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啾埔" 修訂間的差異
小 (→烏啾埔簡介) |
小 |
||
行 2: | 行 2: | ||
[[檔案:五虎崗-第一崗1.png|400px|thumb|{{檔案:五虎崗-第一崗1.png}}]] | [[檔案:五虎崗-第一崗1.png|400px|thumb|{{檔案:五虎崗-第一崗1.png}}]] | ||
− | = | + | =[[烏啾埔]]= |
− | + | 是淡水[[五虎崗]]地形當中由河口方向算起第一崗的舊稱,大約位處今[[滬尾砲台]]、[[台灣高爾夫球場]]、[[埔頂]]以北地區,涵蓋範圍極大,一直為軍防要地。除清治時期所建[[滬尾砲台]]外,在「[[北門鎖鑰]]」東邊現今的高爾夫球場,是前清操兵場。早期一片曠野,烏啾、紅嘴佳令、雲雀等小鳥應有盡有,鳥啼玲瓏悅耳。烏啾的外貌如小型烏鴉,能驅逐猛禽「鳶」,導致間接地保護農家的家禽,為農民的良友。因而清治時期附近農民稱這塊操兵場為「[[烏啾埔]]」,滬尾砲台建後改稱「[[砲台埔]]」;該地乃是兵家必爭之地,瞭望廣闊,淡水河口之絕景皆在視野之內。 | |
位於此崗上的知名景點有[[滬尾砲台]]、[[台灣高爾夫球場]]。 | 位於此崗上的知名景點有[[滬尾砲台]]、[[台灣高爾夫球場]]。 |
於 2015年9月18日 (五) 18:47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地區目錄
烏啾埔
是淡水五虎崗地形當中由河口方向算起第一崗的舊稱,大約位處今滬尾砲台、台灣高爾夫球場、埔頂以北地區,涵蓋範圍極大,一直為軍防要地。除清治時期所建滬尾砲台外,在「北門鎖鑰」東邊現今的高爾夫球場,是前清操兵場。早期一片曠野,烏啾、紅嘴佳令、雲雀等小鳥應有盡有,鳥啼玲瓏悅耳。烏啾的外貌如小型烏鴉,能驅逐猛禽「鳶」,導致間接地保護農家的家禽,為農民的良友。因而清治時期附近農民稱這塊操兵場為「烏啾埔」,滬尾砲台建後改稱「砲台埔」;該地乃是兵家必爭之地,瞭望廣闊,淡水河口之絕景皆在視野之內。
知名景點:滬尾砲台
簡介
滬尾礮臺位在油車里油車口4號,今淡水高爾夫球場西側,面積26,711平方公尺。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決定加強臺灣海防的建設並在各海口增建礮臺以利防禦。西元1886年(光緒12)劉銘傳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於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建造十座新式礮臺。其中,滬尾有兩座礮臺,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礮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跡。巴恩士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礮31尊,全數安裝於這10座新礮臺上。1889年(光緒15)大礮安裝完竣後,滬尾礮臺未曾實際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
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礮臺內的四門大礮,改將此地作為礮兵射擊的練習場,1918年日本人在砲臺東側建造號稱東洋第一的高爾夫球場,1928年在北邊建造淡水無線電收信所用於和東京、大阪、鹿兒島等地聯繫,顯示砲臺的軍事防衛功能逐漸消退。臺灣光復後,滬尾礮臺改由國軍駐防,民國74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類別為關塞,之後開放民眾參觀。
命名
原本寫作滬尾砲臺,後來改作滬尾礮臺。
