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紅毛城" 修訂間的差異
小 (→英國領事館官邸) |
(→相關連結) |
||
行 171: | 行 171: | ||
==相關連結== | ==相關連結== | ||
− | *[http://www.tshs. | + | *[http://www.tshs.ntpc.gov.tw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
*[http://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91&id=2129 交通部觀光局-觀光景點-淡水紅毛城] | *[http://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91&id=2129 交通部觀光局-觀光景點-淡水紅毛城] | ||
*[http://www.dm.ncyu.edu.tw/vr/vr02_map/001/001-03.htm?siteId=101 淡水紅毛城/歷史的翻騰] | *[http://www.dm.ncyu.edu.tw/vr/vr02_map/001/001-03.htm?siteId=101 淡水紅毛城/歷史的翻騰] |
於 2017年11月27日 (一) 10:02 的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 古蹟
紅毛城為淡水著名的文化古蹟、古蹟類別為衙署,不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於1983年12月28日公告指定的國定古蹟。目前管理使用單位為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紅毛城園區裡有荷西時期、清治時期以及日治時期的建物,主要參觀的建築有兩棟:紅毛城主樓和英國領事官邸。
目錄
紅毛城主樓
該城最早是在西元1628年由西班牙人所建,當時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入據淡水並於河口北岸山丘上建一礮臺,稱聖多明哥城(或稱聖多明哥堡)。
1642年,荷蘭人北上擊敗西班牙人,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一座更為堅固的聖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因為當時台灣人稱荷蘭人為紅毛番、紅毛,因此也俗稱此城為紅毛城。安東尼堡的目的在於防禦,用海外運來石灰、石材以及大帆船的壓艙石來建造,採用當時非常先進的半圓筒型雙穹窿井字交錯的結構工法,底層南北向雙弧,上層東西向,上下交丁錯疊,牆的厚度達1.9公尺,內磚外石非常牢固。
而後鄭成功攻克台灣,原佔據台南的荷蘭人投降,北部據有淡水及雞籠的荷蘭人雖沒有遭到攻擊,卻自知實力不足,無法再繼續盤據而撤走,離開了統治三十八年的台灣。荷軍撤離紅毛城時,曾故意破壞一部分構造。明鄭時期紅毛城曾長期荒蕪,直到1681年清廷謀攻台灣,鄭克塽才命左武衛將軍何祐為北路總督,率兵戍守雞籠、淡水,並修葺紅毛城。
清治初期,對紅毛城並未加注意,僅將之視為一座砲城。至1724年(雍正二年)才由淡水同知王汧加以修葺,增建圍牆及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做為兵營。這四座城門,東西為大門,南北為小門,如今只剩南門留存下來。僅存的「南門」位於現今淡水中正路邊,是以石條砌成的,上作雉堞,門額上工整的楷書「南門」字跡猶存,也是紅毛城內唯一的中國式建築。
1867年(同治六年)英國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第二年(1868年)英國將領事館設在紅毛城內並大肆修改,將原本灰白色的城堡外牆塗上紅色,尖形屋頂改為平台,在屋頂加雉堞,城堡東北與西南加設角樓;在南牆加露臺和雉堞、槍眼;西邊增建廚房、衛生間跟放封院。城堡內二樓充為領事辦公室、會計室、秘書室和簽證室,其間一度租借給海關做為官員的宿舍。底樓為地牢,增設四間有送食口及窺孔的牢房。1891年(光緒十七年),英國在紅毛城的東側新建一棟二層磚造洋房作為領事館官邸。紅毛城成為和各國人士交流之處[1]。
