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2年10月27日 (四) 23:41 由 Sumi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周邊景點)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金瓜石,是位於台灣本島東北部的一個聚落,行政區劃隸屬新北市瑞芳區,地處雪山山脈北側支稜與東北角海岸間。金瓜石與九份因地緣相近,在早期也同為重要礦區,故一般合稱「金九地區」。

歷史發展

日治時期

戰後時期

  • 二次世界大戰(1895-1945年)之後,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國民政府(經濟部)接收了金瓜石礦區的所有權,
  • 1946年金瓜石礦區移交資源委員會接辦,成立「臺灣金銅鑛籌備處」,擬定修復、復工等工作。
  • 1948年「臺灣金銅礦籌備處」改名為「臺灣金銅鑛務局」;金瓜石礦區所出產的金礦,在經過煉製之後,由臺灣銀行以官定價格全數收購,雖然使得黃金價格平穩,但也埋下了日後礦區停產的伏筆。
  • 隨著國共內戰(1945-1950年)爆發、產金成本過高的情況之下,金瓜石礦區重啟銅礦的生產作業,並培育出「以銅養金」的經營模式。
  • 1955年,臺灣金銅鑛物局改組為「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金公司),並引進國外技術及設備,在銅礦生產逐年增加的情況下,金瓜石礦區維持不錯的營運成績。
  • 1973年之後,金瓜石礦區的金銅產量漸趨枯竭,
  • 為了提昇產量,臺金公司從1978年開始嘗試大規模露天開採的方式,並將營運重心轉型成礦物冶煉、加工為主。
  • 臺金公司為了提升礦產加工能力,於1981年向銀行貸款,在水湳洞附近興建禮樂煉銅廠。
  • 由於國際銅價不斷下跌,臺金公司雖然於1985年進行部門縮編,並將禮樂煉銅廠移交台灣電力公司接管,但人然無力償還銀行貸款。,
  • 臺金公司終於在1987年宣告歇業,而金瓜石礦區的土地則由台灣糖業公司接收,結束了金瓜石百年的產金歲月。金瓜石的人口隨著礦坑的停採,已經銳減到兩千人以下,且大多為老人與幼童。

近代

  • 雖然金瓜石的採礦事業已經終止,但金瓜石可能還擁有相當可觀的礦產蘊藏量。2002年,曾有澳洲的礦產公司對金瓜石進行評估,推測金瓜石仍有開採礦物的價值,但各界對於金瓜石是否要重新開礦仍莫衷一是。
  • 澳、加、美、南非等採礦公司想參與開採黃金,2003年曾合作探勘,評估金瓜石仍有200多公噸、2千億元以上的金礦蘊藏,探索頻道Discovery曾經播出《謎樣台灣—金瓜石》節目。但是新式冶煉方法對環境衝擊相當大,所以不少環保人士反對。
  • 隨著鄰近的九份於1990年代後藉由觀光產業的帶動而再度繁榮,在官方及當地居民的推動下,目前金瓜石也朝著發展文化觀光的大方向前進。
  • 由於金瓜石的人煙較為稀少,與鄰近的九份相比,較沒有過度開發及商業化的影響,因此吸引了不少藝術家及民宿在此落腳;而其中又以民宿的進駐較為興盛,延著金水公路及浪漫公路兩條連外幹道由山下的水湳洞往金瓜石街區的路上,可見大大小小的民宿散落一旁。
  • 2004年,由台北縣政府主導、台電與台糖共同開發,以介紹金瓜石礦業發展歷程為主軸的黃金博物園區正式開園,更象徵著金瓜石重振昔日風華的重要一步。
  • 除了採礦時期風華之外,為了回顧與金瓜石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歷史,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Taiwan P.O.W. Memorial Society)於1997年起,便積極催生於金瓜石盟軍戰俘營舊址興建紀念碑及公園,並於2005年完工。每年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固定於11月時於該址舉辦莊嚴肅穆之追思儀式,也同樣豐富了金瓜石的人文歷史記憶。
  • 2018年五月發生優人神鼓事件,躍登新聞版面。臺灣著名打擊樂團《優人神鼓》因未經合法程序自行整治本山礦場遺址,動用挖掘機搬運原有的廢礦,堆做砌石護坡,引發當地人的不滿、並被投訴「濫墾山林」。

重大衝突事件

1914年間發生的「金瓜石事件」,造成三十三名受難者冤死獄中,金瓜石多個家庭因此破碎,瓜山國小校友會、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昨舉辦「金瓜石人權追思音樂會」,合唱自創的追思歌詞版「望春風」緬懷故人,場面莊嚴肅穆。 為了追念先民且撫慰殉難者親屬的感傷,並提倡人權普世價值的理念,從2013年起每年舉辦追思會,讓家屬用平和、寬容的態度看待過往不幸的歷史,也透過音樂會緬懷故人,期盼不再有人遭受同樣的痛苦。

事件起因

在二戰時日本統治台灣末期,日人擔心台灣人趁機反叛,捏造金瓜石事件並發動莫須有的武力鎮壓,逮捕一百多名地方仕紳並嚴刑逼供強迫認罪,登錄有案的三十三名受難者皆為瓜山國小校友或家長;瓜山國小校友會有鑑於歷史不能磨滅,以金瓜石樹梅鑛場的礦石,在受難者被逮捕的集中處(現為黃金博物館園區)設置紀念岩誌。

周邊景點

地理位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