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 修訂間的差異
(→基本資料) |
(→理學院) |
||
(未顯示由 6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0 次修訂) | |||
行 5: | 行 5: | ||
==基本資料== | ==基本資料== | ||
[[檔案:TKU花牆.JPG|400px|縮圖|right|{{檔案:TKU花牆.JPG}}]] | [[檔案:TKU花牆.JPG|400px|縮圖|right|{{檔案:TKU花牆.JPG}}]] | ||
− | :* | + | :*校訓:樸 實 剛 毅 |
:*校址:[[新北市淡水區]][[中興里]][[英專路]]151號 | :*校址:[[新北市淡水區]][[中興里]][[英專路]]151號 | ||
:*校長:葛煥昭 | :*校長:葛煥昭 | ||
行 14: | 行 14: | ||
[[1950年]](民國39年),[[居正]](字覺生)及其女婿[[張鳴]](字驚聲)聯手創辦[[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淡江英專]]),由[[居正]]擔任董事長,[[張鳴]]擔任校長,為'''臺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1951年]](民國40年)[[張鳴]]、[[居正]]相繼過世後,由[[居瀛玖]]([[居正]]之女、[[張鳴]]之妻)接任董事長,[[居浩然]](居正之子)任校長;[[1958年]](民國47年)改制為[[淡江文理學院]],設置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商學、數學、化學等5系;[[1964年]](民國53年)增設夜間部,同年[[張鳴]]之子[[張建邦]]出任校長;[[1980年]](民國69年)[[張建邦]]任內完成[[淡江文理學院]]升格為[[淡江大學]]迄今。 | [[1950年]](民國39年),[[居正]](字覺生)及其女婿[[張鳴]](字驚聲)聯手創辦[[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淡江英專]]),由[[居正]]擔任董事長,[[張鳴]]擔任校長,為'''臺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1951年]](民國40年)[[張鳴]]、[[居正]]相繼過世後,由[[居瀛玖]]([[居正]]之女、[[張鳴]]之妻)接任董事長,[[居浩然]](居正之子)任校長;[[1958年]](民國47年)改制為[[淡江文理學院]],設置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商學、數學、化學等5系;[[1964年]](民國53年)增設夜間部,同年[[張鳴]]之子[[張建邦]]出任校長;[[1980年]](民國69年)[[張建邦]]任內完成[[淡江文理學院]]升格為[[淡江大學]]迄今。 | ||
− | + | 淡江大學創校以來,已進行至第5個波段的發展,'''「第一波」''':奠基時期(民國39-69年),採質量並重策略;'''「第二波」''':定位時期(民國69-85年),重質不重量;'''「第三波」''':提升時期(民國85-94年),積極採學術國際化之策略;'''「第四波」''':轉變時期(民國94年-106年);'''「第五波」''':超越時期(民國106年迄今)。至今淡江大學已發展成擁有[[淡水]]、[[臺北]]、蘭陽、網路等4個校園的綜合型大學,共有9間學院、24,000餘名學生、2,100餘位專兼任教職員工以及23萬多名校友,是國內規模較大且功能完備的高等學府之一。 | |
==四個校園== | ==四個校園== | ||
行 20: | 行 20: | ||
為校本部,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以教學研究型大學為發展方向。 | 為校本部,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以教學研究型大學為發展方向。 | ||
===臺北校園=== | ===臺北校園=== | ||
− | + | 位於[[臺北市]]大安區金華街,以服務為主的終身教育與推廣教育為發展目標。 | |
===蘭陽校園=== | ===蘭陽校園=== | ||
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於[[2004年]](民國93年)開始招生,以全英文授課的教學型大學為發展目標,並採大三學生全部出國留學的教學設計。 | 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於[[2004年]](民國93年)開始招生,以全英文授課的教學型大學為發展目標,並採大三學生全部出國留學的教學設計。 | ||
行 27: | 行 27: | ||
==學院簡介== | ==學院簡介== | ||
− | + | 淡江大學現有9間學院,分別是: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商管學院、外國語文學院、國際事務學院、教育學院、AI創智學院、精準健康學院。 | |
===文學院=== | ===文學院=== | ||
