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能通
簡介[編輯]
陳能通於1899年11月10日在淡水出生,出身基督徒世家,淡水中學校畢業後,赴日本第五高等學校就讀,1927年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為物理學士,同年回國任教於母校淡水中學校,娶蕭安居牧師的女兒蕭美德為妻。1937年陳能通入學東京神學校,1940年畢業,回台後任教於臺南長榮中學,1944年他為長老教會籌設宮前女中(今雙連嘉新大樓址),1945年日本投降,同年11月,教會由日人的手中收回經營權,經過教會內部的討論,首先派林茂生博士接掌淡水中學校校長的職務,陳能通則與林博士搭配,擔任教務主任。到了1946年5月5日,林茂生博士把校長的職務正式移交給陳能通,同年,陳將全家從宮前町搬到淡水中學校位於真理街1巷1號的宿舍,全心投入淡水中學校的教育事業中。
當時淡水中學校正處於動盪的時局,內憂外患,師生人心惶惶,困難重重,他在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時候,毅然擔起重擔,在刻苦奮鬥之下穩下淡江中學,不幸因保護校產得罪了中國兵,種下殺身之禍,且又因替長老教會爭得學校主權而開罪不少人。
戰後臺灣社會極不穩定。1947年1月,臺北爆發二二八慘案,並擴及臺灣各地,淡水在事變期間因市井青年進入淡中強取軍訓用槍,去攻打水硯頭守軍,而牽連到淡中師生。3月10日,沙崙地區的國軍在獲得臺北方面的援兵後,於當早衝入淡水街上,殺害不少民眾。常時有位住校學生郭曉鐘正好下山購物,被軍人射殺而曝屍街頭,一直到下午陳能通校長才能下山領回屍體,以便通知其臺南的家長。翌日清晨五點大批武裝軍人到校園採取圍捕行動,他們到校舍強行押走陳能通校長,開槍射傷前來營救校長的理化老師盧園,並在女中前面押走體育老師黃阿統。傳言陳校長在基隆海岸雙腳綁石被槍殺拋落海中,至今仍無法確切釐清陳校長的失蹤真相。陳能通失蹤後,教會方面不得已再找來柯設偕代理校長職務,好讓學校能正常地營運下去。
經歷[編輯]
個人年表[編輯]
特殊事蹟[編輯]
- 淡江中學校長,二二八事件受難者。
資料來源[編輯]
- 《滬尾街》(第一期至第九期),蘇文魁等主編,(淡水:滬尾文史工作室,1990—2004年)。
- 姚聰榮主編《淡江中學校史》,(臺北:臺北縣私立淡江中學,1997)。
參考資料[編輯]
- 淡水學用語辭典
相關連結[編輯]
[折疊]
|
||
文學家 | 詩人 | 洪以南.洪騰雲 |
台灣之最 | 乞丐之父 | 施乾 |
台灣烏龍茶之父 | 約翰‧陶德 | |
自來水之父 | 巴爾頓 | |
匠師 | 燕樓匠派.洪泉.李璋瑜.黃仔樹 | |
改革人士 | 抗日 | 簡大獅 |
政治人物 | 官員 | 陳培桂.李彤恩 |
稅關長 | 野村才二 | |
街長 | 武田駒吉 | |
鎮長 | 李木榮.杜家齊 | |
其他 | 小副川猛.居正.鳥井勝治.林金鐘.沈葆楨.曾四安.黃寶成.雷俊臣 | |
軍人 | 孫開華.張李成.章高元.巴恩士.李應辰.李應時.林朝棟 | |
航海人物 | 水手 | 畢金桂.Pedro Florentino |
馬偕家族 | 馬偕家族.馬偕數位博物館 | |
商人 | 張媽進.陳樹木.李貽和.汪天生.洪成敷.盧阿山.多田榮吉.許能.黃東茂.許木生.許丙.James Davidson.林百鍊.林義禮.張園.施論.鄭榮記 | |
基督徒 | 牧師 | 陳榮輝.李庥 |
信徒 | 柯清泰 | |
傳教士 | Rev. George Leslie Mackay.德明利姑娘.華雅各.葉順.莊天能 | |
教育家 | 校長 | 小竹德吉.羅虔益.洪炳南 |
教師 | 張聰明.杜生財 | |
助教 | 柯維思 | |
其他 | 蔡以倫 | |
望族 | 淡水李家.李應東 | |
畫家 | 台灣 | 陳澄波 |
日本 | 木下靜涯 | |
舞蹈家 | 林明德 | |
醫生 | 蔡阿信.鄭木筆.盧秋桂.陳水泉.陳江山.杜聰明.洪長庚 | |
警界人物 | 警察 | 施坤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