紅毛城從原本的軍事用途轉成領事辦公的公務場所,空間結構上主堡部分依舊留有防衛功能,建築內部為了辦公而增置文件焚化爐、保險庫、文件保險箱及壁爐等。由於早期領事擁有領事裁判權,在底樓設有四間牢房關壓犯罪的英國犯人,牢門上並設有送食口及窺孔。
城區內現有清朝鐵鑄礮多尊,其中兩門礮身上鑄有「奉憲鑄造 臺灣北路淡水營大礮乙位重八百筋」。原為遺棄在紅毛城附近的清朝舊軍營內,英人在整建紅毛城時將這些清朝鐵鑄礮搬至城內。1980年紅毛城歸還中華民國,經整修後開放給國人參觀。
2016年7月1日起,淡水古蹟博物館園區要收費,憑票可遊紅毛城、小白宮及滬尾礮台。2016年9月18日全國古蹟日,紅毛城370週年,同時經過一年多的整修,也重新開城,修復城牆顏色還送至德國校色。
英國領事官邸
自1860年(咸豐十年)淡水正式開港後,貿易額大增,英國商務拓展,領事館的業務也日漸龐雜,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1867年(同治六年)英國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並於1868年(同治七年)將領事館設在紅毛城內,後於1891年(光緒十七年)在紅毛城東側新建一棟二層磚造洋房,作為領事生活居住之官邸。
領事官邸為紅磚造陽臺殖民地樣式建築,擁有迴廊、斜屋頂等特徵,當時聘請英國建築師郝伯遜設計,在規劃和興建時主要是撫慰官員思鄉情緒,以第二個家的概念為原則,設計主軸為英國在殖民亞洲時發展出的殖民式迴廊建築樣式,但是紅磚及匠師可能來自福建廈門。其建築整體特色包括:架高的基礎、四周類似迴廊的涼亭、落地門窗、壁爐、煙囪、西洋拱圈的造型等等。
領事官邸底樓西側則為客廳及書房東側為餐廳及配膳室,後側為洗衣間及數間傭人房;二樓有三間大臥室及貯藏室;底樓入口設一座扶手大樓梯通往二樓,室內天花板懸垂大吊燈,當時院子裡滿植玫瑰花,官邸迴廊是喝下午茶的場所。其中官邸內的客、餐廳及主要臥室內皆設有壁爐,保留溫帶地區英國建築空間的特色。
而在紅毛城與英國領事館之間的草坪,是臺灣第一座網球場。
VR磚雕
位於領事官邸入口立面兩側立柱,共有十二幅磚雕。VR字母是代表當時維多利亞女皇(Victoria Regina 1837~1901 在位)的縮寫,其中代號為「VR1891」,而磚柱及牆壁厚度皆為0.5碼,顯然出自英國建築師之設計。
VR租界碑石
其一立於領事官邸東側花園景觀旁,其二為立於南門出口處,其三則是立於紅毛城主堡前廣場圍牆處,是代表當時英國向清朝以每年十兩紋銀簽下永久租約時所畫設的地界標界點。
綠釉花瓶
迴廊的欄杆使用「綠釉花瓶欄杆」,結合中國陶藝與西洋花瓶欄杆之美,此法常見於十九世紀之洋樓,選擇「綠釉」是因為外型似玉,「花瓶」樣式運用在建築上又取其「平平安安」的吉祥意義,每組設十個花瓶欄杆更有「十全十美」的福氣。
錢紋通氣孔
在領事官邸的地基抬高台基旁,鑲嵌中國式的「錢紋」小石窗,使透空的台基內可以通風。「錢紋」圖樣運用在建築上又取其「大富大貴」的吉祥意義,為中式建築匠師常見的施作工法。
工字鐵樑與波浪鐵板拱
在領事官邸的一樓東西兩側迴廊天花板,可以看到波浪鐵板拱的構造,架在「工字鐵樑」之上。這種特殊的樓板作法屬於十九世紀末期才發明出來的「波浪鐵板拱」樓板,亦是一種具有防火功能的構造,在鋼筋水泥尚未普及運用前,這是最進步的建築技術,在東亞也屬罕見,在臺灣近代建築史上具有里程碑之價值。
花磚
在領事官邸室內,一樓東側餐廳與西側客廳的地板與入口樓梯間,均鋪設彩瓷,經幾合拼貼後圖案優美,色澤鮮麗。因其製法為先將陶土染色後再作燒窯動作,這使得磁磚並不會退色,是為英國Minton Hollins,&Co高級建料。
傢俱與擺設
領事官邸內一樓的傢俱並非當時英人所留下的,是為了開放展示而添購的仿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傢俱,擺設地點與方位係參考英國人的居家生活模式而規畫,呈現英國領事的生活樣貌。客廳與餐廳的電動吊扇為舊時所留下,是1941年奇異電子生產的產品。
僕役呼叫鈴
為方便英國領事傳喚管家僕役,特別設計了一組「僕役呼叫鈴」總機,並於臥室、餐廳、客廳、門廳等十處地點設置「服務按鈴」,只要領事於任一地點按下服務鈴,總機端的鈴聲就會響起,指示地點的號碼牌就會同時落下,這時管家就會知道領事在何處需要服務。
