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泉禪寺"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7 次修訂)
行 1: 行 1:
{{導覽條模板|基隆|古蹟}}
+
{{導覽條模板|基隆|歷史建築}}
 +
[[檔案:靈泉禪寺.jpg|thumb|400px|right|{{檔案:靈泉禪寺.jpg}}]]
  
 +
{{Youtube|OovdDVLkZXw|400|right|[[靈泉禪寺]] 具有叢林規模的禪宗寺院 ─ 基隆靈泉禪寺}}
 +
==簡介==
 +
[[靈泉禪寺]]原本被稱作為「[[靈泉寺]]」,於2004年被指定登錄為歷史建築,並且開放四到五月的週五到週日供民眾參觀,但是因為建築老舊,所以在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的開放時刻是禁止遊客入內參觀的。
  
==簡介==
+
目前靈泉寺佛殿中央為大雄寶殿,殿內的神龕主祀釋迦佛祖本尊,身旁有立姿阿塞、迦難護法尊者隨祀在側,並且在神龕後方還有十八羅漢護法以及准提觀音神像附祀,不過也因為祭祀的神明眾多,造成祭祀空間不足的問題,但是多虧昔日老師傅的技術精湛,能夠將佛殿室內的空間分隔精準,以巧妙的方式凸顯釋迦佛祖本尊的地位。此外,有文獻圖片記載了靈泉寺昔日尚有一尊印度釋尊涅盤像,但至今已經遺失,現時其位置無從得知了。
[[靈泉禪寺]]原本被稱作為「靈泉寺」,於2004年被指定登入為歷史建築,並且開放四到五月的週五到週日供民眾參觀,但是因為建築老舊,所以在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的開放時刻是禁止遊客入內參觀的。
 
  
目前靈泉寺佛殿中央為大雄寶殿,殿內的神龕主祀釋迦佛祖本尊,身旁有立姿阿塞、迦難護法尊者隨祀在側,並且在神龕後方還有十八羅漢護法以及准提觀音神像附祀。
+
寺廟以四合院設計之建築為主,材料亦是由磚、瓦、木材、及石材組成。原本的建築風格較為樸素,經過多次的改建和擴張後,現時其山門已經變得相當雄偉了。
  
由於祭祀空間不足加上祭祀的神明眾多,因此空間有點狹窄,但是多虧昔日老師傅的功力高深,能夠將佛殿室內的空間分隔精準,以巧妙的方式凸顯釋迦佛祖本尊的地位。
+
==歷史==
 +
*日本時期
 +
:[[靈泉禪寺]]創始於1898年(明治31年),當時是由來自福建鼓山湧泉寺的兩位高僧善智、妙密禪師來台時所成立的。兩位福建高僧最初是在[[基隆]]的奠濟宮宣揚佛法,後來因信徒數量逐漸擴增,所以決定另建寺廟來做宣揚佛法目的。
  
此外,有文獻圖片記載了靈泉寺昔日尚有一尊印度釋尊涅盤像,但至今已經遺失,現時其位置無從得知了。
+
:信徒林來發捐出自家所屬菜園坡地一甲,並在於1901年(明治34年)在基隆東郊月眉山開始動工興建靈泉禪寺,來台的兩位善智、妙密禪師因為圓寂緣故,靈泉禪寺轉由接任的善慧法師帶領,之後逐步完成佛殿、開山堂、禪堂等建築構造。
  
寺廟以四合院設計之建築為主,材料亦是由磚、瓦、木材、及石材組成。原本的建築風格較為樸素,經過多次的改建和擴張後,現時其山門已經變得相當雄偉了。
+
:1906年(明治39年)善慧法師向臺灣總督府申請建立靈泉禪寺,但未獲得批准。1907年(明治40年)聯合許梓桑等基隆當地仕紳,向總督府申請,終獲得核准。
  
==歷史==
+
:開山堂為靈泉禪寺後期所蓋建築,1918年(大正7年)為了紀念釋善慧建設靈泉禪寺,也希望提供給來訪參拜的信眾有休息的地方,靈泉禪寺方面計畫建設開山堂來因應,開山堂約於1920年(大正9年)興建完成,並於1920年(大正9年)竣工,同年底舉行建築落成典禮,取名為「開山堂新築落成慶讚會」。
  
 +
*民國時期
 +
:1945年(民國34年)之後,隨著開山堂的內部木頭構造遭受嚴重腐朽,而進行整建,1995年(民國84年)竣工,留有「基隆市月眉山開山堂修建信徒贊助大德芳名」碑記可佐證。
  
==建築特色==
+
:時至今日,靈泉禪寺仍然為信徒舉辦多場宗教活動,例如靈泉講堂、法會、共修及佛學課程。
  
 +
==相片集==
 +
<gallery widths="200" heights="230">
 +
印度釋尊涅槃像.jpg
 +
</gallery>
  
 
==地圖==
 
==地圖==
行 26: 行 37: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
===政府網站===
 +
*[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345 台灣宗教文化地圖:靈泉禪寺開山堂]
 +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40301000002 國家文化資產網:靈泉禪寺開山堂]
 +
*[https://tour.klcg.gov.tw/zh-hant/attractions/13083176/ 基隆旅遊網:月眉山靈泉禪寺]
  
