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日商中野宅" 修訂間的差異
Masker0428 (對話 | 貢獻) |
|||
行 4: | 行 4: | ||
==簡介== | ==簡介== | ||
− | [[淡水日商中野宅]]座落之位置為[[中正路]]20巷1號,即淡水段烽火小段14-37地號,於[[2008年]](民國97)7月7日公告為縣定古蹟。對照日治時期之地籍資料,現址在[[1920年]] | + | [[淡水日商中野宅]]座落之位置為[[中正路]]20巷1號,即淡水段烽火小段14-37地號,於[[2008年]](民國97)7月7日公告為縣定古蹟。對照日治時期之地籍資料,現址在[[1920年]](大正9)10月1日以前的地名為「臺北州淡水郡[[淡水街]]淡水字烽火十四番地」。 |
===建築特色=== | ===建築特色=== | ||
行 12: | 行 12: | ||
===產權移轉=== | ===產權移轉=== | ||
− | 此地原所有權人為學租財團,由[[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管理;[[1909年]](明治42)2月4日移轉給國庫,管理者變成台灣總督;同年9月1日[[中野金太郎]]取得「[[永代借地權]]」之後,於[[1912年]](明治45)3月6日才將土地移轉給[[中野氏]]。且根據[[淡水戶政事務所]]中的戶籍資料記載,日治時期有兩戶人家([[中野氏]]、[[富田氏]])都把「住所」設於「烽火十四番地」,雖然兩戶人家的入籍時間不同,但同樣都是[[1964年]](民國35)把戶籍遷出。 | + | 此地原所有權人為學租財團,由[[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管理;[[1909年]](明治42)2月4日移轉給國庫,管理者變成台灣總督;同年9月1日[[中野金太郎]]取得「[[永代借地權]]」之後,於[[1912年]](明治45)3月6日才將土地移轉給[[中野氏]]。且根據[[淡水戶政事務所]]中的戶籍資料記載,日治時期有兩戶人家([[中野氏]]、[[富田氏]])都把「住所」設於「烽火十四番地」,雖然兩戶人家的入籍時間不同,但同樣都是[[1964年]](民國35)把戶籍遷出。 |
+ | |||
戰後,日本人之財產由國民政府所管理接收,「烽火十四番地」成為公有土地,後來由[[淡水鎮]]取得所有權,管理者為[[淡水鎮公所]];建築物則分配做為海軍宿舍使用。共有聶姓與孫姓兩戶人家居住使用過,但仍留存日式及西式空間之特色。 | 戰後,日本人之財產由國民政府所管理接收,「烽火十四番地」成為公有土地,後來由[[淡水鎮]]取得所有權,管理者為[[淡水鎮公所]];建築物則分配做為海軍宿舍使用。共有聶姓與孫姓兩戶人家居住使用過,但仍留存日式及西式空間之特色。 | ||
行 30: | 行 31: | ||
==交通地圖== | ==交通地圖== | ||
−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0巷1號 | +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新生里]][[中正路]]20巷1號 |
*大眾運輸工具:先搭捷運到「捷運淡水站」然後轉搭「F112路線公車」至「電力公司」站下車,沿[[中正路]]走到「[[得忌利士洋行]]」旁小巷再往內走看到[[輸入品倉庫]]後,標的物即在[[輸入品倉庫]]旁 | *大眾運輸工具:先搭捷運到「捷運淡水站」然後轉搭「F112路線公車」至「電力公司」站下車,沿[[中正路]]走到「[[得忌利士洋行]]」旁小巷再往內走看到[[輸入品倉庫]]後,標的物即在[[輸入品倉庫]]旁 | ||
*步行:沿[[中正路]]走到「[[得忌利士洋行]]」旁小巷再往內走看到[[輸入品倉庫]]後,標的物即在[[輸入品倉庫]]左後側 | *步行:沿[[中正路]]走到「[[得忌利士洋行]]」旁小巷再往內走看到[[輸入品倉庫]]後,標的物即在[[輸入品倉庫]]左後側 |
於 2022年10月15日 (六) 00:35 的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 古蹟簡介
