿河闢淡水直達雞籠陸路,招撫沿河「蕃社」。直至1642年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攻佔淡水、雞籠,才結束西班牙人十餘年之統治。四百年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基隆與淡水歷經同樣的朝代更迭,卻發展出不同的樣貌。由於基隆港有其先天的地形優勢,而淡水港因河沙日漸沖積而淤淺,加上清治時期基隆與臺北間鐵路通車,使其商務更加昌隆,直到日治時期甚至超越淡水成為主要貿易港,兩者地位互換。由此觀之,雞籠歷史文化之底蘊與厚度,比起淡水與臺北而言,更是不遑多讓。
+
==大臺北地區==
 +
  而作為全臺政經中心的臺北,其發展更是與淡水息息相關,自清廷增設淡水廳管轄大甲溪以北區域,今日之臺北首度納入清朝行政體系。當時之臺北仍多屬平埔族聚落,清政府嚴禁大陸移民進入開墾以避免糾紛,不過廣沃的臺北盆地,仍誘使從淡水河上岸的人們違反禁令不斷移入。移民潮除了引發不少族群衝突,也促成大量通婚,進而加速平埔族的漢化。十八世紀中葉之後,眾多泉州移民定居臺北[[艋舺]],加上[[淡水河流域]]水利系統之開展,造就了艋舺的商業優勢,形成「一府二鹿三艋舺」之局勢,使艋舺躍升為北臺灣第一大城。後因艋舺經常發生械鬥,許多人遠走[[大稻埕]],遂使大稻埕逐漸發展。英法聯軍之役,清廷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淡水為通商口岸之一,實際起卸口岸即包括[[艋舺]]和[[大稻埕]]。此時,大稻埕已發展到與艋舺同為臺北兩大商貿中心。不久艋舺因為河沙淤積,船隻大都停靠大稻埕,大稻埕於是逐漸取代了艋舺的地位。四百餘年期間,淡水河無疑地扮演了北臺灣發展的命脈角色,其三大支流(大漢溪、基隆河、新店溪)流域面積遍布現今之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以及新竹縣、宜蘭縣局部。早期因其航運發達而帶動沿岸城鎮的繁榮,例如同屬河口城鎮的[[淡水]]、[[八里]]、[[關渡]],屬於內陸城鎮的[[士林]]、[[大稻埕]]、[[艋舺]](萬華)、[[新莊]]、[[板橋]]、[[錫口]](松山)、[[南港]],屬於山麓城鎮的[[境尾]](景美)、[[新店]]、[[三峽]]、[[大溪]]、[[深坑]]等。這些沿岸城鎮具有極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上游主要為茶葉、煤礦、樟腦之產地,中游則為集散轉運站,而下游則負責進出口貿易。於是,臺北的發展便以淡水河流域沿線的城鎮為軸線向外拓展,終成今日之樣貌。
  
  1654年荷蘭人曾繪製大臺北古地圖《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此圖弘觀地描繪出十七世紀時的淡水、臺北與基隆,已因著海洋、河川、平原和山谷等多樣地形,發展出許多不同樣貌的重要聚落,本計畫之研究場域約略是上述荷蘭人所繪之古地圖範圍。本計畫將藉由數位科技之助,為共建淡北地區城鄉發展之大眾記憶略盡棉薄之力。
+
==雞籠(基隆)地區==
 +
  除了臺北的歷史發展,另一方面,從淡水沿著北海岸一直到[[雞籠]](基隆)一帶,更是從大航海時代起,就是東西方海商強權必爭之地。早在1626年西班牙人即於現今三貂角建「聖地牙哥城」,並入雞籠港築城設砲臺。1628年再由基隆入淡水,並於河口山丘建「[[聖多明哥城]]」,即今日[[紅毛城]]前身。1632年再溯淡水河入臺北平原,並沿河闢淡水直達雞籠陸路,招撫沿河「蕃社」。直至1642年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攻佔淡水、雞籠,才結束西班牙人十餘年之統治。四百年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基隆與淡水歷經同樣的朝代更迭,卻發展出不同的樣貌。由於基隆港有其先天的地形優勢,而淡水港因河沙日漸沖積而淤淺,加上清治時期基隆與臺北間鐵路通車,使其商務更加昌隆,直到日治時期甚至超越淡水成為主要貿易港,兩者地位互換。由此觀之,雞籠歷史文化之底蘊與厚度,比起淡水與臺北,更是不遑多讓。
 +
 
 +
=子計畫=
 +
#淡北城鄉e線牽:大眾歷史與數位共筆
 +
#淡北城鄉e線牽:人文記憶與社區影像
 +
#淡北城鄉e線牽:行動模組建構與評估
 +
 
 +
=相關成果=
 +
==大眾歷史與數位共筆==
 +
*[[淡水]]、[[三芝]]、[[石門]]、[[關渡]]、[[社子]]。
 +
*[[基隆]]
 +
*[[八里]]([[八里坌]])、[[五股]]、[[蘆洲]]、[[三重]]。
 +
*[[萬華]]([[艋舺]])、[[大稻埕]]。
 +
 
