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樓"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行 1: 行 1:
 
{{導覽條1|景點}}
 
{{導覽條1|景點}}
[[檔案:蔡坤煌025.jpg|350px|縮圖|{{檔案:蔡坤煌025.jpg}}]]
+
[[檔案:蔡坤煌025.jpg|250px|縮圖|{{檔案:蔡坤煌025.jpg}}]]
 
[[檔案:淡水白樓舊照.jpg|350px|縮圖|{{檔案:淡水白樓舊照.jpg}}]]
 
[[檔案:淡水白樓舊照.jpg|350px|縮圖|{{檔案:淡水白樓舊照.jpg}}]]
 
[[檔案:淡水白樓.jpg|350px|縮圖|{{檔案:淡水白樓.jpg}}]]
 
[[檔案:淡水白樓.jpg|350px|縮圖|{{檔案:淡水白樓.jpg}}]]

於 2021年9月19日 (日) 20:38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圖檔簡述:白樓紀事夢已遠 1970.9。
拍攝日期:1970年9月
攝影者:蔡坤煌
提供者:蔡葉偉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圖檔簡述:淡水白樓早期照片,照片中央的白色樓房即為白樓。
提供者:周宗賢
拍攝地點:淡水白樓故事牆
所有人:劉育銘
攝影者:劉育銘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簡介

  淡水白樓1875年(清光緒元年)由馬偕博士學生嚴清華所建,曾是淡水著名豪宅洋行,也一度是畫家們最愛的淡水建築物之一;然而,幾經輾轉易手,於1992年拆除改建公寓後,人們就只能從老照片或畫作中憑弔白樓身影了。例如,1970年代時,蔡坤煌醫師曾透過攝影鏡頭拍下白樓影像,忠實的紀錄了白樓樣貌;再如,2009年時,為了重現白樓風華,在淡水街角博物館計畫的重視下,由淡水文化基金會委託畫家蕭進興,選定在白樓舊址附近畫了一幅20公尺長的大型壁畫,透過文化歷史斷面的修補,讓人們可以更全面理解淡水老街的文化資產樣貌。

  創建淡水白樓的屋主嚴清華馬偕博士來臺所收的第一位學生,後來成為北臺灣第一位臺籍傳道師及牧師,更是北部基督長老教會關鍵人物。順著山勢建成的白樓,共有二層樓、四面拱廊陽臺,可以看到淡水風光,外牆白灰因而得名,外觀具西洋味,屋內也有壁爐。圍牆設計成波斯形山門,門額外寫「受天祿」,內面則是「富貴春」三字。於明治年間經營淡水內河及島內航運的辦公場所,爾後輾轉易手淪為隔間出租的大雜院,曾遭到大火祝融而日益破落,於1992年拆除改建公寓。

  「白樓故事牆」的大型壁畫就位於「三民街4巷」往上走,右手邊20公尺長的牆面上。蕭進興先生的畫作內容其實十分豐富,不光只是白樓而已。壁畫題名為「三層厝白樓」,三層厝之意即沿山崗第三層坡段的民屋,正界於壁畫白樓的後方。三層厝群屋中有一間是戰前日籍畫家木下靜涯(1887~1988)的寓所兼畫室。如此重要的「三層厝」(三民街)地名,有白樓,有木下靜涯舊蹟白樓已拆建,而木下舊舍仍在,也算是淡水蛻變中的異例。

三層厝白樓.JPG

交通地圖

讀取地圖中...


資料來源

  1. 淡水古蹟博物館
  2. 白樓重返現場&消失的淡水記憶【財團法人淡水文化基金會】

參考資料

相關頁面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