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5 次修訂)
行 3: 行 3:
  
 
==簡介==
 
==簡介==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位在[[中正路]]12巷5號,約在[[福佑宮]]媽祖廟的右後側小山坡上,是崎仔頂三層段第二層,宿舍後面緊臨[[重建街]],西側不遠則是「[[紅樓]]」,同屬第二層的有紅樓、白樓及木下靜涯故居。最初作為當時淡水郡役所警察課長宿舍,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接收,一度成為台北縣政府警察局淡水分局長宿舍,後經由地方文化團體等爭取,於[[2007年]]12月28日經評鑑後登錄為歷史建築、類別為宅第,面積為354平方公尺。
+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位在[[中正路]]12巷5號,約在[[福佑宮]]媽祖廟的右後側小山坡上,是[[崎仔頂]]三層段第二層,宿舍後面緊臨[[重建街]],西側不遠則是「[[紅樓]]」,同屬第二層的有[[紅樓]]、[[白樓]]及[[木下靜涯故居]]
  
  日人治台以後,為協助統治政策的實施,在台灣建立了嚴密的警察制度,派出所無所不在,今中正路一帶既是繁榮的街區,北邊則是新興的日本人居住區,因此,這一帶是殖民政府相關機構,如:郡役所、電信局、郵局、警局、街役所等設置的地方,景觀宿舍的保存,與[[淡水]]地方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在當時的台灣,警察的職責很廣,除了維持治安等警察原有的職務外,還包括了衛生及協助施政等工作。台灣人當時習慣稱警察為「大人」,也會拿警察來嚇唬不乖的兒童,這是由於當時警察的執掌完全涵蓋了一般民眾的生活,並且動輒干預人民的日常生活,引而造成人民心中的恐懼。當時,台灣一個警察平均管理547人,但同期亦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半島,一個警察卻需要管理919人。雖然嚴苛的警察制度對社會治安大有幫助。
+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最初作為當時[[淡水郡役所]]警察課長宿舍,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接收,一度成為[[臺北縣政府警察局淡水分局]]局長宿舍,現在這棟建築物仍然做為警察局淡水分局長的宿舍,前後約經孫常武、何琦、金福海、張建勳、張一飛等人,最後由金福海之眷屬林美美等人居住。後經由地方文化團體等爭取,於[[2007年]]12月28日經評鑑後登錄為歷史建築、類別為宅第,面積為354平方公尺。
  
  宿舍外觀仍保存完整的日式建築風貌,屋內空間格局與屋前的院子仍維持早年的設計,最特殊為雁行式氣窗設計,後院有防空壕。這種傳統日式建築在淡水已不多見,甚具建築的學術價值。目前宿舍上方蓋有屋頂遮擋,但外觀已逐漸崩壞毀損。
+
  日人治臺以後,為協助統治政策的實施,在臺灣建立了嚴密的警察制度,派出所無所不在,今[[中正路]]一帶是繁榮的街區,北邊則是新興的日本人居住區,因此,這一帶是殖民政府相關機構,如:郡役所、電信局、郵局、警局、街役所等設置的地方。景觀宿舍的保存,與[[淡水]]地方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在當時的臺灣,警察的職責很廣,除了維持治安等警察原有的職務外,還包括了衛生及協助施政等工作。臺灣人當時習慣稱警察為「大人」,也會拿警察來嚇唬不乖的兒童,這是由於當時警察的執掌完全涵蓋了一般民眾的生活,並且動輒干預人民的日常生活,引而造成人民心中的恐懼。當時,臺灣一名警察平均管理547人,但同期亦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半島,一個警察卻需要管理919人。
  
==交通地圖==
+
  宿舍外觀仍保存完整的日式建築風貌,屋內空間格局與屋前的院子仍維持早年的設計,最特殊的為雁行式氣窗設計,後院有防空壕。這種傳統日式建築在[[淡水]]已不多見,甚具建築的學術價值。目前宿舍上方蓋有屋頂遮擋,但外觀已逐漸崩壞毀損。[[2018年]]1月經公開招標後啟動修復工程,[[2019年]]12月17日[[淡水古蹟博物館]]舉辦開幕茶會暨揭牌儀式,正式開放參觀,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五9:30~17:00,週六日延長開放到18:00,建築三大特色為雁尾造形的雁行式氣窗、加寬的休憩賞景的緣側、宿舍後方依山而建特別用水泥強固的專屬防空洞。
:{{Map1|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12巷5號}}
 