 +
==人文記憶與社區影像==
 +
*[[淡水新住民志]]
 +
*青少年系列短片:《字言自語》《年少之事》《校門之外》《青春蝕光》《帶你去明天》
 +
 
 +
  由於本計劃原申請為3年期專案,後來審查委員們僅有給予2年計劃經費。為了第三年原來要做到青少年系列能夠不要刪除,因此抽出經費特別撥款,讓105年度大四畢業製作兩個團隊共拍攝三部青少年紀錄片;並於106年度大四畢業製作兩個團隊各自製作來兩部青少年全紀錄片,因此兩年累積5部《青少年系列》紀錄片。拍攝地點涵蓋淡北地區。
 +
 
 +
  這些擔任製作的大四畢業製作影音組紀錄片同學,由於他們在大三時已經參與過大淡水的製作,因此無論主題的選擇、說故事技巧,以及採用的模式有些不同於大三大淡水團隊,他們會融入戲劇展演,跨越一般常使用的「觀察模式」、「參與模式」。比如《自言自語》和《青春蝕光》這兩部影片主題以自閉症和校園女老師性情為背景,題材皆來自田野調查根據事實的事件再來改編拍攝,以演出再現真實的方式來說故事。最主要原因還是這類邊緣題材,不容易取得當事人授權拍攝,我們就決定以劇情紀錄片手法來說故事,讓更多人了解議題的重要性。以上的影片主題,融合大四畢業展,在校內和校外都進行公開放映座談會,與參觀民眾對話。校外展場105年在松菸、106年在華山舉行,觀影人次超過1000人以上。
 +
 
 +
===《年少之事》===
 +
*'''合作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
 +
{{紀錄片模板-橫|年少之事01.jpg|450|任弘於馨生人聚會上唱詩歌|1UxiXQB2mS4}}
 +
  在臺灣社會,輟學率越來越嚴重。在我們團隊進行田野調查的時候,認識基督教勵友中心住著兩群人,一群是曾經犯罪的更生人,而另一群則是因為家裡問題或者犯事而被安置在機構裡的中輟生。在跟這一群青少年聊天時,發現其實這一群學生已經復學,而當初輟學背後的原因大半來自家庭問題,讓人深感同情。我們拿起攝影機拍攝這群因為家暴而轍學的孩子,他們來自低收入家庭,大半都以為無法維持家計而選擇輟學。主人翁任弘因家庭的失能,待在更生團契。團契有著自己的規矩,所有被安置的孩子都需要遵守。任弘固執己見最終選擇離開這個保護機構。任弘渴望自由,導致與安置機構產生矛盾。本片透過任弘家庭成長背景,探討來自破碎家庭孩子的心理狀況。
 +
 
 +
  任弘,22歲,臺北人,隔代教養由婆婆帶大,從小母親離開家裡,父不明。外婆在近期驗出患上癌症。在育達高中就讀,剛考完統測正準備大學面試。曾經因偷竊、打人被判進少觀所,也曾經輟學。5年前接受中大少中心服務,接受將近兩年的感化教育,也在更生團契待了將近兩年時間。將近這幾個月,任弘因為經濟的需要,離開了更生團契,回到家裡陪伴婆婆和小阿姨。
 +
 
 +
  團契無法讓他任意出外打工或者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回家,讓他覺得生活被束縛,因而選擇離開。離開了保護傘,每個週末,任弘到處打工籌募學費和生活費,準備進入大學。此外,他還在面對著各校的獨招,希望通過獨招能夠順利進入大學。愛自由的他十分憧憬大學生活,夢想進入大學就讀,圓了自己成為大學生的夢想。
 +
<gallery>
 +
檔案:年少之事02.jpg|三重禮拜堂表演
 +
檔案:年少之事03.jpg|任弘與阿嬤和牧師合影
 +
檔案:年少之事04.jpg|任弘與阿嬤
 +
檔案:年少之事05.jpg|長春禮拜堂聖誕聚會
 +
檔案:年少之事06.jpg|拍攝三重禮拜堂表演
 +
</gallery>
 +
 
 +
===《校門之外》===
 +
*'''合作單位: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台北善牧學園'''
 +
{{紀錄片模板-橫|校門之外01.jpg|450|正式訪談哈密瓜中|JAISOtVaQCA}}
 +
  一群因無法適應正規學校生活而迷惘的孩子,離開傳統的校門來到善牧,在這裡,他們得以被看見;在這裡,他們重新找回自己。本紀錄片以訪談的方式,分別藉由三位孩子的視角,記錄他們在來到善牧前的心境,與他們來到善牧後,生活上的不同、學習態度的轉變,以及心理的成長改變。
 +
 
