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Site:關於本站" 修訂間的差異
小 |
(取消由 163.20.26.122 (對話) 所作出的修訂 64872) |
||
(未顯示由 9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5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本站導覽條}} | {{本站導覽條}} | ||
− | [[ | + | [[淡水維基館]]是一個數位人文共筆平台,由淡江大學資圖系[[林信成]]教授創立於[[2013年]]9月13日,期望透過[[Help:維基|Wiki社群協作]]方式,一同探索[[淡水河流域]](包括[[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之週邊地區(涵蓋[[淡水]]、[[基隆]]、[[雙北]]、[[桃園]]、[[宜蘭]]、[[新竹]]等),四百年來的發展脈絡。包括:歷史文化、地景地貌、古蹟建築、城鄉聚落、風土民情、生活點滴 ... 等,只要與淡水有關者無所不包,並開放大眾對淡水相關資料加以彙整。期望以後只要一提到淡水,古往今來資料都可在這個平台上找到,以利大眾瞭解淡水在地知識、文化源流、社會變遷、重要歷史事蹟與當代生活脈絡;同時,其成果亦可提供相關教學者、研究者做為重要參考資源。 |
+ | ==創立緣起== | ||
[[淡水]]是依靠[[淡水河]]建立的城鎮聚落,自古即為台灣歷史發展之人文重鎮,到了近代,淡水更扮演台灣對外貿易及國際關係的重要港口,淡水在台灣發展史中佔了舉足輕重的一部分。歷經近四百餘年的歷史變遷,淡水卸下了傳統軍事、貿易港口的角色,在現代世界中,以其悠久的河流文明基礎,展現了一個深厚人文主義歷史傳統的新文化市鎮。如今,淡水之發展更形多元,實有必要展開淡水在地文化之知識建構工作。 | [[淡水]]是依靠[[淡水河]]建立的城鎮聚落,自古即為台灣歷史發展之人文重鎮,到了近代,淡水更扮演台灣對外貿易及國際關係的重要港口,淡水在台灣發展史中佔了舉足輕重的一部分。歷經近四百餘年的歷史變遷,淡水卸下了傳統軍事、貿易港口的角色,在現代世界中,以其悠久的河流文明基礎,展現了一個深厚人文主義歷史傳統的新文化市鎮。如今,淡水之發展更形多元,實有必要展開淡水在地文化之知識建構工作。 | ||
− | + | [[2013年]]8月1日,[[淡江大學]]文學院啟動「[[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第二年計畫,該案共有兩個子計畫,其中,由資圖系[[林信成]]教授主持的子計畫二「[[淡水在地文化數位典藏協作系統之開發與建置]]」,為本館之創立拉開序幕。 | |
− | 本館軟硬體環境由[[淡江大學]] | + | 本館軟硬體環境由[[淡江大學]]文學院資圖系[[林信成]]教授帶領研究團隊創建,初期內容先以歷年由資圖系與歷史系合作之電子書「[[淡水學用語辭典]]」、中文系與大傳系拍攝之紀錄片「[[大淡水地區全紀錄人物誌]]」為藍本,再予以擴展。由於強調資源共享精神,在初步內容建置略具雛形後,即全面開放使用者參與,將具歷史文化價值的素材(如老照片、文物等)數位化,透過網路分享。研究團隊則致力於系統技術、人才培育、內容發展、營運策略等面向,以引導使用者持續參與、交流;同時,藉由將淡水重要的歷史文化資產數位化,使參與者體驗傳統歷史文化藉由現代資訊科技提升價值之歷程,並引導使用者與建構者共同交流,使本平台能發展出活躍的、正向的社群生態。 |
+ | |||
+ | ==網站團隊== | ||
+ | *本館館長:[[User:台灣阿成|台灣阿成]]([[林信成]]教授) | ||
+ | *技術支援:[[User:將將將將|將將將將]]、[[User:LiaoWS|LiaoWS]]、[[User:Vanya|Vanya]] | ||
+ | *團隊助理: | ||
+ | :*[[User:Rocio|Rocio]]、[[User:Supau|Supau]]、[[User:Tkuvinnie|kuvinnie]]、[[User:Shan|Shan]] | ||
+ | *實習小編: | ||
+ | :*第一屆 [[使用者:小賴|小賴]]、[[使用者:早安|早安]]、[[使用者:Caramel|Caramel]]、[[使用者:Weiweihsu|Weiweihsu]]、[[使用者:Steven123|Steven123]]、[[使用者:Assassin|Assassin]] | ||
+ | :*第二屆 [[User:Ppp4830|Ppp4830]]、[[User:Bealu|Bealu]]、[[User:Fuyanhong|Fuyanhong]]、[[User:Mariaoe|Mariaoe]]、[[User:t28906|t28906]]、[[User:Vinnie0291|Vinnie0291]] | ||
