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偕醫館
簡介
滬尾偕醫館位在臺北縣淡水鎮馬偕街6號,緊鄰淡水禮拜堂,屬於直轄市定古蹟。[1]
馬偕博士在1872年3月9日抵淡水後,即在其所租之寓所為人診療、供應西藥,不久又增加開刀、拔牙和住院等設施,由於西醫療效快,馬偕博士和其助手又熱忱,尤其是當時民眾廣為瘧疾所苦,馬偕博士的奎寧水(quinine) 是特效藥而大受歡迎,因此求診者與日俱增,於是在1873年5月另租民房為診所,名為「滬尾醫館」。
當時馬偕博士邀請駐淡水的外國人和洋行所聘的外籍醫師,到醫館主持醫療並傳授醫療技術。同時他也訓練學生和本地傳教士,加拿大也曾派專業醫師華雅各 (Dr.J.B.Fraser) 前來淡水駐院主持,唯兩年後因其妻病逝淡水而返國,其夫人今仍安葬於淡江中學旁之外僑墓園。1879年一位住在美國底特律的馬偕夫人,為紀念逝世不久的丈夫馬偕船長,慨然捐贈美金3000元給淡水的馬偕博士,做為建醫院與宣教的基金。馬偕博士遂用其中的2500元重建一座全新的醫館,並命名為「滬尾偕醫館」以紀念「馬偕船長」。中法戰爭曾作為清軍的軍醫院,救護不少傷兵而立功,劉銘傳特頒獎表揚。
此醫館為馬偕所設計,並由「洪泉」所蓋,他是淡水甚出名的泥水匠,一般稱為「泉仔師」,其徒弟後來都是北部洋式建築的師傅。屋體為閩南式民宅,有著閩南瓦的屋頂和西洋栱形的門窗,極富趣味。外貌雖樸實,內部格局單純方整。因面臨海邊,地基抬高約1M,以防止濕氣上升,基礎外垣圍奇哩岸石材,階梯採雙邊設計
《馬偕博士在淡水》:「建築體為馬偕親自設計,請淡水最有名的泥水匠洪泉師所蓋,採閩南式與西式建築混合型式,入門右邊為開刀房。」內部仍有手術濯洗臺、壁爐、門鐘等設備,以及馬偕當年所用的風琴、西式餐桌、鐵床和當時醫療所用的藥瓶、藥罐等。偕醫館醫務遷移後,偕醫館作為教會書房,提供聖經聖書。後作為教會所屬團契使用,並做多元性再利用。
相關洋醫生
偕醫館的主要執照醫生是由淡水海關稅務司所聘請之洋醫為主,漢人醫生為輔。(註:【】內為國籍。)
簡史
- 1872年:04/10,偕牧師租得一陋室,開始行醫。
- 1873年:05/05,於衙後街另租民房為「滬尾醫館」。
- 1879年:03/05,購得新醫館土地;05/18,新醫館竣工,重新開業;09/14,舉行開幕禮拜,並取名「滬尾偕醫館」。
- 1882年:09/14,為牛津學堂實習地點。
- 1884年:中法戰爭時,負責急救等救護工作。
- 1890年:01/31,安基爾醫生協助醫館工作。
- 1892年:03/29,清府捐款100元。
- 1900年:04/25,從日本政府取得開業執照。
- 1901年:06/02,偕牧師因喉癌病逝淡水,醫館暫時關閉。
- 1906年:秋天,偕醫館重新開業,由宋雅各醫師主持醫務。
- 1911年:秋天,烈以利來台,並和馬偕次女偕以利開始醫館的護理工作。
- 1912年:春天,倪阿倫醫師抵台,接任院長;12/26,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落成。
- 1927年:10/05,台北神學校借用醫館重新開校。
- 1931年:4月,台北神學校遷至牛津學堂,醫館作教師宿舍,後改為教會書房「福音社」。
- 1937年:3月,福音社遷走。
- 1941年:醫館產權售予淡水教會,分租給信徒、學生及醫生。
- 1951年:租給偕叡廉牧師設「查經室」至1968年。
- 1967年:01/21,設「馬偕紀念圖書室」於醫館。
- 1971年:11月,設「馬偕館學生中心」供學生住宿。
- 1976年:10月,偕醫館內部及屋頂整修。
- 1979年:11/30,舉行「滬尾偕醫館」百年紀念禮拜。
- 1982年:03/07,拆除醫館後方廂房建設馬偕紀念大樓(1983/08落成)。
- 2001年:整修設置「偕醫館福音茶棧」。
相關照片
交通地圖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6號
相關資訊
- 服務時間:
- 週六 10:00~17:00
- 週日 11:00~17:00
- (含國定假日)
- 連絡電話:(02)2629-2515 (假日才可連絡)
參考資源
-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2007)。
- 周宗賢《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5)。
- 柯設偕《淡水教會史》,(未刊本,1933)。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 淡水學用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