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勒斯萊‧馬偕"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偕年表)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4 次修訂)
行 1: 行 1:
{{短網址|https://reurl.cc/Op1q77}}|{{導覽條1|人物}}
+
<small>{{短網址|https://reurl.cc/Op1q77}}|{{導覽條1|人物}}|[[Rev. George Leslie Mackay|English Version]]|[[馬偕數位博物館]]</small>
 
[[檔案:馬偕.png|200px|thumb|{{檔案:馬偕.png}}]]
 
[[檔案:馬偕.png|200px|thumb|{{檔案:馬偕.png}}]]
 +
{{Youtube|9WX9SPJba3U|350|right|【台灣演義】馬偕 2022.06.05}}
 
[[檔案:馬偕頭像20220101.jpg|200px|thumb|{{檔案:馬偕頭像20220101.jpg}}]]
 
[[檔案:馬偕頭像20220101.jpg|200px|thumb|{{檔案:馬偕頭像20220101.jpg}}]]
 
 
==簡介==
 
==簡介==
  [[喬治‧勒斯萊‧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1901年]]),生於[[1844年]]3月21日,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人,於19世紀末期至臺灣傳教與行醫,漢名[[偕叡理]],臺灣人稱其為「[[馬偕]]」、「[[馬偕博士]]」或「[[馬偕牧師]]」。其父母是蘇格蘭人,於[[1830年]]移民至加拿大。西方歷史學者以「寧願燒盡,不願朽壞」讚賞馬偕的一生。
+
  [[喬治‧勒斯萊‧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1901年]]),[[1844年]]3月21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
 
+
19世紀末期至臺灣傳教與行醫,漢名[[偕叡理]],臺灣人稱其為「[[馬偕]]」、「[[馬偕博士]]」或「[[馬偕牧師]]」。其父母是蘇格蘭人,於[[1830年]]移民至加拿大。西方歷史學者以「寧願燒盡,不願朽壞」讚賞馬偕的一生。馬偕就讀師範學校,於十五歲畢業後擔任小學老師有六年之久,二十一歲進入多倫多大學及Knox‐College神學院深造,[[1867年]]轉往紐約普林斯敦(Prinston)神學院。[[1870年]]普林斯頓神學院。9月向加拿大總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馬偕就讀師範學校,於十五歲畢業後擔任小學老師有六年之久,二十一歲進入多倫多大學及Knox‐College神學院深造,[[1867年]]轉往紐約普林斯敦(Prinston)神學院。[[1870年]]4月畢業於普林斯頓神學院。9月向加拿大總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1871年]](清同治十年)10月19日年僅27歲的馬偕離開家鄉,先到香港再輾轉經過中國廣州、汕頭等地,於12月30日下午抵達臺灣打狗(高雄)。到臺灣,並非馬偕原先的計劃,不過這一切既成的事,[[馬偕]]自己說:「這好像無形的線,引我到這『美麗之島』去。」[[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3月7日又在[[李庥]]牧師(Hugh Ritchie)的陪伴下,於3月9日抵達[[淡水]]。[[馬偕]]在自述中說:「我舉目向北向南觀看,然後向內陸遙望濃綠的山嶺,心靈非常滿足,心神安寧且清靜,我知道此地就是我的住所,有一種平靜、明晰的聲音對我說:『此地就是了』」。
 
  [[1871年]](清同治十年)10月19日年僅27歲的馬偕離開家鄉,先到香港再輾轉經過中國廣州、汕頭等地,於12月30日下午抵達臺灣打狗(高雄)。到臺灣,並非馬偕原先的計劃,不過這一切既成的事,[[馬偕]]自己說:「這好像無形的線,引我到這『美麗之島』去。」[[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3月7日又在[[李庥]]牧師(Hugh Ritchie)的陪伴下,於3月9日抵達[[淡水]]。[[馬偕]]在自述中說:「我舉目向北向南觀看,然後向內陸遙望濃綠的山嶺,心靈非常滿足,心神安寧且清靜,我知道此地就是我的住所,有一種平靜、明晰的聲音對我說:『此地就是了』」。
  