「礮」是「砲」的古字,先前為了便於閱讀辨識,沿用「砲」多年,2011年底依內政部規定改正,恢復古字用法。內政部公告國定古蹟正確名稱,明訂滬尾砲臺為滬尾「礮」臺,因此服務中心及內部相關簡介都已更名,原則上兩個字意義相同,就如同正體字與異體字差別,目前並無硬性規定要用哪一個字,兩者通用。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唐連成表示,1985年滬尾「砲」臺開放參觀以來,都使用「砲」字。另外,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崔成宗表示,「礮」的原始意義是古代用來攻戰的機石,屬於一種攻擊武器,創始於范蠡,意指駕著戰車以機器發送石頭,攻擊敵人;「砲」與「礮」通用,指兵器。「炮」字的讀音為ㄆㄠˊ,本義是燒烤、烤肉,卻常被誤用為「炮」臺。
設計者簡介
劉銘傳所聘請的這位軍事專家後來葬在淡水外僑墓園中,墓碑上刻著(大清 欽賜雙寶三等第一寶星德國人巴恩士之墓)。這位巴恩士在西元1885年(光緒11)北洋武備學堂創立時,應聘擔任教習,因而與淮軍有接觸,並被推派來臺灣協助劉銘傳治理臺灣防禦工事,設計了當時臺灣地區數座重要的近代化礮臺,結果竟埋骨異鄉。
建築風格
由於滬尾礮臺處於較高地勢,不易被察覺,加上礮臺外圍還有一道土垣圍護,隱密性佳,故易守難攻,是一座防禦性優越的暗礮臺,滬尾礮臺建造為矩形形狀,由外至內的結構分別是:
土垣
又稱為母牆,礮臺的最外圍,堆成與礮臺約略等高的土堆,高約6.5公尺,具有遮蔽礮臺及加強防禦的功能。
壕溝
將土垣和子牆區隔開來,提供類似護城河的作用。
營門(北門鎖鑰)
礮臺唯一的出入口是東南方的營門,營門門額有光緒12年(1886年)重建完成時劉銘傳所題之「北門鎖鑰」四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見。因礮臺是一座軍營而稱「營門」。
子牆
為礮臺的主要壁體,以當時的昂貴鐵水泥修築而成,厚度達4.3公尺,最高達7公尺。
運彈坡
為Y字型的斜坡,連結兩方砲座。當時以此坡來運輸彈藥。
砲座
砲座呈圓弧形,兩座為一組,其間以甬道相通,配備「阿姆斯壯(ARMSTONG)後膛鋼砲」和「德製克魯伯大砲」,周圍壁體凹陷處為儲彈槽,砲口皆面對淡水河出海口。原有四座砲座,分別為十二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十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八吋克魯伯後膛砲二尊,現皆已不存。
置彈槽
在砲座旁牆面砲彈形狀的洞,為從前砲彈的放置處。因「阿姆斯壯(ARMSTONG)後膛鋼砲」和「德製克魯伯大砲」的彈藥大小不同,所以不同種砲座旁之置彈槽尺寸也會不同。
神龕
在置彈槽旁的正方形孔洞。據說於清代時為放置神明之處,放置的神明通常為武神(例:岳飛、關羽等),於民國初年則是放置通信設備。
被覆
覆蓋在兵房上的泥土,質地柔軟,其上植草具有吸彈作用,被覆上立有兵房的通氣孔。
甬道
礮臺之甬道為士兵寢室、儲藏室、辦公室、儲彈室及日常活動空間,甬道互相連通,兼具遇到砲擊時防衛之作用。
支撐洞
在甬道中兩邊牆壁的長方形小洞。據說從前會插入木頭做為支撐士兵上下舖之用。
鐵水泥
位於營門一進來旁邊的兩個圓桶狀的水泥模型,是當時所保留下來的「鐵水泥」,也就是現今的「水泥」。距今已有120年歷史。因當時鐵水泥是以木桶裝著從外國進口,此兩桶是當時沒使用而乾掉的水泥,故現今表面上仍有木桶的形狀。
廣場
民國八十年(1991年)開始修復工程,修復時地坪開挖,礮臺內埕廣場挖掘出面積龐大舊有建築基礎、地坪與少數遺物。但年代和式樣尚待後續挖掘考證,目前採取現況保存,待考證完成後再修復。
相關影音
|
|
交通地圖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油車里中正路一段6巷34號
- 交通:搭乘捷運淡水線至淡水站→於公車站[捷運淡水站](位在捷運淡水站前,中正東路對面)轉紅26、880(前指南客運10路)或857→滬尾砲臺(忠烈祠球場)站下車,往斜坡上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
- 讀取地圖中...