 +
  多數來到善牧學園的中輟生,都是帶著各自的困難離開原本的學校。香菇(化名)的母親是越南籍的新移民,生父已逝,家裡是低收入戶;香菇因愛睡覺導致上課常遲到,並影響到課業,因此來到學園。哈密瓜(化名)的父母離異,他與母親同住,但母親常因工作而晚歸,再加上身為家中獨子沒有兄弟姊妹的陪伴,他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感到孤單;哈密瓜因為覺得學校課業壓力繁重,再加上無法融入班上同學,而選擇輟學在家。龍龍(化名)因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而輟學,會抽菸、吸毒、打架的她,最後在家人和學校的討論後以及本人的意願之下進入學園。
 +
 
 +
  善牧學園的課程較具彈性,學生甚至可以與學園溝通下學期想上的課程內容,興趣是學習的關鍵,像是香菇喜歡烘焙,而龍龍和哈密瓜也都在各自多方探索中,尋找著自己的興趣,因這樣以興趣為導向且多元開放的學習方式,使得學園的學生們雖然無法適應傳統填鴨式教育,在善牧學園他卻能正常出席,也不再排斥學習。
 +
<gallery>
 +
檔案:校門之外02.jpg|數學課,老師一對一指導龍龍
 +
檔案:校門之外03.jpg|數學課,老師一對一指導香菇
 +
檔案:校門之外04.jpg|生活 543 課堂中香菇與社工互動
 +
檔案:校門之外05.jpg|花式籃球課,香菇學習倒立中
 +
檔案:校門之外06.jpg|哈密瓜在訪談中彈吉他
 +
</gallery>
 +
 
 +
===《字言自語》===
 +
*'''合作機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
 +
{{clear}}{{紀錄片模板-橫|字言自語01.jpg|450|受訪者 Henry 講述自身經歷|c_350Px_3jI}}
 +
  自閉症患者雖孤立在人群之外,但他們依舊渴望得到正常人的了解與關注。唯有加深對自閉症的認識,體諒和支援自閉症家庭面對的困難及挑戰,接納和尊重自閉症人士,避免歧視與排斥,協助他們克服溝通和適應上的難題,才能實現一個充滿包容,並且具備愛與關懷的美好願景,期許我們能為星星兒發聲,進而透過影片讓社會大眾改變對星兒的刻板看法與對待。
 +
 
 +
  藉由《字言自語》的資料畫面與同名紀錄片中自閉症受訪者的現身說法,闡述普遍自閉兒的成長歷程,同時透過相似的畫面烘托出自閉兒的成長困境。《字言自語》同名紀錄片不僅是幕後田野的成果,更是一部向社會大眾訴求包容特殊群體的紀錄片,讓觀賞本紀錄片的觀眾能夠更貼近地傾聽星星兒的聲音,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公平的社會與人生。即使不能讓社會給予關懷,亦期許社會給予基本的包容。
 +
 
 +
  吳子聰(政迪 飾)自小被診斷為中度自閉兒,儘管允許與一般的孩子一起學習,卻因無法言語之故,遭到各種嘲諷與歧視。與周發生衝突的同時,子聰渴望著說出內心的話,但爸爸卻無法給予諒解。一場脫序的意外,再次擾亂了原本就不平靜的生活。校園霸凌、教育歧視等各種情況。讓子聰與爸的衝突加劇,子聰終於選擇逃離難堪的生活。故事結尾家人團聚,但子聰磨難猶如人生的試煉,需要用一輩子時間來完成。
 +
 
 +
  紀錄片中深入訪談,受訪者Henry Henry為自閉症患者。深度訪談分為幾個段落,包括(一)自閉症固著行為(二)自身經歷,包括被霸凌的經驗以及如果透過學習而改進自閉症的情況(三)與家人關係(四)學校及老師的態度(五)自身愛情與感情寄託、以及最後(六)對未來的期許。
 +
 
 +
  Henry Henry(化名)男,大學一年級生。國小時期被診斷為中度自閉症兒童因的先天缺陷而遭受校園霸凌。越是遇困境,越是激起其努力的決心,透過自身的努力,減緩症狀為輕度自閉,考上心儀的科系與大學,雖然言語上仍有障礙,較不擅長與人溝通,但努力地想要透過學習而獲得周遭的認可。
 +
<gallery>
 +
檔案:字言自語02.jpg|《字言自語》資料畫面:隱喻Henry在校園長期遭受同學欺負。
 +
檔案:字言自語03.jpg|《字言自語》資料畫面:引述自閉兒難以融入課堂教學的情況。
 +
檔案:字言自語04.jpg|《字言自語》拍攝製作團隊
 +
</gallery>
 +
 