− | + | 文學院是淡江大學歷史最悠久之學院,目前有5學系、1研究中心、1學分學程,分別是中國文學學系、歷史學系、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大眾傳播學系、資訊傳播學系、漢學研究中心、文化創意產業學分學程,分屬人文藝術與傳播科學2個專業類組。文學院最大特色在於兼具社會科學以及人文藝術2大傳統所形成的「雙核心」專業群組,此不僅型塑了「東方觀點、全球視野,國際接軌、創意再造」的獨特學習環境,更建構出文學院在「創意漢學、文化觀覽、創新出版、影視娛樂、數位內容」上的核心競爭力。<ref>[http://www.ta.tk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01 淡江大學-文學院]</ref> | |
===理學院=== | ===理學院=== | ||
− | + | 淡江大學是國內成立理學院最早的學校之一,曾經在[[1975年]](民國64年)教育部主辦的教學評鑑3系分別獲得與臺大和清華並列優等的殊榮。理學院現有數學系、化學系和物理系3學系。其中,數學、化學兩系成立於[[1958年]](民國47年),物理系成立於民國52年,3系均設有大學部、碩士班和博士班,民國97年新增設「理學院學士班」,採「大一不分系,大二選學系」之延後分流教育設計,讓學生有多一年的時間可作出適性的抉擇。理學院的教學和研究均是以基礎科學為主,延伸相關的實務和應用。歷年來本院各系所培養的畢業生,多受企業和學術界的肯定,這是歷年來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ref>[http://www.science.tk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1 淡江大學-理學院]</ref> | |
+ | |||
===工學院=== | ===工學院=== | ||
− | + | 淡江大學工學院的前身為工學部,成立於民國55年,至民國69年升格為工學院,期間共14年為基礎發展期,孜孜矻矻於培育學養兼備之優秀工程人才。該院現有9個學系:建築學系、土木工程學系、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航空太空工程學系以及人工智慧學系,每系皆設有研究所碩士班,其中資訊工程學系另設資訊網路與通訊碩士班,電機工程學系另設機器人工程碩士班,此外水環、資工、土木、電機、機電及化材等學系並設有博士班。8系所共有70餘間實驗室,以及多媒體教學之專用教室、CAE(電腦輔助工程)實驗室,設備甚為精良,輔助學生學習與實習,成效頗佳。<ref>[http://www.engineering.tk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1 淡江大學-工學院]</ref> | |
===商管學院=== | ===商管學院=== | ||
− | + | 商管學院為商學院和管理學院合併而來。商學院以培育具國際觀之現代商業人才為目標,課程係為發展全方位之專業商務人才而規劃,期使學生對整體經濟發展、商業環境、金融政策等建立宏觀之視野,奠定日後投入社會服務或繼續深造之良好基礎。大學部有國際企業學系、產業經濟學系、經濟學系、財務金融學系、保險學系等5系,其中國際企業學系及財務金融學系設有進修學士班,碩士班則有財務金融、產業經濟、國際企業學、保險經營及經濟等5所研究所,博士班則有財務金融博士班及產業經濟博士班,另設有產業暨金融研究中心;另設有財務金融、國際企業學、保險經營及國際商學等碩士在職專班,以配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之需要。 | |
− | + | 管理學院設立於[[1980年]],有企業管理學系、會計學系、統計學系、資訊管理學系、運輸管理學系、公共行政學系、管理科學學系,各系均有碩士班,另設有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班以及5個碩士在職專班,並開設有多項獲教育部專案補助的「跨院系所學分學程」,為國內規模最大之管理學院。此外,已與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Flint)簽訂「雙聯制」學位同意書,碩士生可同時取得國內外雙碩士學位,且出版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s國際學術期刊也被EI及TSSCI收錄,充分顯現學術研究的成效。<ref>[http://www.management.tku.edu.tw/main.php 淡江大學-商管學院]</ref> | |
===外國語文學院=== | ===外國語文學院=== | ||
− | + | 外語學院設立於[[1992年]],以語文訓練、文學、翻譯、應用文等課程為特色,培養從事翻譯、貿易、外交、文學、文化研究等多元外語人才。該院現有英文學系、西班牙語文學系、法國語文學系、德國語文學系、日本語文學系以及俄國語文學系6系,其中英文系有碩博士班,日文系有碩士班與進學班,西班牙語文系有碩士班。設立跨學院「外語翻譯」學分學程以及「外國文學」學分學程,推動外語教學創意工作坊,建置多語莫敵線上學習網站、外語學習特區、口譯教室、文化教室,加強學生聽、說、讀、寫、譯5技能力。該院6系皆舉辦大三出國至姐妹校留學1年,並與國際研究學院合作,提供國際區域研究課程,鼓勵本院學生積極涉獵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以擴大國際化的學習面向。為掌握產業界脈動,各系亦規劃實務課程與業界機構建立實習機制。未來將持續延聘學有專長的教師並改進外語教學軟硬體設施與教學方法,定期與國際和大陸重點外語大學舉辦研討會,進行教學與研究的合作及交流。<ref>[http://www.tf.tk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 淡江大學-外國語文學院]</ref> | |
