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淨水場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已重新導向自 基隆水道及水源地)
前往: 導覽搜尋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基隆 > 文化景觀
描述:基隆水道水源池 Kelung water works
出處: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1908)。台灣寫真帖。台北。
出版日期:明治41年(1908年)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 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記錄識別碼:pb19616690221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 影片描述:暖暖淨水場簡史及介紹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編輯]

暖暖淨水場,原名為基隆水道及水源地,屬文化景觀。興建於1898年(明治31年),1902年(明治35年)正式供水,僅次於淡水公共衛生水道設施。2007年(民國96年)將暖暖淨水場園區登錄為文化景觀,也包含幫浦間與八角樓,具日本、歐洲及閩南建築風格的融合,是全國第八處文化景觀。 水源自西勢水庫,流至基隆河,再到暖暖淨水場設施及抽水機房等處理水源,供給基隆市民及船舶用水,目前部分設施經多年建設,如暖暖溪攔河堰、抽水機房、慢濾池、沉澱池、淨水池、分水井等設施都保持原樣,依然照料著基隆的用水,暖暖淨水場可謂台灣自來水事業的歷史最佳見證。

淨水場供水地區[編輯]

基隆市暖暖區七堵區仁愛區,以及新北市瑞芳區四腳亭。

歷史[編輯]

  • 日本時期
1895年(明治28年)台灣進入日本時期,當時有各種傳染疾病。為了解決衛生問題,1896年(明治29年)由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後籐新平來擔任衛生顧問。同年他邀請了任教於東京帝國大學的蘇格蘭人巴爾頓(William Burton)來台調查台北市與基隆市之衛生情形以及設計工程,隔年正式進行勘查,並提出《基隆水道工事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中發現基隆沒有地下水,但是雨量充足,使河水湍急易產生「壺穴」,因此必須要深入基隆河上游來興建基隆水道,方能解決瘧疾與提供民生、船舶用水問題。
基隆水道於1898年(明治31年)動工,1899年(明治32年)增設幫浦間與八角樓,正式於1902年(明治35年)完工及供水,直接供市區用水。
後來在1908年(明治41年)、1917年(大正6年)、1923年(大正12年)分別擴增濾過池、濾過井、淨水池與淨水井,暖暖水庫也在1923年(大正12年)動工。
  • 民國時期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基隆水道於由水源處管理,1961年(民國50年)至1970年(民國59年)進行三次建設快過濾系統,以解決人口增加及水汙染問題。現今改名為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一管理處暖暖淨水場

建築特色[編輯]

幫浦間與八角樓[編輯]

在2007年(民國96年),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成為文化景觀。園區內部有八角井樓、幫浦間等歷史建築,保存狀況非常良好。因為園區建設是在日本時期所建造,明顯可見建築多為紅磚及混凝土,足以展現日本建築的典雅之美。八角樓功能為調節水源,透過基隆地勢之高低落差,達成沉澱目的。

八角井的功能除了沉澱及濾水目的,更能透過建築看見戰爭的影子。因為一般水井其實並不需要屋頂,但是八角井當時有戰爭需求,必須確保飲用者之水源乾淨。幫浦房也有特殊之處,建於1899年(明治32年)。幫浦房內離心式幫浦是由引擎所驅動,當時並無如今普遍的電力供應,可見當年工程極為艱鉅,令人對於前人之建設非常佩服。

水利設施[編輯]

暖暖淨水場以自然的流水重力方式供水,上游在西勢溪興建西勢水庫蓄水,於東、西勢溪匯流處建設抽水機及淨水場設施,利用坡地的高低差及物理原理,依序設置沉澱池、過濾池、淨水池,達到節水的方式進行分水和淨水。

相片集[編輯]

地圖[編輯]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料[編輯]

政府網站[編輯]

人物 葉俊麟鈴置良一
文化資產 市定古蹟 白米甕砲台獅球嶺砲台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基隆市長官邸許梓桑古厝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劉銘傳隧道七堵前站社寮砲台
國定古蹟 槓子寮砲台大武崙砲台
古物 阿姆斯脫朗後膛8吋砲
歷史建築 海港大樓旭丘指揮所阿根納造船廠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建港紀念碑頂石閣砲台瑪陵坑石頭厝靈泉禪寺大沙灣石圍遺構
文化景觀 暖暖淨水場仙洞巖
交通 港口 正濱漁港
地方機構 公共建設 潮境公園
博物館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自然景觀 湖泊 大武崙情人湖
宗教場所 中式廟宇 奠濟宮
店鋪 市集 委託行
活動 戰役 雞籠之戰
已不存在 三沙灣漁港基隆神社北部火力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