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墓" 修訂間的差異
(→簡介) |
(→簡介) |
||
(未顯示由 6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0 次修訂) | |||
行 4: | 行 4: | ||
==簡介== | ==簡介== | ||
− | [[馬偕墓]]位在[[新北市淡水區]] | + | [[馬偕墓]]位在[[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真理街26號[[淡江中學]]後方,建於西元[[1901年]](清光緒27年)[[馬偕]]辭世時,至今已有一百餘年歷史,於[[1985年]](民國74年)8月19日經公告為第三級古蹟,馬偕墓園現由[[淡江中學]]管理。 |
− | [[ | + | [[馬偕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人,自神學院畢業後不久,[[馬偕]]向長老教會申請海外宣教獲准,於[[1871年]](清同治10年)奉派來臺。[[馬偕]]來臺後先在臺灣南部學習閩南語,次年3月9日乘輪船北上抵達當時的[[滬尾]](現今[[新北市淡水區]]),並以[[滬尾]]為根據地對臺灣北部開始進行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具有顯著貢獻成為近代北部臺灣史上具有極重要地位的外國人士。 |
− | [[1878年]](光緒4年),[[馬偕]]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馬偕]] | + | [[1878年]](光緒4年),[[馬偕]]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馬偕]]在[[淡水]]創辦「[[滬尾偕醫館]]」,中法戰爭時,偕醫館曾因協助救治傷兵有功而獲[[劉銘傳]]褒揚。[[1882年]](光緒8年),[[馬偕]]獲家鄉牛津郡人士贈金,在[[淡水]]創立「[[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做為本地傳教師的培育學校;兩年後,又創辦「[[淡水女學堂]]」,此兩者皆為北臺新式教育的開端。1883年(光緒9年)以後,[[馬偕]]更致力於臺灣東部的傳教工作,不時越過三貂嶺到噶瑪蘭(今宜蘭)、花蓮地區傳播福音,人皆以「鬍鬚番」稱之。1901年(明治34)6月2日,[[馬偕]]因喉癌去世於[[淡水]],年58歲。馬偕在臺灣近代史上佔有相當高的地位。 |
− | 淡水馬偕墓位於[[ | + | 淡水馬偕墓位於[[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淡江高級中學]]的角落,此處是[[馬偕博士]]家族墓園,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此處原為淡水外僑墓園,[[馬偕]]逝世後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墓碑較高者(如燭臺)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其子偕叡廉夫婦(他們在1914年創[[淡江中學]]),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馬偕]]墓為一西式的造型,外觀為埃及方尖碑形式,石質為觀音山石。碑文正面刻有英文墓銘,背面則為漢字碑文採直行楷書體,記載此墓為其學生所立。 |
− | + | =='''建築特色'''== | |
#方位坐東南朝西北,約對著[[牛津學堂]]方向。 | #方位坐東南朝西北,約對著[[牛津學堂]]方向。 | ||
#階梯狀臺座共三級,第一級大二級皆分為左右兩塊,相互交錯疊成,第三級則為一整塊正方形,上面雕成曲面,有如屋頂,以利排水。 | #階梯狀臺座共三級,第一級大二級皆分為左右兩塊,相互交錯疊成,第三級則為一整塊正方形,上面雕成曲面,有如屋頂,以利排水。 | ||
− | # | + | #碑身正反面皆刻有文字,正面印刻英文墓誌銘,背面則是中文。 |
#特色方尖碑立於碑頂之上。形式採埃及方尖碑,平面為正方形,自下向上逐漸縮小,至頂端削成金字塔形。 | #特色方尖碑立於碑頂之上。形式採埃及方尖碑,平面為正方形,自下向上逐漸縮小,至頂端削成金字塔形。 | ||
− | # | + | #碑身邊框雕出之小圓角,似乎是受到臺灣門扇枋樑建築之影響;上方的方尖碑,是很正統的埃及建築,其墓碑型式特殊,雖然是西式墓園,外觀卻與傳統閩南式的墓有些許類似。 |
#墓碑右側為其夫人[[張聰明]]女士之墓,合乎臺灣傳統男左女右之觀念。 | #墓碑右側為其夫人[[張聰明]]女士之墓,合乎臺灣傳統男左女右之觀念。 | ||
+ | #2001年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逝世百年追思會,在墓碑後方種了金絲竹,完成馬偕生前的「I should like to find a resting-place within sound of its surf and under the shade of its waving bamboo」之心願。 | ||
==參考資料與來源== | ==參考資料與來源== | ||
行 29: | 行 30: | ||
:*[http://www.laijohn.com/index.htm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 Elder John Lai's Archives )] | :*[http://www.laijohn.com/index.htm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 Elder John Lai's Archives )] | ||
:*《淡水馬偕墓園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1999)。 | :*《淡水馬偕墓園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1999)。 | ||
− | |||
− | |||
==相關頁面== | ==相關頁面== | ||
行 49: | 行 48: | ||
:*[[劉銘傳]] | :*[[劉銘傳]] | ||
|} | |} | ||
− | |||
− | |||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08190000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馬偕墓] |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08190000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馬偕墓] | ||
