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淡水教會" 修訂間的差異
行 2: | 行 2: | ||
==簡介== | ==簡介== | ||
− | [[1872年]]3月9日,加拿大籍宣教士[[馬偕]]博士登陸[[淡水]] | + | [[1872年]]3月9日,加拿大籍宣教士[[馬偕]]博士登陸[[淡水]],後淡水教會便以此日為教會的設教紀念日,迄今淡水教會已有150年的歷史。 |
− | [[1872年]]4月10日,[[馬偕]]透過洋行租得一間民房,位置大約在今日的[[馬偕街]] | + | [[1872年]]4月10日,[[馬偕]]透過洋行租得一間民房,位置大約在今日的[[馬偕街]]24號後方,是當時英租區的邊緣,馬偕以此來吸引並接近民眾,那也是[[淡水教會]]最初的聚會地點。 |
− | + | 經過辛勤的宣教,隔年([[1873年]])便有五位臺灣信徒洗禮,分別是[[嚴清華]] 、[[吳寬裕]](一說[[吳益裕]])、[[王長水]]、[[林孽]],[[林杯]]。洗禮在今日的教會為普遍而且充滿喜悅的事,但是在當時民眾高張的排外情緒下,受洗者需要很大的勇氣來下決心,因為他們要面對的是社會的輿論,甚至於生死的壓力。這五位成為[[馬偕]]的學生、[[淡水教會]]第一代的信徒,以及臺灣北部教會的基石。而[[馬偕]]的宣教十分積極,足跡深入整個北臺灣,不斷地開拓更多的教會。所以[[淡水教會]]漸由他的學生掌管,這個時候[[馬偕]]的住屋和診所另租屋發展,[[淡水教會]]聚會的人數也日趨穩定,人數大約在三十人左右 。 | |
− | + | 大約於光緒六年([[1890年]]),[[馬偕]]從[[龍目井]]大地主[[陳阿順]]手中購得今日[[淡水教會]]的地皮,翻修地皮上之「[[偕醫館]]」之醫生宿舍作為[[淡水禮拜堂|禮拜堂]],信徒人數大約四十到五十人,這段時間[[淡水教會]]信徒人數並不多,向來有多種解釋,其中一種認為因為[[淡水]]地區是當時的宣教中心,重點位於[[砲臺埔]]。[[淡水教會]]是附屬於宣教中心的微妙位置,缺乏自主性,發展也受到了影響 。 | |
− | + |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臺灣進入[[日治時代]],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六月一日[[馬偕]]因喉癌病逝,而當時[[淡水]]也已經不再適合作為北臺灣的宣教中心,淡水教會脫離宣教中心的附屬,成為單純的地區教會。 | |
− | + | 大正八年([[1919年]])二月二十五日,臺北中會召開特會於雙連禮拜堂,討論淡水教會聘牧之情事。會中淡水教會出示請帖,由[[鍾天枝]]牧師接受。該年三月十一日上午舉行就任,鍾牧師成為淡水教會第一任牧師,淡水教會進入牧師時代。 | |
淡水教會在當時除了本地信徒之外,也十分依賴[[埔頂教會]]學校如[[淡水中學]]、[[淡水女學校]]等所帶來的人力資源,這些外來人口也逐漸和教會在地人融合在一起,形成第二代的信徒。[[淡水中學]]設立之後,該學校的學生成為淡水教會的主要信徒。由於[[淡水中學]]是寄宿學校,所以每個禮拜天老師都會把學生帶到淡水教會來作禮拜,當時禮拜堂坐滿了[[淡水中學]]的學生。 | 淡水教會在當時除了本地信徒之外,也十分依賴[[埔頂教會]]學校如[[淡水中學]]、[[淡水女學校]]等所帶來的人力資源,這些外來人口也逐漸和教會在地人融合在一起,形成第二代的信徒。[[淡水中學]]設立之後,該學校的學生成為淡水教會的主要信徒。由於[[淡水中學]]是寄宿學校,所以每個禮拜天老師都會把學生帶到淡水教會來作禮拜,當時禮拜堂坐滿了[[淡水中學]]的學生。 | ||
− | + | 淡水教會在日治時代最困難的時候是在昭和十二年([[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之後,日方開始壓迫教會配合「國民精神總動員」,隔年在禮拜前還要唱日本國歌、遙拜天皇。[[淡水中學]]與[[淡水女學院]]被日本政府接收之後,學生也不來參加禮拜,這對淡水教會來說是很重的打擊。幸好教堂在戰爭中沒有很大的損壞,戰後[[淡水中學]]與淡水高女從日本人手中收回,每主日學生又回到禮拜教會參加活動,信徒人數增加許多,淡水教會一片欣欣向榮。一直到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十二月,[[淡江中學]]宣布學生自此在學校新蓋的教堂中禮拜,才停止了淡水教會與[[淡江中學]]學生如此密切的關係 。 | |
