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城緯婷"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6: 行 6: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學生<br>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學生<br>
 
==109上學期==
 
==109上學期==
<br>
+
 
<tabber>
+
===期初心得===
期初心得=
 
 
:很高興能加入[[使用者:台灣阿成/維基館實習組|淡水維基組]],開心能跟大家一起探索淡水河流域的各種精彩的歷史人文知識!<br>
 
:很高興能加入[[使用者:台灣阿成/維基館實習組|淡水維基組]],開心能跟大家一起探索淡水河流域的各種精彩的歷史人文知識!<br>
 
:開了一兩次會議後才漸漸意識到維基組要做的事情還真不少。<br>
 
:開了一兩次會議後才漸漸意識到維基組要做的事情還真不少。<br>
行 14: 行 13:
 
:希望經過這一年,能幫助每個進來[[首頁|淡水維基館]]的使用者們都能找到他們對於所搜索到的景點、人物有滿意的答案。
 
:希望經過這一年,能幫助每個進來[[首頁|淡水維基館]]的使用者們都能找到他們對於所搜索到的景點、人物有滿意的答案。
  
|-|
+
===每週心得===
九月開學+十月每週心得=
+
 
 +
<tabber>
 +
九月=
 
*2020.09.21-
 
*2020.09.21-
 
:第一次見到維基組全部的組員,幸好助教是之前認識的學長,組員也有認識的同學,讓我在這環境較不會那麼陌生。<br>
 
:第一次見到維基組全部的組員,幸好助教是之前認識的學長,組員也有認識的同學,讓我在這環境較不會那麼陌生。<br>
行 21: 行 22:
 
*2020.09.28
 
*2020.09.28
 
:幸好組員們都願意發言一起參與討論,讓這次的會議完美落幕。本周討論了團體踏查的地點,發現學長姐太用功,有名歷史物件較多的地區都被寫完了。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因為我們就能更深入地去探索別的區域,因此我們選擇了在淡水河流域旁的[[公館]]來作為本學期團體踏查的點。這周建立頁面時突然很有感覺維基組真的跟進來前所想像的不一樣,雖然建立頁面、發貼文看似簡單,但光是建立頁面前要查資料,發出貼文前的咀嚼文字就會花上許多時間。加上正好這段時間在準備系上的迎新宿營活動,變得忙碌許多。但經過幾天的思考,發現其實忙碌也是件好事。不僅能在急迫感之中催促自己提高效率,也能養成安排事情的習慣,例如那些時段該留給什麼事情,這都讓我覺得雖然忙碌但完成後都能告訴自己今天又比別人還要多學到一些事了。
 
:幸好組員們都願意發言一起參與討論,讓這次的會議完美落幕。本周討論了團體踏查的地點,發現學長姐太用功,有名歷史物件較多的地區都被寫完了。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因為我們就能更深入地去探索別的區域,因此我們選擇了在淡水河流域旁的[[公館]]來作為本學期團體踏查的點。這周建立頁面時突然很有感覺維基組真的跟進來前所想像的不一樣,雖然建立頁面、發貼文看似簡單,但光是建立頁面前要查資料,發出貼文前的咀嚼文字就會花上許多時間。加上正好這段時間在準備系上的迎新宿營活動,變得忙碌許多。但經過幾天的思考,發現其實忙碌也是件好事。不僅能在急迫感之中催促自己提高效率,也能養成安排事情的習慣,例如那些時段該留給什麼事情,這都讓我覺得雖然忙碌但完成後都能告訴自己今天又比別人還要多學到一些事了。
 +
 +
|-|
 +
十月=
 
*2020.10.05   
 
*2020.10.05   
 
:建置頁面:[[蟾蜍山]]
 
:建置頁面:[[蟾蜍山]]
行 35: 行 39:
  
 
|-|
 
|-|
十一月每週心得=
+
十一月=
 
*2020.11.02   
 
*2020.11.02   
 
:建置頁面:[[前三軍總醫院(十字樓暨附屬設施)]]
 
:建置頁面:[[前三軍總醫院(十字樓暨附屬設施)]]
行 54: 行 58:
  
