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街角博物館
出自 淡水維基館
簡介
淡水街角博物館是指淡水老街上具藝術性、歷史性、公共性、在地性或文化性面向的店家或藝文展示空間,是屬於「非典型」而「量力而為」的小型博物館,經營者具有鄉土情懷及文化熱情,希望結合歷史古蹟、在地產業、生態環境讓淡水的的每個街角訴說著屬於老街的人文及地景故事,使老街成為民眾探古尋奇及漫步體驗的生活街角博物館(Street Corner Museum)。
2009年入選街角博物館的有23個成員,由淡水文化基金會扮演輔導協力的營造中心角色,成員依照其特性進行分類及群組化分群如下:
分群 成員名稱 產業文化群 親子水岸群 - 水岸共通元素:
- 濃厚親子互動元素:
漢洋交流群 - 重建老街(漢人街)附近的館舍:
藝術文化群
每個成員館門口都有三要素:1.「在街角遇見你」的海報一張。2.QR-code看板。3.街角博物館群的門牌號碼。
各群組依照「文化保甲」的概念推選文化鄰長一名,該鄰長扮演群組內核心館(core museum)角色,皆由長期推動老街藝文活動的在地達人擔任。「產業文化群」的文化鄰長是三協成糕餅博物館的李志仁館長;「親子水岸群」的文化鄰長是淡水漁業生活影像館的程許忠館長;「漢洋交流群」的文化鄰長是淡江中學校史館的蘇文魁老師;「藝術文化群」的文化鄰長則是滬尾文物中心的莊武男老師。該鄰長需協助其它群組內的衛星館(satellite museum),並提供遊客諮詢導引的服務,是一個強調「人」,而非強調「展示物」的博物館新體驗。
資料來源
- 第二十三期(西元2009年05月16日出刊)
-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街角博物館官網。(檢索於:2013年11月6日)
相關新聞
- 2009-05-19 全台首例 淡水設博物館家族連線【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