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Rocio/老照片故事館"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測試摺疊)
行 1: 行 1:
 
{{色條|#2F4F4F|#DCDCDC||center|內容=<font size="2">♦[[使用者:Rocio/頁面進度|頁面進度]]♦ ♦[[使用者:Rocio/編輯記事|編輯筆記]]♦ ♦[[使用者:Rocio/測試頁面|測試頁面]]♦ ♦[[淡水訊息|紀錄訊息]]♦ ♦[[使用者:Rocio/編輯資料|編輯資料]]♦ ♦[[使用者:Rocio/老照片故事館|故事館測試]]♦ ♦[[使用者:Rocio/淡江與淡水的故事|淡江與淡水的故事]]♦</font>}}
 
{{色條|#2F4F4F|#DCDCDC||center|內容=<font size="2">♦[[使用者:Rocio/頁面進度|頁面進度]]♦ ♦[[使用者:Rocio/編輯記事|編輯筆記]]♦ ♦[[使用者:Rocio/測試頁面|測試頁面]]♦ ♦[[淡水訊息|紀錄訊息]]♦ ♦[[使用者:Rocio/編輯資料|編輯資料]]♦ ♦[[使用者:Rocio/老照片故事館|故事館測試]]♦ ♦[[使用者:Rocio/淡江與淡水的故事|淡江與淡水的故事]]♦</font>}}
  
{| width="95%"
+
{|
|-
+
|- valign="top"
| width="20%"|[[檔案:淡水無線電信收信所.jpg|400px]]
+
|{{單摺疊|1|[[檔案:淡水無線電信收信所.jpg|400px]]<br>[[淡水無線電信收信所]]|
| valign="top" width="70%"|
 
<p class="mw-customtoggle-R2" style="cursor:pointer; min-height: 1.6em; background-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淡水無線電信收信所]]'''</p>
 
<p align="right">'''說故事:[[周宗賢]]老師'''</p>
 
 
  日本時代在淡水海邊建造的,可以說是台灣早期非常重要的一個無線電信的收信所。這是在昭和三年(大概就是民國19年),當時台灣總督府,因為就在淡水河北邊(等於是淡海),收訊息的環境很好、沒有障礙,日本人花了當時的錢二十多萬元來建造,這個範圍因為做很多的天線密密麻麻的,現在很多我們的情報局都還在使用,當然更新設備了。
 
  日本時代在淡水海邊建造的,可以說是台灣早期非常重要的一個無線電信的收信所。這是在昭和三年(大概就是民國19年),當時台灣總督府,因為就在淡水河北邊(等於是淡海),收訊息的環境很好、沒有障礙,日本人花了當時的錢二十多萬元來建造,這個範圍因為做很多的天線密密麻麻的,現在很多我們的情報局都還在使用,當然更新設備了。
  
行 15: 行 12:
 
  當時的紀錄一天平均收到一千通的電報,那另外一個功能是如果台灣的海底電線不通,台灣從滿清時代就有海底電線,日本人來繼續使用,海底電線是電話用的,海底電線如果不通的時候,那他就會電話線就改成電報來幫助你。以現在我們手機很方便對不對?那時候我們還沒有,還沒有電腦的時代,那是一件非常進步的設備,後來日本人又把它增加設備、擴建,變成很重要的台灣對外的廣播站。日據時期我們台灣的廣播公司就是台灣放送局,大部分就是透過這個淡水無線電信收信所,來服務、工作。
 
  當時的紀錄一天平均收到一千通的電報,那另外一個功能是如果台灣的海底電線不通,台灣從滿清時代就有海底電線,日本人來繼續使用,海底電線是電話用的,海底電線如果不通的時候,那他就會電話線就改成電報來幫助你。以現在我們手機很方便對不對?那時候我們還沒有,還沒有電腦的時代,那是一件非常進步的設備,後來日本人又把它增加設備、擴建,變成很重要的台灣對外的廣播站。日據時期我們台灣的廣播公司就是台灣放送局,大部分就是透過這個淡水無線電信收信所,來服務、工作。
  