 
|-|
 
|-|
十二月每週心得=
+
十二月=
 
*2020.12.01-2020.12.02<b>(基督學院出任務心得)</b>
 
*2020.12.01-2020.12.02<b>(基督學院出任務心得)</b>
 
:第一天一早,在關渡站下車準備前往基督學院圖書館週所辦的VR展當工作人員,就算事前查過路線已有心理準備接下來要面對一條漫漫長路,但打開地圖的那一刻,實在後悔自己不會騎機車。幸好基督學員的警衛叔叔和校內的職員都非常熱情,讓我覺得雖然天氣冷、腳很痠,但心裏有種暖暖的感覺,把疲憊都趕走了。原本前面幾個人來體驗VR時我還不太會跟使用者介紹裡面的照片,但因為有凱婷學姐跟家維學長在一旁,聽他們介紹幾次後,漸漸知道一些照片的故事,也知道該怎麼跟使用者介紹或提醒他們在體驗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基督學院的師生們全都很親切,就算人數不多、校園不大,他們就像個大家庭一樣,而且每個人都好可愛,好幾個人在體驗時周圍都充滿著歡笑。不過兩天下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門口的警衛叔叔,從第一次看到他就是笑臉迎人,知道我們要去圖書館也不忘幫我們指路,下午再次回去時發現他竟然還記得我的名字!雖和他只有「兩面之緣」,他待人的親切和他的熱情卻感動了我,真的很敬佩那些對自己工作有熱忱的人,不管是什麼職業,只要有熱忱就是好職業。很慶幸連續兩天我都戰勝了溫暖的被窩、遙遠的路途,到了基督學院不僅順利完成了任務也認識了如此暖心的一群人,實在非常值得。
 
:第一天一早,在關渡站下車準備前往基督學院圖書館週所辦的VR展當工作人員,就算事前查過路線已有心理準備接下來要面對一條漫漫長路,但打開地圖的那一刻,實在後悔自己不會騎機車。幸好基督學員的警衛叔叔和校內的職員都非常熱情,讓我覺得雖然天氣冷、腳很痠,但心裏有種暖暖的感覺,把疲憊都趕走了。原本前面幾個人來體驗VR時我還不太會跟使用者介紹裡面的照片,但因為有凱婷學姐跟家維學長在一旁,聽他們介紹幾次後,漸漸知道一些照片的故事,也知道該怎麼跟使用者介紹或提醒他們在體驗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基督學院的師生們全都很親切,就算人數不多、校園不大,他們就像個大家庭一樣,而且每個人都好可愛,好幾個人在體驗時周圍都充滿著歡笑。不過兩天下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門口的警衛叔叔,從第一次看到他就是笑臉迎人,知道我們要去圖書館也不忘幫我們指路,下午再次回去時發現他竟然還記得我的名字!雖和他只有「兩面之緣」,他待人的親切和他的熱情卻感動了我,真的很敬佩那些對自己工作有熱忱的人,不管是什麼職業,只要有熱忱就是好職業。很慶幸連續兩天我都戰勝了溫暖的被窩、遙遠的路途,到了基督學院不僅順利完成了任務也認識了如此暖心的一群人,實在非常值得。
行 68: 行 72:
 
*2020.12.25<b>(個人踏查心得)</b>
 
*2020.12.25<b>(個人踏查心得)</b>
 
:這次個人踏查主要的主題在[[重建街]]。而從中正路一路逛到重建街的路上,讓我駐足最久的有兩間,分別是[[崎仔頂施家古厝]]以及原本是清水巖祖師廟廟史館的[[清水街115號]],站在外面看著經過日曬雨淋的房屋,心裡不禁有點難過,想著:一間漂亮、有故事、有意義的房子竟然會淪落為廢墟到底是需要多少人為的刻意阻礙才會變成這樣。雖然看似只有一條街,但裡面的故事卻很多。
 
:這次個人踏查主要的主題在[[重建街]]。而從中正路一路逛到重建街的路上,讓我駐足最久的有兩間,分別是[[崎仔頂施家古厝]]以及原本是清水巖祖師廟廟史館的[[清水街115號]],站在外面看著經過日曬雨淋的房屋,心裡不禁有點難過,想著:一間漂亮、有故事、有意義的房子竟然會淪落為廢墟到底是需要多少人為的刻意阻礙才會變成這樣。雖然看似只有一條街,但裡面的故事卻很多。
|-|
+
</tabber>
期末心得=
+
===期末心得===
 
*心得:儘管加入維基組後幾乎每個星期都要被建置網頁和發文追著跑,但偶爾的出任務、團體踏查或是個人踏查都是有趣、充實又值得的活動,還能當個散散心的郊遊活動。實習的用處就是要學到一般在學校課程中學習不到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出任務的經驗能不僅能練習我對陌生人介紹時的台風穩健度,也能加強我對蔡焜煌先生的攝影展或是石滬展內容的了解,就例如在那次出任務時的空檔去看了一旁石滬展的展架才知道原來石滬並不是只有我們一般所熟知的澎湖所特有的,其實北部很早以前就有很多口石滬,只是因為年久失修被遺忘,若是沒有特別研究,現代一般人幾乎不會注意到。原本以為在維基館學到最多的就是比較沒有溫度的建置頁面或是很多程式相關知識,但我學到更多的是有人情味的歷史人文知識。
 
