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台灣阿成"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淡水週年紀念)
 
(未顯示由 6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47 次修訂)
行 1: 行 1:
[[使用者:台灣阿成/計畫成果|計畫成果]] | [[使用者:台灣阿成/參考資源|參考資源]] | [[使用者:台灣阿成/維基館實習組|維基館實習組]] | [[使用者:台灣阿成/維基館研究組|維基館研究組]] | [[使用者:台灣阿成/致詞存檔|淡水學研討會致詞]]<br>
+
<font size="-1">
[[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經略淡水-淡水人的在地觀點|大淡水人物誌]] | [[淡水食貨志-淡水工商業的發展與經營|大淡水食貨誌]] | [[淡水在地文化數位典藏協作系統之開發與建置|淡水維基館建置]] | [[屯山人說故事]] | [[淡北城鄉e線牽]] | [[淡水河海e指通]]
+
[[使用者:台灣阿成/計畫成果|計畫成果]]|[[淡北城鄉e線牽]]|[[淡水河海e指通]]|[[使用者:台灣阿成/參考資源|參考資源]][[使用者:台灣阿成/致詞存檔|淡水學研討會致詞]][https://www.facebook.com/notes/2734053580180695/ 阿成的FB網誌]|關於[[林信成]][[使用者:台灣阿成/學生DB作業|學生DB作業]]<br>
 +
[[使用者:台灣阿成/維基館實習組|維基館實習組]][[使用者:台灣阿成/維基館研究組|維基館研究組]][[使用者:台灣阿成/暑期實習生|暑期實習生]][[使用者:台灣阿成/百齡課程|百齡課程]][[使用者:台灣阿成/外語學院課程|外語學院課程]][[使用者討論:台灣阿成/維基館志工隊|維基館志工隊招募]][[使用者:台灣阿成/研習班分組|暑期研習班]][[使用者:台灣阿成/範例|範例]]|[http://tamsui.dils.tku.edu.tw/wiki/images/2/2e/20210819工作坊.pdf 講義]
 +
</font>
 +
 
 
==阿成隨筆==
 
==阿成隨筆==
 
*我又手癢創建了這個館,算算已經是第4個了,前三個分別是:[http://twbsball.dils.tku.edu.tw 台灣棒球維基館]、[http://basketball.dils.tku.edu.tw 台灣籃球維基館]、[http://reading.dils.tku.edu.tw 療癒閱讀維基館]。(2013.09.14)
 
*我又手癢創建了這個館,算算已經是第4個了,前三個分別是:[http://twbsball.dils.tku.edu.tw 台灣棒球維基館]、[http://basketball.dils.tku.edu.tw 台灣籃球維基館]、[http://reading.dils.tku.edu.tw 療癒閱讀維基館]。(2013.09.14)
行 10: 行 13:
 
*2018年就這樣過去了,我沒在這兒留下隻字片語,正值2019年始,趕快簽個到以示未曾缺席。(2019.01.03)
 
*2018年就這樣過去了,我沒在這兒留下隻字片語,正值2019年始,趕快簽個到以示未曾缺席。(2019.01.03)
 
*2019年1月起有許多生力軍加入本館,我們將以[[淡水]]為中心,串起[[淡水河流域]]的山、海、河沿線城鎮,達成[[淡水河海e指通]]之目標。(2019.01.09)
 