− | + |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政府撤退來臺之後,外省信徒增多,不久後主日禮拜就需要翻譯。後來禮拜人口繼續增加,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就變成了早上是臺語禮拜,下午另外舉行國語禮拜的「二部制」。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於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成立獨立的堂會,即今日「[[淡水國語禮拜堂]]」。 | |
− | 民國五十年代社會政情逐漸穩定,淡水教會展開了一連串的佈道活動、培靈奮興和查經熱潮,增加了不少[[淡水]] | + | 民國五十年代社會政情逐漸穩定,淡水教會展開了一連串的佈道活動、培靈奮興和查經熱潮,增加了不少[[淡水]]本地的的信徒,也在各地設立佈道所,此時期淡水教會十分活躍,另外教會也重新開辦幼稚園、開拓新教會等等。淡水教會最明顯的增長是第五任牧師鄭宏輝在任的十二年內,信徒成長兩倍餘,這與鄭宏輝牧師的領導與淡水教會長執世代交替成功有很大的關係。發展至今日,淡水教會成為了強而有力的地方教會,也是[[淡水]]地區指標性的教會。 |
===位置沿革=== | ===位置沿革=== | ||
:*[[淡水教會]]的教堂從最初至今共換了五個地方: | :*[[淡水教會]]的教堂從最初至今共換了五個地方: | ||
− | :: | + | ::〈一〉清同治十二年([[1872年]])四月十日,今[[馬偕街]]24號後方。當時清朝官員本擬作為馬廄,而在[[寶順洋行]]道先生的幫忙之下,[[馬偕]]租得此處為他的住所、診所及學校。 |
− | :: | + | ::〈二〉清同治十三年([[1873年]]),今[[淡水]][[中正路]]294號後方。另租此屋為禮拜堂,以原租屋為診所。 |
− | :: | + | ::〈三〉大約在光緒六年([[1890年]]),今禮拜堂址。改建原為[[偕醫館]]之醫生宿舍。 |
− | :: | + | ::〈四〉大正四年([[1915年]]),今禮拜堂址。因原先教堂老舊不堪,因此改建為俗稱「白色禮拜堂」之北美式禮拜堂。 |
− | :: | + | ::〈五〉昭和七年([[1933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獻堂,為今日之禮拜堂。昭和二年([[1928年]])「白色禮拜堂」容納不下現有信徒人數,因為[[淡水中學]]學生都來此作禮拜,並且為了紀念設教六十週年,因此決定重建計畫。值得一提的是,教堂的設計督工是[[偕叡廉]]長老,其為[[馬偕]]之子;另外負責施工之匠司為[[黃阿樹]],他的父親[[洪阿泉]]曾經與[[馬偕]]搭配建立了[[偕醫館]],所以淡水教會為[[馬偕]]與[[洪阿樹]]之第二代共進行之工程,別具意義。 |
===組成=== | ===組成=== | ||
− | + | 牧師一名、長老八名、執事十四名。目前已受洗信徒包含陪餐會員、不在會員,小兒會員共有808名,其中男305名,女503名,其他尚未領洗而前來聚會者不在其計。 | |
==參考資源== | ==參考資源== |
於 2022年12月10日 (六) 19:56 的修訂
簡介
1872年3月9日,加拿大籍宣教士馬偕博士登陸淡水,後淡水教會便以此日為教會的設教紀念日,迄今淡水教會已有150年的歷史。
1872年4月10日,馬偕透過洋行租得一間民房,位置大約在今日的馬偕街24號後方,是當時英租區的邊緣,馬偕以此來吸引並接近民眾,那也是淡水教會最初的聚會地點。
經過辛勤的宣教,隔年(1873年)便有五位臺灣信徒洗禮,分別是嚴清華 、吳寬裕(一說吳益裕)、王長水、林孽,林杯。洗禮在今日的教會為普遍而且充滿喜悅的事,但是在當時民眾高張的排外情緒下,受洗者需要很大的勇氣來下決心,因為他們要面對的是社會的輿論,甚至於生死的壓力。這五位成為馬偕的學生、淡水教會第一代的信徒,以及臺灣北部教會的基石。而馬偕的宣教十分積極,足跡深入整個北臺灣,不斷地開拓更多的教會。所以淡水教會漸由他的學生掌管,這個時候馬偕的住屋和診所另租屋發展,淡水教會聚會的人數也日趨穩定,人數大約在三十人左右 。
大約於光緒六年(1890年),馬偕從龍目井大地主陳阿順手中購得今日淡水教會的地皮,翻修地皮上之「偕醫館」之醫生宿舍作為禮拜堂,信徒人數大約四十到五十人,這段時間淡水教會信徒人數並不多,向來有多種解釋,其中一種認為因為淡水地區是當時的宣教中心,重點位於砲臺埔。淡水教會是附屬於宣教中心的微妙位置,缺乏自主性,發展也受到了影響 。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臺灣進入日治時代,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六月一日馬偕因喉癌病逝,而當時淡水也已經不再適合作為北臺灣的宣教中心,淡水教會脫離宣教中心的附屬,成為單純的地區教會。
