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黃公郭氏圓」墓碑"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導覽條1|古物}}
 
{{導覽條1|古物}}
 +
==簡介==
 +
  [[皇明「黃公郭氏圓」墓碑]],年代為明鄭永曆二十年(即清康熙五年,西元[[1666年]]),碑文顯示[[淡水]]地區大陸移民於北臺灣登陸的漢人開發史,見證明鄭時期北臺民間社會母女相依為命的史事淵源,於[[2013年]]7月17日登錄為一般古物。該墓碑之石材以及形制皆甚普通,且上面刻印文字不多,但是具有考證[[淡水]]歷史文化之價值。墓碑是女兒黃腰在明鄭永曆二十年(即清康熙5年、1666年、丙午年)為已故母親黃氏(稱謂顯妣)修墓所立,這塊墓碑刻著「皇明」,為明鄭時代的古墓。[[淡水]]文史工作者所收[[淡水]]文物為來自北臺早期港口地區,也是許多重要地區之789件古物中汰篩撿出來,目前由[[淡水古蹟博物館]]典藏。
  
==簡介==
+
  該文物可能與[[淡水]]少數具有燕尾之竿蓁林黃家有關,清代自雍正元年(1723)從諸羅縣中分設彰化縣,並增設淡水海防廳,[[淡水]]從而以位處交通要衝和具備軍事設施受到重視,後續雍正二年(1724)[[王汧]]修葺紅毛城、雍正十年(1723)添設八里坌巡檢,自此以後清朝時來[[淡水]]的墾拓人口漸多。至乾隆六年(1741)[[淡水]]已有數個村滬尾庄、大屯庄和竿蓁林庄等。
  [[皇明「黃公郭氏圓」墓碑]],年代為清康熙五年(西元[[1666年]]),碑文顯示淡水地區漢人開發史,見證明鄭時期北台民間社會母女相依為命的史事淵源,於[[2013年]]7月17日登錄為一般古物。北台灣明鄭時期的墓碑極少,該墓碑可補充明鄭時期地方史事,尤其是女性墓碑,更具珍貴稀有性,由淡水文史工作者所收集之789件古物汰篩撿出來,目前典藏於[[淡水古蹟博物館]]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行 8: 行 9: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itycase/cityCase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FG10207000068&version=1&assetsClassifyId=6.1&cityId=3&menu=1 皇明「黃公郭氏圓」墓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tamsuitour.pixnet.net/blog/post/149109692-淡水新登錄文物%3A皇明『黃公郭氏圓』碑 淡水新登錄文物%3A皇明『黃公郭氏圓』碑]
 
*[http://tamsuitour.pixnet.net/blog/post/149109692-淡水新登錄文物%3A皇明『黃公郭氏圓』碑 淡水新登錄文物%3A皇明『黃公郭氏圓』碑]
 
*[http://www.funeralinformation.com.tw/Detail.php?LevelNo=2415 新北市新登錄一清初女性墓碑  考證多項歷史文化意義]
 
*[http://www.funeralinformation.com.tw/Detail.php?LevelNo=2415 新北市新登錄一清初女性墓碑  考證多項歷史文化意義]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501000386-260107 新北新增兩件一般古物]
  
 
[[Category:古物]]
 
[[Category:古物]]
 +
{{淡水文化資產導覽盒}}

於 2023年3月25日 (六) 11:05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古物

簡介[編輯]

  皇明「黃公郭氏圓」墓碑,年代為明鄭永曆二十年(即清康熙五年,西元1666年),碑文顯示淡水地區大陸移民於北臺灣登陸的漢人開發史,見證明鄭時期北臺民間社會母女相依為命的史事淵源,於2013年7月17日登錄為一般古物。該墓碑之石材以及形制皆甚普通,且上面刻印文字不多,但是具有考證淡水歷史文化之價值。墓碑是女兒黃腰在明鄭永曆二十年(即清康熙5年、1666年、丙午年)為已故母親黃氏(稱謂顯妣)修墓所立,這塊墓碑刻著「皇明」,為明鄭時代的古墓。淡水文史工作者所收淡水文物為來自北臺早期港口地區,也是許多重要地區之789件古物中汰篩撿出來,目前由淡水古蹟博物館典藏。

  該文物可能與淡水少數具有燕尾之竿蓁林黃家有關,清代自雍正元年(1723)從諸羅縣中分設彰化縣,並增設淡水海防廳,淡水從而以位處交通要衝和具備軍事設施受到重視,後續雍正二年(1724)王汧修葺紅毛城、雍正十年(1723)添設八里坌巡檢,自此以後清朝時來淡水的墾拓人口漸多。至乾隆六年(1741)淡水已有數個村滬尾庄、大屯庄和竿蓁林庄等。

相關新聞[編輯]

相關連結[編輯]

古物 皇明「黃公郭氏圓」墓碑望高樓碑誌
古蹟 市定古蹟 滬尾水道馬偕墓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淡水氣候觀測所淡水禮拜堂擢勝營淡水外僑墓園振文社淡水福佑宮淡水海關碼頭淡水水上機場淡水龍山寺淡水臺銀日式宿舍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淡水日商中野宅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滬尾湖南勇古墓滬尾小學校禮堂滬尾偕醫館
國定古蹟 淡水紅毛城理學堂大書院鄞山寺聖安東尼奧城滬尾礮臺
考古遺址 長濱文化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水碓尾遺址油車口遺址大田寮遺址
歷史建築 淡水紅樓木下靜涯故居梁實秋故居馬偕故居馬偕租屋處淡水日本警官宿舍駱家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