 +
===《青春蝕光》===
 +
*'''合作機構:財團法人本教育基金會'''
 +
{{Youtube2|NMjpVV5Gwks|400|left|青少年紀錄短片《青春蝕光》}}{{clear}}
 +
  受訪者陳小姐是來展場分享身旁曾與劇中有相同受害情況的男性受害者。而主角徐皓宇在國二時被女老師誘姦,當事件被大眾所知,試圖對外求救時,卻沒人願意相信。甚至是旁人在不知不覺之中,對他在言語及行為上產生二次傷害,而我們的紀錄片創作就是希望以真實男性受害者案例與劇中主角的遭遇,去觀看這個社會對受害者的暴行,並希望觀眾在看完片後,藉由主角的遭遇與受訪者陳小姐自訴的真實案例,不論對於男/女性性侵受害者能有多一份溫柔與同理。
 +
 
 +
  受訪者陳小姐分享身旁曾與劇中有相同受害情況的男性受害者。此男性受害者是一位曾被男老師性侵,爾後也如劇中一樣,與同儕相處出現負面的情緒與行為、家人之間的不諒解等。青少年在此年齡層階段,因沒有足夠的保護與陪伴之下,該男性受害者做出了許多反抗行為。
 +
 
 +
  因此將紀錄片受訪敘述內容與劇情片的聲音與影像做穿插,劇情片的結合將男性受害者真實故事貫穿全片,同時劇情中以男主角徐皓宇的第一人稱視角為主,讓觀看者以身歷其境的方式,同理主角的遭遇,主角徐皓宇在故事中為較為沉靜抑鬱的性格,受害後的情緒反應宛如受訪者所敘述的男性受害者的受害情況,因此在受訪者畫面中,將會以事件穿插劇情故事,使觀眾透過真實案例與劇情片段更能體會劇中受害者所遭遇性侵的恐懼與不安。
 +
 
 +
===《帶你去明天》===
 +
*'''合作單位: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
{{Youtube2|w26qhi7YqCM|400|left|科技部專案短片《帶你去明天》}}{{clear}}
 +
  臺灣社會風氣都較為保守,對器官捐贈多為一知半解的態度。較年長的族群對此抱有許多的刻板印象,認為捐贈器官會使人體在離世後變得不完整,希望人死後則保留「全屍」的觀念等;較年輕的族群對於器官捐贈態度相對支持,但缺乏接受相關推廣資訊而態度有所保留。為了打破大眾對於器官捐贈如此刻板的想法,決定拍攝探討此議題之紀錄片,我們認為器官捐贈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想藉由拍攝紀錄片的方式推廣我們想傳達的理念。
 +
 +
  許多人對器官捐贈缺乏了解而排斥。然而,我們在田調的過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器捐的相關衛教及系統,認為器官捐贈是件偉大且極富意義的事。希望能藉由受訪者的故事 經驗及各組織的力量,推廣器官捐贈的觀念,讓器官捐贈的大愛精神能在大眾心中萌芽,進而轉為行動去幫助更多需要的人,使愛與生命傳遞下去。因此,我們希望製作一支同時帶有感性及知識的紀錄片,其內容包括:「探討生命價值」、「呈現各方觀點」、「破除刻板印象」、「相關醫療單位運作」、「提供專業資訊」,以致大家能更認識器官捐贈。當資訊普及後,大眾更能理解器官捐贈,而我們相信這將會使更多人接受器官捐贈,甚至主動找尋更多相關資訊。 
 +
 
 +
  本片拍攝對象王家財先生(捐贈者家屬),其妻子因肺腺癌病逝,捐贈其眼角膜。妻子生前為紅斑性狼瘡患者,與罕見疾病抗戰多年,深知長年患病之痛苦,因此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希望在往生後能救助徘徊於生死間的病患。簽署同意書後取得丈夫及女兒的支持。原先病情控制良好,但後來卻因罹患肺腺癌而離世。王家財先生雖不捨妻子離去,但在最終仍尊重妻子遺願,日後成為志工並長期推廣器官捐贈。
 +
 
 +
==行動模組建構與評估==
 +
*影音APP:
 +
:[https://itunes.apple.com/tw/app/%E6%B7%A1%E6%B0%B4-live/id1172273460?mt=8 淡水@live APP](iOS)
 +
 
 +
=後續研究:[[淡水河海e指通]]=
 +
{{:淡水河海e指通}}
 +
{{淡水活動導覽盒}}

於 2022年12月16日 (五) 22:05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術研究

  「淡北城鄉e線牽」為淡江大學整合中文、歷史、資圖、大傳、資傳等不同領域的學者,組成「文五合e」數位人文研究團隊跨域合作,由時任文學院院長的林信成教授擔任總計畫主持人,向科技部提交的數位人文研究計畫。希望藉由數位科技輔助淡北地區人文、歷史、文化之典藏、傳播與研究,並進行e化整合之目的。該項整合型計畫原內含六項子計畫,經科技部審查之後,共通過三項子計畫,分別為資圖系林信成教授主持之「淡北城鄉e線牽:大眾歷史與數位共筆」、大傳系王慰慈教授主持之「淡北城鄉e線牽:人文記憶與社區影像」、大傳系陳玉玲助理教授主持之「淡北城鄉e線牽:行動模組建構與評估」。本頁記錄整合計畫構想,以及三項子計畫之執行成果。