淡水海防砲臺
清朝以前
淡水有礮臺始自1629年(明崇禎2年)西班牙人在淡水河口建立的簡單城砦: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即今紅毛城),提供西班牙人控制與徵收淡水河口附近各番社部落賦稅的機關。
「聖多明各城砦」於1636年(明崇禎9年)的土著反西班牙事件活動中毀壞。之後西班牙在淡水守將Francisco Hern'andez以「如果不能造出一座石城來,那將是我們的恥辱」,在翌年重新改以石塊、石灰建造新城砦,一直維持到1642年(崇禎15年)被荷蘭人接收,西班牙人在撤出前將其破壞。
荷蘭人佔領淡水後於1644年(崇禎17年)在舊城砦和旁邊一座「狄緬」(Diemen)稜堡上重新建造「聖安東尼奧城」,做為指揮附近土著來納貢與盡義務的中心。1661年(明永曆15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光復臺灣,在淡水的荷蘭守軍曾將城砦加以破壞,並將大砲爆破掉。
古砲區
紅毛城九面旗
紅毛城九面旗幟代表著紅毛城三百餘年來的歷史演變過程,其歷經西班牙、荷蘭、明鄭、清朝、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美國、中華民國之管理或代管。
從1628年到1980年,共有九個國家(朝代)的旗幟曾在紅毛城的天空飄揚。
- 最早是西班牙人在1628年來到淡水建聖多明哥城。
- 1642年荷蘭人將西班牙人驅逐,興建安東尼堡,也就是今日紅毛城。
- 明鄭時期,曾派兵住紮在淡水河口並將紅毛城作為糧倉。
- 清雍正二年整修淡水炮城(紅毛城)並增建四城門。
- 天津條約淡水開港通商,英國在1867年與清廷簽訂永久租約,將紅毛城作為英國領事館。
- 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年底英國領事館被日本封鎖,暫時由日籍雇員代管至二次大戰結束。
- 1948年英國重回紅毛城,1972年英國領事館撤出紅毛城,委託大英國協會員國澳大利亞代管。
- 同年中澳斷交後又委由美國代管。
- 1979年中美斷交,經政府全力交涉後於1980年正式收歸國有。
參觀資訊
- 週一至週五 09:30 - 17:00
- 週六至週日 09:30 - 18:00
- 戶外區4月至10月延長開放時間至22:00
- 電話: 02-2623-1001
- 休館時間:
- 每月第一個星期一休館(如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休館日順延至星期二)。
- 農曆除夕、初一、選舉日、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休館。
交通地圖
- 地址:淡水文化里中正路28巷1號
- 公共交通:捷運「淡水站」→紅26或836遊園公車至「紅毛城站」。
- 開車前往:可將車停放於紅毛城收費停車場。
資料來源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李乾朗。《淡水紅毛城》,(臺北:內政部出版,1994年6月)。
-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2007)。
- 周宗賢。《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5)。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相關頁面
|
|
|
相關新聞
- 2015-07-21 你說的「紅」是什麼紅? 紅毛城修繕工程大揭秘【自由時報】
- 2015-07-22〈台北都會〉淡水紅毛城修繕工程 首次開放觀摩【自由時報】
- 2015-09-10 1314隻Woody熊佔領紅毛城 小小衛兵為你守護愛情!【ETtotdy】
- 2016-06-28 紅毛城7月恢復收費 一票遊淡水仍有優惠店家【自由時報】
- 2016-09-18 紅毛城主堡重新開城 遊戲體驗區讓遊客有身歷其境感受【NOWnews】
- 2016-09-18 屹立不搖370年 淡水紅毛城今再展風華【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