  所以看到這張老照片我們就可以想到當年,淡水竟然有這麼一個電報、電話、廣播的電信中心,很可惜這個房子後來已經拆掉了,現在只能從照片上看到。照片來自日本政府官方檔案,台灣光復後變成沒有版權,這差不多是完工後拍的,大概民國二十年前後拍的。
+
  所以看到這張老照片我們就可以想到當年,淡水竟然有這麼一個電報、電話、廣播的電信中心,很可惜這個房子後來已經拆掉了,現在只能從照片上看到。照片來自日本政府官方檔案,台灣光復後變成沒有版權,這差不多是完工後拍的,大概民國二十年前後拍的。}}
|}
+
||{{單摺疊|2|[[檔案:淡水白樓舊照.jpg|400px]]<br>[[淡水白樓]]|
{| width="95%"
 
|-
 
| width="20%"|[[檔案:淡水白樓舊照.jpg|400px]]
 
| valign="top" width="70%"|
 
<p class="mw-customtoggle-R2" style="cursor:pointer; min-height: 1.6em; background-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淡水白樓]]'''</p>
 
<p align="right">'''說故事:[[周宗賢]]老師'''</p>
 
 
  淡水很有名所謂的白樓,是白色的牆壁粉刷,而且他是兩層樓的洋房,所以叫做[[白樓]]。這棟房子就是在這個三民路上去,我們這個中正路不是有個[[淡水禮拜堂|禮拜堂]],有一個馬偕的石頭像([[三角公園]]),石頭像旁邊往北邊,往所謂的崎仔頂,從這個小山頂上去,那邊有一條小路、小馬路叫「[[三層厝街]]」,那條老的小馬路以前清代叫做「[[衙後街]]」,衙門就是[[水師守備衙門]],水師守備衙門已經拆掉了,後面有一條路通到[[重建街]]、通到山上去,那麼就在那個上坡上去就有這棟兩層樓的、白色的洋房。
 
  淡水很有名所謂的白樓,是白色的牆壁粉刷,而且他是兩層樓的洋房,所以叫做[[白樓]]。這棟房子就是在這個三民路上去,我們這個中正路不是有個[[淡水禮拜堂|禮拜堂]],有一個馬偕的石頭像([[三角公園]]),石頭像旁邊往北邊,往所謂的崎仔頂,從這個小山頂上去,那邊有一條小路、小馬路叫「[[三層厝街]]」,那條老的小馬路以前清代叫做「[[衙後街]]」,衙門就是[[水師守備衙門]],水師守備衙門已經拆掉了,後面有一條路通到[[重建街]]、通到山上去,那麼就在那個上坡上去就有這棟兩層樓的、白色的洋房。
  
 
  那這棟房子其實他的所有權人是清朝末年很有名的、[[馬偕]]的第一個學生,馬偕來台灣、來淡水傳教,第一個學生叫[[顏清華]],還有他的弟弟叫嚴彰,哥哥兩個字、弟弟一個字。那麼他年紀很大了,但他竟然沒有參加科舉考試,他會講官話,去中國大陸旅行過。後來他就信了基督教,成為馬偕第一個學生,後來也擔任傳教士。他跟他的弟弟後來有投資做生意,在日據時期做生意,所以因為做生意他就蓋了這棟洋房,請了我們淡水當時蓋洋房最有名的師傅,叫洪泉,洪就是三點洪,我們淡水大姓,溫泉的泉,台灣話叫「[[洪仔泉]]」、「[[泉師]]」,這個洪泉也是幫馬偕蓋[[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那他也幫嚴清華兄弟蓋這棟白樓。
 
  那這棟房子其實他的所有權人是清朝末年很有名的、[[馬偕]]的第一個學生,馬偕來台灣、來淡水傳教,第一個學生叫[[顏清華]],還有他的弟弟叫嚴彰,哥哥兩個字、弟弟一個字。那麼他年紀很大了,但他竟然沒有參加科舉考試,他會講官話,去中國大陸旅行過。後來他就信了基督教,成為馬偕第一個學生,後來也擔任傳教士。他跟他的弟弟後來有投資做生意,在日據時期做生意,所以因為做生意他就蓋了這棟洋房,請了我們淡水當時蓋洋房最有名的師傅,叫洪泉,洪就是三點洪,我們淡水大姓,溫泉的泉,台灣話叫「[[洪仔泉]]」、「[[泉師]]」,這個洪泉也是幫馬偕蓋[[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那他也幫嚴清華兄弟蓋這棟白樓。
  