− | === | + | ===國際事務學院=== |
− | + | 國際事務學院設立於[[1992年]]8月1日,原名國際研究學院,為國內大學中第一個設立的國際研究學院,[[2018年]]更名為現名。設有歐洲研究所、美國研究所、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日本研究所、拉丁美洲研究所、俄羅斯研究所、中國大陸研究所暨東南亞研究所。[[2009年]]8月部份研究所進行整併,現在共有5個研究所:歐洲研究所(下分歐洲聯盟研究組與俄羅斯研究組)、美洲研究所(下分美國研究組與拉丁美洲研究組)、亞洲研究所(下分東南亞研究組與日本研究組)、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及中國大陸研究所。其中美洲研究所、歐洲研究所及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設有博士班。國際研究學院旨在培養從事各相應區域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學術研究及國際事務實際工作之高級人才,同時也針對全校大學部同學開授二十餘項「各國文化、政治、社會與經濟」等核心課程,為目前國內區域研究最完整的學院。[[2021年]]全球發展學院併入國際事務學院,設立應用科學博士班並裁撤理學院學士班。 |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院=== | ||
− | [[2000年]] | + | [[2000年]],淡江大學因應「國家建設及教育革新趨勢,創造發展教育新知之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潮流,建立教育專業員養成及進修管道」及「發揮淡江大學長期研究成效,落實大學教育精進理念」,正式設立「教育學院」以及「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並納入「教育科技學系」及「師資培育中心」。後來陸續設立「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未來學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及「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另有「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後將「高等教育研究所」整併至「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並分設「教育經營與管理組」及「高等教育組」兩組。[[2012年]]又奉准增設「教育學院教育領導與科技管理博士班」。該院之理念為致力教育學術研究,創新教育實踐方法與技術,提供教育政策與學校實務之精進發展。<ref>[http://edcollege.tku.edu.tw/ 淡江大學-教育學院]</ref> |
− | === | + | ===AI創智學院=== |
− | + | AI創智學院設立於[[2020年]],為淡江大學創校以來波段建設中之一環,下設5個虛擬學部、4個虛擬平臺,連結校內既有實體學研單位進行學習與研發需求之資源整合,期與企業優質接軌、增進學用合一、提升學生在AI雲端時代之就業力。為此,校方並與微軟公司合作,提供學生線上學習大數據、人工智慧、行動通訊、雲端運算、物聯網等智慧課程,同時提供學生就地考照之環境。 | |
+ | |||
+ | ===精準健康學院=== | ||
+ | 精準健康學院成立於[[2023年]],目前有1個研究所。本院與[[淡水]]、宜蘭地區的醫療院所、長照機構合作,透過跨域產學鏈結,培養「健康管理」與「高齡照護」之高階管理人才。 | ||
==校園景物== | ==校園景物== | ||
===淡江十景=== | ===淡江十景=== | ||
− | + | 「淡江十景」分別為「[[克難坡]]」、「驚聲銅像」、「宮燈教室」、「書卷廣場」、「李雙澤紀念碑」、「海豚吉祥物里程碑」、「五虎碑雕塑」、「金鷹銅雕」、「地球村雕塑」以及在蘭陽校區的「雪山隧道雕塑」。 | |
====克難坡==== | ====克難坡==== | ||
{| | {| | ||
|- | |- | ||
− | |[[檔案:克難坡.jpg| | + | |[[檔案:克難坡.jpg|200px]]||valign="top" width="600px"| [[克難坡]](Overcoming Difficulties Slope),是入[[淡水]]校園132階的陡坡,建於[[1953年]]間,也是淡江初創時進入校園的必經要道,它象徵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創校精神,也用以鍛鍊同學克服困難,樸實剛毅,勇往向上必須強健的體魄。 |
|} | |} | ||
====驚聲銅像廣場==== | ====驚聲銅像廣場==== | ||
{| | {| | ||
|- | |- | ||
− | ||[[檔案:驚聲銅像.jpg| | + | ||[[檔案:驚聲銅像.jpg|200px]]||valign="top" width="600px"| 驚聲銅像廣場(Statue of Mr. Chang Ching-sheng, Founder, Tamkang Junior |
