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博物館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黃金博物館建築照

簡介[編輯]

黃金博物館位於新北市瑞芳區,日治時期富有亞洲第一金屬礦山美名,1987年停產後,在2004年,當時的台北縣政府將舊建物重新整修,並規劃為博物館,推廣、保存與教育金瓜石、水湳洞及九份等礦業遺產。黃金博物館為國內第一座以生態博物館為理念的博物館。
園區內的主題設施分別有:遊客服務中心、四連棟、煉金樓、金屬工藝館、太子賓館、本山五坑、淘金體驗區、昇平戲院、金水特展是、黃金館、共學館以及大地館。

主題設施介紹[編輯]

園區導覽圖
  • 遊客服務中心:
是第一棟主要建築,原本是台灣汽車客運公司車站,後來改做為遊客服務中心,一樓有提供遊客資訊、摺頁索取還有導覽的集合點等相關的服務,此外也有提供嬰兒背帶、輪椅等用品可以借用。
  • 四連棟:
四連棟為保存良好完整的日式宿舍,推測是當時日本礦山經營的會社興建。用以職員及眷屬居住,二戰後,改為台灣金屬礦業公司的員工宿舍。
四連棟四戶相連,而每戶也都有各自的玄關、客廳、起居室、廚房等配置,前面也設有小花園。這棟建築也是順應了坡地高低差去構築宿舍,而宿舍群基座的人字砌駁坎、圍牆的紅磚與屋頂的黑瓦,也形成金瓜石山城獨特的地景特色。博物館將此洞規劃為展場後,內部打造成懷舊日治、臺金時期的生活樣貌,並擺設相關的日常生活用品藉以給人居家的氛圍,以此達到遊客身歷其境的真實感受。
  • 煉金樓:
煉金樓曾是存放黃金的場所也曾是金瓜石旅館的地點,二戰後,台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籌備時期,曾短暫作為練金工洞後遷移至水湳洞,而煉金樓即轉為其他用途。
煉金樓是兩層樓磚造建築,一樓右側在臺金公司時期曾經是福利社辦公室,管理球場、電影院、供應社、圖書館、餐廳、理髪店等福利設施。後改為土地銀行基隆分行臨時代辦所(臺金公司的出納課亦曾短期遷移於此,發放礦區員工薪水)。一樓左側則是臺金公司工會辦公室;二樓則為國民黨黨部安全室。
由於這棟建築曾經用來收藏金子並曾作為煉金使用,黃金博物館開館後,即命名為「煉金樓」。煉金樓的二樓外牆,頂部裝飾文(GC)意義不詳,有人猜測是金銅(Gold、Copper)的縮寫;立面的十三溝面磚,在木造宿舍環繞的金瓜石聚落當中,則顯得造型格外特殊。
  • 金屬工藝館(環境館):
金屬工藝館的前身是臺灣金屬鑛業公司的俱樂部及餐廳,後期則一樓全改為餐廳,二樓則規劃一半的空間作為圖書室,是當時金瓜石居民的休閒與飲食中心。本館於98年重新整修打造成為常設展示館,命名為「環境館」,展示金瓜石的人文環境與自然生態。
107年,呼應新北市及本館持續推廣臺灣金屬工藝的目標及立館宗旨,環境館的空間,已調整為金屬工藝館,原來展示於環境館的內容,將在修正更新後,納入108年黃金館常設展規劃中。金屬工藝館的展示內容包括館藏傳統金飾與金屬工藝典藏品、金屬工藝的基礎知識、臺灣金工藝術家介紹等等,透過展品的呈現與介紹,搭配數位科技等互動多媒體的展示手法,民眾將可進一步認識臺灣金屬工藝的美學與創意。