  那你看這張相片,這個路已經拆掉了....這張相片應該是從禮拜堂拍過去的,從淡水基督教長老教會往山上拍。很可惜這棟白樓在民國七八十年拆掉了,現在你去現場看他是七層或八層的公寓、住宅。這是認識淡水常用的一張。
+
  那你看這張相片,這個路已經拆掉了....這張相片應該是從禮拜堂拍過去的,從淡水基督教長老教會往山上拍。很可惜這棟白樓在民國七八十年拆掉了,現在你去現場看他是七層或八層的公寓、住宅。這是認識淡水常用的一張。}}
|}
+
||{{單摺疊|3|[[檔案:淡水中正路公館口舊照.jpg|400px]]<br>[[公館口]]|
{| width="95%"
 
|-
 
| width="20%"|[[檔案:淡水中正路公館口舊照.jpg|400px]]
 
| valign="top" width="70%"|
 
<p class="mw-customtoggle-R2" style="cursor:pointer; min-height: 1.6em; background-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公館口]]'''</p>
 
<p align="right">'''說故事:[[周宗賢]]老師'''</p>
 
 
  可以看到是[[中正路]]還沒有拓寬以前的[[公館口]]。照片中那條街就是中正路,在尾端可以看到有[[福佑宮]]媽祖廟。這一段就是以前所謂的[[滬尾街]]最熱鬧的地方,約民國七十幾年以前拍的,可以看到有渡船頭燈塔,就是搭船到八里的。
 
  可以看到是[[中正路]]還沒有拓寬以前的[[公館口]]。照片中那條街就是中正路,在尾端可以看到有[[福佑宮]]媽祖廟。這一段就是以前所謂的[[滬尾街]]最熱鬧的地方,約民國七十幾年以前拍的,可以看到有渡船頭燈塔,就是搭船到八里的。
  
 
  這邊叫公館口,是以前有姓何的,淡水姓何也是大姓,他們在乾隆末、嘉慶年間,是大富翁,有地租給佃農,那佃農每年就要交租,以前不是交現金都是交五穀,那有錢人家就要蓋公館、倉庫,派一個職員來登記,紀錄看誰交了多少,那些東西要放在倉庫,有管理員住,很豪華的,那個房子叫做'''公館'''。跟台北市公館、苗栗市公館名稱一樣。公館有很多種內容,當倉庫當管理中心,地租給你,時間到就要來繳租,一年交兩次,春秋兩次,政府向地主抽稅,佃農沒有地不交稅。
 
  這邊叫公館口,是以前有姓何的,淡水姓何也是大姓,他們在乾隆末、嘉慶年間,是大富翁,有地租給佃農,那佃農每年就要交租,以前不是交現金都是交五穀,那有錢人家就要蓋公館、倉庫,派一個職員來登記,紀錄看誰交了多少,那些東西要放在倉庫,有管理員住,很豪華的,那個房子叫做'''公館'''。跟台北市公館、苗栗市公館名稱一樣。公館有很多種內容,當倉庫當管理中心,地租給你,時間到就要來繳租,一年交兩次,春秋兩次,政府向地主抽稅,佃農沒有地不交稅。
  
  這大概從[[三協成]]或現在的麥當勞拍過去,媽祖廟往東看過來,沒有幾戶人家,還不到區公所,往西最遠那邊就是淡海,比較模糊。現在左右兩邊的房子有的被拆掉了,像[[保安堂]]就在這一帶,那時候就有兩層的、偶而也有幾家三層的、就很不錯。這個是很後來的,馬路要拓寬以前已經就有很多大房子、鋼筋水泥的,新舊雜陳。
+
  這大概從[[三協成]]或現在的麥當勞拍過去,媽祖廟往東看過來,沒有幾戶人家,還不到區公所,往西最遠那邊就是淡海,比較模糊。現在左右兩邊的房子有的被拆掉了,像[[保安堂]]就在這一帶,那時候就有兩層的、偶而也有幾家三層的、就很不錯。這個是很後來的,馬路要拓寬以前已經就有很多大房子、鋼筋水泥的,新舊雜陳。}}
 +
|- valign="top"
 +
|{{單摺疊|4|[[檔案:淡水公學校.jpg|400px]]<br>[[淡水公學校]]|
 +
  [[淡水公學校]],就是現在的[[淡水國小]],你看看這張淡水國小,這張應該是從淡水國小的校舍,他的校門拍過去,所以他的背後可以看到[[淡江大學]]運動場。這邊他的前面叫做中山路,從中山路往東拍,往我們淡江大學方向拍,往他的校門一拍,後面遠遠的模模糊糊的這個高地,這邊就是淡江大學的操場就在這一帶了,看起來很近其實很遠,圖中是淡水國小的校舍,你看這邊也有教室,很大的教室,這裡也有講堂,這裡也有門房,這個學校是專門給淡水街,就是淡水鎮,今天就淡水區的台灣人的小朋友念書的。[[李登輝]]前總統,他就是念這個學校畢業的,那我們台灣第一個醫學博士[[杜聰明]]也是這個學校畢業的。
 +
 