− | College of English),位於[[克難坡]]的頂端廣場的驚聲銅像是張創辦人的先父。本校創辦之始,驚聲先生牽著張創辦人的手,指著這片土地說:「這裡就是我們的校園!」不幸,[[1951年]] | + | College of English),位於[[克難坡]]的頂端廣場的驚聲銅像是張創辦人的先父。本校創辦之始,驚聲先生牽著張創辦人的手,指著這片土地說:「這裡就是我們的校園!」不幸,[[1951年]]1月29日驚聲先生因積勞成疾,病逝臺大醫院,因感念不已,張創辦人特為驚聲先生立銅像紀念,時先總統嚴家淦先生為行政院長,在其基座上題撰「功在作人」四字,以表揚驚聲先生在教育上的犧牲奉獻。 |
|} | |} | ||
====宮燈教室==== | ====宮燈教室==== | ||
行 70: | 行 74: | ||
{| | {| | ||
|- | |- | ||
− | |[[ | + | |[[檔案:書卷廣場.jpg|300px]]||valign="top" width="600px"| 書卷廣場(University Commons),位於驚聲大樓及覺生紀念圖書館前的書卷廣場,是許多社團聚會及大型活動舉辦的地方,也是每位淡江人拍照、懷念的景點。廣場中央有座四片繞圈之「竹卷」,象徵古代的簡冊,於[[1986年]]竣工,由建築師林貴榮校友設計,從上俯視它像馬達中的轉軸,生生不息,四片竹卷代表本校校訓「樸實剛毅」的精神。書卷以瀟灑的姿態佇立,不論是藍天、黃昏或夜晚,都呈現出不同的迷人景緻。 |
|} | |} | ||
行 81: | 行 85: | ||
{| | {| | ||
|- | |- | ||
− | |[[檔案:淡江十景-海豚吉祥物里程碑.JPG| | + | |[[檔案:淡江十景-海豚吉祥物里程碑.JPG|200px]]||valign="top" width="600px"| 里程碑(University Milestone Statue),座落於宮燈道頂端的圓環,為名雕塑家王秀杞先生的作品。海豚是經由全校同學票選出來的吉祥物,牠是海洋生物中最活潑聰明的哺乳類,天生遨遊四海的能力更是驚人。其基座上鐫刻本校張創辦人建邦博士勉勵淡江人的四句話:「立足淡江,放眼世界,掌握資訊,開創未來」。 |
|} | |} | ||
====五虎碑雕塑==== | ====五虎碑雕塑==== | ||
{| | {| | ||
|- | |- | ||
− | |[[檔案:五虎碑雕塑.jpg| | + | |[[檔案:五虎碑雕塑.jpg|200px]]||valign="top" width="600px"| 「[[五虎崗]]」為淡水特色地形,其中第四崗為淡江大學淡水校園的永久校址所在。[[五虎崗]]源於大屯山脈,千萬年前火山熔岩蜿蜒而下,至「[[虎頭山]]」分為五條尾稜,淡江適居第四崗。特塑五虎環抱,中空造型之銅質雕塑,此為名雕塑家王秀杞先生的作品,置於紹謨紀念體育館前,象徵淡江人「虎虎生風」,強壯勇猛的體魄與精神,其基座上刻有本校張創辦人建邦博士撰寫之「五虎崗傳奇」。 |
|} | |} | ||
− | + | ====金鷹銅雕==== | |
− | + | {| | |
− | + | |- | |
− | + | |[[檔案:淡江十景-金鷹銅雕.JPG|300px]]||valign="top" width="600px"| 福園金鷹銅雕位於淡水校園商館大樓前的「福園」,有座「淡江菁英」金鷹獎獲獎校友組成之「金鷹會」為回饋母校,特以獎座為模型所塑造的金鷹銅雕。「淡江菁英」金鷹獎係本校董事會[[張建邦]]與林添福兩位董事長於1987年設置,其目的在鼓勵淡江校友獻身國家、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回饋母校。獎座以「金鷹展翅」為造型,象徵淡江校友鷹揚天下,俯視群倫的磅礡氣勢。 | |
− | |[[檔案: | + | |} |
− | |valign="top"| | + | ====地球村雕塑==== |
− | |[[檔案: | + | {| |
− | |valign="top"| | + | |- |
+ | |[[檔案:地球村雕塑.jpg|200px]]||valign="top" width="600px"| (資料待補)。 | ||
+ | |} | ||
+ | ====雪山隧道雕塑==== | ||
+ | {| | ||
|- | |- | ||
− | |[[檔案: | + | |[[檔案:xxx.jpg|200px]]|valign="top" width="600px"| (蘭陽心•淡江意•雪山情)(資料待補)。 |
− | |valign="top"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景物=== | ===其他景物=== | ||
====覺軒==== | ====覺軒==== | ||
行 112: | 行 117: | ||
{| width="700px" | {| width="700px" | ||
|- | |- | ||
− | | width="100px"|[[檔案:瀛苑1.JPG|300px|thumb]]||valign="top" width="600px"| | + | | width="100px"|[[檔案:瀛苑1.JPG|300px|thumb]]||valign="top" width="600px"| 花園式設計的瀛苑,位於宮燈教室後方,多年前為創辦人張建邦的住所,目前為招待外賓之用,為了塑造其為開放的空間,特以石頭步道將其與情人道連接,瀛苑前醒目的噴泉為第二屆畢業生所贈,由藝術大師藍蔭鼎先生所設計,其架高的池塘設計,造型獨特,為瀛苑景緻的代表,春季櫻花盛開時,別有一番新貌。池邊頗有歷史的石椅與新添購的流線型大理石板凳共存,更有新舊交融之美感。 |
