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金海岸石滬群"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行 1: 行 1:
 
{{導覽條1|景點}}
 
{{導覽條1|景點}}
[[檔案:六塊厝漁港石滬.jpg|450px|thumb|{{檔案:六塊厝漁港石滬.jpg}}]]
+
[[檔案:六塊厝漁港石滬.jpg|400px|thumb|{{檔案:六塊厝漁港石滬.jpg}}]]
{{Youtube|YFHXyhUGhzE|450|right|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石滬紀錄片}}
+
{{Youtube|YFHXyhUGhzE|400|right|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石滬紀錄片}}
 +
 
 
==簡介==
 
==簡介==
{{Youtube|Jb0RCMkYuCk|450|right|1030828紅樹林有線新聞 淡水漁會耗時一年修復 打造石滬心景點}}
+
{{Youtube|Jb0RCMkYuCk|400|right|1030828紅樹林有線新聞 淡水漁會耗時一年修復 打造石滬心景點}}
 
  [[石滬]]可追溯到清朝時期,石滬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是台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石滬捕魚技術似「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為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石滬]]可追溯到清朝時期,石滬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是台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石滬捕魚技術似「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為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行 9: 行 10:
  
 
  隨著淡水開港通商,清法戰爭沈船、填石阻港造成泥沙淤積,近年來河口海岸因過度漁撈及水源污染,造成魚源枯竭,且因科技進步,動力漁船機取代舊式捕魚法,石滬漁法逐漸乏人問津、任其荒廢坍塌,加上地方開發和破壞,如今石滬已所剩無幾。[[1980年]]代,前台北縣府闢建[[漁人碼頭]],整排石滬都被徵收廢除,只有碼頭區外側少數幾座保存下來,現今[[沙崙海水浴場]]和[[淡水第二漁港]]之間的沿岸,有一個石滬區,規模已不復見,仍可略見當時所圈起來的範圍。於屯山里[[六塊厝漁港]]附近海域,退潮時亦可見先民所築的「海上長城」,共有13口石滬,雖已斷垣殘壁卻仍能見證早年[[淡水石滬]]盛況。在[[洲仔灣]]興仁社區也開始以自然工法來重建淡水石滬。
 
  隨著淡水開港通商,清法戰爭沈船、填石阻港造成泥沙淤積,近年來河口海岸因過度漁撈及水源污染,造成魚源枯竭,且因科技進步,動力漁船機取代舊式捕魚法,石滬漁法逐漸乏人問津、任其荒廢坍塌,加上地方開發和破壞,如今石滬已所剩無幾。[[1980年]]代,前台北縣府闢建[[漁人碼頭]],整排石滬都被徵收廢除,只有碼頭區外側少數幾座保存下來,現今[[沙崙海水浴場]]和[[淡水第二漁港]]之間的沿岸,有一個石滬區,規模已不復見,仍可略見當時所圈起來的範圍。於屯山里[[六塊厝漁港]]附近海域,退潮時亦可見先民所築的「海上長城」,共有13口石滬,雖已斷垣殘壁卻仍能見證早年[[淡水石滬]]盛況。在[[洲仔灣]]興仁社區也開始以自然工法來重建淡水石滬。
 +
<gallery widths="600px" heights="200px">
 +
檔案:屯山十三口石滬.jpg|分布於屯山[[六塊厝漁港]]至白沙灣一帶的13口石滬,在[[屯山人說故事]]中,由耆老講述每口石滬的名字。
 +
</gallery>
  
 
  為了發揚漁業文化傳承的使命、重現石滬之美,[[淡水區漁會]]在新北市政府的補助下將沙崙海域一座單邊石滬(破蝦仔石滬),修復成愛心形狀,推廣體驗活動,期望讓古老的智慧漁法,源遠流傳,並讓傳統漁業得以轉型,促進觀光發展。並於[[2014年]]7月至8月期間舉辦「淡水石滬心記錄」攝影比賽[http://www.ts-fa.org.tw/event/?q=content/%E6%B4%BB%E5%8B%95%E8%BE%A6%E6%B3%95],以淡水區漁會轄區內新建置的沙崙石滬為攝影標的,涵蓋建築、人文、風景、生態等題材,以表現沙崙石滬之特色、精神。[http://www.ts-fa.org.tw/event/?q=content/%E6%B7%A1%E6%B0%B4%E7%9F%B3%E6%BB%AC%E5%BF%83%E8%A8%98%E9%8C%84%E6%94%9D%E5%BD%B1%E6%AF%94%E8%B3%BD%E7%B5%90%E6%9E%9C%E5%85%AC%E5%B8%83%E5%9B%89]
 
