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金海岸石滬群
目錄
簡介
石滬可追溯到清朝時期,石滬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是台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石滬捕魚技術似「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為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早年淡水石滬相當壯觀,在沙崙、港子坪、洲仔灣一帶規模最壯觀,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也佈滿石滬,漁人碼頭最尾端的海灘礁岸,漁民稱之為「石滬角」,石滬尾端的村莊稱「滬尾莊」,最早的地圖顯示沙崙一帶都屬滬尾莊,日治時期台北州役更曾繪圖管理並標示滬主姓名。在人力捕撈的年代,淡水地區至少有20幾個石滬,集中在目前漁人碼頭木棧道附近海邊,是沿岸漁民生計來源之一。淡水區漁會則統整出淡水擁有28座石滬群。
隨著淡水開港通商,清法戰爭沈船、填石阻港造成泥沙淤積,近年來河口海岸因過度漁撈及水源污染,造成魚源枯竭,且因科技進步,動力漁船機取代舊式捕魚法,石滬漁法逐漸乏人問津、任其荒廢坍塌,加上地方開發和破壞,如今石滬已所剩無幾。1980年代,前台北縣府闢建漁人碼頭,整排石滬都被徵收廢除,只有碼頭區外側少數幾座保存下來,現今沙崙海水浴場和淡水第二漁港之間的沿岸,有一個石滬區,規模已不復見,仍可略見當時所圈起來的範圍。於屯山里六塊厝漁港附近海域,退潮時可見先民所築的「海上長城」,依據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研究計畫所拍攝的紀錄片,受訪之當地耆老指出共有13口石滬,雖已斷垣殘壁卻仍能見證早年淡水石滬盛況。在洲仔灣興仁社區也開始以自然工法來重建淡水石滬。
為了發揚漁業文化傳承的使命、重現石滬之美,淡水區漁會在新北市政府的補助下將沙崙海域一座單邊石滬(破蝦仔石滬),修復成愛心形狀,推廣體驗活動,期望讓古老的智慧漁法,源遠流傳,並讓傳統漁業得以轉型,促進觀光發展。並於2014年7月至8月期間舉辦「淡水石滬心記錄」攝影比賽[1],以淡水區漁會轄區內新建置的沙崙石滬為攝影標的,涵蓋建築、人文、風景、生態等題材,以表現沙崙石滬之特色、精神。[2]
石滬與魚丸
淡水魚丸的發展,源於早年淡水河口常有動物腐肉從中上游漂流而至,吸引鯊魚聚集,河口的石滬成為讓鯊魚擱淺或圍捕的好地方,鯊魚成為上等魚丸食材,淡水魚丸名聞遐邇,石滬成為淡水在地風味及土產生產地重要的一環。
石滬與珠螺肉
與石滬相關的另一項淡水在地風味是炒珠螺,早年主要產地就是由臨近沙崙的石滬角撿拾,是早年淡水人重要的平常加菜方式之一。
附錄:相關報導
聯合報:北海岸石滬故事 6月線上能看
- 日期:2015-04-10 09:28:12
- 網址:http://udn.com/news/story/7323/827466-%E5%8C%97%E6%B5%B7%E5%B2%B8%E7%9F%B3%E6%BB%AC%E6%95%85%E4%BA%8B-6%E6%9C%88%E7%B7%9A%E4%B8%8A%E8%83%BD%E7%9C%8B
聯合報 記者林昭彰/淡水報導
淡江大學文學院建構的「淡水維基館」網站,以數位匯流方式保存當地文化,繼人物志、食貨志、風土志等專題之後,今年以北海岸13座石滬為研究目標,預計6月將完成「淡金海岸石滬探勘暨影像資料庫」專區。 耆老說,以前用石滬捕魚苗拿到南部販售,成交的時候魚販計算數量都會唱1首旋律很簡單的「算魚歌」,沒有固定歌詞,主要就是計數的時候怕忘了數到哪裡,於是哼唱著1尾(加)2尾是3,或50尾(加)5尾是55;每算100尾就在地上畫1橫。
文學院長林信成說,北海岸有許多石滬遺跡,光是大屯溪口至淺水灣便密集分布13座,但因年代久遠、缺乏維護逐漸荒廢,加上耆老凋零後繼無人,若不把握機會留下口述歷史、數位影像與研究資料,石滬將隨時光沉入大海,損失重要文化資產。
中文、歷史、資圖、大傳、資傳系師生執行「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研究計畫已3年,「石滬探勘暨影像資料庫」的建構,藉助漁船和飛行器留下珍貴影像及GPS定位資訊,以數位影片呈現石滬遺跡,並比對古今地契、地圖、地方志等文獻,佐以田野考察、口述歷史,產出數位作品並開放網友合作撰寫。
