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濟宮
出自 淡水維基館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基隆 > 古蹟
簡介[編輯]
奠濟宮,俗稱聖王宮廟,位於基隆市仁愛區,也就是大家口中「基隆廟口夜市」的「廟」。現址的奠濟宮是當時在清代建造,由板橋望族林家捐地,並獲得熱烈的迴響,如今已有百年歷史,是基隆市最大的廟宇,供奉的神明為開漳聖王,因為開墾基隆的先民大多來自中國閩南地區,他們非常敬仰開漳聖王陳源光將軍,因此在基隆建立廟宇。
歷史[編輯]
- 清朝時期
- 奠濟宮一開始在外木山建成時為1873年(同治12年),之後由板橋望族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所建造的奠濟宮才是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奠濟宮。1884年清法戰爭,奠濟宮曾作為軍事據點,不慎引爆詭雷導致奠濟宮受損。
- 日本時期
- 在乙末戰爭後,清朝政府割讓台灣,奠濟宮成為了日軍駐紮的地點,但後來因火災而再次受到損傷。因此於1897年(明治20年)、1905年(明治38年)進行重修,並且將原本位於奠濟宮右側主祀水仙尊王的清甯宮併入。這段時期奠濟宮進行了多次的修建,但奠濟宮的基礎外觀也是從這時成形。
- 在1924年(大正13年)為配合政府的市區重建的計畫,奠濟宮再次進行改建,而水仙尊王則改在後殿供信徒供奉。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因為遭遇美軍空襲,奠濟宮又再遭到炸毀。
- 民國時期
- 之後於1957年(民國46年)進行重修,又於1964年(民國53年)由地方人士捐款修建,呈現出如今的規模樣貌。
- 至今,每年的農曆2月15日,奠濟宮以及協助單位會於一大早舉行祭典,並且在下午舉辦遊境拜廟活動,另外,奠濟宮管理委員還會聘請歌仔戲公演兩天,若有人要加棚謝戲,則還會再熱鬧三、四天左右。
建築特色[編輯]
奠濟宮雖然是百年歷史建築,外觀屬於閩南式寺廟建築,但因歷經多次災難性摧毀,已修復數次,因此多為現代建材,剩下的百年建材只有主神旁的兩根龍柱以及門口的石碑。
從山門進入奠濟宮,便是廟埕,是廟會的活動空間,廟中的棟樑雕刻非常具有古風韻味,在基隆廟口夜市這樣熱鬧的地區當中獨樹一格,再進入到前殿可以看到華麗的三川殿,而殿中的一些古物則有著大正年間的字樣,如壁堵、浮雕、石獅、門柱等;正殿主祀開漳聖王,還有他的部將輔勝將軍及輔順將軍,其中最具日本風味的是正殿前的一對花鳥石柱,是日本時期重建時出現的作品。另外,奠濟宮後方有個「清甯宮」,廟內祭祀的是水仙尊王,但這並不是奠濟宮的後殿,只是因為兩間廟非常相近,因此一般民眾將其稱為後殿。
相片集[編輯]
地圖[編輯]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27-2號
- 前往:Google街景導覽
- OpenStreetMap: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料[編輯]
政府網站[編輯]
電子書籍[編輯]
|
|||
人物 | 葉俊麟.鈴置良一 | ||
文化資產 | 市定古蹟 | 白米甕砲台.獅球嶺砲台.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基隆市長官邸.許梓桑古厝.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劉銘傳隧道.七堵前站.社寮砲台 | |
國定古蹟 | 槓子寮砲台.大武崙砲台 | ||
古物 | 阿姆斯脫朗後膛8吋砲 | ||
歷史建築 | 海港大樓.旭丘指揮所.阿根納造船廠.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建港紀念碑.頂石閣砲台.瑪陵坑石頭厝.靈泉禪寺.大沙灣石圍遺構 | ||
文化景觀 | 暖暖淨水場.仙洞巖 | ||
交通 | 港口 | 正濱漁港 | |
地方機構 | 公共建設 | 潮境公園 | |
博物館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 ||
自然景觀 | 湖泊 | 大武崙情人湖 | |
宗教場所 | 中式廟宇 | 奠濟宮 | |
店鋪 | 市集 | 委託行 | |
活動 | 戰役 | 雞籠之戰 | |
已不存在 | 三沙灣漁港.基隆神社.北部火力發電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