  
==相片集==
+
==建築構造==
<gallery>
+
===駁崁===
 +
*駁崁每層高約25〜33 公分間,石塊表面作「瘤出」,未留縫。
 +
===布基礎與床組===
 +
*宿舍正立面及東北面牆基使用長形連續面的砌磚地基稱作「布基礎」,每間隔一段砌磚地基設有方孔洞填以鐵柵,可以通風並防貓狗進入。
 +
*目前床板下主要以紅磚砌之床束支撐,磚砌床束長寬高為22公分×22公分×42公分,另留有殘餘之束石,石造束石又稱「沓石」,而木造床束推測可能因拓寬緣側而不存,又因現有磚砌床束排列凌亂無序,研判初建時應為木造床束加石造束石,現有床束應是再次修復時更替之物。
 +
===雨淋板===
 +
*日本宿舍的外牆常作雨淋板,又稱魚鱗板(shiplap boards),日文稱下見板(したみいた),用以保護小舞壁。
 +
*淡水警官宿舍同時擁有兩種雨淋板的作法,在洋式應接室外牆施作洋式之雨淋板,木板拼接方式屬「目切下見」,轉角有附柱(定規柱)是為化粧柱納的作法。而東北面窗下則可見帶有押緣之簓子下見。
 +
===小舞壁===
 +
*兩柱之間的壁體填以細竹編成骨架,再以麻繩綁竹片固定於竹編骨架上,待骨架基底完成後,塗上以麻絨、稻穀等材料拌成的壁土,進行塗抹即成為室內的土壁,又稱之為「木骨壁」,類似於臺灣傳統建築之編竹夾泥牆體。
 +
===木摺下地(板條基礎)===
 +
*木摺下地即以水平向或垂直方向木板條編排而成的牆體。
 +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可見垂直向及水平向木條的木摺壁,排列緊密。
 +
===屋架===
 +
*臺灣日式宿舍之屋架,主要分為洋式小屋組(西洋小屋)及和式小屋組(和小屋)兩大類。
 +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前凸的應接室及後方和式建築現今均屬於洋式小屋組中的「真束小屋」,主要由真束(小屋束)、陸梁、合掌、方杖、母屋、棟木等構件組成。
 +
===樋===
 +
*日文的「樋」即指的是導水管,日式宿舍常在屋簷邊設橫向的天溝將雨水導入排水管。
 +
*日本警官宿舍歷經數次改築,今留存之原物不多。在宿舍屋簷下的封簷板外原設有排水天溝,今只存殘餘受鐵物(固定天溝鐵架),但應接室角隅仍可見排水管。
 +
 
 +
==相關照片==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檔案:日本警官宿舍.JPG|日本警官宿舍右側
 
檔案:日本警官宿舍.JPG|日本警官宿舍右側
 
檔案:日本警官宿舍1.JPG|日本警官宿舍
 
檔案:日本警官宿舍1.JPG|日本警官宿舍
 +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檔案:141003日本警官宿舍.JPG|日本警官宿舍門口
 
檔案:141003日本警官宿舍.JPG|日本警官宿舍門口
 +
檔案:淡水日本警官宿舍2.jpeg
 +
檔案:淡水日本警官宿舍3.jpeg
 +
 
</gallery>
 
</gallery>
  
==資料來源==
+
==交通資訊==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永吉里]]中正路12巷5號
 +
:{{Map1|25.171118, 121.439879}}
 +
*大眾運輸:
 +
:搭乘捷運至淡水站下車,沿淡水河畔步道行走。
 +
 
 +
*自行開車:
 +
#臺北(重慶北路)交流道,接重慶北路過百齡橋,左轉承德路、大度路接2號省道(北海岸公路)往淡水方向即達淡水接中正路即可。
 +
#從八里過關渡大橋,左轉往淡水方向,也可接北海岸公路到淡水接中正路即可。
 +
 
 +
==參考資料與來源==
 +
#[[淡水學用語辭典]]
 
#《日本警官宿舍評鑑與審查意見表》,(臺北:臺北縣文化局,2008)。
 
#《日本警官宿舍評鑑與審查意見表》,(臺北:臺北縣文化局,2008)。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
#[[李乾朗]],《[https://www.tshs.ntpc.gov.tw/files/file_pool/1/0G258509127456940702/%E3%80%90%E5%85%A7%E6%96%87%E3%80%91%E6%96%B0%E5%8C%97%E5%B8%82%E6%AD%B7%E5%8F%B2%E5%BB%BA%E7%AF%89%E6%B7%A1%E6%B0%B4%E6%97%A5%E6%9C%AC%E8%AD%A6%E5%AE%98%E5%AE%BF%E8%88%8D%E4%BF%AE%E5%BE%A9%E6%88%96%E5%86%8D%E5%88%A9%E7%94%A8%E8%A8%88%E7%95%AB.pdf 新北市歷史建築淡水日本警官宿舍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3年8月)。
  
