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清真寺遺址"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導覽條1|景點}} ==簡介== 淡水清真寺於日治時期後,被日人占據,主持者變成日本和尚,俗稱和尚間,因此被人誤為此廟為日本人的...)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行 1: 行 1:
{{導覽條1|景點}}
+
{{導覽條1|寺廟}}
  
 
==簡介==
 
==簡介==
[[淡水]]清真寺於[[日治時期]]後,被日人占據,主持者變成日本和尚,俗稱和尚間,因此被人誤為此廟為日本人的產物。日人占據後,正殿中供奉釋迦佛祖,右配祀保生大帝,左配祀地藏王菩薩;殿後為日人安放骨灰之處,故又被稱為義應間。[[日治時期]],此廟甚為興盛,為日人膜拜對像,也一度成為[[淡水國小]]成立時之臨時國語講習所。每年農曆3月21日放王船,7月16日時舉行普渡。不幸的是,二次大戰末期,此廟被盟軍炸毀。自從被炸毀後,神像被移走,只剩下骨灰,甚為淒涼、陰森。後經地方善士集資修理,清除骨灰,聘請北投十八份法雨寺主持大師策畫,使它再度成為佛教寺廟,就是今日觀宗寺。今日觀宗寺所在,是舊時淡水惟一的回教寺廟。
+
  淡水清真寺於日據時代中,被日人占據,主持者變成日本和尚,俗稱和尚間,因此被人誤為此廟為日本人的產物。日人占據後,正殿中供奉釋迦佛祖,右配祀保生大帝,左配祀地藏王菩薩;殿後為日人安放骨灰之處,故又被稱為義應間。 
  
==交通地圖==
+
  日本殖民期間,此廟甚為興盛,為日人膜拜對象,也一度成為[[淡水國小]]成立時之臨時國語講習所。每年農曆3月21日放王船,7月16日時舉行普渡。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此廟被盟軍炸毀。自從被炸毀後,神像被移走,只剩下骨灰,甚為淒涼、陰森。後經地方善士集資修理、清除骨灰,聘請[[北投]]十八份法雨寺主持大師策畫,使它再度成為佛教寺廟,今日[[觀宗寺]]所在,是舊時[[淡水]]惟一的回教寺廟。
  
 
==參考資源==
 
==參考資源==
:*淡水學用語辭典
+
:*[[淡水學用語辭典]]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
:*[[淡水觀宗寺]]
  
 +
==相關新聞==
 +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67473732274.html 2013-05-29 淡水第一公墓挖到回教墓碑 盼規劃成遺址公園]【好房News】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4/today-taipei14.htm 2013-06-04 「惠安白奇」墓碑 見證淡水回教史跡]【自由電子報】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
+
:*[http://blog.xuite.net/akay27/akay/75274295 「惠安白奇」墓碑 見證淡水回教史跡]
  
 
+
[[Category:寺廟]]
[[Category:景點]]
+
{{淡水宗教場所導覽盒}}

於 2023年5月7日 (日) 01:10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寺廟

簡介[編輯]

  淡水清真寺於日據時代中,被日人占據,主持者變成日本和尚,俗稱和尚間,因此被人誤為此廟為日本人的產物。日人占據後,正殿中供奉釋迦佛祖,右配祀保生大帝,左配祀地藏王菩薩;殿後為日人安放骨灰之處,故又被稱為義應間。 

  日本殖民期間,此廟甚為興盛,為日人膜拜對象,也一度成為淡水國小成立時之臨時國語講習所。每年農曆3月21日放王船,7月16日時舉行普渡。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此廟被盟軍炸毀。自從被炸毀後,神像被移走,只剩下骨灰,甚為淒涼、陰森。後經地方善士集資修理、清除骨灰,聘請北投十八份法雨寺主持大師策畫,使它再度成為佛教寺廟,今日觀宗寺所在,是舊時淡水惟一的回教寺廟。

參考資源[編輯]

相關頁面[編輯]

相關新聞[編輯]

相關連結[編輯]

修道院 聖本篤修道院
教堂 法蒂瑪天主堂教士會館
教會 淡水基督教會竹圍基督長老教會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淡水教會長老教會淡水國語禮拜堂長老教會淡水教會新北市召會淡水區真耶穌教會淡水教會淡水聖教會淡水靈糧堂
中式廟宇 淡水晉德宮淡水米市福德宮淡水行忠堂淡水金福宮淡水黃帝神宮淡水魁星宮淡水興建宮淡水十方禪林淡水平安宮淡水和衷宮淡水坪頂集應廟淡水清水巖祖師廟淡水蘇府王爺廟淡水觀宗寺淡水無極天元宮百姓公廟竹林慈玄宮聖江廟滬尾文昌祠緣道觀音廟興福寮眞聖宮淡水忠烈祠沙崙保安廟鄧公里福德宮關渡宮天岳山慈修禪寺威靈赫濯匾額東興街福德祠定光古佛
日式神社 淡水稻荷社
清真寺 淡水清真寺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