淡水日商中野宅座落之位置為中正路20巷1號,即淡水段烽火小段14-37地號,於2008年(民國97)7月7日公告為縣定古蹟。對照日治時期之地籍資料,現址在1920年(大正9)10月1日以前的地名為「臺北州淡水郡淡水街淡水字烽火十四番地」。
建築特色
日商中野宅為單棟地上二層、地下一層的磚造建築,主體建築呈長約14.6米、寬約6.5米之長方形平面。在建築外觀之屋簷及樓層分界處有水平的多層次線腳飾帶,西向立面一樓的窗戶上方,以磚塊砌出五層「几」字型線腳及圓弧飾條,甚為精緻;東向立面的一樓部分為後期所增建,立面上亦以水平線腳分割樓層,在一樓窗戶上方並有模仿西向立面的線型磚砌裝飾。南向立面二樓的開口為三扇細長木窗及一扇通往戶外的木門,窗戶外並加裝鐵製弧形欄杆,為簡潔立面上的裝飾。西向玄關入口、南向陽台及東向窗戶上方皆有伸出矩形的雨庇。中野宅面對觀音山鄰近淡水河畔,交通方便、視野景觀優雅。
日治時期的日本私人住宅多數擁有近代主義樣式的西洋建築外觀,室內則同時擁有日式與西式兩種空間形式;日商中野宅即為呈現「和洋折衷」風格的住宅之一。
產權移轉
此地原所有權人為學租財團,由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管理;1909年(明治42)2月4日移轉給國庫,管理者變成台灣總督;同年9月1日中野金太郎取得「永代借地權」之後,於1912年(明治45)3月6日才將土地移轉給中野氏。且根據淡水戶政事務所中的戶籍資料記載,日治時期有兩戶人家(中野氏、富田氏)都把「住所」設於「烽火十四番地」,雖然兩戶人家的入籍時間不同,但同樣都是1964年(民國35)把戶籍遷出。
戰後,日本人之財產由國民政府所管理接收,「烽火十四番地」成為公有土地,後來由淡水鎮取得所有權,管理者為淡水鎮公所;建築物則分配做為海軍宿舍使用。共有聶姓與孫姓兩戶人家居住使用過,但仍留存日式及西式空間之特色。
相關相片
大門
建築外觀
交通地圖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新生里中正路20巷1號
- 大眾運輸工具:先搭捷運到「捷運淡水站」然後轉搭「F112路線公車」至「電力公司」站下車,沿中正路走到「得忌利士洋行」旁小巷再往內走看到輸入品倉庫後,標的物即在輸入品倉庫旁
- 步行:沿中正路走到「得忌利士洋行」旁小巷再往內走看到輸入品倉庫後,標的物即在輸入品倉庫左後側
參考資料與來源
- 《臺北縣定古蹟淡水日商中野宅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9)。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無形文化資產普查計畫成果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民國2009年10月)。
相關頁面
相關網站
|
|||
古物 | 皇明「黃公郭氏圓」墓碑.望高樓碑誌 | ||
古蹟 | 市定古蹟 | 滬尾水道.馬偕墓.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淡水氣候觀測所.淡水禮拜堂.擢勝營.淡水外僑墓園.振文社.淡水福佑宮.淡水海關碼頭.淡水水上機場.淡水龍山寺.淡水臺銀日式宿舍.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淡水日商中野宅.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滬尾湖南勇古墓.滬尾小學校禮堂.滬尾偕醫館 | |
國定古蹟 | 淡水紅毛城.理學堂大書院.鄞山寺.聖安東尼奧城.滬尾礮臺 | ||
考古遺址 | 長濱文化.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水碓尾遺址.油車口遺址.大田寮遺址 | ||
歷史建築 | 淡水紅樓.木下靜涯故居.梁實秋故居.馬偕故居.馬偕租屋處.淡水日本警官宿舍.駱家古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