*2019年1月起有許多生力軍加入本館,我們將以[[淡水]]為中心,串起[[淡水河流域]]的山、海、河沿線城鎮,達成[[淡水河海e指通]]之目標。(2019.01.09)
*期望淡水維基館不只是「淡水」維基館,而是要以「立足[[淡水]]、放眼[[臺灣]]、展望世界」的視野,來為地方學研究略盡棉薄之力。(2019.02.01)
+
*期望[[淡水維基館]]不只是「淡水區」維基館,而是要以「立足[[淡水]]、放眼[[臺灣]]、展望世界」的視野,來為地方學研究略盡棉薄之力。(2019.02.01)
*提出[[淡水維基館]]發展六波段建設之六字箴言:新宜桃北基淡(新一偷剝雞蛋)。(2019.02.18)
+
*提出[[淡水維基館]]發展六波段建設之六字箴言:新宜桃北基淡(欣宜偷剝雞蛋)。(2019.02.18)
 +
*舉辦[[2019資訊素養與社會參與:在地記憶.數位共筆研習會]]。(2019.05.18)
 +
*舉辦2020年暑期研習班[[使用者:台灣阿成/研習班分組#109暑期研習班分組|數位人文、地方深耕]]。(2020/07/22~2020/07.24)
 +
*舉辦2021年暑期研習班[[使用者:台灣阿成/研習班分組#110暑期研習班分組|數位深耕、地方創生]]。(2021/07/21~2021/07.23)
 +
 
 +
==我開的線上會議室==
 +
*Google meet四個
 +
#A:https://meet.google.com/ivu-tove-yco
 +
#B:https://meet.google.com/tdh-rypw-yib
 +
#C:https://meet.google.com/eou-hkxy-tqk
 +
#D:https://meet.google.com/ohv-oqzf-ahf
 +
 
 +
*MS Teams兩個
 +
#多功能會議室:https://reurl.cc/Mkde9W
 +
#維基館工作坊:https://reurl.cc/3olYmV
 +
 
 +
==淡水週年紀念==
 +
*2020年:
 +
**小白宮150週年([[1870年]])
 +
*2021年:
 +
**淡水大道公來台280週年([[1741年]]保生大帝分香來台,於滬尾碼頭建草屋奉祀)
 +
*2022年:
 +
**鄞山寺200週年([[1822年]])
 +
**淡水開港160週年([[1862年]])
 +
**馬偕抵淡水150週年([[1872年]])
 +
*2023年:
 +
**淡水廳300週年([[1723年]]劃大甲溪以北為淡水廳)
 +
*2024年:
 +
**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暨臺北建城140週年([[1884年]])
 +
*2025年:
 +
**小白宮155週年([[1870年]])
 +
*2026年:   
 +
**淡水福佑宮230週年
 +
*2028年:
 +
**新北淡水紅毛城建城400週年([[1628年]]西班牙人入淡水建聖多明哥城,今日紅毛城前身)
 
----
 
----
 
*整理著[[淡水人物錄]],覺得要瞭解淡水的歷史,可從幾個大家族著手:(2015.1.5)
 
*整理著[[淡水人物錄]],覺得要瞭解淡水的歷史,可從幾個大家族著手:(2015.1.5)
行 18: 行 55:
 
**[[馬偕家族]]/開基祖:[[馬偕]](1844年-1901年)
 
**[[馬偕家族]]/開基祖:[[馬偕]](1844年-1901年)
 
**施氏家族/開基祖:[[施坤山]](1878年-1931年)
 
**施氏家族/開基祖:[[施坤山]](1878年-1931年)
 +
 
==淡水文創史==
 
==淡水文創史==
 
*忽然想到可以把淡水歷史上與文創有關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那些物整理一下,成為「淡水文創史」。(2015.9.18)
 
*忽然想到可以把淡水歷史上與文創有關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那些物整理一下,成為「淡水文創史」。(2015.9.18)
行 37: 行 75:
 
*[[:category:音樂家|音樂家]]:
 
*[[:category:音樂家|音樂家]]:
 
**[[江文也]](1910年-1983年)
 
**[[江文也]](1910年-1983年)
 +
**[[呂泉生]](1916年-2008年)
 
**[[李雙澤]](1949年-1977年)
 
**[[李雙澤]](1949年-1977年)
 
**[[張雨生]](1966年-1997年)
 
**[[張雨生]](1966年-1997年)
  
 
*建築、古蹟:
 
*建築、古蹟:
 +
**[[紅毛城]]
 +
**[[小白宮]]
 +
**[[牛津學堂]]
 +
**[[滬尾偕醫館]]
  
 
(待續 ...)
 