未來以數位匯流整合、加值,建構1個支援北海岸石滬文化研究數位平台與資料庫,預計6月在「淡水維基館」中開發石滬專區,系統化研究、保存、推廣具備人文、歷史、觀光等多元價值的石滬。
林信成希望石滬研究受到重視,讓先民智慧、漁業文化得以永續經營。前期研究成果已陸續發表在「屯山人說故事」單元:http://goo.gl/56b10S。
自由時報:〈台北都會〉淡大研究團隊 記錄十三口石滬文化
- 日期:2015-04-10
- 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70490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
淡江大學文學院跨系組成研究團隊,針對大屯溪口到淺水灣間密集分布的十三口石滬進行調查,利用船拍、空拍、GPS定位、紀錄片拍攝及耆老訪談等方式,記錄淡金海岸石滬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同時建構出一個數位平台資料庫,讓關於石滬文化的資料可以不斷地被累積、傳承和利用。
石滬利用潮汐起伏原理捕捉漁獲,澎湖的雙心石滬特別具有代表性。大屯溪口至淺水灣間也密集分佈著石滬,卻由於年代久遠和缺乏維護而逐漸荒廢。
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林信成說,研究團隊長期從事在地研究,成立「淡水維基館」,讓更多人了解淡水文化,今年再開發「淡金海岸石滬探勘暨影像資料庫」專區,將漁業史上最早的生態工法「石滬」,系統性地進行研究,進而推廣與應用,「若不把握機會留下口述歷史及影像,淡金海岸的石滬恐隨著時光沉入大海無法完整考據,實為歷史文化重要資產的損失。
中國時報:飛閱淡水 空拍捕捉石滬遺跡
- 日期:2015年04月10日 04:10
- 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410000652-260107
陳宜加/新北報導
澎湖七美「雙心石滬」名聞遐邇,淡水石滬卻鮮為人知。淡江大學文學院研究團隊為及時保存北海岸極具價值的石滬文化,歷時半年,以影像、文獻考究與口述歷史,初步建構資料庫,盼喚起重視珍貴文化資產,落實保存與維護。
淡大文學院長林信成表示,澎湖七美「雙心石滬」名聞遐邇,其實台灣本島也有石滬,從淡水到金山、北海岸沿岸仍有不少遺跡,尤其大屯溪口至淺水灣,密集分布13座石滬,卻因年代久遠、缺乏維護而逐漸荒廢。
他說,石滬是人與大海依存的傳統捕魚方式,隨現代捕魚技術進步而式微,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團隊3年前執行「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研究計畫,石滬原為其中一項子題,卻發現連在地人也不知道淡水有石滬。
為保存並喚起對石滬文化的重視,團隊獨立成題,去年10月起,針對六塊厝漁港共13座石滬,船拍、空拍留下影像紀錄,並比對文獻與地圖,拍攝成紀錄片,動態呈現石滬遺跡;同時解讀古文書,再由耆老口述歷史與經濟價值。
林信成指出,成果建構數位資料庫,促進石滬文化的傳承與利用,今年將持續進行下個階段調查,普查完整石滬產權與史料,並沿北海岸線延伸至石門、金山,提供公部門登錄文化資產,落實維護管理。
「那是我們不知道的淡水,真正的樣貌。」研究助理陳美聖說,淡水石滬打破石滬只在澎湖的印象;團隊學生張毓芸則說,淡金海岸13座石滬橫跨數10年,每座背後都有故事,見到美麗全貌,十分感動。
參考資料
- 李明儒。《漁滬文化的緣起與分佈:一個跨國際觀點的探索》(全文電子檔)。(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文化局,民98.04)
- 淡水古蹟博物館、遠足文化公司。《淡水尋寶記:博物淡水知識大考驗問答集》。(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遠足文化,民101.12)
- 淡水石滬歷史與相關美食典故
- 從淡水魚丸聊起北海岸那些石滬
相關新聞
- 2014-05-31 淡水石滬漁村1日遊 600元超划算【中時電子報】
- 2014-06-01 〈台北都會〉淡水石滬群崩解 老漁夫盼再砌【自由時報】
- 2014-08-31 淡水重整石滬 修好一顆「心」【聯合新聞網】
- 2015-04-10 飛閱淡水 空拍捕捉石滬遺跡【中時電子報】
- 2015-04-10 〈台北都會〉淡大研究團隊 記錄十三口石滬文化【自由時報】
- 2015-04-10 北海岸石滬故事 6月線上能看【UDN】