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順洋行"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Chloelin71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簡介== 寶順洋行在清代北臺灣的貿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在推廣臺灣烏龍茶進入世界市場方面。沒有它的推廣與發展,臺灣茶...) |
|||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 | {{導覽條1|商行}} | ||
+ | ==簡介== | ||
+ | [[寶順洋行]],[[1866年]]由英商[[陶德]]於[[淡水]]設立之洋行,在其買辦[[李春生]]的協助下,從安溪引進茶種,貸款給農民鼓勵種植。[[1867年]]運送少量茶葉赴澳門試銷,售價極好。[[1867年]]5月2日成為怡和洋行之代理商。 | ||
− | + | 寶順洋行在清代北臺灣的貿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在推廣臺灣烏龍茶進入世界市場方面,沒有它的推廣與發展,臺灣茶業的興盛可能還要延遲很多年。而且,正當臺灣米、糖這兩項產業面臨南洋米與四川糖的廉價競爭危機時,寶順洋行適時扮演起將臺灣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使過去以大陸為主要出口對象的米糖主體貿易體系,轉型成為以世界為市場的茶與樟腦的貿易體系,經濟發展型態更上一層樓。結果不僅解決了臺灣的經濟危機,穩定了就業市場,緩和了人口壓力,而且有能力供養大量的茶業工人,支付較高的工資,使臺灣成為清帝國境內最富裕的省分之一。 | |
− | |||
==參考來源== | ==參考來源== | ||
+ |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5054 台灣大百科全書-寶順洋行] | ||
==相關頁面== | ==相關頁面== | ||
*[[約翰·陶德]] | *[[約翰·陶德]] | ||
*[[李春生]] | *[[李春生]] | ||
+ | *[[異人茶跡:淡水1865]] | ||
+ | |||
+ | ==相關連結== | ||
+ | *[http://www.ntl.edu.tw/public/ntl/4216/%E9%BB%83%E9%A0%8C%E6%96%87%E5%85%A8%E6%96%87.pdf 清季臺灣開港前後英商杜德與寶順洋行的崛起(1850-1870)/黃頌文]【碩士論文】 | ||
+ | |||
+ | [[zh:寶順洋行]] | ||
+ | [[en:Dent & Co.]] | ||
+ | {{淡水店鋪導覽盒}} |
於 2022年9月10日 (六) 18:34 的最新修訂
簡介[編輯]
寶順洋行,1866年由英商陶德於淡水設立之洋行,在其買辦李春生的協助下,從安溪引進茶種,貸款給農民鼓勵種植。1867年運送少量茶葉赴澳門試銷,售價極好。1867年5月2日成為怡和洋行之代理商。
寶順洋行在清代北臺灣的貿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在推廣臺灣烏龍茶進入世界市場方面,沒有它的推廣與發展,臺灣茶業的興盛可能還要延遲很多年。而且,正當臺灣米、糖這兩項產業面臨南洋米與四川糖的廉價競爭危機時,寶順洋行適時扮演起將臺灣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使過去以大陸為主要出口對象的米糖主體貿易體系,轉型成為以世界為市場的茶與樟腦的貿易體系,經濟發展型態更上一層樓。結果不僅解決了臺灣的經濟危機,穩定了就業市場,緩和了人口壓力,而且有能力供養大量的茶業工人,支付較高的工資,使臺灣成為清帝國境內最富裕的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