  此後開始了他的佈道工作,在[[淡水]]、五股坑、新港社、和尚州等地相繼設立教會。同時,[[馬偕]]也在自宅展開免費醫療工作,教導民眾公共衛生知識,為人拔除蛀牙,贈送瘧疾特效藥,治療腳膿瘡。並由國外輸入蔬菜種子如蘿蔔、甘藍菜、番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介紹給農民種植,還大量傳授西洋科學知識。
+
  此後喬治‧勒斯萊‧馬偕開始了他的佈道工作,在[[淡水]]、五股坑、新港社、和尚州等地相繼設立教會。同時,[[馬偕]]也在自宅展開免費醫療工作,教導民眾公共衛生知識,為人拔除蛀牙,贈送瘧疾特效藥,治療腳膿瘡,並由國外輸入蔬菜種子如蘿蔔、甘藍菜、番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介紹給農民種植,還大量傳授西洋科學知識。
  
  [[馬偕]]牧師從[[1873年]]開始行醫後,已經親自為病人拔過21000顆以上的牙齒,學生們及其他牧師所拔牙的數目,還只是這些的一半,因此他這種奉獻無私的精神是值得讓後人稱讚的。此外,[[馬偕]]又免費發放瘧疾特效藥-奎寧水(quinine)(俗稱金雞納霜,又被稱為「馬偕的白藥水」),解救飽受瘧疾之苦的臺灣人,而後求診者與日俱增,於是在[[1873年]]5月另租民房做為醫館,名為「[[滬尾醫館]]」。[[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他更協助[[劉銘傳]]傷亡官兵,[[劉銘傳]]深為感激。
+
  [[馬偕]]牧師從[[1873年]]開始行醫後,已經親自為病人拔過21000顆以上的牙齒,學生們及其他牧師所拔牙的數目,還只是這些的一半,因此他這種奉獻無私的精神是值得讓後人稱讚的。此外,[[馬偕]]又免費發放瘧疾特效藥-奎寧水(quinine)(俗稱金雞納霜,又被稱為「馬偕的白藥水」),解救飽受瘧疾之苦的臺灣人,而後求診者與日俱增,於是在[[1873年]]5月另租民房做為醫館,名為「[[滬尾醫館]]」。[[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他更協助[[劉銘傳]]救助傷亡官兵,[[劉銘傳]]深為感激。
  
  [[1878年]]5月27日與五股坑教會陳塔嫂的養孫女[[張聰明]]女士結婚。[[1879年]]一位住在美國底特律的馬偕船長夫人,慨然捐贈美金3000元給[[馬偕]]牧師,做為建醫院與宣教的基金,來紀念逝世的丈夫馬偕船長。[[馬偕]]牧師便用來建立一座全新的醫館,並命名為「[[滬尾偕醫館]]」以紀念「馬偕船長」。
+
  [[1878年]]5月27日喬治‧勒斯萊‧馬偕與五股坑教會[[陳塔嫂]]的養孫女[[張聰明]]女士結婚。[[1879年]]一位住在美國底特律的馬偕船長夫人,慨然捐贈美金3000元給[[馬偕]]牧師,做為建醫院與宣教的基金,來紀念逝世的丈夫馬偕船長。[[馬偕]]牧師便用這筆錢建立一座全新的醫館,並命名為「[[滬尾偕醫館]]」以茲紀念。
  
  [[1882年]]7月21日[[牛津學堂]]落成典禮。[[1883年]]至[[1888年]]間,他宣教工作重心放在噶瑪蘭平原的平埔族上,[[1890年]]更南下到花蓮地區,從此他的足跡遍及臺灣北部各地,其名聲無遠弗屆,不論信徒或非信徒,提起「[[鬍鬚蕃]]」無人不知。
+
  [[1882年]]7月21日[[牛津學堂]]落成典禮。[[1883年]]至[[1888年]]間,他將宣教工作重心放在噶瑪蘭平原的平埔族上,[[1890年]]更南下到花蓮地區,從此他的足跡遍及臺灣北部各地,其名聲無遠弗屆,不論信徒或非信徒,提起「[[鬍鬚蕃]]」無人不知。
  