 +
===新聞===
 +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5379603 宗教巡禮/基隆靈泉禪寺開山堂 限期開放]
  
 
+
===品牌網站===
 +
*[https://lingchuanchantempl.wixsite.com/website 靈泉禪寺官網]
  
 
[[Category:景點]]
 
[[Category:景點]]
 +
{{基隆地區導覽盒}}

於 2022年6月18日 (六) 17:31 的最新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基隆 > 歷史建築
描述:靈泉寺
出處:勝山寫真館(1935)。基隆市。基隆市。
出版日期:1935年(昭和10)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 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 影片描述:靈泉禪寺 具有叢林規模的禪宗寺院 ─ 基隆靈泉禪寺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編輯]

靈泉禪寺原本被稱作為「靈泉寺」,於2004年被指定登錄為歷史建築,並且開放四到五月的週五到週日供民眾參觀,但是因為建築老舊,所以在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的開放時刻是禁止遊客入內參觀的。

目前靈泉寺佛殿中央為大雄寶殿,殿內的神龕主祀釋迦佛祖本尊,身旁有立姿阿塞、迦難護法尊者隨祀在側,並且在神龕後方還有十八羅漢護法以及准提觀音神像附祀,不過也因為祭祀的神明眾多,造成祭祀空間不足的問題,但是多虧昔日老師傅的技術精湛,能夠將佛殿室內的空間分隔精準,以巧妙的方式凸顯釋迦佛祖本尊的地位。此外,有文獻圖片記載了靈泉寺昔日尚有一尊印度釋尊涅盤像,但至今已經遺失,現時其位置無從得知了。

寺廟以四合院設計之建築為主,材料亦是由磚、瓦、木材、及石材組成。原本的建築風格較為樸素,經過多次的改建和擴張後,現時其山門已經變得相當雄偉了。

歷史[編輯]

  • 日本時期
靈泉禪寺創始於1898年(明治31年),當時是由來自福建鼓山湧泉寺的兩位高僧善智、妙密禪師來台時所成立的。兩位福建高僧最初是在基隆的奠濟宮宣揚佛法,後來因信徒數量逐漸擴增,所以決定另建寺廟來做宣揚佛法目的。
信徒林來發捐出自家所屬菜園坡地一甲,並在於1901年(明治34年)在基隆東郊月眉山開始動工興建靈泉禪寺,來台的兩位善智、妙密禪師因為圓寂緣故,靈泉禪寺轉由接任的善慧法師帶領,之後逐步完成佛殿、開山堂、禪堂等建築構造。
1906年(明治39年)善慧法師向臺灣總督府申請建立靈泉禪寺,但未獲得批准。1907年(明治40年)聯合許梓桑等基隆當地仕紳,向總督府申請,終獲得核准。
開山堂為靈泉禪寺後期所蓋建築,1918年(大正7年)為了紀念釋善慧建設靈泉禪寺,也希望提供給來訪參拜的信眾有休息的地方,靈泉禪寺方面計畫建設開山堂來因應,開山堂約於1920年(大正9年)興建完成,並於1920年(大正9年)竣工,同年底舉行建築落成典禮,取名為「開山堂新築落成慶讚會」。
  • 民國時期
1945年(民國34年)之後,隨著開山堂的內部木頭構造遭受嚴重腐朽,而進行整建,1995年(民國84年)竣工,留有「基隆市月眉山開山堂修建信徒贊助大德芳名」碑記可佐證。
時至今日,靈泉禪寺仍然為信徒舉辦多場宗教活動,例如靈泉講堂、法會、共修及佛學課程。

相片集[編輯]

地圖[編輯]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料[編輯]

政府網站[編輯]

新聞[編輯]

品牌網站[編輯]

人物 葉俊麟鈴置良一
文化資產 市定古蹟 白米甕砲台獅球嶺砲台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基隆市長官邸許梓桑古厝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劉銘傳隧道七堵前站社寮砲台
國定古蹟 槓子寮砲台大武崙砲台
古物 阿姆斯脫朗後膛8吋砲
歷史建築 海港大樓旭丘指揮所阿根納造船廠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建港紀念碑頂石閣砲台瑪陵坑石頭厝靈泉禪寺大沙灣石圍遺構
文化景觀 暖暖淨水場仙洞巖
交通 港口 正濱漁港
地方機構 公共建設 潮境公園
博物館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自然景觀 湖泊 大武崙情人湖
宗教場所 中式廟宇 奠濟宮
店鋪 市集 委託行
活動 戰役 雞籠之戰
已不存在 三沙灣漁港基隆神社北部火力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