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金桂" 修訂間的差異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 | |||
行 2: | 行 2: | ||
==簡介== | ==簡介== | ||
− | '''畢公'''的中文名字叫[[畢金桂]]。他的父親叫[[Pedro Florentino]] | + | '''畢公'''的中文名字叫[[畢金桂]]。他的父親叫[[Pedro Florentino]](1815—1884年),是一位菲律賓籍的西班牙水手,約在1856年(咸豐6),他的船行經[[淡水]]附近時,不慎落水了,後來被淡水附近的漁民救上了岸,並且在淡水定居了下來,並娶了一位福建泉州籍水手的女兒黃春為妻,在[[1858年]](咸豐8年)生下他們唯一的兒子「[[畢金桂]]([[畢公]])」。 |
− | + | Pedro來到淡水定居的時間應該比他兒子誕生的1858年(咸豐8年)還要再早上許多,所以Pedro極可能是近代第一個在淡水定居的外國人。再相較於[[馬偕]]於1872年(同治11)始到淡水傳教的時間來看,Pedro家族可以說是北淡水地區第一個信仰天主教的家族。Pedro卒於1884年(光緒10年)10月5日,享壽69歲。 | |
− | + | 日治時代,許多像Pedro家族這樣的外國人家庭都受到日本的猜忌和監督,同時也不得歸化為臺灣人,當他們要離開淡水前往臺北辦事的時候,並不像臺灣本島人可以自由地來去,反而必須要事先向日本官府外事科報備拿證明書登記,等到日本當局許可後,才可以前往臺北,從臺北回來後還必須再向日本當局報告他們去臺北做了些什麼事。因此,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煩,畢金桂三子[[畢友諒]]之女慮蘭,就改姓其母姓「馮」而入了臺籍,好讓行動能自由一點,不必受到日本人的拘束。 | |
− | + | 因此在臺灣光復前,Pedro一族都還是用外國的姓氏和國籍,直到光復後十年的1955年(民國44),Pedro一族才被准許歸化為臺灣籍,並且用和Pedro發音相近的「畢」為其姓,才解決他們生長於此,卻又不屬於此的特殊情況。 | |
− | 畢氏一族一直居住在淡水,除了[[畢金桂]] | + | 畢氏一族一直居住在淡水,除了[[畢金桂]]曾經在現今淡水的中正路165號經營[[得記酒樓]]外,其三子[[畢友諒]]後來也長期在[[淡江中學]]擔任廚師,直到今日仍有不少[[淡江中學]]畢業的校友還記得他。畢氏一族現在仍然居住在緊鄰外僑墓園的新民街上。 |
==參考資源== | ==參考資源== |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
− | : | +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
==相關頁面== | ==相關頁面== | ||
行 23: | 行 23: | ||
:*[http://www.ebaomonthly.com/gcse_results.php?q=%E7%95%A2%E5%85%AC&cof=FORID%3A9&cx=007532926813063972986%3Avajubxlyfzg&ie=utf-8&siteurl=www.ebaomonthly.com%2F&ref=&ss=73j5329j2 翼報eBaoMonthly.com] | :*[http://www.ebaomonthly.com/gcse_results.php?q=%E7%95%A2%E5%85%AC&cof=FORID%3A9&cx=007532926813063972986%3Avajubxlyfzg&ie=utf-8&siteurl=www.ebaomonthly.com%2F&ref=&ss=73j5329j2 翼報eBaoMonthly.com] | ||
