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潘侑萱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第2組期末報告|我的貢獻

自我介紹[編輯]

潘潘潘潘

潘侑萱(20)
就讀學校:淡江大學

資訊與圖書館學系

  • 專長
  1. kendo
  • 興趣
  1. 動漫
  2. 閱讀
  3. 日文

心得感想[編輯]

上學期[編輯]

上學期

9月日記[編輯]

希望可以在這門課學習到許多東西,並且收穫滿滿。

10月日記[編輯]

圖片來源:國立台灣大學校史館

馬偕來臺150周年世代傳承:從臺灣到國際~時空阻擋不了愛

聽完這場講座後,讓我學習到以前課本上沒有學習到的歷史,以前國高中的課本主要是講述了馬偕本人對台灣的貢獻像是傳教與行醫,卻從未提起他的賢內助張聰明,雖然她是生在舊時代的台灣,但她卻完全沒有被這些舊時代的觀念給束縛,而我認為她對台灣的貢獻完全不遜於馬偕,他不但識字,並且無條件支持著自己的丈夫與馬偕進行傳教與募款,我想如果沒有張聰明或許淡水就無法有今日的光景,而他們的精神並沒有僅止於生命的終點,而他們的後代子孫繼承了他們的信念默默地努力付出。

11月日記[編輯]

建置頁面:齊柏林空間
主要新增了簡介與其相關資訊,像是電話、地址等⋯⋯,此外我還把其年度特展資訊放在網頁,並與組員一起討論與改善。

12月日記[編輯]

建制頁面:馬場町紀念公園
其實我本來想做別的地點,但因為與別人重複,所以只好換別的主題

PYX01.jpg
今天我本來以為會與平常上課的時候一樣會討論網頁相關的事物,但好像要讓我們嘗試使用VR器材,我真的既興奮又期待,第一次用VR看老照片展、基淡雙城等⋯⋯真的對我來說非常的新鮮,雖然架設儀器真的很複雜,但助教對我們非常有耐心的指導,讓我不會太緊張,讓我覺得非常放心。

1月日記[編輯]

今天是我們小組團踏報告,我覺得我們對於這次的報告,少了許多的細節,像是可以多講一些我們踏查景點的建築特色,在每一個景點的歷史介紹下很多都沒有交代得很清楚,簡報上我覺得也可以多放一些歷史的重點介紹,雖然我們當初的想法是想說放一些景點的基本介紹就好,像是營業時間、地址等,歷史介紹我們全部以上台報告的方式呈現,但實際上口頭的介紹並未完美地表達出來,但看了其他兩組的報告後,發現我們其實可以把一些歷史資料放入簡報裡,可以更好地呈現出來。


下學期[編輯]

下學期

2月日記[編輯]

今天是開學第一週上課,老師稍微告訴我們這學期課程內容所著重的方向,介紹了清法戰爭、滬尾之役相關歷史,還有播放這學期大家要上台演唱的歌曲,讓我們更加熟悉,並且非常幽默地告訴我們“優課李林“的由來,我覺得非常有趣,希望可以開心地度過在這門實習課。

3月日記[編輯]

0030.jpeg
今天很開心可以參加淡水微型古蹟博物館的開幕儀式,這個在得忌利士洋行所舉辦的展覽,以互動的方式帶我們去看不同的淡水,讓展覽更增添了些許的樂趣,而且當天晴空萬里,天氣非常舒適宜人,讓我一整天的心情非常的好,最後活動結束,主辦方還送我們一人一盒的甜甜圈,免費的果然最棒了,非常慶幸覺得自己今天可以早起參加這個活動。

4月日記[編輯]

今天第一節課我們將上次討論的內容進行更完整的規劃,延續上次的討論,我們最終決定賣牛軋糖餅乾,還要製作以淡水為主題的明信片與宣傳小冊子,明信片主要是贈送給有買餅乾的客人,宣傳小冊子提供現場的人翻閱用的,我們也先將工作提前分配好了(效率滿分),我們詳細的規劃內容都可以在第2組期末報告裡看到。

第二節課我們將小組討論的內容進行發表,教授也針對我們的報告提出了問題,我們會以此為方向加以改善,除此之外,還有討論擺攤的時間,三組都預計在同一時間5月24日擺攤。

5月日記[編輯]

今天請安琪學姊來演講,以馬來西亞華人的身份跟我們分享馬來西亞的歷史與文化,除了帶給我們關於馬來西亞歷史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她分享了她在馬來西亞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些經驗讓我們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特色,感覺非常新鮮有趣,尤其是對於從未去過馬來西亞的我而言。

安琪學姊對於馬來西亞飲食文化的介紹讓我印象深刻,馬來西亞對於食物非常講究,辦桌、宴會的場地、裝飾都非常具有當地特色,讓人印象深刻,此外,她也帶來了馬來西亞的服飾,這些服飾非常漂亮,上面的刺繡也非常精緻,讓我對馬來西亞的文化更加感興趣,如果有機會去馬來西亞旅遊,我一定會想要試穿當地的服飾和品嚐美味的娘惹糕。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融合了許多文化,也因此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特色。透過安琪學姊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出她對於馬來西亞和台灣文化的深入研究,讓我感到非常敬佩。這次的演講讓我看到了馬來西亞不同的面貌,更加認識了這個國家的美,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6月日記[編輯]

今天是信成教授體感椅發表的日子,許多見過的與沒見過的人都來到了現場,場面非常的盛大,雖然這是體感椅的發表,但我覺得更多的是推廣淡水在地的文化與歷史,讓更多人關注淡水。

總結[編輯]

今天是這學期最後一堂課,也是我們大三最後一堂實習課。在這門課中,我體驗到了許多與淡水有關的相關活動,從參觀德忌利士洋行淡水古蹟博物館,到說唱淡水和舉辦各種活動,直到最後一堂課的體感椅發表。這一年來,我透過這些活動深入了解了淡水的歷史與文化。然而,在這些活動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小組團踏。雖然在策劃和安排行程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爭執,但這也讓我學會了更好地與他人進行人際交流和磨合。儘管我們在最後的發表中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果,作為這一年來的小組長,我學會了更寬容地對待組員。以前,剛擔任小組長時,我總是把所有責任歸於自己,使自己承受更大的壓力。但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練,我學會了自律,並懂得寬容地對待他人。

這門課中,我非常喜歡邀請許多優秀的人來分享他們的經歷。我對聆聽別人的故事非常感興趣,而相對於小組團踏,我更喜歡個踏。因為個踏可以更自由地去我真正喜歡的地方,而小組團踏雖然有人多熱鬧的優勢,但必須考慮他人的想法,不能完全按照個人喜好行動。在個踏活動中,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好奇心去探索淡水的各個角落,不受限於他人的選擇和時間安排。這讓我更能夠深入體驗和享受淡水的風景、美食和人文氛圍。

分組[編輯]

成員[編輯]

  1. 謝博崴‎
  2. 潘侑萱‎
  3. 吳祈緯‎
  4. 楊筑君‎
  5. 黃紫婕‎
  6. 吳學磊‎

指導教授[編輯]

  1. 台灣阿成‎

主題[編輯]

讀取地圖中...
Leaflet |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相簿[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