|} | |} | ||
====淡江英專基地==== | ====淡江英專基地==== | ||
{| width="700px" | {| width="700px" | ||
|- | |- | ||
− | | width="100px"|[[檔案:淡江英專基地2.JPG|200px|thumb]]||valign="top" width="600px"| 於[[1953年| | + | | width="100px"|[[檔案:淡江英專基地2.JPG|200px|thumb]]||valign="top" width="600px"| 於[[1953年|民國42年]],因在英專時期,此地面對[[觀音山]],下臨[[淡水河]],背倚[[大屯山]],視野廣闊,適合建校理想,因此立下本校在[[淡水]]設立永久校址的第一塊基石,於[[1953年]]3月12日植樹節由建校贊助委員會主任委員杜家齊和前校長[[張居瀛玖]]女士舉行基地贈授與校舍奠基典禮,並種植數千棵的樹苗,現今已是一大片樹林,而此基石現今位於此今天[[克難坡]]最上面一階的右側,即驚聲銅像至[[克難坡]]的圓環道路旁。 |
|} | |} | ||
行 130: | 行 135: | ||
創校至今已逾一甲子,始終秉持著日新又新的精神,重視教學品質、學術研究與學習服務。淡江大學也是國內最早實行全面品質管理的大學,[[1992年]]引進「全面品質管理」機制,長年持續提升教學、研究、行政及服務的品質,因而締造多項優異的績效,備受社會各界的肯定與推崇,並於[[2009年]]榮獲「國家品質獎」。 | 創校至今已逾一甲子,始終秉持著日新又新的精神,重視教學品質、學術研究與學習服務。淡江大學也是國內最早實行全面品質管理的大學,[[1992年]]引進「全面品質管理」機制,長年持續提升教學、研究、行政及服務的品質,因而締造多項優異的績效,備受社會各界的肯定與推崇,並於[[2009年]]榮獲「國家品質獎」。 | ||
− | + | 在一體多元、多元一體的四個校園裡,淡江大學積極運用整合創新策略和「同僚」、「官僚」、「政治」、「企業」四個管理模式,推動由「專業、通識、課外活動」課程和「德、智、體、群、美」所形成的「三環五育」教育。創辦人張建邦博士提出「三化教育」理念:「自創立以來,淡江大學即制定『國際化(未來空間格局)、資訊化(未來生活模式)和未來化(未來時間架構)』為本校主要目標,其最終目的在於達成學術研究,改進教學及增進社會福利。」期許淡江學子在三化教育理念以及「樸、實、剛、毅」校訓的薰陶下,鍛鍊成具有心靈卓越的淡江人:'''「立足淡江、放眼世界、掌握資訊、開創未來」''',成功邁向優質精緻、享譽國際的綜合大學。 | |
− | == | + | ==交通資訊== |
− | +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興里]]英專路151號 | |
− | + |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5.1741019,121.4478727,2a,75y,99.15h,93.41t/data=!3m6!1e1!3m4!1sWqIlHuIX5sz1Vj074Vt9jA!2e0!7i13312!8i6656?hl=zh-TW Google街景導覽] | |
+ | *OpenStreetMap:{{Map1|25.1745, 121.4475}} | ||
==相關新聞== | ==相關新聞== | ||
:*[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12209 2005-04-25 專題報導-淡江英專基地]【淡江時報】 | :*[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12209 2005-04-25 專題報導-淡江英專基地]【淡江時報】 | ||
− | :*[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12210 專題報導-老樹刺格仔]【淡江時報】 | + | :*[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12210 2005-04-25 專題報導-老樹刺格仔]【淡江時報】 |
==相關頁面== | ==相關頁面== | ||
行 155: | 行 161: | ||
[[en:Tamkang University]] | [[en:Tamkang University]] | ||
[[ja:淡江大学]] | [[ja:淡江大学]] | ||
+ | {{淡水學校導覽盒}} |
於 2024年8月17日 (六) 00:03 的最新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校 > 大學基本資料[編輯]
簡史[編輯]
詳見:淡江大學大事記
1950年(民國39年),居正(字覺生)及其女婿張鳴(字驚聲)聯手創辦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淡江英專),由居正擔任董事長,張鳴擔任校長,為臺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1951年(民國40年)張鳴、居正相繼過世後,由居瀛玖(居正之女、張鳴之妻)接任董事長,居浩然(居正之子)任校長;1958年(民國47年)改制為淡江文理學院,設置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商學、數學、化學等5系;1964年(民國53年)增設夜間部,同年張鳴之子張建邦出任校長;1980年(民國69年)張建邦任內完成淡江文理學院升格為淡江大學迄今。
