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簡介== ==歷史== ==交通地圖== ==參考資源== *[https://www.cbc.gov.tw/tw/cp-324-675-7A67A-1.html 認識央行] *[https://service.tabf.org.tw/FBS/Single...") |
|||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簡介== | ==簡介== | ||
+ | 民國38年,中央銀行隨政府播遷來台,隨後於民國50年7月1日根據「中央銀行復業方案」在台北復業。復業初期,為了配合國家整體發展需要,中央銀行也負起類似於開發銀行的角色,並以行政方式管理分配有限的金融資源,以促進經濟發展。 | ||
+ | |||
+ | 迨至民國68年,中央銀行的發展邁入新紀元,依據11月8日修正及公布的「中央銀行法」,中央銀行由總統府改隸行政院,經營目標明訂為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的穩定,並在上列的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發展。隨著經濟快速成長,中央銀行所肩負的首要任務由原先的追求經濟高度成長,轉變為維持物價與金融穩定,並積極參與金融體系的建制與改革。 | ||
+ | |||
+ | ==歷任首長== | ||
+ | *1960年7月至1969年5月:徐柏園 先生 | ||
+ | |||
+ | *1969年5月至1984年5月:俞國華 先生 | ||
+ | |||
+ | *1984年5月至1989年5月:張繼正 先生 | ||
+ | |||
+ | *1989年6月至1994年5月:謝森中 先生 | ||
+ | |||
+ | *1994年6月至1995年3月:梁國樹 先生 | ||
+ | |||
+ | *1995年3月至1998年2月:許遠東 先生 | ||
+ | |||
+ | *1998年2月至2018年2月:彭淮南 先生 | ||
+ | |||
+ | *2018年2月至今:楊金龍 先生 | ||
==歷史== | ==歷史== | ||
+ | |||
+ | ===大陸時期=== | ||
+ | |||
+ | *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設立廣州中央銀行,有效範圍僅限於廣東及鄰近地區。 | ||
+ | |||
+ | *1928年:上海正式成立全國性的中央銀行。 | ||
+ | |||
+ | *1937年:對日抗戰開始,隨政府遷移至大後方。 | ||
+ | |||
+ | *1945年:抗戰結束,遷回上海。 | ||
+ | |||
+ | *1949年:國共內戰爆發,遷到臺北。 | ||
+ | |||
+ | ===臺灣時期=== | ||
+ | |||
+ | *中央銀行遷抵臺灣後,暫停運作,將發行貨幣、調節金融、經理國庫等多項央行業務,均委託臺灣銀行辦理,故[[臺灣銀行]]代理了中央銀行的職能。 | ||
+ | |||
+ | *此時臺灣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臺灣銀行]]配合政府,採取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將物價膨脹的現象控制下來。 | ||
+ | |||
+ | *1961年:根據《中央銀行復業方案》在臺北復業。復業初期,[[新臺幣]]由仍中央銀行委託臺灣銀行發行,紙幣上印「臺灣銀行」字樣,法定地位比照國幣,成為今日中華民國的法定貨幣。 | ||
+ | |||
+ | *1979年:總統明令修正及公布的《[[中華民國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法|中央銀行法]]》,中央銀行由總統府改隸行政院,並授予檢查全國金融機構業務之任務。 | ||
+ | |||
+ | *1980年代:推動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並成立境外金融中心、建立外幣拆款市場,鼓勵銀行赴國外設立分機構。 | ||
+ | |||
+ | *2000年以後:首要任務由原先的追求經濟高度成長,轉變為維持物價與金融穩定,並積極參與金融體系的建制與改革。 | ||
+ | |||
+ | ==中央銀行法== | ||
+ | |||
+ | *1927年10月25日:制定公布《中央銀行條例》。 | ||
+ | |||
+ | *1935年5月9日:《中央銀行條例》經立法院修定為《中央銀行法》。 | ||
+ | |||
+ | *1935年5月23日:公布施行《中央銀行法》,賦予中央銀行法定地位。 | ||
+ | |||
+ | *1942年6月:政府公布「統一發行辦法」,自1942年7月1日起將中央、中國、交通、農民4銀行之發行法幣權集中由央行統一發行。 | ||
+ | |||
+ | *1979、1997年:兩次修正。此法共五章,分為總則、組織、業務、預算及決算、附則,總計44條。據此法,中央銀行的經營目標為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幣值穩定、協助經濟發展。 | ||
==交通地圖== | ==交通地圖== | ||
+ |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2號 | ||
+ | |||
+ | {{Map1|25.03406, 121.51678}} | ||
+ | |||
+ | ==相關頁面== | ||
+ | *[https://www.cbc.gov.tw/tw/mp-1.html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 | ||
+ | |||
+ |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G0410001 中央銀行法條文] | ||
==參考資源== | ==參考資源== | ||
*[https://www.cbc.gov.tw/tw/cp-324-675-7A67A-1.html 認識央行] | *[https://www.cbc.gov.tw/tw/cp-324-675-7A67A-1.html 認識央行] | ||