知名景點:台灣高爾夫球場
簡介
台灣高爾夫球場原稱為台灣高爾夫俱樂部(Taiwan Golf Country Club, TGCC),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2號,又稱老淡水高爾夫球場,或直接簡稱淡水高爾夫球場(「淡水球場」或「淡水老球場」),因臺語稱曠野為「埔」,所以又俗稱 「淡水球臺埔」,是臺灣第一座高爾夫球場,地處臺灣島西北隅淡水河口的小丘陵上,山明水秀、人文薈萃,與紅毛城、牛津學堂、基督書院等諸多歷史古蹟融合成一種特殊人文的文化,具有其歷史價值。自1919年(日本大正八年;民國八年)創立迄今已逾百年,歷經日本大正、昭和及中華民國三個年代,仍然維持其名稱為榮譽。臺灣出身的高爾夫球師門,屢次在國際性比賽獲勝,不但獎金可觀,且為國爭光,名利共享。國際高爾夫界人士們早已聞聽臺灣高爾夫界的「根」是「臺灣高爾夫俱樂部」。
1918年,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又是日本統治臺灣第24年,臺灣總督是明古二郎(第七任臺灣總督,陸軍大將),民政長官(即副總督)由下村宏擔任。是年八月初旬某日,臺灣銀行總裁櫻井鐵太郎經由淡水海關長原鶴次郎之推薦獲知滬尾砲台(或稱淡水舊砲台)「北門鎖鑰」東邊有一塊前清操兵場,於是相偕乘「手車仔」(黃包車之俗稱)前往查看,該操兵場裡除若干兵舍、火藥庫、掩蔽堤(俗稱「城岸」)等遺蹟外,還有烏啾、紅嘴佳令、雲雀等小鳥,清代農友俗稱這塊操兵場為「烏啾埔」。櫻井返回臺北後向下村長官建議將環境絕好的這塊滬尾砲台操兵場訂為高爾夫場地,而後未幾向地主(日本陸軍)辦理借用手續後,立刻雇用數十名工人開工整地。是年十月底完成六週球道及歇息屋一座,翌年(1919年)6月1日(日)淡水球埔舉行開幕典禮。
經歷太平洋戰爭洗禮,並配合日本軍國主義政策,淡水高爾夫球場儼然成為廢墟。1946年(民國35)元月,陳金獅先生由上海江灣高爾夫俱樂部返鄉,不忍看見這個美麗的球場繼續荒廢,就夥同陳火順、謝萬益二位舊同事至淡水鎮公所向鎮長杜麗水申請,從公所手中將這個當時一般人認為是廢地的球場接收過來,他們自費雇用一批工人開始整理該球場的東南區。柯遠芬(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參謀長)、王成章(高級參謀)與卓克涂淡水區長商量,邀請島內各地之愛好高爾夫人士參加討論募捐援助整修球埔事宜。臺籍名人林獻堂先生亦為募捐來賓其中之一。高雄望族陳啟川先生提供一部當時為臺灣獨一無二,具備引擎的刈草車支援。淡水球埔有幸地邂逅了「貴人」們,於是整修工作順順當當地進展。
相關賽事
- 2015/10/01 ~ 10/04:第29屆 台灣名人賽暨三商盃邀請賽
交通資訊
參考資料
- 黃繁光,《風起雲湧時:首位臺籍氣象官周明德平生所見所聞》,(臺北縣: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9年1月),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