  • 太子賓館:
所在位置為現今金瓜石派出所與郵局東南方,周邊林蔭濃密具有隱密性,其建築屬傳統日式書院造樣式,融入西式空間,形成和洋折衷式建築。日治時期田中礦業株式會社為招待當時日本的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預定視察金瓜石礦業,於1922年所興建的臨時行館,但最後並未前來礦山地區。其後雖然太子沒有入住,但皇室的特派員來住過5、6次,因為鋪紅地毯讓當地人誤解,以為太子來了,太子賓館就因此聲名大噪。北側為造景的日式庭園,南側設有迷你高爾夫球場與射箭場。主體建物屬於典型的日式高級建築樣式,建築配置與外部庭園融合成雁行排列,使用了大量檜木所構築而成的純日式住宅。
太子賓館的建築本體融合了日治時期豪宅、旅館及迎賓館等各類型建築之空間特色,展現日式建築隨時間需求,而改變使用定位之空間特性。在建材方面亦選用上等木材,如檜木、紫檀、櫻花木等,並使用傳統榫頭銜接的建築工法,不使用任何鐵釘,也成為許多建築學者研究、朝聖的範例。
二戰後,太子賓館由臺灣金銅鑛務局接收,並改名為第一招待所,許多國民黨的達官貴人都經常來此度假。之後改由臺電公司接管,在民國84年(1995)重新整修,於民國96年(2007年)3月14日「太子賓館」正式公告指定為新北市市定古蹟,目前僅開放外部庭園,供民眾參觀。
  • 本山五坑:
是黃金博物館的重頭戲一探坑道內的神秘世界。為了讓遊客能親身體驗昔日採礦工人們在漆黑坑道中工作的經驗,園區特別從本山五坑舊有坑道內,向上掘進一條長約110米的新坑道,並利用蠟像展示當年的採礦過程,模擬當時採礦工作的情境,將總長約180米的新舊坑道設計成體驗區,並在各區設置了生動擬真的模型,呈現當年採礦工作樣貌,再配合聲光效果,讓大家有機會親臨現場的震撼教育。   
除了讓參觀的民眾能夠一窺礦坑的工作環境,從進入坑道參觀流程的第一關也是依照當時採礦進坑工作時的程序先在入坑準備室做完安全宣示,再入內參觀體驗,藉此過程讓遊客身歷其境,並對採礦的工作留下深刻的印象與認識。
  • 淘金體驗區:
淘金體驗有分場次、人數上限以及需要付費,但可以讓民眾自己體驗淘金的樂趣,也可以從這個過程中知道以前人淘金其實沒有那麼輕鬆簡單,淘金到的碎金會放入小瓶子內讓民眾可以帶回家當作展示品,現場也有提供如何換水以及保養的教學。
  • 昇平戲院:
最早的戲台,興建於大正年間,原址在基山街106號東山旅社旁,為木造兩層樓的建築, 原腹地不大,後因人口增多,且木造結構長期使用不堪負荷,加之年久失修,終遇風災而倒。
