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街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已重新導向自 草店尾)
前往: 導覽搜尋

史略[編輯]

 淡水河畔第一水門附近,因有新店溪大漢溪匯合而成的大河面,所以過去稱此處為「大溪口」。在約清康熙 48 年(1709)間,已有漳、泉等移民來此拓墾。當時漁獵於沿岸的平埔族,划著獨木舟載運蕃薯等土產前來交易,漸漸形成買賣墟市,俗稱蕃薯市,街衢稱蕃薯市街。舊名蕃薯市街歡慈市街)、直興街草店尾街祖師廟前街祖師廟後街等。

 乾隆年間,媽祖廟、土地公廟、清水祖師廟相繼落成,貴陽街隨之往東延展。貴陽街於西園路至西昌街稱為直街仔,又稱直興街,意即新興宮前直往東行的街道。而過土地公廟至康定路清水祖師廟一帶,早年以草厝為店舖,土名「草店尾」。泉州同安縣人在祖師廟後方,即今日柳州街、貴陽街、永福街的範圍形成八甲庄,有祖師廟前街祖師廟後街歡慈市街交通。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年),加拿大籍馬偕牧師毅然來到傳統宗教信仰濃厚的艋舺傳教,幾經挫折終於在八甲庄建立艋舺教會

 隨著艋舺的發展,集散貨物不再只集散於番薯而已,艋舺躍為台北貨物出口中心,慘烈的頂下郊拼爆發後,泉州惠安縣漁民於咸豐四年(一八五四年),奉青山王(靈安尊王)神像來台,創建青山宮

 日據以後,總督府鑑於艋舺街道狹窄、住宅密集,遇空襲時易引起大火,遂於明治四十一年(一九○八年)實施市區改正,將街道拓寬並取直,貴陽街因此接通至城內東門街第一女子中學校門口(公園路)。此時,蕃薯市街已雅稱歡慈市街,並劃入「遊廓」(風化區),旗亭娼樓蜂起,日籍住民漸多,原有的閩南紅磚厝翻建為日式黑瓦屋,店家以巴洛克洋樓為風尚。西園路口一棟掛著日本料理店招牌的顯目洋樓,原是著名西醫李朝北經營的「朝北醫院」。

資料來源[編輯]

步道 三空泉登山步道山仔頂登山步道牛港稜登山步道林美石磐步道金色水岸硬漢坡楓樹湖登山步道楓櫃斗湖登山步道跤頭趺崙步道賣菜崎古道滬尾櫻花大道
街道 淡水藝術村巴拉卡公路淡水老街真理街淡海新市鎮重建街馬偕街貴陽街鄧公路淡水街英專路烽火段七條通三民街三層厝街清水街學府里
聚落 演戲埔腳老梅庄行忠社區林仔社頂圭柔山庄
廣場 馬偕藝術銅像觀潮藝術廣場
鄰里 竹圍子破布子腳水源里水碓仔水碓里正德里民生里民安里民權里永吉里沙崙里油車口油車里新北市淡水區新民里新生里新春里新興里樹林樹興里清文里賢孝里竹圍里竿蓁里草東里義山里福德里興仁里大庄里屯山里文化里幸福里忠山里忠寮里崁頂里長庚里鄧公里蕃薯里
遺址 白砲台遺址
隧道 櫻花隧道
其他 石滬石滬角淡金海岸石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