*心得:儘管加入維基組後幾乎每個星期都要被建置網頁和發文追著跑,但偶爾的出任務、團體踏查或是個人踏查都是有趣、充實又值得的活動,還能當個散散心的郊遊活動。實習的用處就是要學到一般在學校課程中學習不到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出任務的經驗能不僅能練習我對陌生人介紹時的台風穩健度,也能加強我對蔡焜煌先生的攝影展或是石滬展內容的了解,就例如在那次出任務時的空檔去看了一旁石滬展的展架才知道原來石滬並不是只有我們一般所熟知的澎湖所特有的,其實北部很早以前就有很多口石滬,只是因為年久失修被遺忘,若是沒有特別研究,現代一般人幾乎不會注意到。原本以為在維基館學到最多的就是比較沒有溫度的建置頁面或是很多程式相關知識,但我學到更多的是有人情味的歷史人文知識。
 
*檢討:每個主題查到的資料量都不太一樣,有時很多,有時很少。當查到的資料量很多時,我會有點不知道該如何整理才好,才發覺在分類的能力上可能較沒有那麼拿手,應該再多訓練自己一些才行,畢竟建置網頁就是要讓使用者點進網頁後能看得一目瞭然。
 
*檢討:每個主題查到的資料量都不太一樣,有時很多,有時很少。當查到的資料量很多時,我會有點不知道該如何整理才好,才發覺在分類的能力上可能較沒有那麼拿手,應該再多訓練自己一些才行,畢竟建置網頁就是要讓使用者點進網頁後能看得一目瞭然。
</tabber>
+
<br>
  
 
==109下學期==
 
==109下學期==
<br>
+
 
<tabber>
+
===期初心得===
期初心得=
 
 
:不管是維基組、系學會在這學期都有許多活動,感覺剛開學就有好多事情等著我。充實的一學期,來吧。<br>
 
:不管是維基組、系學會在這學期都有許多活動,感覺剛開學就有好多事情等著我。充實的一學期,來吧。<br>
 
:這學期開始要幫助下一屆的維基組員製作指南書,讓他們在成為維基組組員後能更快上手,再一起把淡水維基館變得更好!<br>
 
:這學期開始要幫助下一屆的維基組員製作指南書,讓他們在成為維基組組員後能更快上手,再一起把淡水維基館變得更好!<br>
 
:期望自己在這學期能對於事情的順序安排能更得心應手,按部就班把該做的事情在期限內做好。
 
:期望自己在這學期能對於事情的順序安排能更得心應手,按部就班把該做的事情在期限內做好。
  
|-|
+
===每週心得===
三月每週心得=
+
<tabber>
 +
三月=
 
*2021.03.01
 
*2021.03.01
 
:建置頁面:[[中山區]]
 
:建置頁面:[[中山區]]
行 98: 行 102:
  
 
|-|
 
|-|
四月每週心得=
+
四月=
 
*2021.04.05
 
*2021.04.05
 
:建置頁面:[[臨濟護國禪寺]]
 
:建置頁面:[[臨濟護國禪寺]]
行 112: 行 116:
  
 
|-|
 
|-|
五月每週心得=
+
五月=
 
*2021.05.03 + 2021.05.06 <b>海事博物館-基淡雙城四百年VR展 開幕及內部訓練心得</b>
 
*2021.05.03 + 2021.05.06 <b>海事博物館-基淡雙城四百年VR展 開幕及內部訓練心得</b>
 
:建置頁面:[[七海寓所]]
 
:建置頁面:[[七海寓所]]
行 128: 行 132:
 
:建置頁面:[[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建置頁面:[[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
 
:
 +
<br>
 +
</tabber>
 +
===期末心得===
 +
敬請期待~~
  
|-|
 
期末心得=
 
敬請期待~~
 
</tabber>
 
  
 
==相關資料==
 
==相關資料==

於 2021年6月3日 (四) 17:34 的修訂


自我介紹 | 109上學期 | 109下學期 | 相關資料


這是兩隻柴犬寶寶

自我介紹

大家好 我是城緯婷
台北人 21歲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學生

109上學期

期初心得

很高興能加入淡水維基組,開心能跟大家一起探索淡水河流域的各種精彩的歷史人文知識!
開了一兩次會議後才漸漸意識到維基組要做的事情還真不少。
期待在家維學長的帶領下,我能和我的夥伴們和樂融融的走下去,同心協力分工合作完成這一年的實習。
希望經過這一年,能幫助每個進來淡水維基館的使用者們都能找到他們對於所搜索到的景點、人物有滿意的答案。

