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歷史) |
|||
行 40: | 行 40: | ||
[[Category:景點]] | [[Category:景點]] | ||
+ | {{基隆地區導覽盒}} |
於 2022年6月18日 (六) 17:29 的最新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基隆 > 古蹟
簡介[編輯]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的前身為「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也是陽明海運公司前身。坐落於現今基隆市仁愛區的基隆港內,據資料顯示建造此建築物費用總共花費約為十萬餘日圓。
曾經被用來協助基隆港內郵船的相關事務,後來因為二戰基隆港內被嚴重轟炸,最終於民國時期改建為現今的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藝術館建立宗旨為「喜歡海洋、親近海洋、保護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以一種「寓教於樂」和「體驗感動」的互動方式吸引許多前來參展的民眾,希望大家透過此建築物來更認識海洋和人類文化之間的關係,也能了解我國作為海島國家的海洋立國的精神以及海洋文化藝術裡豐富的內涵。
藝術館不定期會舉辦許多有關海洋與人類文化相關的展覽,館內展區主要分為常展區和特展區兩種,常展區為基隆港口模型全球貨櫃運輸的展覽,而特展區為陽明海運全球貨櫃運輸展覽,其主要內容為展示陽明海運的相關海運設備及全球運輸網路。值得一提的是館內有全台第一套的模擬駕駛的船艙設備供民眾使用,其逼真的體感,能讓民眾親身體會在海運時會碰到的情境,也能更加了解海運的歷史演進。
歷史[編輯]
- 日本時期
- 於1913年(大正2年)11月動工,由「日本郵船株式會社」興建,建築設計師是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的森山松之助技師和井手薰技師,後來在1915年(大正4年)5月4日竣工,名為「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基隆出張所」。
- 二戰期間
- 不過在二次大戰期間,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基隆出張所附近一帶被砲火猛攻,造成建築屋頂與圓塔部分受損。
- 民國時期
- 1945年(民國34年)10月23日被招商局接收成為招商局基隆分局,之後在隔年1946年2月(民國35年)進行第一次的大規模整修,將二次大戰時被炸毀的圓塔部分結構拆除並重新翻修屋頂,又在1951年(民國40年)因屋頂被火災燒毀而被改建、1968年(民國57年)將大門由臨街面改為臨海面。
- 1972年(民國61年)陽明海運公司成立,將招商局基隆分局改為陽明基隆分公司辦公室,於1974年(民國63年)在北部大地震後將屋頂拆除並改建三樓、1978年(民國67年)以輕高架翻修為四批水鐵皮屋頂。
- 最後在1995年(民國84年)時,招標局併入陽明海運公司,並在2004年(民國93年),將原本的基隆分公司修建成具有復古和現代海洋風情的新地標,命名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於2004年(民國93年)12月28日開館啟用。
地圖[編輯]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4號
- 前往:Google街道導覽
- OpenStreetMap: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料[編輯]
政府網站[編輯]
|
|||
人物 | 葉俊麟.鈴置良一 | ||
文化資產 | 市定古蹟 | 白米甕砲台.獅球嶺砲台.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基隆市長官邸.許梓桑古厝.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劉銘傳隧道.七堵前站.社寮砲台 | |
國定古蹟 | 槓子寮砲台.大武崙砲台 | ||
古物 | 阿姆斯脫朗後膛8吋砲 | ||
歷史建築 | 海港大樓.旭丘指揮所.阿根納造船廠.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建港紀念碑.頂石閣砲台.瑪陵坑石頭厝.靈泉禪寺.大沙灣石圍遺構 | ||
文化景觀 | 暖暖淨水場.仙洞巖 | ||
交通 | 港口 | 正濱漁港 | |
地方機構 | 公共建設 | 潮境公園 | |
博物館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 ||
自然景觀 | 湖泊 | 大武崙情人湖 | |
宗教場所 | 中式廟宇 | 奠濟宮 | |
店鋪 | 市集 | 委託行 | |
活動 | 戰役 | 雞籠之戰 | |
已不存在 | 三沙灣漁港.基隆神社.北部火力發電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