  [[1900年]]5月,聲音開始沙啞,經診療後斷定為喉癌,[[1901年]]6月2日病逝於淡水寓所,享年58歲。依照[[馬偕]]的遺言,其遺體安葬於[[淡江中學]]後面他私人的[[馬偕家族墓園]],而非[[淡水]]外國人公墓([[淡水外僑墓園]])。
+
  [[1900年]]5月,聲音開始沙啞,經診療後斷定為喉癌,[[1901年]]6月2日病逝於[[淡水]]寓所,享年58歲。依照[[馬偕]]的遺言,其遺體安葬於[[淡江中學]]後面他私人的[[馬偕家族墓園]],而非[[淡水]]外國人公墓([[淡水外僑墓園]])。
  
 
  為感念這位為臺灣犧牲奉獻的牧師,[[淡水]]有一條街道命名為「[[馬偕街]]」,並在馬偕街口塑建馬偕頭像,成為馬偕傳教歷史的重要史蹟。<ref>[http://css.au.edu.tw/i-tamsui/inpage_shop.php?id=30 玩藝淡水嚮樂趣-馬偕頭像]</ref>
 
  為感念這位為臺灣犧牲奉獻的牧師,[[淡水]]有一條街道命名為「[[馬偕街]]」,並在馬偕街口塑建馬偕頭像,成為馬偕傳教歷史的重要史蹟。<ref>[http://css.au.edu.tw/i-tamsui/inpage_shop.php?id=30 玩藝淡水嚮樂趣-馬偕頭像]</ref>
行 78: 行 77:
  
 
==馬偕年表==
 
==馬偕年表==
資料來源:馬偕與牛津學堂 http://www1.au.edu.tw/mackay/list.htm
+
資料來源:馬偕與牛津學堂 https://mackay.ascdc.sinica.edu.tw/mackay/
 
*[[1844年]]:3月21日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
 
*[[1844年]]:3月21日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
 
*[[1850年]]:入Woodstock小學。
 
*[[1850年]]:入Woodstock小學。
行 102: 行 101:
 
**3月9日馬偕一行人於下午三時在滬尾(淡水)登陸。(現淡水郵局附近河岸)
 
**3月9日馬偕一行人於下午三時在滬尾(淡水)登陸。(現淡水郵局附近河岸)
 
**4月10日淡水教會開設。
 
**4月10日淡水教會開設。
**4月25日[[嚴清華]]趨謁馬偕博士收留為學生,為北部教會第一位信徒。
+
**4月25日[[嚴清華]]趨謁馬偕牧師收留為學生,為北部教會第一位信徒。
 
*[[1873年]]:
 
*[[1873年]]:
 
**1月9日北部教會第一次施行洗禮於淡水教會,受洗者五人。
 
**1月9日北部教會第一次施行洗禮於淡水教會,受洗者五人。
 
**1月16日北部教會第一次舉行聖餐典禮於淡水教會,陪餐者六人(馬偕及上記五名受洗信徒)。
 
**1月16日北部教會第一次舉行聖餐典禮於淡水教會,陪餐者六人(馬偕及上記五名受洗信徒)。
*[[1878年]]5月27日:馬偕博士與五股坑婦人(北部教會第一位女信徒)陳塔嫂之養孫女[[張聰明]]小姐結婚。
+
*[[1878年]]5月27日:馬偕牧師與五股坑婦人(北部教會第一位女信徒)陳塔嫂之養孫女[[張聰明]]小姐結婚。
 
*[[1878年]]:淡水馬偕診所裏,英商侍醫[[林格]]醫師(Dr.Ringer)在一個病逝的葡萄牙人肺部,發現了「肺蛭蟲」,此為全球醫學界的創舉,轟動一時。
 
*[[1878年]]:淡水馬偕診所裏,英商侍醫[[林格]]醫師(Dr.Ringer)在一個病逝的葡萄牙人肺部,發現了「肺蛭蟲」,此為全球醫學界的創舉,轟動一時。
*[[1879年]]:5月24日馬偕博士長女[[偕媽連]]出生於大龍峒。
+
*[[1879年]]:5月24日馬偕牧師長女[[偕媽連]]出生於大龍峒。
 