 +
  那個時候日本人念的,在今天的重建街西邊,那間叫滬尾小學。台灣人讀的這個是[[滬尾公學校]],後來很快就改成[[淡水公學校]]了,有段時間是滬尾公學校,右邊那個是他的校旗,運動場在後面,現在也是運動場在後面,他的旁邊就衛生所嘛,那後面這邊再下去就有那個乞丐寮,台灣很有名的乞丐住戶。
 +
 
 +
  [[施乾]]也是這個學校畢業的,他將我們台北地區的乞丐通通加以收容,給他們教育,讓他們自力更生。在今天的艋舺蓋了一個愛愛寮,現在還在。全家投入,感動日本,那個日本人到我們台北來,怎麼台北竟然看不到乞丐,原來有心人,我們淡水人施乾先生自掏腰包蓋一個乞丐寮,那我們淡水這裡後面本來也有一個比較規模小的乞丐寮,很多地方都有乞丐寮,每個地方都有乞丐,愛愛寮是最標準的,最現代化的,給他們教育、給他們醫療,教他們種菜,這個學校雖然是不如日本人念的[[滬尾小學]],但也蓋得不錯啦。日本這個殖民政府,對於殖民地台灣的教育很用心,因為日本人知道把台灣人、殖民地的人,基本教育做好的話才能夠推動政令,不然我政府要你們做什麼你們都聽不懂啊,對不對?那我讓你最少念六年,你就聽得懂日語,也會講日語,更看得懂日文。}}
 +
||{{單摺疊|5|[[檔案:日治時期紅毛城.jpg|400px]]<br>[[紅毛城]]|
 +
  這張很早期,是日本人時代、日治時期拍的,照片中還看得到圍牆,是由[[紅毛城]]的西邊往東邊拍,後面是[[家畜試驗所]]。我們參觀路線通常從左邊的監獄進去,有廚房、有個地下室變監牢。從外邊的樓梯爬上去到二樓,爬上去有一段的屋頂已經被颱風吹破。
 +
 
 +
  滿清政府時代,把這裡當作淡水營,還建了圍牆跟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在照片中還能看到西門,現在只剩下南門,現在進出的入口,就在由[[中正路]]上來、進出[[紅毛城]]的入口旁。那東門、北門也沒有了,而在照片中還可以看到西門。大概是現在收費停車場的位置,停車收費的地方拍上去。這張照片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拍到英國國旗,這算是非常早期的紅毛城照片,所以地形地貌、牆有很大的變化。}}
 +
||{{單摺疊|6|[[檔案:灰窯仔.jpg|200px]]<br>烈火燒成砌屋磚|
 +
  灰窯仔就是早期台灣民間做的石灰,從荷蘭人時代,他們為了要建造紅毛城或安平古堡等建築,需要大量的石灰,用貝殼牡蠣等搗碎燒製,淡水新市鎮或海岸邊通常都是牡蠣聚集的地方,也都是以那些地方的牡蠣加水去燒做提煉,變成水泥或拿來塗牆壁等用途。
 +
 +
  另外也可以用窯來造,古時候的人很聰明,會去尋找哪個地方的土壤可以做磚塊,不是所有的土都可以拿來做磚塊,有的可以有的不行,例如鶯歌的土就很軟,很適合拿來當材料。
 +
 +
  古時候住淡水的人就建灰窯仔來做石灰當作基礎建材,而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大概在光復左右,距今現在40~50年前所拍,照片裡的煙囪就是利用磚塊所堆疊(上面窄下面寬)而成,這一類的煙囪都可達到10幾公尺高,建築的過程不僅要用鐵片圍起來還要用鐵釘去釘去做支撐,其煙囪的底還有小洞能使熱氣散發出來,而窯就是在煙囪底下,並持續地悶燒,到達一定溫度後,就能取出磚塊來做建材。
 +
 +
  從日據時期到光復初年都需要用此磚塊來作為建築的材料,是當時很重要的基礎工業。}}
 