(待續 ...)
行 59: 行 102:
 
**[http://www.pinpu.digital.ntu.edu.tw/overview_a3.php 凱達格蘭族歷年重要大事記]
 
**[http://www.pinpu.digital.ntu.edu.tw/overview_a3.php 凱達格蘭族歷年重要大事記]
  
 
+
==地圖測試==
 
+
參考網址:https://maps.extension.wiki/wiki/Displaying_Leaflet_maps
{{導覽條1|地名}}
+
{{#display_map:25.17534, 121.43297~紅毛城原名安東尼奧城}}
{{Youtube|PN03YYiNgxI|400|right|【紀錄新發現】發現板橋之美(20150425)}}
 
==地名由來==
 
<p>板橋舊名「枋橋」,是臺語發音,意思為「木板所做的橋」。其由來是因為在清朝乾隆年間,曾在今天板橋西方的一條小溪上,蓋了一座木橋,以利行人的來往,久而久之,此地便被命名為「枋橋」。民國九年,日本政府將「枋橋」改為「板橋」,光復後沿用,並於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改為板橋區。</p>
 
==歷史==
 
<p>板橋區昔日叫做『擺接』,來源自在此地區生活的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擺接社音譯而來,到了清朝雍正年間才開始有漢人足跡,乾隆年間廖啟樁、林成祖以入墾擺接平原,隨著漢人移住人口數量漸漸增長逐漸成為擺接堡,遍及今日板橋區、中和區、土城區和大迦納、新莊西盛等地區,至道光年間林本源家族自大溪遷居於此更使板橋成為宗教、商業、文化中心;之後擺接一詞以閩南語同音字雅化為枋橋,日據時代依日式地名改為板橋,讀法為itabashi或itahashi,第二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改制為板橋鎮,並於1972年升格縣轄市。</p>
 
==參考資料==
 
*[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newtaipei-city/banqiao/ travelking-板橋區]
 
*[http://www.nani.com.tw/nani/319db/taipei/taipei/taipei01_2.htm 板橋區地名由來]
 
 
 
==相關影片==
 
{|
 
|-
 
|{{Youtube|y-Bwd1cv8sU|400|right|板橋林家花園~全紀錄}}
 
|{{Youtube|FHaDHEF6d5A|400|right|台灣誌 停留在新板橋的舊時人家 走入板橋林家花園}}
 
|{{Youtube|VkQIKKsoc3M|400|right|台灣誌 板橋林家 霧峰林家 天下二林 風雲崛起}}
 
|}
 
 
 
==相關頁面==
 
*[[新店溪]]
 
 
 
==相關連結==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NewTaipeiCity/banchiau 板橋區寺廟]
 
*[https://www.ca.ntpc.gov.tw/home.jsp?id=221&parentpath=0,2,43,219 板橋區107年人口統計]
 
*[https://www.banqiao.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047 板橋區公所]
 
*[http://yoyoman822.pixnet.net/blog/post/67194873-%E3%80%90%E6%96%B0%E5%8C%97%E7%89%B9%E8%89%B2%E5%85%AC%E5%9C%92%E3%80%91%E6%9D%BF%E6%A9%8B%E5%9B%9B%E7%B6%AD%E5%85%AC%E5%9C%92%EF%BD%9E%E4%BE%86%E5%B7%A8%E7%8D%B8%E6%94%80%E7%88%AC 【新北特色公園】板橋四維公園]
 
*[http://yoyoman822.pixnet.net/blog/post/66304524-%E3%80%90%E6%96%B0%E5%8C%97%E5%B8%82%E7%89%B9%E8%89%B2%E5%85%AC%E5%9C%92%E3%80%91%E6%9D%BF%E6%A9%8B%E5%AF%8C%E8%B2%B4%E7%B6%A0%E5%9C%B0%E5%85%AC%E5%9C%92%EF%BD%9E%E8%B6%85%E8%90%8C 【新北市特色公園】板橋富貴綠地公園]
 
