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修訂間的差異
小 |
小 |
||
行 10: | 行 10: | ||
[[多田榮吉故居]]現址最早是私人的土地,後來因為買賣產權發生糾紛,清廷乃將此地劃歸學海書院做為學田,後為日本學租財團的產業,民國初年由[[多田榮吉]]購得。戰後多田榮吉將本建築賣出給淡水獸醫劉興明<ref>錢麗安,[[水岸山城‧憶滬尾]](台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10),48。</ref>,然而由於該宅在戰後被經濟部以日產名義接收,使得多田榮吉故居存在著產權爭議問題,經多次協調後才得以保存。 | [[多田榮吉故居]]現址最早是私人的土地,後來因為買賣產權發生糾紛,清廷乃將此地劃歸學海書院做為學田,後為日本學租財團的產業,民國初年由[[多田榮吉]]購得。戰後多田榮吉將本建築賣出給淡水獸醫劉興明<ref>錢麗安,[[水岸山城‧憶滬尾]](台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10),48。</ref>,然而由於該宅在戰後被經濟部以日產名義接收,使得多田榮吉故居存在著產權爭議問題,經多次協調後才得以保存。 | ||
− | [[多田榮吉故居]] | + | [[多田榮吉故居]]占地約100坪,建物約30多坪,這棟在日據時期以紅檜木搭建的和式建築物,使得房屋本身在使用耐久上具有相當程度的優勢。多田榮吉故居建築形式為標準的日式木造官舍形式,未加入西洋式「洋館」的空間,在中正路多處日式官舍被拆除後,多田榮吉故居成為淡水保存日式建築最完整者,已具稀少性。 |
+ | |||
+ | 建築正立面面寬約8.3公尺,主要入口居中、兩側設窗,後段幾經L行轉折、逐漸收縮到只剩廁所空間,面寬剩下1.9公尺,呈現「前平後尖」的格局。故居位置偏右緊鄰彎曲小路,故居右後方順應蜿蜒小路的自然地貌,使住宅空間出現明顯的轉折收分,可使左側騰出較多方整的空地,其面對淡水河出海口與觀音山,有良好的眺望視野。屋頂為四披水形式,屋瓦仍然保留傳統黑色的文化瓦。屋頂結構部分,屋架採用傳統木造屋架;外牆以雨淋板構建而成,對於淡水多雨的氣候達到一定程度的效果;此外,本建築地基部分挑高挑空,對於防潮也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效果。牆身結構方面,雖然大部分外牆均為門窗,主要牆身結構採用所謂的真壁作法即竹編夾灰泥的作法,此法為本地日式建築經常採用。 | ||
[[2014年]]10月22日開始進行市定古蹟「[[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可看到故居上的鐵皮屋頂被拆除,根據工程的資訊牌上寫預計於[[2015年]]10月21日完工。[[2016年]]7月18日起對外開放,週一至週五上午9點半到下午5點,週末延長1小時至下午6點,室內參觀人數上限為10人,進入參觀須脫鞋著襪,導覽採預約制。 | [[2014年]]10月22日開始進行市定古蹟「[[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可看到故居上的鐵皮屋頂被拆除,根據工程的資訊牌上寫預計於[[2015年]]10月21日完工。[[2016年]]7月18日起對外開放,週一至週五上午9點半到下午5點,週末延長1小時至下午6點,室內參觀人數上限為10人,進入參觀須脫鞋著襪,導覽採預約制。 | ||
行 24: | 行 26: | ||
===取次=== | ===取次=== | ||
− | + | 指玄關進入後所遇到的第一個空間。故居的取次天花板有孔痕,是二戰時遭到槍枝掃射所留下,地面保留了當年修補痕跡,在故居修復時清理取次床板下方有發現一枚舊彈殼,可證實這項說法。該彈殼置於茶の間展示。 | |
===座敷=== | ===座敷=== | ||
行 51: | 行 53: | ||
===緣側=== | ===緣側=== | ||
− | + | 由室內到庭院的一個過渡空間。故居面積不大,但「前緣側」及「後緣側」深度及面積特別大,分別連接前院後院,皆放置雙面落地木拉門(障子戶),提供良好視野眺望觀音山與淡水河口。 | |
===押入=== | ===押入=== | ||
行 98: | 行 100: | ||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2007)。 |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2007)。 |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 ||
+ | #[[多田榮吉故居]]之簡介資料(2016年7月18日)。 | ||
<references /> | <references /> | ||
於 2016年7月19日 (二) 09:41 的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 古蹟- 影片描述:20131011 公視中晝新聞 日治時期淡水街長之家 典雅風華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1050718 多田榮吉故居開放參觀 民眾體驗日式建築
- 影片來源:YouTube
目錄
[隱藏]簡介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為日治時期擔任淡水街長的多田榮吉私人宅邸,建於1937年(日昭和12年),據稱多田榮吉還申請了自用自來水,成為全淡水、全臺第一戶接自來水的民宅。宅邸位於淡水馬偕街19號埔頂烽火段地區、砲台埔前緣,介於紅毛城與福佑宮之間、從滬尾偕醫館和淡水禮拜堂前往小白宮的路上,也可以從新北市立圖書館淡水分館前的天橋過去即可看到。於2005年4月公告為縣定古蹟,是淡水第一座被指定為古蹟的日式住宅[1]。