行 57: | 行 54: | ||
:*[http://www.laijohn.com/Mackay/Tamsui-c/about/Li,Klong/2-1.htm 馬偕墓的配置] | :*[http://www.laijohn.com/Mackay/Tamsui-c/about/Li,Klong/2-1.htm 馬偕墓的配置] | ||
:*[http://www.tshs.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G245664480650567112&sid=0H091598833584802387&sq=%E9%A6%AC%E5%81%95%E5%A2%93 淡水洋人古墓 在地認同 入境隨俗清明掃墓] | :*[http://www.tshs.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G245664480650567112&sid=0H091598833584802387&sq=%E9%A6%AC%E5%81%95%E5%A2%93 淡水洋人古墓 在地認同 入境隨俗清明掃墓] | ||
− | |||
[[Category:古蹟]][[Category:馬偕之路]] | [[Category:古蹟]][[Category:馬偕之路]] | ||
+ | {{淡水文化資產導覽盒}} |
於 2024年9月13日 (五) 00:10 的最新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 古蹟
簡介[編輯]
馬偕墓位在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真理街26號淡江中學後方,建於西元1901年(清光緒27年)馬偕辭世時,至今已有一百餘年歷史,於1985年(民國74年)8月19日經公告為第三級古蹟,馬偕墓園現由淡江中學管理。
馬偕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人,自神學院畢業後不久,馬偕向長老教會申請海外宣教獲准,於1871年(清同治10年)奉派來臺。馬偕來臺後先在臺灣南部學習閩南語,次年3月9日乘輪船北上抵達當時的滬尾(現今新北市淡水區),並以滬尾為根據地對臺灣北部開始進行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具有顯著貢獻成為近代北部臺灣史上具有極重要地位的外國人士。
1878年(光緒4年),馬偕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馬偕在淡水創辦「滬尾偕醫館」,中法戰爭時,偕醫館曾因協助救治傷兵有功而獲劉銘傳褒揚。1882年(光緒8年),馬偕獲家鄉牛津郡人士贈金,在淡水創立「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做為本地傳教師的培育學校;兩年後,又創辦「淡水女學堂」,此兩者皆為北臺新式教育的開端。1883年(光緒9年)以後,馬偕更致力於臺灣東部的傳教工作,不時越過三貂嶺到噶瑪蘭(今宜蘭)、花蓮地區傳播福音,人皆以「鬍鬚番」稱之。1901年(明治34)6月2日,馬偕因喉癌去世於淡水,年58歲。馬偕在臺灣近代史上佔有相當高的地位。
淡水馬偕墓位於淡江高級中學的角落,此處是馬偕博士家族墓園,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此處原為淡水外僑墓園,馬偕逝世後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墓碑較高者(如燭臺)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其子偕叡廉夫婦(他們在1914年創淡江中學),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馬偕墓為一西式的造型,外觀為埃及方尖碑形式,石質為觀音山石。碑文正面刻有英文墓銘,背面則為漢字碑文採直行楷書體,記載此墓為其學生所立。
建築特色[編輯]
- 方位坐東南朝西北,約對著牛津學堂方向。
- 階梯狀臺座共三級,第一級大二級皆分為左右兩塊,相互交錯疊成,第三級則為一整塊正方形,上面雕成曲面,有如屋頂,以利排水。
- 碑身正反面皆刻有文字,正面印刻英文墓誌銘,背面則是中文。
- 特色方尖碑立於碑頂之上。形式採埃及方尖碑,平面為正方形,自下向上逐漸縮小,至頂端削成金字塔形。
- 碑身邊框雕出之小圓角,似乎是受到臺灣門扇枋樑建築之影響;上方的方尖碑,是很正統的埃及建築,其墓碑型式特殊,雖然是西式墓園,外觀卻與傳統閩南式的墓有些許類似。
- 墓碑右側為其夫人張聰明女士之墓,合乎臺灣傳統男左女右之觀念。
- 2001年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逝世百年追思會,在墓碑後方種了金絲竹,完成馬偕生前的「I should like to find a resting-place within sound of its surf and under the shade of its waving bamboo」之心願。
參考資料與來源[編輯]
-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2007)。
- 周宗賢《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5)。
- 柯設偕《淡水教會史》,(未刊本,1933)。
-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 Elder John Lai's Archives )
- 《淡水馬偕墓園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1999)。
相關頁面[編輯]
|
|
|
|||
古物 | 皇明「黃公郭氏圓」墓碑.望高樓碑誌 | ||
古蹟 | 市定古蹟 | 滬尾水道.馬偕墓.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淡水氣候觀測所.淡水禮拜堂.擢勝營.淡水外僑墓園.振文社.淡水福佑宮.淡水海關碼頭.淡水水上機場.淡水龍山寺.淡水臺銀日式宿舍.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淡水日商中野宅.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滬尾湖南勇古墓.滬尾小學校禮堂.滬尾偕醫館 | |
國定古蹟 | 淡水紅毛城.理學堂大書院.鄞山寺.聖安東尼奧城.滬尾礮臺 | ||
考古遺址 | 長濱文化.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水碓尾遺址.油車口遺址.大田寮遺址 | ||
歷史建築 | 淡水紅樓.木下靜涯故居.梁實秋故居.馬偕故居.馬偕租屋處.淡水日本警官宿舍.駱家古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