計畫簡述[編輯]

  「淡北地區」在本計畫中指的是涵蓋從淡水、北海岸到大臺北地區的統稱,為淡水河流域的一部分,更是早期北臺灣歷史發展的重鎮。本整合型計畫以淡北地區為研究場域,結合淡江大學文學院中文、歷史、資圖、大傳、資傳共五大領域的學者,組成「文"五"合e」數位人文研究團隊,探討包括數位協作系統、大眾歷史、海洋漁業史、歷史人口學、行動載具、影音媒體、使用者行為等研究議題,期望達到藉由數位科技輔助淡北城鄉人文、歷史、文化之典藏、研究、傳播與利用之目的。並以子計畫一「淡北城鄉e線牽:大眾歷史與數位共筆」所建置之協作系統作為匯流平台,除可作為大眾共筆工具之外,也兼作整合其他子計畫之數位內容用。本協作系統以《淡水維基館》為基礎進行拓展,基於大眾史學精神,藉由與專業史家、大眾史家、領域專家、網路社群和本整合計畫全體成員攜手合作,共同參與淡北地方史之數位書寫,發揮眾人共筆能量,推展淡北地方史之知識建構工作,以重建淡北記憶,協助對此一課題有興趣之所有人士,能更深、更廣地探索淡北地區之歷史脈絡、在地故事、文化源流與社會變遷。

研究場域[編輯]

*圖檔簡述:荷蘭人於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可得自:(1) 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 (2) Atlas of Mutual Heritage;(3) Wikimedia Commons;(4)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日期:1654年
*地點:淡水基隆、大台北地區
*詳參: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原圖典藏於: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

PD 本上傳圖片採用Public Domain授權,完全開放使用。

  1654年荷蘭人曾繪製大臺北古地圖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此圖宏觀地描繪出十七世紀時的淡水、臺北與基隆,已因著海洋、河川、平原和山谷等多樣地形,發展出許多不同樣貌的重要聚落,本計畫之研究場域約略是上述荷蘭人所繪之古地圖範圍。本計畫將藉由數位科技之助,為共建淡北地區城鄉發展之大眾記憶略盡棉薄之力。

淡水周邊地區[編輯]

  淡水位於淡水河口,不但曾在臺灣發展史上扮演重要地位,其涵蓋範圍也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的設置,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臺灣的總稱。淡水廳是清雍正年間的行政區劃,範圍約略涵蓋大甲溪以北區域。至清光緒年間改設臺北府,管轄原臺灣府淡水廳的範圍,並劃分為三縣一廳:臺北府新竹縣、臺北府淡水縣、臺北府基隆廳和臺北府宜蘭縣,此時的淡水縣是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日治時期行政區重劃,設臺北州淡水郡,轄下有淡水街、八里庄、三芝庄、石門庄等街庄,分別是現今之新北市淡水區八里區三芝區石門區。今日大家所熟知的淡水(區),舊稱滬尾,是個擁有四百年歷史的城鎮,位於臺北盆地西北方,環繞於大屯山系與淡水河域之間,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歷經西班牙人時期(1629~1642)、荷蘭人時期(1642~1668)、明鄭時期(1661~1683)、清治時期(1683~1895)、日治時期(1895~1945)、中華民國時期(1945~迄今),歷史悠久,至今依然保留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跡。

大臺北地區[編輯]

  而作為全臺政經中心的臺北,其發展更是與淡水息息相關,自清廷增設淡水廳管轄大甲溪以北區域,今日之臺北首度納入清朝行政體系。當時之臺北仍多屬平埔族聚落,清政府嚴禁大陸移民進入開墾以避免糾紛,不過廣沃的臺北盆地,仍誘使從淡水河上岸的人們違反禁令不斷移入。移民潮除了引發不少族群衝突,也促成大量通婚,進而加速平埔族的漢化。十八世紀中葉之後,眾多泉州移民定居臺北艋舺,加上淡水河流域水利系統之開展,造就了艋舺的商業優勢,形成「一府二鹿三艋舺」之局勢,使艋舺躍升為北臺灣第一大城。後因艋舺經常發生械鬥,許多人遠走大稻埕,遂使大稻埕逐漸發展。英法聯軍之役,清廷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淡水為通商口岸之一,實際起卸口岸即包括艋舺大稻埕。此時,大稻埕已發展到與艋舺同為臺北兩大商貿中心。不久艋舺因為河沙淤積,船隻大都停靠大稻埕,大稻埕於是逐漸取代了艋舺的地位。四百餘年期間,淡水河無疑地扮演了北臺灣發展的命脈角色,其三大支流(大漢溪、基隆河、新店溪)流域面積遍布現今之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以及新竹縣、宜蘭縣局部。早期因其航運發達而帶動沿岸城鎮的繁榮,例如同屬河口城鎮的淡水八里關渡,屬於內陸城鎮的士林大稻埕艋舺(萬華)、新莊板橋錫口(松山)、南港,屬於山麓城鎮的境尾(景美)、新店三峽大溪深坑等。這些沿岸城鎮具有極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上游主要為茶葉、煤礦、樟腦之產地,中游則為集散轉運站,而下游則負責進出口貿易。於是,臺北的發展便以淡水河流域沿線的城鎮為軸線向外拓展,終成今日之樣貌。