|}
 
|}
 +
 +
 +
<!--
 
{| width="95%"
 
{| width="95%"
 
|-
 
|-
| width="20%"|[[檔案:淡水公學校.jpg|400px]]
+
| width="20%"|
 
| valign="top" width="70%"|
 
| valign="top" width="70%"|
 
<p class="mw-customtoggle-R2" style="cursor:pointer; min-height: 1.6em; background-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淡水公學校]]'''</p>
 
<p class="mw-customtoggle-R2" style="cursor:pointer; min-height: 1.6em; background-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淡水公學校]]'''</p>
 
<p align="right">'''說故事:[[周宗賢]]老師'''</p>
 
<p align="right">'''說故事:[[周宗賢]]老師'''</p>
  [[淡水公學校]],就是現在的[[淡水國小]],你看看這張淡水國小,這張應該是從淡水國小的校舍,他的校門拍過去,所以他的背後可以看到[[淡江大學]]運動場。這邊他的前面叫做中山路,從中山路往東拍,往我們淡江大學方向拍,往他的校門一拍,後面遠遠的模模糊糊的這個高地,這邊就是淡江大學的操場就在這一帶了,看起來很近其實很遠,圖中是淡水國小的校舍,你看這邊也有教室,很大的教室,這裡也有講堂,這裡也有門房,這個學校是專門給淡水街,就是淡水鎮,今天就淡水區的台灣人的小朋友念書的。[[李登輝]]前總統,他就是念這個學校畢業的,那我們台灣第一個醫學博士[[杜聰明]]也是這個學校畢業的。
 
 
  那個時候日本人念的,在今天的重建街西邊,那間叫滬尾小學。台灣人讀的這個是[[滬尾公學校]],後來很快就改成[[淡水公學校]]了,有段時間是滬尾公學校,右邊那個是他的校旗,運動場在後面,現在也是運動場在後面,他的旁邊就衛生所嘛,那後面這邊再下去就有那個乞丐寮,台灣很有名的乞丐住戶。
 
  
  [[施乾]]也是這個學校畢業的,他將我們台北地區的乞丐通通加以收容,給他們教育,讓他們自力更生。在今天的艋舺蓋了一個愛愛寮,現在還在。全家投入,感動日本,那個日本人到我們台北來,怎麼台北竟然看不到乞丐,原來有心人,我們淡水人施乾先生自掏腰包蓋一個乞丐寮,那我們淡水這裡後面本來也有一個比較規模小的乞丐寮,很多地方都有乞丐寮,每個地方都有乞丐,愛愛寮是最標準的,最現代化的,給他們教育、給他們醫療,教他們種菜,這個學校雖然是不如日本人念的[[滬尾小學]],但也蓋得不錯啦。日本這個殖民政府,對於殖民地台灣的教育很用心,因為日本人知道把台灣人、殖民地的人,基本教育做好的話才能夠推動政令,不然我政府要你們做什麼你們都聽不懂啊,對不對?那我讓你最少念六年,你就聽得懂日語,也會講日語,更看得懂日文。
 
 
|}
 
|}
 
{| width="95%"
 
{| width="95%"
 
|-
 
|-
| width="20%"|[[檔案:日治時期紅毛城.jpg|400px]]
+
| width="20%"|
 
| valign="top" width="70%"|
 
| valign="top" width="70%"|
<p class="mw-customtoggle-R2" style="cursor:pointer; min-height: 1.6em; background-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紅毛城]]'''</p>
+
<p class="mw-customtoggle-R2" style="cursor:pointer; min-height: 1.6em; background-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p>
 