民國83年(1994),颱風吹毀昇平戲院屋頂。經年閒置結果,昇平戲院僅存正立面牆、四邊牆體,以及二樓圓弧樓板和山牆。民國98年(2009)捐贈予新北市政府,作為發揚地方文化、觀光的藝文設施使用。新北市政府並於民國99年(2010)6月28日核定為紀念性建築物。 民國99年(2010)10月,以修復及補強的模式,進行整修工程,讓戲院建築重現民國50年代的空間場景,恢復戲院「多功能展演場域」的功能。民國100年(2011)8月重新啟用後,由「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負責相關營運管理事宜。透過復古售票口的重現、老電影海報的引領、戲院販賣部的酸甜滋味,一幕幕揭開昇平戲院的前世今生,重現那美好的時代氛圍和劇場風情。
  • 金水特展是:
位於博物館園區內一棟木造建築的二樓,博物館將一樓規劃為委外經營的礦工食堂,二樓則規劃為特展室。這棟建築物原來是臺灣金屬鑛業公司時期的電話交換室,為一棟兩層樓的水泥建築。金水特展室及煉金樓一樓特展室,目前皆為博物館年度特展的展示空間。
  • 黃金館:
黃金館為昔日臺灣金屬鑛業公司的採礦辦公室,經整建再利用作為展示館使用。展覽以常設展的方式呈現,分為一、二樓兩大展區。一樓展示主題為「金光下的山城」,結合歷史文獻、老照片、坑道模型等,並配以互動展示等手法,讓民眾一窺礦山百年產業的人文歷史發展。二樓除展出深受大家喜愛的大金磚,另規劃「大地的寶藏」展示主題,除了本館典藏品之外,另感謝六位借展者慷概出借珍貴藏品,總計展出約140顆種類豐富的礦石。展示脈絡將細數臺灣百年地質調查中,金瓜石金與九份金的不同、與黃金並存於金礦脈中的其他特色礦物、以及臺灣島上金礦脈生成的過程。
  • 共學館:
位於博物館與社區聚落之間,原址為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1955-1987)時期的員工宿舍,曾經提供八戶員工及其眷屬居住,是上下兩層樓的鋼筋混凝土建築。1963年葛樂禮颱風侵襲臺灣北部,造成宿舍毀損嚴重,於颱風後興建的這棟兩層樓宿舍,遂被稱為“新宿舍”。2015年,台糖公司為活化空無一人的宿舍建物,曾短暫標租予民間業者作商業使用。2020年由黃金博物館向台糖公司承租後,便規劃整修作為「共學館」,一樓有典藏室、礦山學圖書及影音區;二樓則有大小研討室各1間。
共學館作為典藏水金九礦業歷史文物、推廣礦山學的空間,開放民眾參觀使用。希望透過場域共學與知識分享,傳承並認識礦山古往今來的大小事。
  • 大地館:
名稱取自大地之母蓋婭,比喻礦山資源豐饒。常設展以「透視礦山」為主題,彰顯因成礦的特殊地質地形、北海岸淺山生態與礦業文化交互影響,創造出獨特的場域深度;再從巨觀與微觀的多元敘事軸線,展示礦山環境與人之間的緊密關係。大地館全新展示「透視礦山」共分為3個展區,1樓設置礦石造型意象大廳;2樓建置5G科技體驗空間,提供4組VR頭盔,讓民眾體驗「深入坑道」虛擬探險之旅;同時規劃10公尺長的互動投影牆,民眾可以利用手機進行「流金拾光」互動遊戲;3樓展示礦石與蕨類等實物與標本共計30件,從巨觀與微觀角度,呈現礦山地質、地理所交織出的複雜網絡,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密關係。整體展示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傳達永續環境的理念。