− | *[https://service.tabf.org.tw/FBS/SinglePage.aspx?ProductID=186407 | + | *[https://service.tabf.org.tw/FBS/SinglePage.aspx?ProductID=186407 許嘉棟、許振明、吳中書(2015)。<b>台灣中央銀行的發展政策與職能-台灣的金融體制與發展系列。</b>] |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426101732/http://www.cbc.gov.tw/secretariant/data/introduction.pdf 中央銀行簡史] | ||
+ | *[http://lib2.tngs.tn.edu.tw/Doth/Article.aspx?259%5E%AAL%AA%F7%B7%BD 中央銀行法] | ||
+ | |||
+ | |||
+ | {{公館地景導覽盒}} |
於 2021年6月26日 (六) 13:10 的最新修訂
簡介[編輯]
民國38年,中央銀行隨政府播遷來台,隨後於民國50年7月1日根據「中央銀行復業方案」在台北復業。復業初期,為了配合國家整體發展需要,中央銀行也負起類似於開發銀行的角色,並以行政方式管理分配有限的金融資源,以促進經濟發展。
迨至民國68年,中央銀行的發展邁入新紀元,依據11月8日修正及公布的「中央銀行法」,中央銀行由總統府改隸行政院,經營目標明訂為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的穩定,並在上列的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發展。隨著經濟快速成長,中央銀行所肩負的首要任務由原先的追求經濟高度成長,轉變為維持物價與金融穩定,並積極參與金融體系的建制與改革。
歷任首長[編輯]
- 1960年7月至1969年5月:徐柏園 先生
- 1969年5月至1984年5月:俞國華 先生
- 1984年5月至1989年5月:張繼正 先生
- 1989年6月至1994年5月:謝森中 先生
- 1994年6月至1995年3月:梁國樹 先生
- 1995年3月至1998年2月:許遠東 先生
- 1998年2月至2018年2月:彭淮南 先生
- 2018年2月至今:楊金龍 先生
歷史[編輯]
大陸時期[編輯]
- 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設立廣州中央銀行,有效範圍僅限於廣東及鄰近地區。
- 1928年:上海正式成立全國性的中央銀行。
- 1937年:對日抗戰開始,隨政府遷移至大後方。
- 1945年:抗戰結束,遷回上海。
- 1949年:國共內戰爆發,遷到臺北。
臺灣時期[編輯]
- 中央銀行遷抵臺灣後,暫停運作,將發行貨幣、調節金融、經理國庫等多項央行業務,均委託臺灣銀行辦理,故臺灣銀行代理了中央銀行的職能。
- 此時臺灣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臺灣銀行配合政府,採取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將物價膨脹的現象控制下來。
- 1961年:根據《中央銀行復業方案》在臺北復業。復業初期,新臺幣由仍中央銀行委託臺灣銀行發行,紙幣上印「臺灣銀行」字樣,法定地位比照國幣,成為今日中華民國的法定貨幣。
- 1979年:總統明令修正及公布的《中央銀行法》,中央銀行由總統府改隸行政院,並授予檢查全國金融機構業務之任務。
- 1980年代:推動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並成立境外金融中心、建立外幣拆款市場,鼓勵銀行赴國外設立分機構。
- 2000年以後:首要任務由原先的追求經濟高度成長,轉變為維持物價與金融穩定,並積極參與金融體系的建制與改革。
中央銀行法[編輯]
- 1927年10月25日:制定公布《中央銀行條例》。
- 1935年5月9日:《中央銀行條例》經立法院修定為《中央銀行法》。
- 1935年5月23日:公布施行《中央銀行法》,賦予中央銀行法定地位。
- 1942年6月:政府公布「統一發行辦法」,自1942年7月1日起將中央、中國、交通、農民4銀行之發行法幣權集中由央行統一發行。
- 1979、1997年:兩次修正。此法共五章,分為總則、組織、業務、預算及決算、附則,總計44條。據此法,中央銀行的經營目標為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幣值穩定、協助經濟發展。
交通地圖[編輯]
-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2號
讀取地圖中...
相關頁面[編輯]
參考資源[編輯]
|
|||
文化資產 | 古蹟 | 自來水園區.觀音山蓄水池.瑠公圳.紀州庵文學森林.義芳居古厝.芳蘭大厝.紫藤廬.青田七六.臺北監獄圍牆遺跡 | |
歷史建築 | 鹿鳴堂.蟾蜍山農業試驗所宿舍群.蟾蜍山蠶業改良場宿舍 | ||
文化景觀 | 蟾蜍山.煥民新村 | ||
自然地景 | 臺大龜山.觀音山(公館) | ||
歷史地標 | 汀州路(萬新鐵路).霧裡薛圳.前三軍總醫院.臺北預備火力發電所.公館林氏古厝 | ||
機關團體 | 政府機關 |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 |
學校 | 大專院校 |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中華福音神學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 | |
高中職校 | 和平高中.南華高中 | ||
國中 | 臺北市立芳和實驗國中.民族國中.螢橋國中 | ||
小學 | 臺北市立和平實驗國小.古亭國小 | ||
書局 | 唐山書店.南天書局 | ||
宗教場所 | 聖靈寺.台北信友堂.懷恩堂.台北清真寺.公館福德宮 | ||
商業中心 | 公館商圈.水源市場.羅斯福路.溫州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