*[[1880年]]:
 
*[[1880年]]:
**1月1日馬偕博士偕同夫人及千金返加拿大,向總會海外宣道會述職。
+
**1月1日馬偕牧師偕同夫人及千金返加拿大,向總會海外宣道會述職。
**9月4日馬偕博士次女[[偕以利]]誕生於加拿大。
+
**9月4日馬偕牧師次女[[偕以利]]誕生於加拿大。
 
**x月x日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贈與馬偕神學博士學位。
 
**x月x日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贈與馬偕神學博士學位。
 
*1881年:11月30日馬偕博士由加拿大返臺,途經美國返抵淡水。
 
*1881年:11月30日馬偕博士由加拿大返臺,途經美國返抵淡水。
行 172: 行 171:
 
*[http://dns2.tksh.ntpc.edu.tw/historyhouse/p-6-19.htm 馬偕博士在淡水的家]
 
*[http://dns2.tksh.ntpc.edu.tw/historyhouse/p-6-19.htm 馬偕博士在淡水的家]
 
*[http://www.laijohn.com/Mackay/Minnie/residence/Sou,Bkhoe.htm 偕張聰明和她的聰明樓]
 
*[http://www.laijohn.com/Mackay/Minnie/residence/Sou,Bkhoe.htm 偕張聰明和她的聰明樓]
*[http://mackay.ascdc.sinica.edu.tw/search/asearch.htm 馬偕日記資料庫檢索]
+
*[https://mackay.ascdc.sinica.edu.tw/ 馬偕日記資料庫檢索]
  
[[Category:人物]][[Category:宗教界人士]][[Category:1844年出生]][[Category:1901年逝世]]
+
[[Category:人物]][[Category:宗教界人士]][[Category:醫學界人士]][[Category:1844年出生]][[Category:1901年逝世]]

於 2024年9月2日 (一) 09:42 的最新修訂

• 短網址:https://reurl.cc/Op1q77•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English Version馬偕數位博物館

圖檔簡述:馬偕
拍攝日期:不詳
拍攝地點:不詳
所有人:不詳
攝影者:不詳
資料來源:淡水導覽旅遊暨文化活動手記
  • 影片描述:【台灣演義】馬偕 2022.06.05
  • 影片來源:YouTube
*圖檔描述:馬偕紀念頭像
*拍攝時間:2022年1月1日16:22
*拍攝地點:淡水馬偕紀念頭像圓環
*攝影者:馮文星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簡介[編輯]

  喬治‧勒斯萊‧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1901年),1844年3月21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 19世紀末期至臺灣傳教與行醫,漢名偕叡理,臺灣人稱其為「馬偕」、「馬偕博士」或「馬偕牧師」。其父母是蘇格蘭人,於1830年移民至加拿大。西方歷史學者以「寧願燒盡,不願朽壞」讚賞馬偕的一生。馬偕就讀師範學校,於十五歲畢業後擔任小學老師有六年之久,二十一歲進入多倫多大學及Knox‐College神學院深造,1867年轉往紐約普林斯敦(Prinston)神學院。1870年普林斯頓神學院。9月向加拿大總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1871年(清同治十年)10月19日年僅27歲的馬偕離開家鄉,先到香港再輾轉經過中國廣州、汕頭等地,於12月30日下午抵達臺灣打狗(高雄)。到臺灣,並非馬偕原先的計劃,不過這一切既成的事,馬偕自己說:「這好像無形的線,引我到這『美麗之島』去。」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3月7日又在李庥牧師(Hugh Ritchie)的陪伴下,於3月9日抵達淡水馬偕在自述中說:「我舉目向北向南觀看,然後向內陸遙望濃綠的山嶺,心靈非常滿足,心神安寧且清靜,我知道此地就是我的住所,有一種平靜、明晰的聲音對我說:『此地就是了』」。