==參考資料==
+
==相關頁面==
*[[淡水學用語辭典]]
+
{|
 +
|-
 +
|valign="top"|
 +
*街道
 +
:*[[中正路]]
 +
:*[[重建街]]
 +
:*[[清水街]]
 +
:*[[三層厝街]]
 +
:*[[淡水老街]]
 +
|valign="top"|
 +
*景點
 +
:*[[崎仔頂]]
 +
:*[[紅樓]]
 +
:*[[白樓]]
 +
:*[[戀愛巷]]
 +
:*[[福佑宮]]
 +
:*[[木下靜涯故居]]
 +
|}
  
==相關頁面==
+
==相關新聞==
*[[重建街]]
+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62002 2016-12-15〈台北都會〉歷史建築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沒錢修復]【自由時報】
*[[三層厝街]]
+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12170199.aspx 2019-12-17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開放參觀 3大特點不可錯過]【中央通訊社】
*[[紅樓]]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011664 2019-12-17 絕美日式建築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即起開放]【自由電子報】
*[[白樓]]
+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91218/3827749/ 2019-12-18 必拍古風景點!淡水日本警官宿舍開放「免費參觀」]【NOWnews】
*[[木下靜涯故居]]
 
  
==相關網站==
+
==相關連結==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FA09705000016&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文化資產局]
+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7122800000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
*[http://edu1.wordpedia.com/NewTaipeiCity/content.aspx?Entry=1493&Search=%E6%B7%A1%E6%B0%B4%E6%97%A5%E6%9C%AC%E8%AD%A6%E5%AE%98%E5%AE%BF%E8%88%8D 新北市百科知識庫-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
*[https://www.medicaltravel.org.tw/Scenery-Content.aspx?idstr=C1_382000000A_010428&lang=1 臺灣國際醫療全球資訊網--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
*[https://www.facebook.com/pg/RecordingTamsui/photos/?tab=album&album_id=568847389963733 歷史建築 -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淡水文史與影像紀實FB】
  
 
[[Category:歷史建築]]
 
[[Category:歷史建築]]
 +
{{淡水文化資產導覽盒}}

於 2022年6月13日 (一) 03:57 的最新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 歷史建築
圖檔簡述:日本警察宿舍
拍攝日期: 2014-10-03
拍攝地點:重建街 
所有人:ppp4830
攝影者:ppp4830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簡介[編輯]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位在中正路12巷5號,約在福佑宮媽祖廟的右後側小山坡上,是崎仔頂三層段第二層,宿舍後面緊臨重建街,西側不遠則是「紅樓」,同屬第二層的有紅樓白樓木下靜涯故居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最初作為當時淡水郡役所警察課長宿舍,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接收,一度成為臺北縣政府警察局淡水分局局長宿舍,現在這棟建築物仍然做為警察局淡水分局長的宿舍,前後約經孫常武、何琦、金福海、張建勳、張一飛等人,最後由金福海之眷屬林美美等人居住。後經由地方文化團體等爭取,於2007年12月28日經評鑑後登錄為歷史建築、類別為宅第,面積為354平方公尺。

  日人治臺以後,為協助統治政策的實施,在臺灣建立了嚴密的警察制度,派出所無所不在,今中正路一帶是繁榮的街區,北邊則是新興的日本人居住區,因此,這一帶是殖民政府相關機構,如:郡役所、電信局、郵局、警局、街役所等設置的地方。景觀宿舍的保存,與淡水地方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在當時的臺灣,警察的職責很廣,除了維持治安等警察原有的職務外,還包括了衛生及協助施政等工作。臺灣人當時習慣稱警察為「大人」,也會拿警察來嚇唬不乖的兒童,這是由於當時警察的執掌完全涵蓋了一般民眾的生活,並且動輒干預人民的日常生活,引而造成人民心中的恐懼。當時,臺灣一名警察平均管理547人,但同期亦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半島,一個警察卻需要管理919人。

  宿舍外觀仍保存完整的日式建築風貌,屋內空間格局與屋前的院子仍維持早年的設計,最特殊的為雁行式氣窗設計,後院有防空壕。這種傳統日式建築在淡水已不多見,甚具建築的學術價值。目前宿舍上方蓋有屋頂遮擋,但外觀已逐漸崩壞毀損。2018年1月經公開招標後啟動修復工程,2019年12月17日淡水古蹟博物館舉辦開幕茶會暨揭牌儀式,正式開放參觀,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五9:30~17:00,週六日延長開放到18:00,建築三大特色為雁尾造形的雁行式氣窗、加寬的休憩賞景的緣側、宿舍後方依山而建特別用水泥強固的專屬防空洞。

