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教會淡水教會"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基本資料)
行 6: 行 6:
 
  [[1872年]](同治12)3月9日,英屬加拿大籍的海外宣教士[[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登陸[[淡水]],淡水基督長老教會便以此日為該教會的設教紀念日,設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1872年]](同治12)3月9日,英屬加拿大籍的海外宣教士[[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登陸[[淡水]],淡水基督長老教會便以此日為該教會的設教紀念日,設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馬偕透過洋行的幫助租得一間民房,其位置大約在今日的馬偕街24號後方,是當時英國租借區的邊緣,馬偕以此來吸引並接近民眾,那也是淡水教會設教之初的聚會地點。[[1890年]](光緒6),馬偕從龍目井大地主陳阿順手中購得今日淡水教會的地皮,翻修地皮上之「[[滬尾偕醫館|偕醫館]]」之醫生宿舍作為禮拜堂,信徒人數大約四十到五十人。
+
  馬偕透過洋行的幫助租得一間民房,其位置大約在今日的馬偕街24號後方,是當時英國租借區的邊緣,馬偕以此來吸引並接近民眾,而那也是淡水教會設教之初的聚會地點。[[1890年]](光緒6),馬偕從龍目井大地主陳阿順手中購得今日淡水教會的地皮,翻修地皮上之「[[滬尾偕醫館|偕醫館]]」之醫生宿舍作為禮拜堂,信徒人數大約四十到五十人。
  
 
  [[1901年]](明治34)6月1日馬偕因喉癌病逝,而當時淡水也已經不再適合作為北臺灣的宣教中心,淡水教會脫離宣教中心的附屬,成為單純的地區教會。[[1919年]](大正8)臺北中會召開特會於雙連禮拜堂,討論淡水教會聘牧之情事。會中淡水教會出示請帖,由鍾天枝牧師接受。該年3月11日上午舉行就任,鍾牧師成為淡水教會第一任牧師,淡水教會進入牧師時代。
 
  [[1901年]](明治34)6月1日馬偕因喉癌病逝,而當時淡水也已經不再適合作為北臺灣的宣教中心,淡水教會脫離宣教中心的附屬,成為單純的地區教會。[[1919年]](大正8)臺北中會召開特會於雙連禮拜堂,討論淡水教會聘牧之情事。會中淡水教會出示請帖,由鍾天枝牧師接受。該年3月11日上午舉行就任,鍾牧師成為淡水教會第一任牧師,淡水教會進入牧師時代。
  
  民國五十年代社會政情逐漸穩定,此時期是淡水教會十分活躍,另外教會也重新開辦幼稚園、開拓新教會等等。淡水教會最明顯的增長是第五任牧師鄭宏輝在任的十二年內,信徒成長兩倍餘,這與鄭宏輝牧師的領導與淡水教會長執世代交替成功有很大的關係。發展至今日,淡水教會成為了強而有力的地方教會,也是淡水地區指標性的教會。
+
  民國五十年代社會政情逐漸穩定,此時期淡水教會十分活躍,另外教會也重新開辦幼稚園、開拓新教會等等。淡水教會最明顯的增長是第五任牧師鄭宏輝在任的十二年內,信徒成長兩倍餘,這與鄭宏輝牧師的領導與淡水教會長執世代交替成功有很大的關係。發展至今日,淡水教會成為了強而有力的地方教會,也是淡水地區指標性的教會。
  
 
  淡水教會聚會活動甚多,主要為主日禮拜、各項團契以及主日學教育。主日禮拜為每周日早上九點半與十一點,分別是臺語禮拜與華語禮拜;團契依照其屬性而有不同的聚會人員,例如少年團契、婦女團契、松年團契等,聚會時間為每個禮拜六或是每個禮拜天,每個團契都有不同的聚會時間,聚會內容則較為多元;主日學教育則是每個禮拜天依照年齡的不同安排課種課程,例如兒童主日學、少年主日學、成人主日學等,另外各種慶典如聖誕節也是教會一年一度的大事。
 
  淡水教會聚會活動甚多,主要為主日禮拜、各項團契以及主日學教育。主日禮拜為每周日早上九點半與十一點,分別是臺語禮拜與華語禮拜;團契依照其屬性而有不同的聚會人員,例如少年團契、婦女團契、松年團契等,聚會時間為每個禮拜六或是每個禮拜天,每個團契都有不同的聚會時間,聚會內容則較為多元;主日學教育則是每個禮拜天依照年齡的不同安排課種課程,例如兒童主日學、少年主日學、成人主日學等,另外各種慶典如聖誕節也是教會一年一度的大事。
行 20: 行 20:
 
</gallery>
 
</gallery>
  
== 基本資料 ==
+
==基本資料==
 
 
 
*[[淡水長老教會]]
 
*[[淡水長老教會]]
 