  此後喬治‧勒斯萊‧馬偕開始了他的佈道工作,在淡水、五股坑、新港社、和尚州等地相繼設立教會。同時,馬偕也在自宅展開免費醫療工作,教導民眾公共衛生知識,為人拔除蛀牙,贈送瘧疾特效藥,治療腳膿瘡,並由國外輸入蔬菜種子如蘿蔔、甘藍菜、番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介紹給農民種植,還大量傳授西洋科學知識。

  馬偕牧師從1873年開始行醫後,已經親自為病人拔過21000顆以上的牙齒,學生們及其他牧師所拔牙的數目,還只是這些的一半,因此他這種奉獻無私的精神是值得讓後人稱讚的。此外,馬偕又免費發放瘧疾特效藥-奎寧水(quinine)(俗稱金雞納霜,又被稱為「馬偕的白藥水」),解救飽受瘧疾之苦的臺灣人,而後求診者與日俱增,於是在1873年5月另租民房做為醫館,名為「滬尾醫館」。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他更協助劉銘傳救助傷亡官兵,劉銘傳深為感激。

  1878年5月27日喬治‧勒斯萊‧馬偕與五股坑教會陳塔嫂的養孫女張聰明女士結婚。1879年一位住在美國底特律的馬偕船長夫人,慨然捐贈美金3000元給馬偕牧師,做為建醫院與宣教的基金,來紀念逝世的丈夫馬偕船長。馬偕牧師便用這筆錢建立一座全新的醫館,並命名為「滬尾偕醫館」以茲紀念。

  1882年7月21日牛津學堂落成典禮。1883年1888年間,他將宣教工作重心放在噶瑪蘭平原的平埔族上,1890年更南下到花蓮地區,從此他的足跡遍及臺灣北部各地,其名聲無遠弗屆,不論信徒或非信徒,提起「鬍鬚蕃」無人不知。

  1900年5月,聲音開始沙啞,經診療後斷定為喉癌,1901年6月2日病逝於淡水寓所,享年58歲。依照馬偕的遺言,其遺體安葬於淡江中學後面他私人的馬偕家族墓園,而非淡水外國人公墓(淡水外僑墓園)。

  為感念這位為臺灣犧牲奉獻的牧師,淡水有一條街道命名為「馬偕街」,並在馬偕街口塑建馬偕頭像,成為馬偕傳教歷史的重要史蹟。[1]

相片集[編輯]

個人與家族[編輯]

宗教、教育與醫療[編輯]

教堂史蹟[編輯]

加拿大故鄉[編輯]

馬偕年表[編輯]

