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金海岸石滬群"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行 4: 行 4:
 
==簡介==
 
==簡介==
 
{{Youtube|Jb0RCMkYuCk|450|right|1030828紅樹林有線新聞 淡水漁會耗時一年修復 打造石滬心景點}}
 
{{Youtube|Jb0RCMkYuCk|450|right|1030828紅樹林有線新聞 淡水漁會耗時一年修復 打造石滬心景點}}
  [[石滬]]可追溯到清朝時期,是台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石滬捕魚技術似「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是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也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
  [[石滬]]可追溯到清朝時期,石滬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是台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石滬捕魚技術似「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為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早年,[[淡水石滬]]相當壯觀,在[[沙崙]]、[[港子坪]]、[[洲仔灣]]一帶規模最壯觀,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也佈滿石滬,[[漁人碼頭]]最尾端的海灘礁岸,漁民稱之為「石滬角」,石滬尾端的村莊稱「滬尾莊」,最早的地圖顯示沙崙一帶都屬滬尾莊,日治時期台北州役更曾繪圖管理並標示滬主姓名。[[淡水石滬]]的發展源於早年淡水河口常有動物腐肉從中上游漂流而至,吸引鯊魚聚集,漁民乃建造石滬圍捕,成為上等[[魚丸]]食材,[[淡水魚丸]]名聞遐邇,石滬功不可沒。在人力捕撈的年代,淡水地區至少有20幾個石滬,集中在目前漁人碼頭木棧道附近海邊,是沿岸漁民生計來源之一。
+
  早年[[淡水石滬]]相當壯觀,在[[沙崙]]、[[港子坪]]、[[洲仔灣]]一帶規模最壯觀,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也佈滿石滬,[[漁人碼頭]]最尾端的海灘礁岸,漁民稱之為「石滬角」,石滬尾端的村莊稱「滬尾莊」,最早的地圖顯示沙崙一帶都屬滬尾莊,日治時期台北州役更曾繪圖管理並標示滬主姓名。在人力捕撈的年代,淡水地區至少有20幾個石滬,集中在目前漁人碼頭木棧道附近海邊,是沿岸漁民生計來源之一。
  
  隨著淡水開港通商,清法戰爭沈船、填石阻港造成泥沙淤積,近年來河口海岸因過度漁撈及水源污染,造成魚源枯竭,且因科技進步,動力漁船機取代舊式捕魚法,石滬漁法逐漸乏人問津、任其荒廢坍塌,加上地方開發和破壞,如今石滬已所剩無幾。[[1980年]]代,前台北縣府闢建[[漁人碼頭]],整排石滬都被徵收廢除,只有碼頭區外側少數幾座保存下來,現今[[沙崙海水浴場]]和[[淡水第二漁港]]之間的沿岸,有一個石滬區,規模已不復見,仍可略見當時所圈起來的範圍。於屯山里[[六塊厝漁港]]附近海域,退潮時亦可見先民所築的「海上長城」,共有13口石滬,雖已斷垣殘壁卻仍能見證早年[[淡水石滬]]盛況。在洲仔灣興仁社區也開始以自然工法來重建淡水石滬。
+
  隨著淡水開港通商,清法戰爭沈船、填石阻港造成泥沙淤積,近年來河口海岸因過度漁撈及水源污染,造成魚源枯竭,且因科技進步,動力漁船機取代舊式捕魚法,石滬漁法逐漸乏人問津、任其荒廢坍塌,加上地方開發和破壞,如今石滬已所剩無幾。[[1980年]]代,前台北縣府闢建[[漁人碼頭]],整排石滬都被徵收廢除,只有碼頭區外側少數幾座保存下來,現今[[沙崙海水浴場]]和[[淡水第二漁港]]之間的沿岸,有一個石滬區,規模已不復見,仍可略見當時所圈起來的範圍。於屯山里[[六塊厝漁港]]附近海域,退潮時亦可見先民所築的「海上長城」,共有13口石滬,雖已斷垣殘壁卻仍能見證早年[[淡水石滬]]盛況。在[[洲仔灣]]興仁社區也開始以自然工法來重建淡水石滬。
  