<p align="right">'''說故事:[[周宗賢]]老師'''</p>
 
<p align="right">'''說故事:[[周宗賢]]老師'''</p>
  這張很早期,是日本人時代、日治時期拍的,照片中還看得到圍牆,是由[[紅毛城]]的西邊往東邊拍,後面是[[家畜試驗所]]。我們參觀路線通常從左邊的監獄進去,有廚房、有個地下室變監牢。從外邊的樓梯爬上去到二樓,爬上去有一段的屋頂已經被颱風吹破。
 
  
  滿清政府時代,把這裡當作淡水營,還建了圍牆跟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在照片中還能看到西門,現在只剩下南門,現在進出的入口,就在由[[中正路]]上來、進出[[紅毛城]]的入口旁。那東門、北門也沒有了,而在照片中還可以看到西門。大概是現在收費停車場的位置,停車收費的地方拍上去。這張照片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拍到英國國旗,這算是非常早期的紅毛城照片,所以地形地貌、牆有很大的變化。
 
 
|}
 
|}
 
{| width="95%"
 
{| width="95%"
 
|-
 
|-
| width="20%"|[[檔案:灰窯仔.jpg|400px]]
+
| width="20%"|
 
| valign="top" width="70%"|
 
| valign="top" width="70%"|
<p class="mw-customtoggle-R2" style="cursor:pointer; min-height: 1.6em; background-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烈火燒成砌屋磚'''</p>
+
<p class="mw-customtoggle-R2" style="cursor:pointer; min-height: 1.6em; background-color: #FFFFFF;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p>
 
<p align="right">'''說故事:[[周宗賢]]老師'''</p>
 
<p align="right">'''說故事:[[周宗賢]]老師'''</p>
  灰窯仔就是早期台灣民間做的石灰,從荷蘭人時代,他們為了要建造紅毛城或安平古堡等建築,需要大量的石灰,用貝殼牡蠣等搗碎燒製,淡水新市鎮或海岸邊通常都是牡蠣聚集的地方,也都是以那些地方的牡蠣加水去燒做提煉,變成水泥或拿來塗牆壁等用途。
+
 
 
  另外也可以用窯來造,古時候的人很聰明,會去尋找哪個地方的土壤可以做磚塊,不是所有的土都可以拿來做磚塊,有的可以有的不行,例如鶯歌的土就很軟,很適合拿來當材料。
 
 
  古時候住淡水的人就建灰窯仔來做石灰當作基礎建材,而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大概在光復左右,距今現在40~50年前所拍,照片裡的煙囪就是利用磚塊所堆疊(上面窄下面寬)而成,這一類的煙囪都可達到10幾公尺高,建築的過程不僅要用鐵片圍起來還要用鐵釘去釘去做支撐,其煙囪的底還有小洞能使熱氣散發出來,而窯就是在煙囪底下,並持續地悶燒,到達一定溫度後,就能取出磚塊來做建材。
 
 
  從日據時期到光復初年都需要用此磚塊來作為建築的材料,是當時很重要的基礎工業。
 
 
|}
 
|}
 
{| width="95%"
 
{| width="95%"
行 191: 行 186:
 
  右邊河岸邊是施合發商行的木材廠,現今淡水捷運站後面的星巴克,克到公園都是當時施合發商行的土地。商行運送木材的輪船已經擱淺無法靠岸,所以利用小船傳送木材到岸上。右邊後方較高的建築物是清水祖師廟。左邊是現今的淡水渡船頭。
 
  右邊河岸邊是施合發商行的木材廠,現今淡水捷運站後面的星巴克,克到公園都是當時施合發商行的土地。商行運送木材的輪船已經擱淺無法靠岸,所以利用小船傳送木材到岸上。右邊後方較高的建築物是清水祖師廟。左邊是現今的淡水渡船頭。
 
|}
 
|}
 +
-->

於 2017年2月18日 (六) 09:46 的修訂


淡水無線電信收信所.jpg
淡水無線電信收信所
淡水白樓舊照.jpg
淡水白樓
淡水中正路公館口舊照.jpg
公館口
淡水公學校.jpg
淡水公學校
日治時期紅毛城.jpg
紅毛城
灰窯仔.jpg
烈火燒成砌屋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