淡江大學創校以來,已進行至第5個波段的發展,「第一波」:奠基時期(民國39-69年),採質量並重策略;「第二波」:定位時期(民國69-85年),重質不重量;「第三波」:提升時期(民國85-94年),積極採學術國際化之策略;「第四波」:轉變時期(民國94年-106年);「第五波」:超越時期(民國106年迄今)。至今淡江大學已發展成擁有淡水、臺北、蘭陽、網路等4個校園的綜合型大學,共有9間學院、24,000餘名學生、2,100餘位專兼任教職員工以及23萬多名校友,是國內規模較大且功能完備的高等學府之一。
四個校園[編輯]
淡水校園[編輯]
為校本部,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以教學研究型大學為發展方向。
臺北校園[編輯]
位於臺北市大安區金華街,以服務為主的終身教育與推廣教育為發展目標。
蘭陽校園[編輯]
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於2004年(民國93年)開始招生,以全英文授課的教學型大學為發展目標,並採大三學生全部出國留學的教學設計。
網路校園[編輯]
超越時空、無遠弗屆的學習環境,以發展數位教育為目標。
學院簡介[編輯]
淡江大學現有9間學院,分別是: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商管學院、外國語文學院、國際事務學院、教育學院、AI創智學院、精準健康學院。
文學院[編輯]
文學院是淡江大學歷史最悠久之學院,目前有5學系、1研究中心、1學分學程,分別是中國文學學系、歷史學系、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大眾傳播學系、資訊傳播學系、漢學研究中心、文化創意產業學分學程,分屬人文藝術與傳播科學2個專業類組。文學院最大特色在於兼具社會科學以及人文藝術2大傳統所形成的「雙核心」專業群組,此不僅型塑了「東方觀點、全球視野,國際接軌、創意再造」的獨特學習環境,更建構出文學院在「創意漢學、文化觀覽、創新出版、影視娛樂、數位內容」上的核心競爭力。[1]
理學院[編輯]
淡江大學是國內成立理學院最早的學校之一,曾經在1975年(民國64年)教育部主辦的教學評鑑3系分別獲得與臺大和清華並列優等的殊榮。理學院現有數學系、化學系和物理系3學系。其中,數學、化學兩系成立於1958年(民國47年),物理系成立於民國52年,3系均設有大學部、碩士班和博士班,民國97年新增設「理學院學士班」,採「大一不分系,大二選學系」之延後分流教育設計,讓學生有多一年的時間可作出適性的抉擇。理學院的教學和研究均是以基礎科學為主,延伸相關的實務和應用。歷年來本院各系所培養的畢業生,多受企業和學術界的肯定,這是歷年來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2]
工學院[編輯]
淡江大學工學院的前身為工學部,成立於民國55年,至民國69年升格為工學院,期間共14年為基礎發展期,孜孜矻矻於培育學養兼備之優秀工程人才。該院現有9個學系:建築學系、土木工程學系、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航空太空工程學系以及人工智慧學系,每系皆設有研究所碩士班,其中資訊工程學系另設資訊網路與通訊碩士班,電機工程學系另設機器人工程碩士班,此外水環、資工、土木、電機、機電及化材等學系並設有博士班。8系所共有70餘間實驗室,以及多媒體教學之專用教室、CAE(電腦輔助工程)實驗室,設備甚為精良,輔助學生學習與實習,成效頗佳。[3]
商管學院[編輯]
商管學院為商學院和管理學院合併而來。商學院以培育具國際觀之現代商業人才為目標,課程係為發展全方位之專業商務人才而規劃,期使學生對整體經濟發展、商業環境、金融政策等建立宏觀之視野,奠定日後投入社會服務或繼續深造之良好基礎。大學部有國際企業學系、產業經濟學系、經濟學系、財務金融學系、保險學系等5系,其中國際企業學系及財務金融學系設有進修學士班,碩士班則有財務金融、產業經濟、國際企業學、保險經營及經濟等5所研究所,博士班則有財務金融博士班及產業經濟博士班,另設有產業暨金融研究中心;另設有財務金融、國際企業學、保險經營及國際商學等碩士在職專班,以配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之需要。
管理學院設立於1980年,有企業管理學系、會計學系、統計學系、資訊管理學系、運輸管理學系、公共行政學系、管理科學學系,各系均有碩士班,另設有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班以及5個碩士在職專班,並開設有多項獲教育部專案補助的「跨院系所學分學程」,為國內規模最大之管理學院。此外,已與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Flint)簽訂「雙聯制」學位同意書,碩士生可同時取得國內外雙碩士學位,且出版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s國際學術期刊也被EI及TSSCI收錄,充分顯現學術研究的成效。[4]
外國語文學院[編輯]