+ | :*第三屆 [[User:sh960440|sh960440]]、[[User:hop5030901|hop5030901]]、[[User:Cafotw|Cafotw]]、[[User:angelhsu0704|angelhsu0704]]、[[User:hzlin|hzlin]]、[[User:NJ|NJ]] | ||
+ | :*第四屆 [[User:蔡汶均|蔡汶均]]、[[User:Chloelin71|Chloelin71]]、[[User:Andylu11|Andylu11]]、[[User:Alexsandra Lin|Alexsandra Lin]]、[[User:DILS Han|DILS Han]]、[[User:Sylvia71222|Sylvia71222]] | ||
+ | :*第五屆 [[User:Don861711|Don861711]]、[[User:xianalot1123|xianalot1123]]、[[User:SIH`JIEJIE|SIH`JIEJIE]]、[[User:mei0621|mei0621]]、[[user:Lxy1120|Lxy1120]]、[[User:xuan|xuan]] | ||
+ | :*第六屆 [[User:陳露|陳露]]、[[User:Steven1997808|Steven1997808]]、[[User:Showyou0106|Showyou0106]]、[[user:唯P|唯P]]、[[user:Elaine|Elaine]]、[[user:Shibacat|Shibacat]] | ||
==相關頁面== | ==相關頁面== | ||
+ | *[[淡水維基館]] | ||
*[[ThisSite:網站日誌|網站日誌]] | *[[ThisSite:網站日誌|網站日誌]] |
於 2024年3月7日 (四) 14:28 的最新修訂
淡水維基館是一個數位人文共筆平台,由淡江大學資圖系林信成教授創立於2013年9月13日,期望透過Wiki社群協作方式,一同探索淡水河流域(包括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之週邊地區(涵蓋淡水、基隆、雙北、桃園、宜蘭、新竹等),四百年來的發展脈絡。包括:歷史文化、地景地貌、古蹟建築、城鄉聚落、風土民情、生活點滴 ... 等,只要與淡水有關者無所不包,並開放大眾對淡水相關資料加以彙整。期望以後只要一提到淡水,古往今來資料都可在這個平台上找到,以利大眾瞭解淡水在地知識、文化源流、社會變遷、重要歷史事蹟與當代生活脈絡;同時,其成果亦可提供相關教學者、研究者做為重要參考資源。
創立緣起[編輯]
淡水是依靠淡水河建立的城鎮聚落,自古即為台灣歷史發展之人文重鎮,到了近代,淡水更扮演台灣對外貿易及國際關係的重要港口,淡水在台灣發展史中佔了舉足輕重的一部分。歷經近四百餘年的歷史變遷,淡水卸下了傳統軍事、貿易港口的角色,在現代世界中,以其悠久的河流文明基礎,展現了一個深厚人文主義歷史傳統的新文化市鎮。如今,淡水之發展更形多元,實有必要展開淡水在地文化之知識建構工作。
2013年8月1日,淡江大學文學院啟動「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第二年計畫,該案共有兩個子計畫,其中,由資圖系林信成教授主持的子計畫二「淡水在地文化數位典藏協作系統之開發與建置」,為本館之創立拉開序幕。
本館軟硬體環境由淡江大學文學院資圖系林信成教授帶領研究團隊創建,初期內容先以歷年由資圖系與歷史系合作之電子書「淡水學用語辭典」、中文系與大傳系拍攝之紀錄片「大淡水地區全紀錄人物誌」為藍本,再予以擴展。由於強調資源共享精神,在初步內容建置略具雛形後,即全面開放使用者參與,將具歷史文化價值的素材(如老照片、文物等)數位化,透過網路分享。研究團隊則致力於系統技術、人才培育、內容發展、營運策略等面向,以引導使用者持續參與、交流;同時,藉由將淡水重要的歷史文化資產數位化,使參與者體驗傳統歷史文化藉由現代資訊科技提升價值之歷程,並引導使用者與建構者共同交流,使本平台能發展出活躍的、正向的社群生態。
網站團隊[編輯]
- 實習小編:
- 第一屆 小賴、早安、Caramel、Weiweihsu、Steven123、Assassin
- 第二屆 Ppp4830、Bealu、Fuyanhong、Mariaoe、t28906、Vinnie0291
- 第三屆 sh960440、hop5030901、Cafotw、angelhsu0704、hzlin、NJ
- 第四屆 蔡汶均、Chloelin71、Andylu11、Alexsandra Lin、DILS Han、Sylvia71222
- 第五屆 Don861711、xianalot1123、SIH`JIEJIE、mei0621、Lxy1120、xuan
- 第六屆 陳露、Steven1997808、Showyou0106、唯P、Elaine、Shib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