雞籠(基隆)地區[編輯]

  除了臺北的歷史發展,另一方面,從淡水沿著北海岸一直到雞籠(基隆)一帶,更是從大航海時代起,就是東西方海商強權必爭之地。早在1626年西班牙人即於現今三貂角建「聖地牙哥城」,並入雞籠港築城設砲臺。1628年再由基隆入淡水,並於河口山丘建「聖多明哥城」,即今日紅毛城前身。1632年再溯淡水河入臺北平原,並沿河闢淡水直達雞籠陸路,招撫沿河「蕃社」。直至1642年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攻佔淡水、雞籠,才結束西班牙人十餘年之統治。四百年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基隆與淡水歷經同樣的朝代更迭,卻發展出不同的樣貌。由於基隆港有其先天的地形優勢,而淡水港因河沙日漸沖積而淤淺,加上清治時期基隆與臺北間鐵路通車,使其商務更加昌隆,直到日治時期甚至超越淡水成為主要貿易港,兩者地位互換。由此觀之,雞籠歷史文化之底蘊與厚度,比起淡水與臺北,更是不遑多讓。

子計畫[編輯]

  1. 淡北城鄉e線牽:大眾歷史與數位共筆
  2. 淡北城鄉e線牽:人文記憶與社區影像
  3. 淡北城鄉e線牽:行動模組建構與評估

相關成果[編輯]

大眾歷史與數位共筆[編輯]

人文記憶與社區影像[編輯]

  • 淡水新住民志
  • 青少年系列短片:《字言自語》《年少之事》《校門之外》《青春蝕光》《帶你去明天》

  由於本計劃原申請為3年期專案,後來審查委員們僅有給予2年計劃經費。為了第三年原來要做到青少年系列能夠不要刪除,因此抽出經費特別撥款,讓105年度大四畢業製作兩個團隊共拍攝三部青少年紀錄片;並於106年度大四畢業製作兩個團隊各自製作來兩部青少年全紀錄片,因此兩年累積5部《青少年系列》紀錄片。拍攝地點涵蓋淡北地區。

  這些擔任製作的大四畢業製作影音組紀錄片同學,由於他們在大三時已經參與過大淡水的製作,因此無論主題的選擇、說故事技巧,以及採用的模式有些不同於大三大淡水團隊,他們會融入戲劇展演,跨越一般常使用的「觀察模式」、「參與模式」。比如《自言自語》和《青春蝕光》這兩部影片主題以自閉症和校園女老師性情為背景,題材皆來自田野調查根據事實的事件再來改編拍攝,以演出再現真實的方式來說故事。最主要原因還是這類邊緣題材,不容易取得當事人授權拍攝,我們就決定以劇情紀錄片手法來說故事,讓更多人了解議題的重要性。以上的影片主題,融合大四畢業展,在校內和校外都進行公開放映座談會,與參觀民眾對話。校外展場105年在松菸、106年在華山舉行,觀影人次超過1000人以上。

《年少之事》[編輯]

  • 合作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

link={{{5}}}
任弘於馨生人聚會上唱詩歌

  在臺灣社會,輟學率越來越嚴重。在我們團隊進行田野調查的時候,認識基督教勵友中心住著兩群人,一群是曾經犯罪的更生人,而另一群則是因為家裡問題或者犯事而被安置在機構裡的中輟生。在跟這一群青少年聊天時,發現其實這一群學生已經復學,而當初輟學背後的原因大半來自家庭問題,讓人深感同情。我們拿起攝影機拍攝這群因為家暴而轍學的孩子,他們來自低收入家庭,大半都以為無法維持家計而選擇輟學。主人翁任弘因家庭的失能,待在更生團契。團契有著自己的規矩,所有被安置的孩子都需要遵守。任弘固執己見最終選擇離開這個保護機構。任弘渴望自由,導致與安置機構產生矛盾。本片透過任弘家庭成長背景,探討來自破碎家庭孩子的心理狀況。

  任弘,22歲,臺北人,隔代教養由婆婆帶大,從小母親離開家裡,父不明。外婆在近期驗出患上癌症。在育達高中就讀,剛考完統測正準備大學面試。曾經因偷竊、打人被判進少觀所,也曾經輟學。5年前接受中大少中心服務,接受將近兩年的感化教育,也在更生團契待了將近兩年時間。將近這幾個月,任弘因為經濟的需要,離開了更生團契,回到家裡陪伴婆婆和小阿姨。