[[Category:地名]]
 

於 2024年4月8日 (一) 23:55 的最新修訂

計畫成果淡北城鄉e線牽淡水河海e指通參考資源淡水學研討會致詞阿成的FB網誌|關於林信成學生DB作業
維基館實習組維基館研究組暑期實習生百齡課程外語學院課程維基館志工隊招募暑期研習班範例講義

阿成隨筆[編輯]

  • 我又手癢創建了這個館,算算已經是第4個了,前三個分別是:台灣棒球維基館台灣籃球維基館療癒閱讀維基館。(2013.09.14)
  • 就從最熟悉的人、事、時、地、物開始編吧,以此架構做粗胚,然後再調整、補強。(2013.09.15)
  • 突破400頁了,我何其有幸擁有一群可愛又努力的學生們共同奮鬥!(2013.10.08)
  • 一些想法還是記一下,以免健忘:文學的淡水、音樂的淡水、藝術的淡水、歷史的淡水、地理的淡水、生態的淡水 ...(2015.01.03)
  • 暫時把一些計畫成果做成常用連結放底下,省得每次找半天。(2015.01.03)
  • 沒想到一轉眼又過了兩年,開始以淡水為點,淡水河為線,淡水河流域為面,串起淡北城鄉e線牽的點、線、面。(2017.02.13)
  • 2018年就這樣過去了,我沒在這兒留下隻字片語,正值2019年始,趕快簽個到以示未曾缺席。(2019.01.03)
  • 2019年1月起有許多生力軍加入本館,我們將以淡水為中心,串起淡水河流域的山、海、河沿線城鎮,達成淡水河海e指通之目標。(2019.01.09)
  • 期望淡水維基館不只是「淡水區」維基館,而是要以「立足淡水、放眼臺灣、展望世界」的視野,來為地方學研究略盡棉薄之力。(2019.02.01)
  • 提出淡水維基館發展六波段建設之六字箴言:新宜桃北基淡(欣宜偷剝雞蛋)。(2019.02.18)
  • 舉辦2019資訊素養與社會參與:在地記憶.數位共筆研習會。(2019.05.18)
  • 舉辦2020年暑期研習班數位人文、地方深耕。(2020/07/22~2020/07.24)
  • 舉辦2021年暑期研習班數位深耕、地方創生。(2021/07/21~2021/07.23)

我開的線上會議室[編輯]

  • Google meet四個
  1. A:https://meet.google.com/ivu-tove-yco
  2. B:https://meet.google.com/tdh-rypw-yib
  3. C:https://meet.google.com/eou-hkxy-tqk
  4. D:https://meet.google.com/ohv-oqzf-ahf
  • MS Teams兩個
  1. 多功能會議室:https://reurl.cc/Mkde9W
  2. 維基館工作坊:https://reurl.cc/3olYmV

淡水週年紀念[編輯]

  • 2020年:
  • 2021年:
    • 淡水大道公來台280週年(1741年保生大帝分香來台,於滬尾碼頭建草屋奉祀)
  • 2022年:
  • 2023年:
    • 淡水廳300週年(1723年劃大甲溪以北為淡水廳)
  • 2024年:
    • 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暨臺北建城140週年(1884年
  • 2025年:
  • 2026年:
    • 淡水福佑宮230週年
  • 2028年:
    • 新北淡水紅毛城建城400週年(1628年西班牙人入淡水建聖多明哥城,今日紅毛城前身)

淡水文創史[編輯]

  • 忽然想到可以把淡水歷史上與文創有關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那些物整理一下,成為「淡水文創史」。(2015.9.18)
  • 畫家

(待續 ...)

從淡水到淡北[編輯]

地圖測試[編輯]

參考網址:https://maps.extension.wiki/wiki/Displaying_Leaflet_maps

讀取地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