− | + | [[Category:人物]][[Category:1815年出生]][[Category:1884年逝世]] | |
− | [[Category:人物]] | + | {{淡水19世紀人物導覽盒}} |
於 2024年1月8日 (一) 21:53 的最新修訂
簡介[編輯]
畢公的中文名字叫畢金桂。他的父親叫Pedro Florentino(1815—1884年),是一位菲律賓籍的西班牙水手,約在1856年(咸豐6),他的船行經淡水附近時,不慎落水了,後來被淡水附近的漁民救上了岸,並且在淡水定居了下來,並娶了一位福建泉州籍水手的女兒黃春為妻,在1858年(咸豐8年)生下他們唯一的兒子「畢金桂(畢公)」。
Pedro來到淡水定居的時間應該比他兒子誕生的1858年(咸豐8年)還要再早上許多,所以Pedro極可能是近代第一個在淡水定居的外國人。再相較於馬偕於1872年(同治11)始到淡水傳教的時間來看,Pedro家族可以說是北淡水地區第一個信仰天主教的家族。Pedro卒於1884年(光緒10年)10月5日,享壽69歲。
日治時代,許多像Pedro家族這樣的外國人家庭都受到日本的猜忌和監督,同時也不得歸化為臺灣人,當他們要離開淡水前往臺北辦事的時候,並不像臺灣本島人可以自由地來去,反而必須要事先向日本官府外事科報備拿證明書登記,等到日本當局許可後,才可以前往臺北,從臺北回來後還必須再向日本當局報告他們去臺北做了些什麼事。因此,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煩,畢金桂三子畢友諒之女慮蘭,就改姓其母姓「馮」而入了臺籍,好讓行動能自由一點,不必受到日本人的拘束。
因此在臺灣光復前,Pedro一族都還是用外國的姓氏和國籍,直到光復後十年的1955年(民國44),Pedro一族才被准許歸化為臺灣籍,並且用和Pedro發音相近的「畢」為其姓,才解決他們生長於此,卻又不屬於此的特殊情況。
畢氏一族一直居住在淡水,除了畢金桂曾經在現今淡水的中正路165號經營得記酒樓外,其三子畢友諒後來也長期在淡江中學擔任廚師,直到今日仍有不少淡江中學畢業的校友還記得他。畢氏一族現在仍然居住在緊鄰外僑墓園的新民街上。
參考資源[編輯]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相關頁面[編輯]
相關連結[編輯]
|
||
文學家 | 詩人 | 洪以南.洪騰雲 |
台灣之最 | 乞丐之父 | 施乾 |
台灣烏龍茶之父 | 約翰‧陶德 | |
自來水之父 | 巴爾頓 | |
匠師 | 燕樓匠派.洪泉.李璋瑜.黃仔樹 | |
改革人士 | 抗日 | 簡大獅 |
政治人物 | 官員 | 陳培桂.李彤恩 |
稅關長 | 野村才二 | |
街長 | 武田駒吉 | |
鎮長 | 李木榮.杜家齊 | |
其他 | 小副川猛.居正.鳥井勝治.林金鐘.沈葆楨.曾四安.黃寶成.雷俊臣 | |
軍人 | 孫開華.張李成.章高元.巴恩士.李應辰.李應時.林朝棟 | |
航海人物 | 水手 | 畢金桂.Pedro Florentino |
馬偕家族 | 馬偕家族.馬偕數位博物館 | |
商人 | 張媽進.陳樹木.李貽和.汪天生.洪成敷.盧阿山.多田榮吉.許能.黃東茂.許木生.許丙.James Davidson.林百鍊.林義禮.張園.施論.鄭榮記 | |
基督徒 | 牧師 | 陳榮輝.李庥 |
信徒 | 柯清泰 | |
傳教士 | Rev. George Leslie Mackay.德明利姑娘.華雅各.葉順.莊天能 | |
教育家 | 校長 | 小竹德吉.羅虔益.洪炳南 |
教師 | 張聰明.杜生財 | |
助教 | 柯維思 | |
其他 | 蔡以倫 | |
望族 | 淡水李家.李應東 | |
畫家 | 台灣 | 陳澄波 |
日本 | 木下靜涯 | |
舞蹈家 | 林明德 | |
醫生 | 蔡阿信.鄭木筆.盧秋桂.陳水泉.陳江山.杜聰明.洪長庚 | |
警界人物 | 警察 | 施坤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