  團契無法讓他任意出外打工或者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回家,讓他覺得生活被束縛,因而選擇離開。離開了保護傘,每個週末,任弘到處打工籌募學費和生活費,準備進入大學。此外,他還在面對著各校的獨招,希望通過獨招能夠順利進入大學。愛自由的他十分憧憬大學生活,夢想進入大學就讀,圓了自己成為大學生的夢想。

《校門之外》[編輯]

  • 合作單位: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台北善牧學園

link={{{5}}}
正式訪談哈密瓜中

  一群因無法適應正規學校生活而迷惘的孩子,離開傳統的校門來到善牧,在這裡,他們得以被看見;在這裡,他們重新找回自己。本紀錄片以訪談的方式,分別藉由三位孩子的視角,記錄他們在來到善牧前的心境,與他們來到善牧後,生活上的不同、學習態度的轉變,以及心理的成長改變。

  多數來到善牧學園的中輟生,都是帶著各自的困難離開原本的學校。香菇(化名)的母親是越南籍的新移民,生父已逝,家裡是低收入戶;香菇因愛睡覺導致上課常遲到,並影響到課業,因此來到學園。哈密瓜(化名)的父母離異,他與母親同住,但母親常因工作而晚歸,再加上身為家中獨子沒有兄弟姊妹的陪伴,他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感到孤單;哈密瓜因為覺得學校課業壓力繁重,再加上無法融入班上同學,而選擇輟學在家。龍龍(化名)因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而輟學,會抽菸、吸毒、打架的她,最後在家人和學校的討論後以及本人的意願之下進入學園。

  善牧學園的課程較具彈性,學生甚至可以與學園溝通下學期想上的課程內容,興趣是學習的關鍵,像是香菇喜歡烘焙,而龍龍和哈密瓜也都在各自多方探索中,尋找著自己的興趣,因這樣以興趣為導向且多元開放的學習方式,使得學園的學生們雖然無法適應傳統填鴨式教育,在善牧學園他卻能正常出席,也不再排斥學習。

《字言自語》[編輯]

  • 合作機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

link={{{5}}}
受訪者 Henry 講述自身經歷

  自閉症患者雖孤立在人群之外,但他們依舊渴望得到正常人的了解與關注。唯有加深對自閉症的認識,體諒和支援自閉症家庭面對的困難及挑戰,接納和尊重自閉症人士,避免歧視與排斥,協助他們克服溝通和適應上的難題,才能實現一個充滿包容,並且具備愛與關懷的美好願景,期許我們能為星星兒發聲,進而透過影片讓社會大眾改變對星兒的刻板看法與對待。

  藉由《字言自語》的資料畫面與同名紀錄片中自閉症受訪者的現身說法,闡述普遍自閉兒的成長歷程,同時透過相似的畫面烘托出自閉兒的成長困境。《字言自語》同名紀錄片不僅是幕後田野的成果,更是一部向社會大眾訴求包容特殊群體的紀錄片,讓觀賞本紀錄片的觀眾能夠更貼近地傾聽星星兒的聲音,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公平的社會與人生。即使不能讓社會給予關懷,亦期許社會給予基本的包容。

  吳子聰(政迪 飾)自小被診斷為中度自閉兒,儘管允許與一般的孩子一起學習,卻因無法言語之故,遭到各種嘲諷與歧視。與周發生衝突的同時,子聰渴望著說出內心的話,但爸爸卻無法給予諒解。一場脫序的意外,再次擾亂了原本就不平靜的生活。校園霸凌、教育歧視等各種情況。讓子聰與爸的衝突加劇,子聰終於選擇逃離難堪的生活。故事結尾家人團聚,但子聰磨難猶如人生的試煉,需要用一輩子時間來完成。

  紀錄片中深入訪談,受訪者Henry Henry為自閉症患者。深度訪談分為幾個段落,包括(一)自閉症固著行為(二)自身經歷,包括被霸凌的經驗以及如果透過學習而改進自閉症的情況(三)與家人關係(四)學校及老師的態度(五)自身愛情與感情寄託、以及最後(六)對未來的期許。

  Henry Henry(化名)男,大學一年級生。國小時期被診斷為中度自閉症兒童因的先天缺陷而遭受校園霸凌。越是遇困境,越是激起其努力的決心,透過自身的努力,減緩症狀為輕度自閉,考上心儀的科系與大學,雖然言語上仍有障礙,較不擅長與人溝通,但努力地想要透過學習而獲得周遭的認可。

《青春蝕光》[編輯]

  • 合作機構:財團法人本教育基金會
  • 影片描述:青少年紀錄短片《青春蝕光》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受訪者陳小姐是來展場分享身旁曾與劇中有相同受害情況的男性受害者。而主角徐皓宇在國二時被女老師誘姦,當事件被大眾所知,試圖對外求救時,卻沒人願意相信。甚至是旁人在不知不覺之中,對他在言語及行為上產生二次傷害,而我們的紀錄片創作就是希望以真實男性受害者案例與劇中主角的遭遇,去觀看這個社會對受害者的暴行,並希望觀眾在看完片後,藉由主角的遭遇與受訪者陳小姐自訴的真實案例,不論對於男/女性性侵受害者能有多一份溫柔與同理。