大正八年(1919年)二月二十五日,臺北中會召開特會於雙連禮拜堂,討論淡水教會聘牧之情事。會中淡水教會出示請帖,由鍾天枝牧師接受。該年三月十一日上午舉行就任,鍾牧師成為淡水教會第一任牧師,淡水教會進入牧師時代。
淡水教會在當時除了本地信徒之外,也十分依賴埔頂教會學校如淡水中學、淡水女學校等所帶來的人力資源,這些外來人口也逐漸和教會在地人融合在一起,形成第二代的信徒。淡水中學設立之後,該學校的學生成為淡水教會的主要信徒。由於淡水中學是寄宿學校,所以每個禮拜天老師都會把學生帶到淡水教會來作禮拜,當時禮拜堂坐滿了淡水中學的學生。
淡水教會在日治時代最困難的時候是在昭和十二年(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之後,日方開始壓迫教會配合「國民精神總動員」,隔年在禮拜前還要唱日本國歌、遙拜天皇。淡水中學與淡水女學院被日本政府接收之後,學生也不來參加禮拜,這對淡水教會來說是很重的打擊。幸好教堂在戰爭中沒有很大的損壞,戰後淡水中學與淡水高女從日本人手中收回,每主日學生又回到禮拜教會參加活動,信徒人數增加許多,淡水教會一片欣欣向榮。一直到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十二月,淡江中學宣布學生自此在學校新蓋的教堂中禮拜,才停止了淡水教會與淡江中學學生如此密切的關係 。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政府撤退來臺之後,外省信徒增多,不久後主日禮拜就需要翻譯。後來禮拜人口繼續增加,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就變成了早上是臺語禮拜,下午另外舉行國語禮拜的「二部制」。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於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成立獨立的堂會,即今日「淡水國語禮拜堂」。
民國五十年代社會政情逐漸穩定,淡水教會展開了一連串的佈道活動、培靈奮興和查經熱潮,增加了不少淡水本地的的信徒,也在各地設立佈道所,此時期淡水教會十分活躍,另外教會也重新開辦幼稚園、開拓新教會等等。淡水教會最明顯的增長是第五任牧師鄭宏輝在任的十二年內,信徒成長兩倍餘,這與鄭宏輝牧師的領導與淡水教會長執世代交替成功有很大的關係。發展至今日,淡水教會成為了強而有力的地方教會,也是淡水地區指標性的教會。
位置沿革
- 淡水教會的教堂從最初至今共換了五個地方:
- 〈一〉清同治十二年(1872年)四月十日,今馬偕街24號後方。當時清朝官員本擬作為馬廄,而在寶順洋行道先生的幫忙之下,馬偕租得此處為他的住所、診所及學校。
- 〈二〉清同治十三年(1873年),今淡水中正路294號後方。另租此屋為禮拜堂,以原租屋為診所。
- 〈三〉大約在光緒六年(1890年),今禮拜堂址。改建原為偕醫館之醫生宿舍。
- 〈四〉大正四年(1915年),今禮拜堂址。因原先教堂老舊不堪,因此改建為俗稱「白色禮拜堂」之北美式禮拜堂。
- 〈五〉昭和七年(1933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獻堂,為今日之禮拜堂。昭和二年(1928年)「白色禮拜堂」容納不下現有信徒人數,因為淡水中學學生都來此作禮拜,並且為了紀念設教六十週年,因此決定重建計畫。值得一提的是,教堂的設計督工是偕叡廉長老,其為馬偕之子;另外負責施工之匠司為黃阿樹,他的父親洪阿泉曾經與馬偕搭配建立了偕醫館,所以淡水教會為馬偕與洪阿樹之第二代共進行之工程,別具意義。
組成
牧師一名、長老八名、執事十四名。目前已受洗信徒包含陪餐會員、不在會員,小兒會員共有808名,其中男305名,女503名,其他尚未領洗而前來聚會者不在其計。
參考資源
- 《淡水鎮志》2006年
相關頁面
相關網站
|
||
修道院 | 聖本篤修道院 | |
教堂 | 法蒂瑪天主堂.教士會館 | |
教會 | 淡水基督教會.竹圍基督長老教會.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淡水教會.長老教會淡水國語禮拜堂.長老教會淡水教會.新北市召會淡水區.真耶穌教會淡水教會.淡水聖教會.淡水靈糧堂 | |
中式廟宇 | 淡水晉德宮.淡水米市福德宮.淡水行忠堂.淡水金福宮.淡水黃帝神宮.淡水魁星宮.淡水興建宮.淡水十方禪林.淡水平安宮.淡水和衷宮.淡水坪頂集應廟.淡水清水巖祖師廟.淡水蘇府王爺廟.淡水觀宗寺.淡水無極天元宮.百姓公廟.竹林慈玄宮.聖江廟.滬尾文昌祠.緣道觀音廟.興福寮眞聖宮.淡水忠烈祠.沙崙保安廟.鄧公里福德宮.關渡宮.天岳山慈修禪寺.威靈赫濯匾額.東興街福德祠.定光古佛 | |
日式神社 | 淡水稻荷社 | |
清真寺 | 淡水清真寺遺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