外語學院設立於1992年,以語文訓練、文學、翻譯、應用文等課程為特色,培養從事翻譯、貿易、外交、文學、文化研究等多元外語人才。該院現有英文學系、西班牙語文學系、法國語文學系、德國語文學系、日本語文學系以及俄國語文學系6系,其中英文系有碩博士班,日文系有碩士班與進學班,西班牙語文系有碩士班。設立跨學院「外語翻譯」學分學程以及「外國文學」學分學程,推動外語教學創意工作坊,建置多語莫敵線上學習網站、外語學習特區、口譯教室、文化教室,加強學生聽、說、讀、寫、譯5技能力。該院6系皆舉辦大三出國至姐妹校留學1年,並與國際研究學院合作,提供國際區域研究課程,鼓勵本院學生積極涉獵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以擴大國際化的學習面向。為掌握產業界脈動,各系亦規劃實務課程與業界機構建立實習機制。未來將持續延聘學有專長的教師並改進外語教學軟硬體設施與教學方法,定期與國際和大陸重點外語大學舉辦研討會,進行教學與研究的合作及交流。[5]
國際事務學院[編輯]
國際事務學院設立於1992年8月1日,原名國際研究學院,為國內大學中第一個設立的國際研究學院,2018年更名為現名。設有歐洲研究所、美國研究所、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日本研究所、拉丁美洲研究所、俄羅斯研究所、中國大陸研究所暨東南亞研究所。2009年8月部份研究所進行整併,現在共有5個研究所:歐洲研究所(下分歐洲聯盟研究組與俄羅斯研究組)、美洲研究所(下分美國研究組與拉丁美洲研究組)、亞洲研究所(下分東南亞研究組與日本研究組)、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及中國大陸研究所。其中美洲研究所、歐洲研究所及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設有博士班。國際研究學院旨在培養從事各相應區域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學術研究及國際事務實際工作之高級人才,同時也針對全校大學部同學開授二十餘項「各國文化、政治、社會與經濟」等核心課程,為目前國內區域研究最完整的學院。2021年全球發展學院併入國際事務學院,設立應用科學博士班並裁撤理學院學士班。
教育學院[編輯]
2000年,淡江大學因應「國家建設及教育革新趨勢,創造發展教育新知之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潮流,建立教育專業員養成及進修管道」及「發揮淡江大學長期研究成效,落實大學教育精進理念」,正式設立「教育學院」以及「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並納入「教育科技學系」及「師資培育中心」。後來陸續設立「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未來學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及「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另有「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後將「高等教育研究所」整併至「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並分設「教育經營與管理組」及「高等教育組」兩組。2012年又奉准增設「教育學院教育領導與科技管理博士班」。該院之理念為致力教育學術研究,創新教育實踐方法與技術,提供教育政策與學校實務之精進發展。[6]
AI創智學院[編輯]
AI創智學院設立於2020年,為淡江大學創校以來波段建設中之一環,下設5個虛擬學部、4個虛擬平臺,連結校內既有實體學研單位進行學習與研發需求之資源整合,期與企業優質接軌、增進學用合一、提升學生在AI雲端時代之就業力。為此,校方並與微軟公司合作,提供學生線上學習大數據、人工智慧、行動通訊、雲端運算、物聯網等智慧課程,同時提供學生就地考照之環境。
精準健康學院[編輯]
精準健康學院成立於2023年,目前有1個研究所。本院與淡水、宜蘭地區的醫療院所、長照機構合作,透過跨域產學鏈結,培養「健康管理」與「高齡照護」之高階管理人才。
校園景物[編輯]
淡江十景[編輯]
「淡江十景」分別為「克難坡」、「驚聲銅像」、「宮燈教室」、「書卷廣場」、「李雙澤紀念碑」、「海豚吉祥物里程碑」、「五虎碑雕塑」、「金鷹銅雕」、「地球村雕塑」以及在蘭陽校區的「雪山隧道雕塑」。
克難坡[編輯]
克難坡(Overcoming Difficulties Slope),是入淡水校園132階的陡坡,建於1953年間,也是淡江初創時進入校園的必經要道,它象徵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創校精神,也用以鍛鍊同學克服困難,樸實剛毅,勇往向上必須強健的體魄。 |
驚聲銅像廣場[編輯]
驚聲銅像廣場(Statue of Mr. Chang Ching-sheng, Founder, Tamkang Junior
College of English),位於克難坡的頂端廣場的驚聲銅像是張創辦人的先父。本校創辦之始,驚聲先生牽著張創辦人的手,指著這片土地說:「這裡就是我們的校園!」不幸,1951年1月29日驚聲先生因積勞成疾,病逝臺大醫院,因感念不已,張創辦人特為驚聲先生立銅像紀念,時先總統嚴家淦先生為行政院長,在其基座上題撰「功在作人」四字,以表揚驚聲先生在教育上的犧牲奉獻。 |
宮燈教室[編輯]
宮燈教室(Chinese Palace-style Classrooms),碧瓦紅牆,古典宮燈建築,興建於1954年間,是目前淡水校園興建永久校舍的起點,與其比鄰的是仿宋代庭園設計的「覺軒」。它象徵淡江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抱負與理想。 |