  為了發揚漁業文化傳承的使命、重現石滬之美,[[淡水區漁會]]在新北市政府的補助下將沙崙海域一座單邊石滬(破蝦仔石滬),修復成愛心形狀,推廣體驗活動,期望讓古老的智慧漁法,源遠流傳,並讓傳統漁業得以轉型,促進觀光發展。並於[[2014年]]7月至8月期間舉辦「淡水石滬心記錄」攝影比賽[http://www.ts-fa.org.tw/event/?q=content/%E6%B4%BB%E5%8B%95%E8%BE%A6%E6%B3%95],以淡水區漁會轄區內新建置的沙崙石滬為攝影標的,涵蓋建築、人文、風景、生態等題材,以表現沙崙石滬之特色、精神。[http://www.ts-fa.org.tw/event/?q=content/%E6%B7%A1%E6%B0%B4%E7%9F%B3%E6%BB%AC%E5%BF%83%E8%A8%98%E9%8C%84%E6%94%9D%E5%BD%B1%E6%AF%94%E8%B3%BD%E7%B5%90%E6%9E%9C%E5%85%AC%E5%B8%83%E5%9B%89]

於 2015年2月1日 (日) 17:54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圖檔簡述:位於六塊厝漁港旁的石滬空拍圖。
拍攝日期:2014-10-20
拍攝地點:六塊厝漁港
所有人: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重點研究計畫
攝影者:影舞者福倈鷹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 影片描述: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石滬紀錄片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

  • 影片描述:1030828紅樹林有線新聞 淡水漁會耗時一年修復 打造石滬心景點
  • 影片來源:YouTube

  石滬可追溯到清朝時期,石滬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是台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石滬捕魚技術似「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為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早年淡水石滬相當壯觀,在沙崙港子坪洲仔灣一帶規模最壯觀,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也佈滿石滬,漁人碼頭最尾端的海灘礁岸,漁民稱之為「石滬角」,石滬尾端的村莊稱「滬尾莊」,最早的地圖顯示沙崙一帶都屬滬尾莊,日治時期台北州役更曾繪圖管理並標示滬主姓名。在人力捕撈的年代,淡水地區至少有20幾個石滬,集中在目前漁人碼頭木棧道附近海邊,是沿岸漁民生計來源之一。淡水區漁會則統整出淡水擁有28座石滬群。

  隨著淡水開港通商,清法戰爭沈船、填石阻港造成泥沙淤積,近年來河口海岸因過度漁撈及水源污染,造成魚源枯竭,且因科技進步,動力漁船機取代舊式捕魚法,石滬漁法逐漸乏人問津、任其荒廢坍塌,加上地方開發和破壞,如今石滬已所剩無幾。1980年代,前台北縣府闢建漁人碼頭,整排石滬都被徵收廢除,只有碼頭區外側少數幾座保存下來,現今沙崙海水浴場淡水第二漁港之間的沿岸,有一個石滬區,規模已不復見,仍可略見當時所圈起來的範圍。於屯山里六塊厝漁港附近海域,退潮時亦可見先民所築的「海上長城」,共有13口石滬,雖已斷垣殘壁卻仍能見證早年淡水石滬盛況。在洲仔灣興仁社區也開始以自然工法來重建淡水石滬。

  為了發揚漁業文化傳承的使命、重現石滬之美,淡水區漁會在新北市政府的補助下將沙崙海域一座單邊石滬(破蝦仔石滬),修復成愛心形狀,推廣體驗活動,期望讓古老的智慧漁法,源遠流傳,並讓傳統漁業得以轉型,促進觀光發展。並於2014年7月至8月期間舉辦「淡水石滬心記錄」攝影比賽[1],以淡水區漁會轄區內新建置的沙崙石滬為攝影標的,涵蓋建築、人文、風景、生態等題材,以表現沙崙石滬之特色、精神。[2]

石滬與魚丸

  淡水魚丸的發展,源於早年淡水河口常有動物腐肉從中上游漂流而至,吸引鯊魚聚集,河口的石滬成為讓鯊魚擱淺或圍捕的好地方,鯊魚成為上等魚丸食材,淡水魚丸名聞遐邇,石滬成為淡水在地風味及土產生產地重要的一環。

石滬與珠螺肉

  與石滬相關的另一項淡水在地風味是炒珠螺,早年主要產地就是由臨近沙崙的石滬角撿拾,是早年淡水人重要的平常加菜方式之一。

參考資料

相關新聞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