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環保志" 修訂間的差異
(→海流之向) |
Masker0428 (對話 | 貢獻) 小 (已還原 185.220.101.22 (對話) 的編輯為最後由 Yueh94223 所修訂的版本) |
||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 |||
行 41: | 行 41: | ||
劉金源/淡江大學海下中心主任 | 劉金源/淡江大學海下中心主任 | ||
{{紀錄片模板-橫|劉金源開設「海洋科技與環境」通識課程,透過演講與課程內容讓同學瞭解海洋的知識與觀念.jpg|450| | {{紀錄片模板-橫|劉金源開設「海洋科技與環境」通識課程,透過演講與課程內容讓同學瞭解海洋的知識與觀念.jpg|450| | ||
− | + | 在海洋領域付出超過40年、屆齡退休的劉金源老師,仍然不斷開創海洋教育的更多可能,期望大家都能親近海洋進而保護海洋。|_sArnIUZABs|淡水環保志/海流之向—劉金源}}{{Top|序言}} | |
===[[淡水環保志/綠電推手—許慧明]]=== | ===[[淡水環保志/綠電推手—許慧明]]=== |
於 2022年3月1日 (二) 10:25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術研究
序言[編輯]
王慰慈: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
- 109年度淡江大學文學院「淡北人文e網通—社區影像環保志」計劃主持人/監製
- 2021年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淡水好生活/協同主持人
故事,永遠是最吸引人的題材,而具歷史文化底蘊、結合庶民與土地的故事,更是數位人文不可或缺的要素!文化創意產業則是說故事產業,說感動人心的故事。本計劃起源於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計畫於2012年8月1日迄今已進入第九年頭。該課程之宗旨乃為帶領學生以具體行動,拿起攝影機拍攝社區紀錄片。大淡水地區擁有豐富之文化、歷史、產業、社會、教育相關資源,其中孕育著美好的人、事、物之故事能量,等著我們去發掘。社區影像行動在這樣前提下,充滿了熱情的我們走入了大淡水各角落。我們完成了《淡水人物志》、《淡水食貨志》、《淡水風土志》、《淡水裨史志》、《淡水炫光志》、《淡水新住民志》《淡水里民志》以及《淡水良師志》等不同主題的關懷,為淡水記錄保存了許多動人的生命故事。
在影視教學現場待了三十年,不可否認影視相關學生很自然的接受並認同日、韓、歐美的電影電視流行文化,反而忽略了自身所處的在地文化之價值。因此,在九年間我陸續引進專業知能服務學習、文學院重點計劃、科技部數位人文計劃、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等資源,讓學生能夠透過每年不同的主題式學習,去認識大淡水風貌、認識在地文化的意涵。傳統教學只重視技術、設備、敘事美學的講解,但本計劃則需花更多時間去探索每年不同的主題和拍攝對象,除此還需要借重不同跨領域的專家或社區人士協助課堂進行,研究如何認識主題、強化主題,並尋找合適說故事的切入點。今年的《淡水環保志》結合人物紀錄片和專題紀錄片的特質,課堂花了不少時間加強認識了淡水地區環境保育狀況,從能源資源、水資源、水上垃圾、生態教育、觀光農場等等,一路走來十分感謝與我們合作的拍攝對象。介紹如下:推廣環保教育有成的八里米倉國小校長林愛玲、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專家-劉金源主任、致力發展智慧綠能社區和公民電廠的許慧明、從大自然中取材的童軍老師蕭妘羽、推動社區環保行動和河川生態整治的陳建志、淡水公司田溪與程氏古厝的故事、利用業餘帶著社區學員走入大自然的無患子(鄭文欽)、以綠電和魚菜共生提倡永續發展價值的忠寮社區和李鎮榮的故事。
本課程每年投入為期八個月的製作期,學生有組織的進入社區後,認識不同年齡層的被拍攝者,都是從非常陌生的田調和初訪開始,直到一步步打入被拍者的生活、從影片的構思與企劃,再到圖文拍攝與編寫,製作專訪集、視覺設計、策展、宣傳、佈置、舉辦成果展,是一系列完整的專案製作。也感謝來自大傳系36屆大三學生44位、資傳系學生1位、大傳系大四擔任服務學習2位行政助理、8位協力指導、大傳研究所USR助理許閔翔。在這八個月共同完成8部紀錄片、8篇專訪、以及各組拍攝人物的精選劇照和工作照30張、FB的報導。學生除了服務行動外,團隊每一個人還必須填服務日誌及在課堂中進行反思討論,他們認真的投入早已遠遠超過4個學分基本的要求。他們走入社區,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實地演練和摸索中達成學習的目的、從社區人事物中學習知識與技能、從團隊合作的精神到彼此互助,也培養人際溝通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次在淡水社區大學舉辦紀錄片成果發表會,對我們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這個地方是很多環保教育進行與推廣的地方,期待我們的努力能與大淡水的親朋好友面對面的交流互動,讓這些環保議題下美好的故事能夠被記錄、被關注、被保存。
在此感謝神常常聽我的禱告,幫助我們在疫情下能平安完成大任;也感謝淡江大學文學院林呈蓉院長、淡江大學服務學習課程辦公室吳恩慈、以及教育部USR的協助,讓淡江大眾傳播系的孩子可以勇敢走出校園,拓展他們的視野,給他們有學習的機會。本計劃除了每年對外發表成果展之外,所有歷屆影音、文字專訪集、相片等成果皆整合於「淡水維基館—大淡水全紀錄」網站中。請參考【淡水維基館】。
王慰慈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
策劃單位:淡水好生活–學習型城鄉建構計畫
製作單位: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協辦單位:淡水社區大學
指導單位:淡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辦公室
淡水環保志[編輯]
淡水環保志/綠色米倉-八里米倉國小[編輯]
林愛玲 / 校長
|
【回上端】
海流之向[編輯]
劉金源/淡江大學海下中心主任
|
【回上端】
淡水環保志/綠電推手—許慧明[編輯]
許慧明/智慧綠能社區合作社理事長
|
【回上端】
淡水環保志/妘遊戲-蕭妘羽老師[編輯]
蕭妘羽/北投國中童軍老師
|
【回上端】
淡水環保志/河盼-陳建志[編輯]
陳建志/河川教育工作者
|
【回上端】
淡水環保志/淡我身在城市中-公司田溪程氏古厝[編輯]
謝德錫、姚莉亭/程氏古厝經營團隊
|
【回上端】
淡水環保志/無患子的自然走讀-鄭文欽[編輯]
鄭文欽/南山人壽業務、紅樹林生態館導覽員、萬華社區大學講師
|
【回上端】
淡水環保志/老城故事-淡水忠寮社區[編輯]
李鎮榮 / 新北市淡水忠寮社區發展協會
|
【回上端】
版權頁[編輯]
- 統 籌:
- 計畫主持:王慰慈
- 監 製:王慰慈
- 作者群: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第36屆三年級
- 視覺指導:陳玉鈴
- 行政專員:黃卉萱、廖又弘
- 文字編審:陳品靜
- 美術編輯:李依蓉、莊惠閔
- 視覺設計:林汮夤、李依霖
- 發 行 人:文學院院長 林呈蓉
- 出版發行:淡江大學文學院大眾傳播系
- 地 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 傳 真:(02)26209925
- 電 話:(02)26215656-2305
- 出版日期:2021年6月5日
資料來源[編輯]
-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