  受訪者陳小姐分享身旁曾與劇中有相同受害情況的男性受害者。此男性受害者是一位曾被男老師性侵,爾後也如劇中一樣,與同儕相處出現負面的情緒與行為、家人之間的不諒解等。青少年在此年齡層階段,因沒有足夠的保護與陪伴之下,該男性受害者做出了許多反抗行為。

  因此將紀錄片受訪敘述內容與劇情片的聲音與影像做穿插,劇情片的結合將男性受害者真實故事貫穿全片,同時劇情中以男主角徐皓宇的第一人稱視角為主,讓觀看者以身歷其境的方式,同理主角的遭遇,主角徐皓宇在故事中為較為沉靜抑鬱的性格,受害後的情緒反應宛如受訪者所敘述的男性受害者的受害情況,因此在受訪者畫面中,將會以事件穿插劇情故事,使觀眾透過真實案例與劇情片段更能體會劇中受害者所遭遇性侵的恐懼與不安。

《帶你去明天》[編輯]

  • 合作單位: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 影片描述:科技部專案短片《帶你去明天》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臺灣社會風氣都較為保守,對器官捐贈多為一知半解的態度。較年長的族群對此抱有許多的刻板印象,認為捐贈器官會使人體在離世後變得不完整,希望人死後則保留「全屍」的觀念等;較年輕的族群對於器官捐贈態度相對支持,但缺乏接受相關推廣資訊而態度有所保留。為了打破大眾對於器官捐贈如此刻板的想法,決定拍攝探討此議題之紀錄片,我們認為器官捐贈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想藉由拍攝紀錄片的方式推廣我們想傳達的理念。

  許多人對器官捐贈缺乏了解而排斥。然而,我們在田調的過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器捐的相關衛教及系統,認為器官捐贈是件偉大且極富意義的事。希望能藉由受訪者的故事 經驗及各組織的力量,推廣器官捐贈的觀念,讓器官捐贈的大愛精神能在大眾心中萌芽,進而轉為行動去幫助更多需要的人,使愛與生命傳遞下去。因此,我們希望製作一支同時帶有感性及知識的紀錄片,其內容包括:「探討生命價值」、「呈現各方觀點」、「破除刻板印象」、「相關醫療單位運作」、「提供專業資訊」,以致大家能更認識器官捐贈。當資訊普及後,大眾更能理解器官捐贈,而我們相信這將會使更多人接受器官捐贈,甚至主動找尋更多相關資訊。

  本片拍攝對象王家財先生(捐贈者家屬),其妻子因肺腺癌病逝,捐贈其眼角膜。妻子生前為紅斑性狼瘡患者,與罕見疾病抗戰多年,深知長年患病之痛苦,因此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希望在往生後能救助徘徊於生死間的病患。簽署同意書後取得丈夫及女兒的支持。原先病情控制良好,但後來卻因罹患肺腺癌而離世。王家財先生雖不捨妻子離去,但在最終仍尊重妻子遺願,日後成為志工並長期推廣器官捐贈。

行動模組建構與評估[編輯]

  • 影音APP:
淡水@live APP(iOS)

後續研究:淡水河海e指通[編輯]

簡介[編輯]

  淡水河海e指通(原名:淡水河海e線牽)是淡江大學資圖系林信成老師於2019/1/9與學生meeting時提出的構想,擬以淡水為中心,串起淡水河流域的山、海、河沿線城鎮,探索淡水河域、海域,三、四百年來的發展脈絡,包括:歷史文化、地景地貌、城鄉聚落、風土民情、生活點滴 ... 等,達成「淡水河海一直通」之目標,並協助淡水學、臺北學、地方學和臺灣史之教學研究與歷史普及。

  此構想為淡北城鄉e線牽之延伸,原命名為淡水河海e線牽,為有所區別,遂於2019/2/1更名為淡水河海e指通

山河城鄉[編輯]

海線城鄉[編輯]

鐵道城鄉[編輯]

另外,也可以從鐵路沿線來看淡水河流域的城鄉發展:

  

工作坊 淡水維基館Wiki寫作工作坊
研究計畫 淡水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淡北人文e網通淡北城鄉e線牽淡金海岸石滬探勘暨影像資料庫淡水古蹟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維基探員小農記滬尾清法戰爭多領域工作平台-淡水老故事蒐集計畫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海關碼頭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展覽 淡江大學USR@偕醫館淡水維基館VR園區河海山城老淡水—蔡坤煌攝影VR展淡水山海味淡水文化五月節老房子任意門系列講座
節慶 敗滬尾淡水文學節淡水五月節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節新北市淡水環境藝術節淡水藝術踩街花海節淡水馬偕日
戰役 滬尾之戰頂下郊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