 
  為了發揚漁業文化傳承的使命、重現石滬之美,淡水區漁會在新北市政府的補助下,積極修復沙崙海域的心形石滬,推廣體驗活動,期望讓古老的智慧漁法,源遠流傳,並讓傳統漁業得以轉型,促進觀光發展。並於[[2014年]]7月至8月期間舉辦「淡水石滬心記錄」攝影比賽[http://www.ts-fa.org.tw/event/?q=content/%E6%B4%BB%E5%8B%95%E8%BE%A6%E6%B3%95],以淡水區漁會轄區內新建置的沙崙石滬為攝影標的,涵蓋建築、人文、風景、生態等題材,以表現沙崙石滬之特色、精神。[http://www.ts-fa.org.tw/event/?q=content/%E6%B7%A1%E6%B0%B4%E7%9F%B3%E6%BB%AC%E5%BF%83%E8%A8%98%E9%8C%84%E6%94%9D%E5%BD%B1%E6%AF%94%E8%B3%BD%E7%B5%90%E6%9E%9C%E5%85%AC%E5%B8%83%E5%9B%89]
 
  為了發揚漁業文化傳承的使命、重現石滬之美,淡水區漁會在新北市政府的補助下,積極修復沙崙海域的心形石滬,推廣體驗活動,期望讓古老的智慧漁法,源遠流傳,並讓傳統漁業得以轉型,促進觀光發展。並於[[2014年]]7月至8月期間舉辦「淡水石滬心記錄」攝影比賽[http://www.ts-fa.org.tw/event/?q=content/%E6%B4%BB%E5%8B%95%E8%BE%A6%E6%B3%95],以淡水區漁會轄區內新建置的沙崙石滬為攝影標的,涵蓋建築、人文、風景、生態等題材,以表現沙崙石滬之特色、精神。[http://www.ts-fa.org.tw/event/?q=content/%E6%B7%A1%E6%B0%B4%E7%9F%B3%E6%BB%AC%E5%BF%83%E8%A8%98%E9%8C%84%E6%94%9D%E5%BD%B1%E6%AF%94%E8%B3%BD%E7%B5%90%E6%9E%9C%E5%85%AC%E5%B8%83%E5%9B%89]
 +
 +
===石滬與魚丸===
 +
  [[淡水魚丸]]的發展,源於早年淡水河口常有動物腐肉從中上游漂流而至,吸引鯊魚聚集,河口的石滬成為讓鯊魚擱淺或圍捕的好地方,鯊魚成為上等[[魚丸]]食材,[[淡水魚丸]]名聞遐邇,石滬成為淡水在地風味及土產生產地重要的一環。
 +
 +
===石滬與珠螺肉===
 +
  與[[石滬]]相關的另一項[[淡水]]在地風味是炒珠螺,早年主要產地就是由臨近沙崙的[[石滬角]]撿拾,是早年淡水人重要的平常加菜方式之一。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李明儒。《[[漁滬文化的緣起與分佈:一個跨國際觀點的探索]]》。(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文化局,民98.04)
+
*李明儒。《[[漁滬文化的緣起與分佈:一個跨國際觀點的探索]]》。(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文化局,民98.04)
:*[[淡水古蹟博物館]]、遠足文化公司。《[[淡水尋寶記:博物淡水知識大考驗問答集]]》。(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遠足文化,民101.12)
+
*[[淡水古蹟博物館]]、遠足文化公司。《[[淡水尋寶記:博物淡水知識大考驗問答集]]》。(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遠足文化,民101.12)
 +
*[http://tamsuitour.pixnet.net/blog/post/97749238-淡水石滬歷史與相關美食典故 淡水石滬歷史與相關美食典故]
 +
*[http://blog.udn.com/freeman588/5677606 從淡水魚丸聊起北海岸那些石滬]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531002912-260405 2014-05-31 淡水石滬漁村1日遊 600元超划算]【中時電子報】
+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531002912-260405 2014-05-31 淡水石滬漁村1日遊 600元超划算]【中時電子報】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3895 2014-06-01 〈台北都會〉淡水石滬群崩解 老漁夫盼再砌]【自由時報】
+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3895 2014-06-01 〈台北都會〉淡水石滬群崩解 老漁夫盼再砌]【自由時報】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1411177198.html 2014-08-31 淡水重整石滬 修好一顆「心」]【聯合新聞網】
+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1411177198.html 2014-08-31 淡水重整石滬 修好一顆「心」]【聯合新聞網】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http://www.bfg2007.com/data/2/0604222.htm 淡水六塊厝石滬遺跡]