書卷廣場[編輯]
書卷廣場(University Commons),位於驚聲大樓及覺生紀念圖書館前的書卷廣場,是許多社團聚會及大型活動舉辦的地方,也是每位淡江人拍照、懷念的景點。廣場中央有座四片繞圈之「竹卷」,象徵古代的簡冊,於1986年竣工,由建築師林貴榮校友設計,從上俯視它像馬達中的轉軸,生生不息,四片竹卷代表本校校訓「樸實剛毅」的精神。書卷以瀟灑的姿態佇立,不論是藍天、黃昏或夜晚,都呈現出不同的迷人景緻。 |
李雙澤紀念碑[編輯]
李雙澤紀念碑(Lee Shuan Che Monument),1976年12月3日在一場以西洋民謠歌曲為主的演唱會上,當時就讀本校數學系學生李雙澤以「唱自己的歌」為號召鼓吹年輕人傳承民歌樂曲,自此唱自己的歌運動便從本校漩渦般盪開繚繞,對於後代「創作自己的歌」意義非凡。為紀念民歌先驅李雙澤逝世30週年,由本校及李雙澤紀念基金會共同策劃,在這塊長年綠油油的草地,是民歌發源地也是校園內辦活動的最佳所在之一的牧羊草坪為李雙澤立碑。紀念碑由王秀杞設計,以吉他造型的金屬藝術作品和裁切成兩半的石塊組合而成;碑文「唱自己的歌」5個大字則是蔣勳所題,註解小字由張炳煌執筆。石塊中間夾以混泥土和鵝卵石,代表著這塊土地上那些孕育出李雙澤的元素,而吉他則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這位令人敬佩的創作歌手。 |
海豚吉祥物里程碑[編輯]
里程碑(University Milestone Statue),座落於宮燈道頂端的圓環,為名雕塑家王秀杞先生的作品。海豚是經由全校同學票選出來的吉祥物,牠是海洋生物中最活潑聰明的哺乳類,天生遨遊四海的能力更是驚人。其基座上鐫刻本校張創辦人建邦博士勉勵淡江人的四句話:「立足淡江,放眼世界,掌握資訊,開創未來」。 |
五虎碑雕塑[編輯]
「五虎崗」為淡水特色地形,其中第四崗為淡江大學淡水校園的永久校址所在。五虎崗源於大屯山脈,千萬年前火山熔岩蜿蜒而下,至「虎頭山」分為五條尾稜,淡江適居第四崗。特塑五虎環抱,中空造型之銅質雕塑,此為名雕塑家王秀杞先生的作品,置於紹謨紀念體育館前,象徵淡江人「虎虎生風」,強壯勇猛的體魄與精神,其基座上刻有本校張創辦人建邦博士撰寫之「五虎崗傳奇」。 |
金鷹銅雕[編輯]
福園金鷹銅雕位於淡水校園商館大樓前的「福園」,有座「淡江菁英」金鷹獎獲獎校友組成之「金鷹會」為回饋母校,特以獎座為模型所塑造的金鷹銅雕。「淡江菁英」金鷹獎係本校董事會張建邦與林添福兩位董事長於1987年設置,其目的在鼓勵淡江校友獻身國家、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回饋母校。獎座以「金鷹展翅」為造型,象徵淡江校友鷹揚天下,俯視群倫的磅礡氣勢。 |
地球村雕塑[編輯]
(資料待補)。 |
雪山隧道雕塑[編輯]
200px|valign="top" width="600px"| (蘭陽心•淡江意•雪山情)(資料待補)。 |
其他景物[編輯]
覺軒[編輯]
瀛苑[編輯]
花園式設計的瀛苑,位於宮燈教室後方,多年前為創辦人張建邦的住所,目前為招待外賓之用,為了塑造其為開放的空間,特以石頭步道將其與情人道連接,瀛苑前醒目的噴泉為第二屆畢業生所贈,由藝術大師藍蔭鼎先生所設計,其架高的池塘設計,造型獨特,為瀛苑景緻的代表,春季櫻花盛開時,別有一番新貌。池邊頗有歷史的石椅與新添購的流線型大理石板凳共存,更有新舊交融之美感。 |
淡江英專基地[編輯]
於民國42年,因在英專時期,此地面對觀音山,下臨淡水河,背倚大屯山,視野廣闊,適合建校理想,因此立下本校在淡水設立永久校址的第一塊基石,於1953年3月12日植樹節由建校贊助委員會主任委員杜家齊和前校長張居瀛玖女士舉行基地贈授與校舍奠基典禮,並種植數千棵的樹苗,現今已是一大片樹林,而此基石現今位於此今天克難坡最上面一階的右側,即驚聲銅像至克難坡的圓環道路旁。 |
淡江最老的樹[編輯]
這棵樹的樹種是柘樹,別名又叫刺格仔,位於淡江大學淡水校區的覺生紀念圖書館後棟大樓的門口對面階梯往下走,右手邊的第一棵樹,也就是在牧羊草皮的旁邊,根據工友黃坤令所稱:「淡江最老的樹木」。他說在創校前,這棵樹就已經種在這裡,創校後,陸續種植與移入新樹木,而這棵樹仍一直在這裡。 |
展望[編輯]
創校至今已逾一甲子,始終秉持著日新又新的精神,重視教學品質、學術研究與學習服務。淡江大學也是國內最早實行全面品質管理的大學,1992年引進「全面品質管理」機制,長年持續提升教學、研究、行政及服務的品質,因而締造多項優異的績效,備受社會各界的肯定與推崇,並於2009年榮獲「國家品質獎」。
在一體多元、多元一體的四個校園裡,淡江大學積極運用整合創新策略和「同僚」、「官僚」、「政治」、「企業」四個管理模式,推動由「專業、通識、課外活動」課程和「德、智、體、群、美」所形成的「三環五育」教育。創辦人張建邦博士提出「三化教育」理念:「自創立以來,淡江大學即制定『國際化(未來空間格局)、資訊化(未來生活模式)和未來化(未來時間架構)』為本校主要目標,其最終目的在於達成學術研究,改進教學及增進社會福利。」期許淡江學子在三化教育理念以及「樸、實、剛、毅」校訓的薰陶下,鍛鍊成具有心靈卓越的淡江人:「立足淡江、放眼世界、掌握資訊、開創未來」,成功邁向優質精緻、享譽國際的綜合大學。
交通資訊[編輯]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興里英專路151號
- Google街景導覽
- OpenStreetMap:讀取地圖中...
相關新聞[編輯]
- 2005-04-25 專題報導-淡江英專基地【淡江時報】
- 2005-04-25 專題報導-老樹刺格仔【淡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