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庄大道公輪祀"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相關頁面)
行 24: 行 24: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保生大帝祭]]
+
*[[保生大帝祭]]
:*[[大道公點龍睛]]
+
*[[大道公點龍睛]]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於 2015年1月16日 (五) 22:19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文化

簡介

  八庄大道公輪祀為淡水三芝地區的民間信仰活動,是全台唯一輪祀大道公的祭典。農曆三月十五日式保生大帝(吳夲,又稱大道公)的聖誕,全台各地保生大帝廟都會隆重舉行祭典,南部以台南學甲慈濟宮最著名,北部則以台北市保安宮的慶典活動為最。在淡水三芝則有非常特殊的「八庄大道公輪祀」的文化祭。

  淡水八庄大道公信仰相傳在1741年(清乾隆6年),由泉州同安籍移墾民自白礁慈濟宮乞求保生大帝分香來,先建草屋於滬尾碼頭奉祀,1796年(清嘉慶元年),由淡水同安頭人「燕樓」李臣春將保生大帝香爐迎請至中寮演戲埔奉祀,並開始接受庄民迎請香爐祈求消災賜福,1802年(清嘉慶7年)塑造老祖金身,1855年(清咸豐5年),李家將「大爐」獻出開始供八庄輪祀。

  初期所謂八庄是指北新庄草埔尾土地公埔小基隆灰窯子圭柔山淡水街水梘頭

  八庄八年輪祀後來改變為九年輪祀,是因為中田寮(忠寮)「燕樓李家」於1885年(清光緒11年)乙酉科,李貽電、李宗炳叔姪同榜武舉,1891年(清光緒17年)辛卯科,李宗聘中文舉人,人才輩出,經向大道公擲筊請示增加「中田寮庄」輪祀,乃成「九年輪祀八庄大道公」。輪祀方式自忠寮起往頂路到三芝,再經由下路回來滬尾街共九個地區,分別為中田寮(忠寮)、水梘頭(二者同屬第一庄祭祀團)、北新庄草埔尾土地公埔小基隆灰窯子圭柔山淡水街

  八庄大道公輪祀除了具有整合化此一地域社會和諧功能外,九年一輪,無廟有像,為淡水、三芝地域民間信仰之表徵,民俗特色為其他地區所少見,又此一輪祀歷史超過二百年,從無間斷,祭祀活動深刻反映淡水、三芝地區開發記憶,1892年(清光緒18年)馬偕博士曾親見這一活動,並記述於其著作中,深具歷史、民俗之意義,八庄輪祀,依村落、庄頭來聚集,保有民俗信仰之發展脈絡,也反映傳統地域性信仰之民俗活動生命力,因此,2010年10月12日登錄為具有特殊文化意涵的「民俗及有關文物」。

資料來源

  1. 謝德錫《八庄大道公的世紀拜拜》,(2005)。
  2. 戴寶村〈淡水、三芝地區的大道公信仰〉,《淡水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
  3.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4. 陳志強〈淡水三芝地區九年輪祀八庄大道公信仰〉,《北縣文化》,(93期,2007)。
  5. 淡水鎮公所《淡水鎮志》,(未刊本,2006)。

參考資料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