+
*[http://www.bfg2007.com/data/2/0604222.htm 淡水六塊厝石滬遺跡]
:*[http://lmp8721.blogspot.tw/2014/04/2014-04-29-059_29.html 2014 04 29 淡水屯山里藏石滬 社區歷史很有料(王嬿淳059)]
+
*[http://lmp8721.blogspot.tw/2014/04/2014-04-29-059_29.html 2014 04 29 淡水屯山里藏石滬 社區歷史很有料(王嬿淳059)]
:*[http://www.nicole1173.tw/2013/07/blog-post_7882.html 雙心石滬在八里左岸]
+
*[http://www.nicole1173.tw/2013/07/blog-post_7882.html 雙心石滬在八里左岸]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14940 八里左岸也有雙心石滬喔]【背包客棧】
+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14940 八里左岸也有雙心石滬喔]【背包客棧】
:*[https://www.facebook.com/tam.sui.good/posts/425516034174170 ◎傳承傳統漁法 沙崙石滬擬修復]【淡水資訊網FB】
+
*[https://www.facebook.com/tam.sui.good/posts/425516034174170 ◎傳承傳統漁法 沙崙石滬擬修復]【淡水資訊網FB】
:*[http://tamsuitour.pixnet.net/blog/post/13361619-淡水沙崙的石滬角 淡水沙崙的石滬角]
+
*[http://tamsuitour.pixnet.net/blog/post/13361619-淡水沙崙的石滬角 淡水沙崙的石滬角]
:*[http://tamsuitour.pixnet.net/blog/post/97749238-淡水石滬歷史與相關美食典故 淡水石滬歷史與相關美食典故]
+
*[http://mypaper.pchome.com.tw/grass6702/post/1321495751 洲子灣海岸石滬生態與老樹古屋淡水老街知性之行]
:*[http://mypaper.pchome.com.tw/grass6702/post/1321495751 洲子灣海岸石滬生態與老樹古屋淡水老街知性之行]
+
*[http://www.ts-fa.org.tw/ts-fa/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76 本會辦理 淡水 石滬心 紀錄攝影比賽]
:*[http://www.ts-fa.org.tw/ts-fa/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76 本會辦理 淡水 石滬心 紀錄攝影比賽]
+
*[http://trp.cpami.gov.tw/ch/ArtHtml_Show.aspx?ID=59d8fb1e-957d-4744-aed6-25a92ec7240d&path=214 重建海上長城-淡水興仁社區要讓洲子灣風華再現]
:*[http://trp.cpami.gov.tw/ch/ArtHtml_Show.aspx?ID=59d8fb1e-957d-4744-aed6-25a92ec7240d&path=214 重建海上長城-淡水興仁社區要讓洲子灣風華再現]
+
*[http://luchifeng1978.pixnet.net/blog/post/33777549-淡水沙崙石滬角-%26-滬尾的由來 淡水沙崙石滬角&滬尾的由來]
:*[http://luchifeng1978.pixnet.net/blog/post/33777549-淡水沙崙石滬角-%26-滬尾的由來 淡水沙崙石滬角&滬尾的由來]
+
*[http://www.tamsui.org.tw/photos/P21/index.htm 淡水風情畫-石滬-]【[[淡水文化基金會]]】
:*[http://www.tamsui.org.tw/photos/P21/index.htm 淡水風情畫-石滬-]【[[淡水文化基金會]]】
+
*[http://etoe.mlc.edu.tw/media/material_files/9763/sk302-1/a001.htm 石滬的由來]
:*[http://etoe.mlc.edu.tw/media/material_files/9763/sk302-1/a001.htm 石滬的由來]
+
*[http://sixstar.moc.gov.tw/blog/jou540/knowHowFronListAction.do?method=doReadKnowHow&source=2&knowhowId=2339 六塊厝漁港.大屯溪〈魚梯〉.罟寮.石滬.百年古厝.慈玄宮]
:*[http://sixstar.moc.gov.tw/blog/jou540/knowHowFronListAction.do?method=doReadKnowHow&source=2&knowhowId=2339 六塊厝漁港.大屯溪〈魚梯〉.罟寮.石滬.百年古厝.慈玄宮]
+
*[http://tamsui.yam.org.tw/tsct/tsct0036.htm 石滬角先民遺址]【[[滬尾文史工作室]]】
:*[http://tamsui.yam.org.tw/tsct/tsct0036.htm 石滬角先民遺址]【[[滬尾文史工作室]]】
 