歷史[編輯]

礦業發展[編輯]

  • 初期探索:
  • 1225年(南宋寶慶元年):泉州市舶司提舉趙汝適,在其《諸蕃志》中記述:「流求國,當泉州之東,…土人間以產黃臘、土金…往售三嶼。」可見當時臺灣的原住民已經發現了砂金,並且懂得使用金子進行交易。
  • 1684年(清康熙23年):諸羅知縣季麒光於《臺灣雜記》中記載基隆山附近番人拾金、發現金礦之傳聞:「金山在雞籠三朝溪後山,土產金,有大如拳者,有長如尺者…」。
  • 1890年(清光緒16年):曾在美西修築鐵路並見識淘金的廣東籍鐵路工人,於架設七堵段鐵橋時,因清洗便當而在基隆河中發現沙金,引發淘金熱;至隔年,基隆河畔已聚集三千多名淘金客。
  • 正式開採:
  • 1892年(光緒18年):為遏止私人淘金紛爭,清廷於基隆設置金砂總局,下置瑞芳、四腳亭、暖暖、七堵、水返腳等分局,將淘金納入政府管理。民眾納稅領照之後,才可淘洗砂金。
  • 1893年(清光緒19年):金沙局包贌與由淡北五名紳商所組成之「金寶泉」,試辦一年六個月。隔年六月金寶泉承包期滿,獲利二十餘萬元而去,金沙局又恢復官辦。唯承包期間,採金人李家以由從大粗坑循溪而登九份山,發現「小金瓜」之礦脈露頭,因增設九份山分局。
  • 1894年(清光緒20年):首次發現大金瓜露頭,淘金客以「金瓜石」為此地命名。
  • 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明治28年):金寶泉約滿,官府欲收回礦權自營,但因甲午戰敗,臺灣割讓給日本;日人接管後,仿清廷設置砂金署。
  • 開採全盛期:
  • 1896年(日明治29年):總督府明令禁止採金,再頒布《臺灣鑛業規則》,以雞籠山(今基隆山)為界,劃設東西兩大礦區,以東為「金瓜石礦山」,礦權授予田中長兵衛主持的田中組;以西為「瑞芳礦山」(今九份),授予藤田傳三郎的藤田合名會社。
  • 1897年(日明治30年):田中組與藤田組著手進行礦山開發。
  • 1904年(日明治37年):於本山礦床發現稀有的硫砷銅礦,繼而發現蘊藏豐富銅礦藏量的長仁礦床,金瓜石也從金銀礦山轉為「金銀銅礦山」。
  • 1914年(日大正3年):因產量豐富,臺灣躍升為日本帝國轄下第一大的產金區。同年,基隆人顏雲年租下藤田組於瑞芳礦區之所有礦權,並逐步收購鄰近地區的採礦權,稱霸九份。
  • 1920年(日大正9年):顏雲年成立臺陽鑛業株式會社,旗下除了九份之瑞芳金礦,尚有平溪、猴硐煤礦,成為同時掌控金與煤的大企業。
  • 1925年(日大正14年):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金瓜石礦山開發權轉入後宮信太郎主持之金瓜石礦山株式會社。
  • 1933 年(日昭和8年):日本鑛業株式會社收購金瓜石礦區,成立臺灣礦業株式會社,大舉更新設備,於臨海之水湳洞,沿山建造新式的浮選礦場(今水湳洞選煉廠遺址),並修築水湳洞直通八斗子運礦場的輕便鐵路(今臺鐵深澳線前身),進入採礦全盛期。
  • 1938年(日昭和13年):金瓜石礦山創下年產值2.6公噸(約六萬八千九百兩)的紀錄,被譽為「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
  • 1942年(日昭和17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金瓜石改以開採軍需之銅礦為主。日軍於此設立戰俘營,前後關押五百餘名以大英國協為主的同盟國戰俘,命其採掘銅礦。

近期重要事件[編輯]

  • 1946年:二戰後初期,中華民國經濟部成立臺灣金銅礦籌備處,擬定修復、復工等工作。
  • 1948年:臺灣金銅礦務局接管金瓜石礦業。黃金煉製後,由臺灣銀行以官定價格全數收購。國共內戰爆發、產金成本偏高,重啟銅礦開採,發展「以銅養金」的經營模式。
  • 1955年:臺灣金銅礦務局改為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金公司),延續以銅養金策略,持續增加銅礦生產。
  • 1971年:位在九份的瑞芳金礦已竭,金價低迷,臺陽礦業結束了九份的採金事業。
  • 1978年:金瓜石金銅產量漸趨枯竭,臺金公司試圖從坑道開採改為大規模露天開採,並於哩咾地區興建禮樂煉銅廠,進口國外銅砂煉銅,將營運重心由採礦轉至冶煉、加工。
  • 1987年:因社會經濟型態轉變,且國際金價偏低,臺金公司不堪長期虧損而關閉。金瓜石近百年的採金歲月至此告終。
  • 2002年:在文化保存意識興起,而一山之隔的九份也因觀光熱潮重返繁華之際,臺北縣政府著手整建臺金公司廢礦坑與辦公室等區域,籌設黃金博物園區。
  • 2004年:11月4號黃金博物館成立。

相關影片[編輯]

  • 影片描述: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形象影片(2020)
  • 影片來源:YouTube


地圖[編輯]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料[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