建築構造[編輯]

駁崁[編輯]

  • 駁崁每層高約25〜33 公分間,石塊表面作「瘤出」,未留縫。

布基礎與床組[編輯]

  • 宿舍正立面及東北面牆基使用長形連續面的砌磚地基稱作「布基礎」,每間隔一段砌磚地基設有方孔洞填以鐵柵,可以通風並防貓狗進入。
  • 目前床板下主要以紅磚砌之床束支撐,磚砌床束長寬高為22公分×22公分×42公分,另留有殘餘之束石,石造束石又稱「沓石」,而木造床束推測可能因拓寬緣側而不存,又因現有磚砌床束排列凌亂無序,研判初建時應為木造床束加石造束石,現有床束應是再次修復時更替之物。

雨淋板[編輯]

  • 日本宿舍的外牆常作雨淋板,又稱魚鱗板(shiplap boards),日文稱下見板(したみいた),用以保護小舞壁。
  • 淡水警官宿舍同時擁有兩種雨淋板的作法,在洋式應接室外牆施作洋式之雨淋板,木板拼接方式屬「目切下見」,轉角有附柱(定規柱)是為化粧柱納的作法。而東北面窗下則可見帶有押緣之簓子下見。

小舞壁[編輯]

  • 兩柱之間的壁體填以細竹編成骨架,再以麻繩綁竹片固定於竹編骨架上,待骨架基底完成後,塗上以麻絨、稻穀等材料拌成的壁土,進行塗抹即成為室內的土壁,又稱之為「木骨壁」,類似於臺灣傳統建築之編竹夾泥牆體。

木摺下地(板條基礎)[編輯]

  • 木摺下地即以水平向或垂直方向木板條編排而成的牆體。
  •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可見垂直向及水平向木條的木摺壁,排列緊密。

屋架[編輯]

  • 臺灣日式宿舍之屋架,主要分為洋式小屋組(西洋小屋)及和式小屋組(和小屋)兩大類。
  •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前凸的應接室及後方和式建築現今均屬於洋式小屋組中的「真束小屋」,主要由真束(小屋束)、陸梁、合掌、方杖、母屋、棟木等構件組成。

[編輯]

  • 日文的「樋」即指的是導水管,日式宿舍常在屋簷邊設橫向的天溝將雨水導入排水管。
  • 日本警官宿舍歷經數次改築,今留存之原物不多。在宿舍屋簷下的封簷板外原設有排水天溝,今只存殘餘受鐵物(固定天溝鐵架),但應接室角隅仍可見排水管。

相關照片[編輯]

交通資訊[編輯]

讀取地圖中...
  • 大眾運輸:
搭乘捷運至淡水站下車,沿淡水河畔步道行走。
  • 自行開車:
  1. 臺北(重慶北路)交流道,接重慶北路過百齡橋,左轉承德路、大度路接2號省道(北海岸公路)往淡水方向即達淡水接中正路即可。
  2. 從八里過關渡大橋,左轉往淡水方向,也可接北海岸公路到淡水接中正路即可。

參考資料與來源[編輯]

  1. 淡水學用語辭典
  2. 《日本警官宿舍評鑑與審查意見表》,(臺北:臺北縣文化局,2008)。
  3.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4. 李乾朗,《新北市歷史建築淡水日本警官宿舍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3年8月)。

相關頁面[編輯]

  • 街道
  • 景點

相關新聞[編輯]

相關連結[編輯]

古物 皇明「黃公郭氏圓」墓碑望高樓碑誌
古蹟 市定古蹟 滬尾水道馬偕墓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淡水氣候觀測所淡水禮拜堂擢勝營淡水外僑墓園振文社淡水福佑宮淡水海關碼頭淡水水上機場淡水龍山寺淡水臺銀日式宿舍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淡水日商中野宅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滬尾湖南勇古墓滬尾小學校禮堂滬尾偕醫館
國定古蹟 淡水紅毛城理學堂大書院鄞山寺聖安東尼奧城滬尾礮臺
考古遺址 長濱文化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水碓尾遺址油車口遺址大田寮遺址
歷史建築 淡水紅樓木下靜涯故居梁實秋故居馬偕故居馬偕租屋處淡水日本警官宿舍駱家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