多田榮吉故居現址最早是私人的土地,後來因為買賣產權發生糾紛,清廷乃將此地劃歸學海書院做為學田,後為日本學租財團的產業,民國初年由多田榮吉購得。戰後多田榮吉將本建築賣出給淡水獸醫劉興明[2],然而由於該宅在戰後被經濟部以日產名義接收,使得多田榮吉故居存在著產權爭議問題,經多次協調後才得以保存。
多田榮吉故居占地約100坪,建物約30多坪,這棟在日據時期以紅檜木搭建的和式建築物,使得房屋本身在使用耐久上具有相當程度的優勢。多田榮吉故居建築形式為標準的日式木造官舍形式,未加入西洋式「洋館」的空間,在中正路多處日式官舍被拆除後,多田榮吉故居成為淡水保存日式建築最完整者,已具稀少性。
建築正立面面寬約8.3公尺,主要入口居中、兩側設窗,後段幾經L行轉折、逐漸收縮到只剩廁所空間,面寬剩下1.9公尺,呈現「前平後尖」的格局。故居位置偏右緊鄰彎曲小路,故居右後方順應蜿蜒小路的自然地貌,使住宅空間出現明顯的轉折收分,可使左側騰出較多方整的空地,其面對淡水河出海口與觀音山,有良好的眺望視野。屋頂為四披水形式,屋瓦仍然保留傳統黑色的文化瓦。屋頂結構部分,屋架採用傳統木造屋架;外牆以雨淋板構建而成,對於淡水多雨的氣候達到一定程度的效果;此外,本建築地基部分挑高挑空,對於防潮也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效果。牆身結構方面,雖然大部分外牆均為門窗,主要牆身結構採用所謂的真壁作法即竹編夾灰泥的作法,此法為本地日式建築經常採用。
2014年10月22日開始進行市定古蹟「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可看到故居上的鐵皮屋頂被拆除,根據工程的資訊牌上寫預計於2015年10月21日完工。2016年7月18日起對外開放,週一至週五上午9點半到下午5點,週末延長1小時至下午6點,室內參觀人數上限為10人,進入參觀須脫鞋著襪,導覽採預約制。
內部空間配置
故居內部空間配置包含:車寄、玄關、取次、前緣側、座敷、床の間、床脇、次の間、後緣側、茶の間、台所、廊下、風呂、寢所、便所、押入。
車寄
指建築入口的小亭,方便住戶在此上下車或進出住宅。
玄關
住宅主要出入口,人們在此進出,脫鞋然後入室內。
取次
指玄關進入後所遇到的第一個空間。故居的取次天花板有孔痕,是二戰時遭到槍枝掃射所留下,地面保留了當年修補痕跡,在故居修復時清理取次床板下方有發現一枚舊彈殼,可證實這項說法。該彈殼置於茶の間展示。
座敷
通常為日式住宅中最重要的房間,一般而言作為接待賓客之用,或稱作「客間」。空間包含「床の間」及「床脇」。
次の間
日式住宅中僅次於座敷之重要空間。
茶の間
住家用餐的房間,通常位於廚房旁。開放後做為多田榮吉故居的簡介及相關物件展示空間。
寢所
即寢室。
臺所
即廚房,又稱為「勝手」、「臺處」或「炊事場」。有一小門可通往屋後。
緣側
由室內到庭院的一個過渡空間。故居面積不大,但「前緣側」及「後緣側」深度及面積特別大,分別連接前院後院,皆放置雙面落地木拉門(障子戶),提供良好視野眺望觀音山與淡水河口。
押入
即櫥櫃,日式住宅特有的貯藏空間。
廊下
走廊或走道,以串接各個室內房間。
風呂
即浴室。
便所
即廁所。
相片集
修復前
修復中
修復後
交通地圖
- 地址:臺北縣淡水鎮馬偕街19號
- 讀取地圖中...Leaflet |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資料來源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周宗賢,〈淡水日籍企業家多田榮吉〉,淡江史學 二十二期(2010)。
-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2007)。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 多田榮吉故居之簡介資料(2016年7月18日)。
相關頁面
- 附近街道
相關新聞
- 2015-09-21 紅檜木造和式建築「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進行修復【ETtoday】
- 2015-09-21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辦理「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保存修復【CNN】
- 2015-09-15〈台北都會〉淡水首任街長故居 市定古蹟12月修復完成【自由時報】
- 2015-09-15 多田榮吉故居 最快明年見客【中時電子報】
- 2015-12-24 搶先看!日本古宅「淡水街長故居」 2016年中開放參觀【ETtoday】
- 2016-01-04 淡水新景點!「街長故居」開放濃濃日本味【蕃新聞】
- 2016-01-05 新景點!淡水「多田榮吉故居」年中開放參觀【TVBS】
- 2016-07-03 〈台北都會〉淡水埔頂僅存日式建築 多田榮吉故居 月底前開放【自由時報】
- 2016-07-17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明起對外開放【自由時報】
- 2016-07-17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完成修復【Hinet】
- 2016-07-18 多田榮吉故居開放 淡水隱藏美景搶鮮看【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