每週心得

  • 2020.09.21-
第一次見到維基組全部的組員,幸好助教是之前認識的學長,組員也有認識的同學,讓我在這環境較不會那麼陌生。
這周因為是第一次開會,我很幸運的被選到成為下周首次正式開會的主持人,有點期待又有點緊張,希望我能夠順利引領夥伴們討論會議。
  • 2020.09.28
幸好組員們都願意發言一起參與討論,讓這次的會議完美落幕。本周討論了團體踏查的地點,發現學長姐太用功,有名歷史物件較多的地區都被寫完了。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因為我們就能更深入地去探索別的區域,因此我們選擇了在淡水河流域旁的公館來作為本學期團體踏查的點。這周建立頁面時突然很有感覺維基組真的跟進來前所想像的不一樣,雖然建立頁面、發貼文看似簡單,但光是建立頁面前要查資料,發出貼文前的咀嚼文字就會花上許多時間。加上正好這段時間在準備系上的迎新宿營活動,變得忙碌許多。但經過幾天的思考,發現其實忙碌也是件好事。不僅能在急迫感之中催促自己提高效率,也能養成安排事情的習慣,例如那些時段該留給什麼事情,這都讓我覺得雖然忙碌但完成後都能告訴自己今天又比別人還要多學到一些事了。

期末心得

  • 心得:儘管加入維基組後幾乎每個星期都要被建置網頁和發文追著跑,但偶爾的出任務、團體踏查或是個人踏查都是有趣、充實又值得的活動,還能當個散散心的郊遊活動。實習的用處就是要學到一般在學校課程中學習不到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出任務的經驗能不僅能練習我對陌生人介紹時的台風穩健度,也能加強我對蔡焜煌先生的攝影展或是石滬展內容的了解,就例如在那次出任務時的空檔去看了一旁石滬展的展架才知道原來石滬並不是只有我們一般所熟知的澎湖所特有的,其實北部很早以前就有很多口石滬,只是因為年久失修被遺忘,若是沒有特別研究,現代一般人幾乎不會注意到。原本以為在維基館學到最多的就是比較沒有溫度的建置頁面或是很多程式相關知識,但我學到更多的是有人情味的歷史人文知識。
  • 檢討:每個主題查到的資料量都不太一樣,有時很多,有時很少。當查到的資料量很多時,我會有點不知道該如何整理才好,才發覺在分類的能力上可能較沒有那麼拿手,應該再多訓練自己一些才行,畢竟建置網頁就是要讓使用者點進網頁後能看得一目瞭然。


109下學期

期初心得

不管是維基組、系學會在這學期都有許多活動,感覺剛開學就有好多事情等著我。充實的一學期,來吧。
這學期開始要幫助下一屆的維基組員製作指南書,讓他們在成為維基組組員後能更快上手,再一起把淡水維基館變得更好!
期望自己在這學期能對於事情的順序安排能更得心應手,按部就班把該做的事情在期限內做好。

每週心得

  • 2021.03.01
建置頁面:中山區
本週因為二二八紀念日補假的關係,採線上開會方式,和組員討論發文方向及主題。很慶幸這學期一同發文的組員紫菱的提醒,在開學前就已經一起把可以發文的主題先找得差不多了,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省下很多在尋找主題上而瞬間流掉的寶貴時間。
  • 2021.03.08
建置頁面:孫中山
久違的跟組員們一起在教室開會,雖然沒有全部的組員都到齊,但學長給了我們一些日後行程的提醒,也帶我們研究了一下維基百科的幾個特殊內容建置方式,以作為淡水維基館進步的目標。開學到現在,真的有種越來越長大的感覺,不像以前剛開學時,似乎每天除了課業的事情外每天都過得很輕鬆。
  • 2021.03.15
建置頁面:林安泰古厝(修)、三落大厝
本周信成老師來會議上跟我們分享了一下暑期實習時的計畫,也告訴我們一些有關大馬地區的狀況。有組員向我們展示她所嘗試替維基館建置的模板,覺得很厲害。不過又想著維基館畢竟是共筆平台,來建置的人不一定都會使用,我們是應該將使用說明再調整一下了。
  • 2021.03.22(個人報告心得)
建置頁面:劍潭古寺
本週輪到我報告寒假作業了。雖然自己因為有點緊張,講話速度不僅太快,也漏了很多細節忘記講。不過我很感謝家維助教指派給我們寒假作業,不僅貼心的選在我們比較有時間的寒假完成,也讓我們多了解課堂以外的知識,還能透過多上台的機會訓練口條以及台風穩健度。因此我了解到自己在上台報告應該提醒自己放慢速度,才不會漏掉太多細節。雖然在蒐集資料的時候花了很多時間找了很多資料,但因為自己在整理能力上的不足,不知道該如何妥善整理加運用,沒有將全部的資料都放上去,有些可惜。

期末心得

敬請期待~~


相關資料

淡水維基館粉絲專頁

就讀大學

讀取地圖中...
Leaflet |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