{| | border="1" width="500px"
 
{| | border="1" width="500px"
行 32: 行 31:
 
| '''信徒總人數''' || 約917人
 
| '''信徒總人數''' || 約917人
 
|-
 
|-
| '''聚會人數''' || 台語310人、華語101人
+
| '''聚會人數''' || 臺語310人、華語101人
 
|-
 
|-
 
| '''所屬中會''' || 臺北中會
 
| '''所屬中會''' || 臺北中會
行 38: 行 37:
 
| '''成立時間''' || 設立1872.4.10、升格1919.1.1  
 
| '''成立時間''' || 設立1872.4.10、升格1919.1.1  
 
|-
 
|-
| '''教會地址''' || 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8號
+
| '''教會地址''' || 新北市淡水區[[新生里]]馬偕街8號
 
|-
 
|-
 
| '''連絡電話''' || 02-26214043/傳真02-26220647
 
| '''連絡電話''' || 02-26214043/傳真02-26220647
行 47: 行 46:
  
 
==地圖資訊==
 
==地圖資訊==
*地址:淡水區馬偕街8號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新生里]]馬偕街8號
 
:{{Map1|淡水禮拜堂}}
 
:{{Map1|淡水禮拜堂}}
  

於 2020年9月6日 (日) 00:54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組織

簡介

  淡水長老教會在馬偕街八號的淡水禮拜堂,位於淡水區之西南屬新生里轄區,也即是所謂淡水老街西側,東邊距離淡水捷運站15分鐘路程(沿中正路走),渡船頭約3分鐘路程。馬偕街路口與中正路交會處,有樹立馬偕石雕像的三角公園,馬偕街與中正路另一段交會口在淡水郵局左前方,搭往淡海及紅毛城方向的公車客運,可以在重建街站牌下車,沿淡海方向走約50公尺的紅綠燈左轉下建設街,看到馬偕雕像公園右轉進到馬偕街

  1872年(同治12)3月9日,英屬加拿大籍的海外宣教士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登陸淡水,淡水基督長老教會便以此日為該教會的設教紀念日,設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馬偕透過洋行的幫助租得一間民房,其位置大約在今日的馬偕街24號後方,是當時英國租借區的邊緣,馬偕以此來吸引並接近民眾,而那也是淡水教會設教之初的聚會地點。1890年(光緒6),馬偕從龍目井大地主陳阿順手中購得今日淡水教會的地皮,翻修地皮上之「偕醫館」之醫生宿舍作為禮拜堂,信徒人數大約四十到五十人。

  1901年(明治34)6月1日馬偕因喉癌病逝,而當時淡水也已經不再適合作為北臺灣的宣教中心,淡水教會脫離宣教中心的附屬,成為單純的地區教會。1919年(大正8)臺北中會召開特會於雙連禮拜堂,討論淡水教會聘牧之情事。會中淡水教會出示請帖,由鍾天枝牧師接受。該年3月11日上午舉行就任,鍾牧師成為淡水教會第一任牧師,淡水教會進入牧師時代。

  民國五十年代社會政情逐漸穩定,此時期淡水教會十分活躍,另外教會也重新開辦幼稚園、開拓新教會等等。淡水教會最明顯的增長是第五任牧師鄭宏輝在任的十二年內,信徒成長兩倍餘,這與鄭宏輝牧師的領導與淡水教會長執世代交替成功有很大的關係。發展至今日,淡水教會成為了強而有力的地方教會,也是淡水地區指標性的教會。

  淡水教會聚會活動甚多,主要為主日禮拜、各項團契以及主日學教育。主日禮拜為每周日早上九點半與十一點,分別是臺語禮拜與華語禮拜;團契依照其屬性而有不同的聚會人員,例如少年團契、婦女團契、松年團契等,聚會時間為每個禮拜六或是每個禮拜天,每個團契都有不同的聚會時間,聚會內容則較為多元;主日學教育則是每個禮拜天依照年齡的不同安排課種課程,例如兒童主日學、少年主日學、成人主日學等,另外各種慶典如聖誕節也是教會一年一度的大事。


基本資料

教會名稱 淡水教會
現任牧者 鄭浚豪牧師
信徒總人數 約917人
聚會人數 臺語310人、華語101人
所屬中會 臺北中會
成立時間 設立1872.4.10、升格1919.1.1
教會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新生里馬偕街8號
連絡電話 02-26214043/傳真02-26220647
Email mackay.tamsui@gmail.com
教會網站 http://www.mackay.org.tw

地圖資訊

讀取地圖中...


淡水食貨志/淡水長老教會

  • 編撰:陳韋辰、李政晏、王千豪、陳 磬

淡水長老教會-1.jpg 這不僅是地方上的信仰中心

也是居民們互相聯繫關懷的好所在
淡水,有祢真好

相關頁面

相關新聞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