  
 
[[Category:景點]]
 
[[Category:景點]]

於 2015年1月11日 (日) 22:06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圖檔簡述:位於六塊厝漁港旁的石滬空拍圖。
拍攝日期:2014-10-20
拍攝地點:六塊厝漁港
所有人: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重點研究計畫
攝影者:影舞者福倈鷹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 影片描述: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石滬紀錄片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

  • 影片描述:1030828紅樹林有線新聞 淡水漁會耗時一年修復 打造石滬心景點
  • 影片來源:YouTube

  石滬可追溯到清朝時期,石滬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是台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石滬捕魚技術似「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為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早年淡水石滬相當壯觀,在沙崙港子坪洲仔灣一帶規模最壯觀,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也佈滿石滬,漁人碼頭最尾端的海灘礁岸,漁民稱之為「石滬角」,石滬尾端的村莊稱「滬尾莊」,最早的地圖顯示沙崙一帶都屬滬尾莊,日治時期台北州役更曾繪圖管理並標示滬主姓名。在人力捕撈的年代,淡水地區至少有20幾個石滬,集中在目前漁人碼頭木棧道附近海邊,是沿岸漁民生計來源之一。

  隨著淡水開港通商,清法戰爭沈船、填石阻港造成泥沙淤積,近年來河口海岸因過度漁撈及水源污染,造成魚源枯竭,且因科技進步,動力漁船機取代舊式捕魚法,石滬漁法逐漸乏人問津、任其荒廢坍塌,加上地方開發和破壞,如今石滬已所剩無幾。1980年代,前台北縣府闢建漁人碼頭,整排石滬都被徵收廢除,只有碼頭區外側少數幾座保存下來,現今沙崙海水浴場淡水第二漁港之間的沿岸,有一個石滬區,規模已不復見,仍可略見當時所圈起來的範圍。於屯山里六塊厝漁港附近海域,退潮時亦可見先民所築的「海上長城」,共有13口石滬,雖已斷垣殘壁卻仍能見證早年淡水石滬盛況。在洲仔灣興仁社區也開始以自然工法來重建淡水石滬。

  為了發揚漁業文化傳承的使命、重現石滬之美,淡水區漁會在新北市政府的補助下,積極修復沙崙海域的心形石滬,推廣體驗活動,期望讓古老的智慧漁法,源遠流傳,並讓傳統漁業得以轉型,促進觀光發展。並於2014年7月至8月期間舉辦「淡水石滬心記錄」攝影比賽[1],以淡水區漁會轄區內新建置的沙崙石滬為攝影標的,涵蓋建築、人文、風景、生態等題材,以表現沙崙石滬之特色、精神。[2]

石滬與魚丸

  淡水魚丸的發展,源於早年淡水河口常有動物腐肉從中上游漂流而至,吸引鯊魚聚集,河口的石滬成為讓鯊魚擱淺或圍捕的好地方,鯊魚成為上等魚丸食材,淡水魚丸名聞遐邇,石滬成為淡水在地風味及土產生產地重要的一環。

石滬與珠螺肉

  與石滬相關的另一項淡水在地風味是炒珠螺,早年主要產地就是由臨近沙崙的石滬角撿拾,是早年淡水人重要的平常加菜方式之一。

參考資料

相關新聞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