資料來源:馬偕與牛津學堂 https://mackay.ascdc.sinica.edu.tw/mackay/

  • 1844年:3月21日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
  • 1850年:入Woodstock小學。
  • 1855年:於Woodstock小學畢業,進入多倫多(Toronto)師範學校。
  • 1858年:多倫多師範學校畢業。
  • 1859年:擔任Maitland小學教員。
  • 1866年:9月進入多倫多大學及諾士(Knox)神學院。
  • 1867年:9月轉入美國普林斯頓(Princeton)神學院深造。
  • 1870年
    • 4月26日在普林斯頓神學院畢業。
    • 8月受派於多倫多中會之New Market教會牧會,同時兼任MOunt Albert教會牧職。
    • 9月19日向加拿大長老會總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 11月進入蘇格蘭愛丁堡(Edinburgh)大學神學院,再次研究神學,受教於Alexander Duff博士門下。
  • 1871年
    • 4月14日接獲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之信,謂該會已准其申請,並議決將其案交付總會議決。
    • 6月中旬加拿大長老會總會於魁北克(Qurebec)召開,議決准馬偕自願為海外宣教師之呈案,並指定中國為其服務地區。
    • 9月19日總會委託多倫多中會,假多倫多教會封立馬偕為牧師。
    • 10月19日馬偕辭別家人從Woodstock搭乘火車,起程前往中國傳教。
    • 11月1日搭乘亞美利加(America)號輪船由舊金山出海,前往中國。
    • 12月29日(另一說30日)抵臺灣,在打狗(高雄)登陸。
  • 1872年
    • 3月7日馬偕由李庥牧師陪同,自打狗搭乘「海龍號」帆船往臺灣北部。
    • 3月9日馬偕一行人於下午三時在滬尾(淡水)登陸。(現淡水郵局附近河岸)
    • 4月10日淡水教會開設。
    • 4月25日嚴清華趨謁馬偕牧師收留為學生,為北部教會第一位信徒。
  • 1873年
    • 1月9日北部教會第一次施行洗禮於淡水教會,受洗者五人。
    • 1月16日北部教會第一次舉行聖餐典禮於淡水教會,陪餐者六人(馬偕及上記五名受洗信徒)。
  • 1878年5月27日:馬偕牧師與五股坑婦人(北部教會第一位女信徒)陳塔嫂之養孫女張聰明小姐結婚。
  • 1878年:淡水馬偕診所裏,英商侍醫林格醫師(Dr.Ringer)在一個病逝的葡萄牙人肺部,發現了「肺蛭蟲」,此為全球醫學界的創舉,轟動一時。
  • 1879年:5月24日馬偕牧師長女偕媽連出生於大龍峒。
  • 1880年
    • 1月1日馬偕牧師偕同夫人及千金返加拿大,向總會海外宣道會述職。
    • 9月4日馬偕牧師次女偕以利誕生於加拿大。
    • x月x日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贈與馬偕神學博士學位。
  • 1881年:11月30日馬偕博士由加拿大返臺,途經美國返抵淡水。
  • 1882年
    • 1月22日馬偕獨子偕叡廉(Rev. G.W. Mackay, M.A., D.D.) 生於淡水。
    • 7月26日牛津學堂落成由英國領事胡拉特先生主持落成典禮。
    • 9月14日牛津學堂(神學院)開學,學生共計十八名。
  • 1884年
    • 1月19日淡水女學堂落成。
    • 3月3日女學堂開學,共有女學生三十四名。
  • 1893年:9月6日馬偕博士率全家及門徒柯玖柯維思),搭乘「印度皇后」號輪船,二度返國向加拿大母會述職。
  • 1894年:6月13日在加拿大被選為總會議長。
  • 1899年:3月9日馬偕長女嫁與陳清義牧師,次女嫁與柯維思,姊妹兩人同日同時結婚,由吳威廉牧師證婚。
  • 1900年
    • 2月8日偕以利柯維思獨子,馬偕外孫柯設偕出生。
    • 5月馬偕最後一次巡視宜蘭平原諸教會,回淡水不久,因喉癌聲音全部沙啞。
    • 11月前往香港治療。
  • 1901年
    • 1月自香港返臺,病況日益嚴重。
    • 6月2日馬偕博士經過長久疾病的糾纏,於下午四時病逝淡水寓所,享年五十有八,在臺傳教前後三十年。
    • 6月4日馬偕遺體葬於淡水馬偕墓園,門徒為紀念,特立墓碑一座。
  • 1985年:8月19日馬偕墓園經公告為第三級古蹟。
  • 2001年:6月2日紀念馬偕逝世百週年,淡水鎮訂本日為馬偕日。

參考資源[編輯]

  1. 玩藝淡水嚮樂趣-馬偕頭像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 姚聰榮主編《淡江中學校史》,(臺北:臺北縣私立淡江中學,1997)。
  • 柯設偕《淡水教會史》,(未刊本,1933)。
  • 周宗賢〈馬偕‧禮拜堂‧偕醫館〉,十六期,(臺北:淡江史學,2005)。
  •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 淡水基督教長老教會《滬尾江河—淡水教會設教120週年紀念冊》,(臺北:淡水基督教長老教會,民國81年10月)。
  • 陳郁秀編著《北海岸的文化原鄉:淡水‧三芝風雅頌》,(臺北市,白鷺鷥文教基金會,2000)

相關頁面[編輯]

相關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